《园冶》在中国古代造园史上有着极为崇高的地位,全书共分三卷,*卷分相地、立基、室宇、装折四篇;第二卷全志栏杆;第三卷分门窗、墙垣、铺地、掇山、选石、借景六篇。其中铺地、掇山、选石、借景四篇,为我国造园艺术之精华,并附图235幅。本书由我国造园学的创始人陈植先生为《园冶》一书所做的注释。陈植早在20世纪50年代起就开始着手注释工作,还与许多知名学者,如南京工学院建筑系刘敦祯、建筑科学院的刘致平、同济大学建筑系陈从周及杨超伯等人,相互切磋,分别增补、订正,力求作到真实反映该书的特色。本书对于今天的园林设计人员和园林专业师生来说,具有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外部空间的设计》是日本著名建筑师 芦原义信 的作品。芦原义信1942年毕业于 东京大学 ,曾任东京大学教授,并开设有芦原义信建筑研究所。他曾主持设计了1967年蒙特利尔国际博览会日本馆、驹泽公园奥林匹克体育馆等建筑。1960年起,他即开始研究外部空间问题,为此曾两度到意大利考察。作者在书中通过对比,分析意大利和日本的外部空间,提出了积极空间、消极空间、加法空间、减法空间等一系列 饶有兴味 的概念;并结合建筑实例,对庭园、广场等外部空间的设计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 现代西方建筑理论众说纷纭,其中虽不乏真知灼见,不过这些理论的研究者却未必都具有建筑创作实际体验,故虽言之凿凿却不着痛处,难以指导设计实践。更有甚者,唯恐其理论不够 深奥 ,乃一味旁征博引,玄之又玄,再加文字晦涩,读后令人如坠五里雾中。 芦原
俞孔坚、李迪华主编的《景观设计--专业学科与教育(第2版)》介绍现代及*广泛意义上的景观设计,范围从区域、城市和社区,到小规模的住所和花园,从生态角度到艺术角度,涉猎广泛,现在**版的基础上对当下景观教育行业的发展作了进一步的修订,以便于*适合形势的需求。
《现代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 为作者16年教学、科研成果的总结。全书共分6章,主要内容有现代景观设计及其发展、景观环境调查与评价、可持续景观设计方法、人性化景观环境设计、现代景观空间建构、景观设计思维与表达。 《现代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可供本科生、研究生学习,也可供景观设计、城市设计人员及相关专业师生阅读。
本书是由美国风景园林师协会(ASLA)和国家植物园等单位建立的可持续景观设计组织(SITES)编写的。SITES号召美国乃至全球的风景园林师在设计中遵循可持续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在经历了6年的推广和实践后,总结出一系列的可持续设计方法和经验。本书是ASLA和SITES的*成果,全书翔实细致地解析了风景园林设计相关的场地选择、评估、水资源、土壤、植物等各方面的指导策略和原则,具有很高的实践指导价值。
中国主题公园的发展实践走过了30多年的历程。当前,中国主题公园产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国际品牌纷纷进入,中国品牌也开始走向世界。重大主题公园项目的开发不仅受到企业的重视,也备受政府、业界、学界和民众关注。本书通过对过去30多年中国典型主题公园开发案例的深度剖析,对其开发、规划、经营管理进行理论解释,寻找适合中国国情,乃至适用全球情境的主题公园理论。本书中许多案例的数据资料罕见,分析深入,理论视角独特,所提供的系统解释和分析思路为未来中国主题公园走向理性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湿地公园设计》探讨不同类型的湿地特征,对生态条件、空间形态以及交通条件等层面展开分析,归纳各因素对场地环境影响的强弱。同时运用GIS、数字化叠图法及其他量化技术与评价的方法,针对场地适宜性进行研究,并结合相应案例加以研讨。以集约化设计理念为导向,针对湿地公园本身的特征,优化设计与场地环境问的关系,有机协调与整合生态、功能以及空间三大设计目标,进而生成可量化、可比较、可操作的集约化湿地公园设计策略。 湿地公园的设计方法在于利用自然或人工湿地本底,科学地运用湿地生态学原理和湿地恢复技术,重点在于恢复湿地的自然生态系统并促进湿地的生态系统发育,协调湿地环境中生态、空间、功能的相互关系、生成丰富多彩的湿地空间环境。
城市灯光环境离不开光源的开发和灯具设计形式及技术的发展,光源与灯具设计除区其光亮、色彩给城市带来的美感之外,灯具本身的形象和特色也为美化城市增添优雅的笔触。本书主要讲述城市道路桥梁灯光环境规划设计,分别从城市道路和桥梁照明设计的要素;道路桥梁设计的功能性和装饰性;城市道路桥梁灯光环境设计方案与举措;道路照明器的选择配置与应用;照明灯具、配电系统安装,线路敷设及环境工程管理;城市道路桥梁照明实例这六大篇内容具体分析和研究。本书言简意赅,案例详实,图文并茂,道理通俗易懂,且集全面性、专业性、实用性于一体。 本书适用于从事城市道路桥梁灯光环境设计及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人的创造能力源于人的思维,思维源于人的经历和知识。快速徒手表现恰恰能迅速捕捉设计师的灵感和创意,并能在短时间内反复推敲设计方案。因此,设计师的徒手方案图稿与其创造思维的配合,是那样驾轻就熟、信手拈来,将意图表现得淋漓尽致。所以许多著名的世界建筑师、室内外环境设计师常把徒手图作为表现手段,快速记录瞬间的灵感和创意。 从艺术设计公司的专业分工来看,应有两个方向的专业人才使用,一是具备设计师综合素质的设计人员,可按艺术设计专业方向培养使用;二是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的电脑技师专业方向培养使用。
随着国内私家庭院、小型公共庭院的市场需求逐渐增大,庭院设计也朝着多样风格发展,早期单一的日式庭院不再能满足业主的需求,而美式、田园、简约开始走向中国的家庭。本书汇集了60余个欧美近期的私家庭院作品,手法各异,内容详尽。是一本具有国际庭院理念的设计图书。
又过了一年,《中国景观设计 第二辑》顺利出版了。在上一年的基础上,第二辑集中收录了2004年1月以后的作品,分上、下两册,总共704页,收录了150个项目,项目分布于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报送单位及个人158个,后从中择优了64个。 当今的中国人需要飞机、汽车、高速列车提供着速度,需要集中起来被动地在学校里学习,需要安全地拥挤在社区内生活,需要来自水、空调和抽水马桶,而在真正的自然景观里,他们需要的这一切是不可能顺手拈来的。 人,总是这样,不懈地追求自己心理上的满足,这就是我们城市中从事景观设计的一大前提。这样做有时也有好处,特别是那些能够调节小气候,循环水资源,照顾社区中的老人和小孩为目的的营造活动。
天津市园林规划设计院拥有一支充满激情与创意、充满智慧与活力的优秀设计师团队,创作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园林设计作品。 这部作品集收录了设计师们的部分作品,突出展现了设计师们对园林文化内涵和时代特征的理解和把握,同时也是对多年来积累下来的经验和成果进行一个必要的总结和提炼,并为在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提供了帮助和借鉴,值得我们去认真学习和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