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标准是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 二○○二~二○○三年度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 的通知》(建标[2003]102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本标准。 本标准主要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4混凝土的取样与试验;5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 本标准修订的主要内容是:1增加了术语和符号;2补充了试件取样频率的规定;3增加了C60及以上高强混凝土非标准尺寸试件确定折算系数的方法;4修改了评定方法中标准差已知方案的标准差计算公式;5修改了评定方法中标准差未知方案的评定条文;6修改了评定方法中非统计方法的评定条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检测技术规程 JGJ/T322-2013 备案号 J 1702-2013》由本社编
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气候子区与室内节能设计计算指标;4.建筑和建筑热工节能设计;5.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判断;6.供暖空调节能设计。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2019年10月1日起实施。
本规程适用于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管理及评价。2014-10-01实施。
本规范适用于建设工程中混凝土碱骨料反应的预防。2012-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及管理技术规程 JGJ/T 328-2014 备案号 J1805-2014》由本社编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2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 的通知》(建标E2012]5号)的要求,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本规程。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l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4混凝土拌合物中氯离子含量检测;5硬化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检测;6既有结构或构件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检测。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建筑轻质条板隔墙技术规程 JGJ\T 157-2014 备案号 J 786-2014》由本社编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8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批))的通知》(建标[2008]102号)的要求,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l.总则;2.术语;3.材料;4.构造设计;5.施工;6.验收。 本规程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南通建筑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地和总平面;4建筑设计;5消防设计;6建筑设备。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2018年12月1日起实施。
根据建设部建标[1999]309号文的要求,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了本规程。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 总则;2 术语:符号;3回弹仪;4检测技术;5 回弹值计算;6测强曲线;7混凝土强度的计算。 本规程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规定了混凝土回弹仪的检定方法应按照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回弹仪》JJG817执行;2.检测泵送混凝土制作的构件强度时应予修正;3.扩大了统一测强曲线的适用范围;4.改变了构件强度推定值的方法。 本规程由建设部建筑工程标准技术归口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归口管理,授权由主编单位负责具体解释。 本规程主编单位是: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地址:西安市环城西路北段272号邮政编码:710082) 本规程参加单位是: 陕西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
本标准附录A、附录B、附录C和附录D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轻质与装饰装修建筑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北京市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北京华伟佳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冠建科技术研究中心、艾斯比(河南)工业矿产有限公司、武汉三木建材有限公司、山西太原双宇新型建材有限公司、丹阳市华伟佳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新民、罗淑湘、刘伟华、宋晓辉、杨飞华、彭京龙、罗进、张兆峰、宋俊伟、眭福林、肖磊。 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负责解释。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规范共分7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工艺系统布局与主要设备选型,预成形工艺设计,旋压工艺设计,旋压后处理等。
根据建设部建标[1992]732号文的要求,规程编制组经广泛的调查研究,开展专题研究,认真总结工程实践经验及震害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本规程。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符号;3.抗震设计的一般规定;4.预应力混凝土框架和门架;5.预应力混凝土板柱结构。 本规程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主编单位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JGJ140-2004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规程》内容简介:根据建设部建标[1992]732号文的要求,规程编制组经广泛的调查研究,开展专题研究,认真总结工程实践经验及震害经验,参考有关靠前标准和国外优选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本规程。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符号;3.抗震设计的一般规定;4.预应力混凝土框架和门架;5.预应力混凝土板柱结构。 本规程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主编单位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2007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批))的通知》(建标[2007]125号)的要求,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本规程。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4.再生骨料的技术要求、进场检验、运输和储存;5.再生骨料混凝土;6.再生骨料砂浆;7.再生骨料砌块;8.再生骨料砖。 本规程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8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批)>的通知》(建标E2008]102号文)的要求,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装配箱、结构分析、设计规定、构造要求、施工和验收等。 本规程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山东天齐置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山东天齐置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地址:山东省淄博市中心路265号,邮编:255086)。
适用于斜发沸石粉和丝光沸石粉在混凝土和砂浆中的应用。
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标协字[2007131号《关于印发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2007年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的要求,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剪压仪、检测技术、混凝土抗压强度的计算及推定、检测报告等内容。 根据国家计委计标[1986]1649号文《关于请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委员会负责组织推荐性工程建设标准试点工作的通知》的要求,现推荐给工程建设、设计、施工等使用单位及工程技术人员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