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局部修订对混凝土结构用钢筋的品种和规格进行了调整。共涉及9个条文的修改,分别为第4.2.1条、第4.2.2条、第4.2.3条、第4.2.4条、第4.2.5条、第9.3.2条、第9.7.6条、第11.7.11条和第G.0.12条。本规范条文下划线部分为修改的内容。本规范修订条文自2015年9月22日起实施,涉及修订的原条文同时废止。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城镇、工业区和居住区的较为性室外排水工程设计。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与符号;3材料;4基本规定;5构件计算;6连接设计;7方木原木结构;8胶合木结构;9轻型木结构;10防火设计;11木结构防护及附录。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2018年8月1日实施。原《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2003同时废止。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工程中设置的泡沫灭火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及维护管理。 本标准不适用于船舶、海上石油平台等场所设置的泡沫灭火系统。
《桥梁拉索振动减振、监测与评估》系统地总结了作者多年来在桥梁拉索振动减振、监测分析、性能评估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桥梁拉索振动减振、监测与评估》共分为6章。第1章概括了桥梁拉索构件特点及面临的问题。第2章介绍了基于惯容和负刚度的阻尼器减振增效技术及其优化设计方法。第3章对辅助索减振措施进行了参数分析。第4章介绍了混合减振措施,研究了黏滞阻尼器与调谐质量阻尼器混合使用、阻尼器与辅助索混合使用及其参数优化方法。第5章对监测得到的拉索加速度数据换算得到了索力和阻尼比并分析其变异性。第6章研究分析了锈蚀高强钢丝的力学性能及截面特性,发展了基于随机场理论的斜拉索承载性能评估方法。
本书是对08G101-11《G101系列图集施工常见问题答疑图解》的修编,该次修编收集了2011年*版G101系列图集在使用中反馈的问题,在总说明部分提供了“G101系列图集施工常见问题索引表”,方便查找使用。 本书适用于非抗震设计和抗震设防烈度为6~9度抗震设计的现浇混凝土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的设计与施工。主要内容包括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以及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桩基承台。 图集编制过程中对G101系列图集在使用中反馈的问题进行汇总、整理、分析,并将常见问题按国家现行标准及较为成熟的经验给出构造做法,避免工程中遇到疑惑问题而影响施工进度,甚至因错误做法而造成返工;有助于设计施工人员正确掌握结构构造要求,更好地使用国家建筑标准设计G101系列图集,从而保证工程质量。
索杆张力结构的构成和力学机理决定其本质的特点为力与形的统一性、相关性、非保守性。索杆张力结构是力和形的统一体,力是维持形的基础,形是力的表现。根据索杆张力结构固有的力学机理,其呈现出特有的拓扑和几何形态,可适用于土木工程、航空航天、生物仿生、智能机器人等领域,索杆张力结构应用于不同领域既有差异化个性,也有基础的共同属性。本书结合作者近20年的基础研究和工程应用研究,力求系统地构建索杆张力结构的理论方法体系,在突出具有共性的设计分析理论方法的基础上,又包含了典型索杆张力结构体系的结构特性分析、结构工程设计等内容,涉及索网、索穹顶、轮辐式张力结构等结构形式。
本书主要叙述建筑结构设计中遇到的常见振动危害及其防振设计问题。包括概述、常用机器设备动力荷载、防振指标、地面振动传播和防振距离、设备基础隔振设计、单层厂房防振、多层厂房防振、古建筑防振和保护、振动事故处理、环境振动测试和分析等。 本书可供建筑结构工程防振设计时参考,也可供环境振动影响及防治设计、总体规划设计、生产工艺布置设计和处理振动影响问题时参考。
.
2017-05-26 11:26:38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城镇、工业区和居住区的永久性室外排水工程设计.
本标准主要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设计规定、4.材料、5.结构分析与稳定性设计、6.受弯构件、7.轴心受力构件、8.拉弯、压弯构件、9.加劲钢板剪力墙、10.塑性及弯矩调幅设计、11.连接、12.节点、13.钢管连接节点、14.钢与混凝土组合梁、15.钢管混凝土柱及节点、16.疲劳计算及防脆断设计、17.钢结构抗震性能化设计、18.钢结构防护等。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2018年7月1日实施,原《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同时废止。
本指南按照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全产业链各环节的需求梳理相关标准条款内容,并将规范内容进行细化、说明,针对具体问题讲解标准条款的应用。本指南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的技术发展将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
本书研究内容是依据振动试验测试数据修改数值模型的问题,工程设计上广泛应用的数值模拟方法是有限单元法。本书各章节详细阐述了导致试验结果和数值预示结果不一致的各种因素,其终目的是依据试验结果来修正数值模型。模型修正对数值分析和振动测试工程分别提出了相应的技巧要求,且需要应用现代预估技术,从而达到所期望的改善模型的目的。本书对数值模拟、振动试验、估计方法分别进行了详细介绍。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实腹钢梁混凝土柱(12SG535)》主要包括柱距为6m(跨度9m、12m、15m、18m、21m)、7.5m(跨度l2m、15m、18m、21m)单跨实腹钢梁混凝土柱厂房中混凝土柱、人字形实腹钢梁、屋面支撑体系的构件选用图及节点详图。设计人员可直接选用图集中构件及构造,配合柱间支撑、抗风柱等国标图集可形成一套完整的单层单跨实腹钢梁混凝土柱厂房施工图,施工单位可按图旌工。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2SG620):砌体结构设计与构造》适用于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安全等级为二级的非抗震设计及抗震设防烈度6~8度地区的低层、多层砖砌体房屋、砌块砌体房屋和底部框架.剪力墙结构砌体房屋。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2SG620):砌体结构设计与构造》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砖砌体房屋:包括以粘土、页岩、煤矸石、粉煤灰为主要原料的烧结普通砖、多孔砖及蒸压粉煤灰砖、蒸压灰砂砖等砌体承重的砖砌体低层、多层房屋的结构设计与构造详图。 2砌块砌体房屋:包括普通混凝土或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承重的低层、多层房屋的结构设计与构造详图。 3底部框架-剪力墙砌体房屋:用于非抗震设计及6~8度(0.2g)抗震设防地区,且上部按刚性方案设计的丙类多层砌体房屋的结构设计与构造详图。
本文件的规范部分涵盖了用于建筑物的结构混凝土的设计与施工;也可以用于非建筑物类结构的设计与施工。 规范涵盖的主题有:图纸及说明;检验;材料;耐久性;混凝土的质量、拌合和浇筑;模板工程;预埋管道;施工缝;配筋构造;分析和设计;强度和使用性能;弯曲和轴力;剪切和扭转;配筋的强度发挥和接头;板体系;墙;基础;预制混凝土;叠合受弯构件;预应力混凝土;壳体和折板构件;现役结构的强度评价;抗震设计的专门规定;起结构作用的素混凝土;附录A中的压杆-拉杆模型;附录B中的另一种设计规定;附录C中的另一种荷载和强度降低系数以及附录D中混凝土中预埋锚栓和后置锚栓的锚固。 施工中使用的材料的质量和试验通过引用美国试验及材料协会(ASTM) 相应的标准技术规定涵盖;钢筋的焊接引用美国全国标准化学会/美国焊接协会(ANSI
《钢抗风柱》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适用于非地震区及地震设防烈度小于等于9度地区的一般中轻型单层工业厂房,基本风压线荷载为2.4kN/m~8.1kN/m。图集提供的山墙抗风柱为由三块钢板焊成的工字型截面钢抗风柱,山墙墙体宜采用轻质墙板和小型砌块。图集内容包括总说明、抗风柱选用表、抗风柱布置图、安装节点图、抗风柱上柱高度表、柱脚底板详图、抗风柱详图、系杆详图、钢构造柱详图、抗风柱设计参数及附录等。 抗风柱是单层工业厂房山墙处的结构组成构件,本图集是单层工业厂房设计选用系列国标图集中的新成员。设计人员在进行单层工业厂房设计时,可根据厂房的跨度和使用要求确定抗风柱柱距和下柱高度,再根据厂房的屋架型式,确定抗风柱的上柱高度。根据厂房所处地区的基本风压、抗风柱的受风从属面积及抗风柱高度确定基本风压(线荷载
13SG619.5《房屋建筑抗震加固(五)(公共建筑抗震加固)》国标图集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地区,经抗震鉴定后需要进行抗震加固的现有多(高)层框架结构、多(高)层框架一抗震墙结构、大跨钢结构屋盖的抗震加固。包括体育建筑、电影院、博物馆、档案馆、商场、展览馆、会展中心、旅馆、办公建筑、科学实验建筑等公共建筑。主要内容为:框架结构增设钢构套、钢筋混凝土套加固,增设抗震墙加固,增设防屈曲支撑加固,增设金属屈服型阻尼器加固,增设钢支撑加固、增设粘滞型阻尼器加固;大跨钢结构的杆件加固、支座加固、体系加固;基础的柔性基础改为刚性基础加固、独立基础改为条形基础做法,新加抗震墙基础做法,并给出了某体育馆抗震加固设计示例。本图集列举出较为典型的加固构造措施,是对《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建筑抗震鉴定标准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2SG619-3):房屋建筑抗震加固(3)(单层工业厂房、烟囱、水塔)》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地区,经抗震鉴定后需要进行抗震加固的现有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单层钢结构厂房、单层砖柱厂房等抗震设防烈度为丙类的一般工业厂房、烟囱及水塔的抗震加固。主要内容为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屋盖、柱、维护结构加固的构造详图及要求:单层钢结构厂房柱间支撑、屋盖抗震加固的平面布置及节点详图;单层砖柱厂房的独立砖柱及壁柱的加固;烟囱、水塔的砖烟囱、砖水塔的加固以及混凝土烟囱、混凝土水塔的加固构造。本图集系《房屋建筑抗震加固》G619系列图集之一,根据典型工程提供加固构造示意,供广大设计、施工、监理并工程技术人员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