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V2010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0343号)的要求,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在行业标准 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JGJl42 2004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本规程。 本规程主要内容是:1总则;2术语;3设计;4材料;5施工;6试运行、调试及竣工验收;7运行与维护。 本次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增加了辐射供冷有关规定,并将标准名称改为《辐射供暖供冷技术规程》;2。增加了绝热层采用发泡水泥、预制沟槽保温板的地面供暖、预制轻薄供暖板地面供暖、毛细管网供暖供冷的有关规定;3.增加了辐射面传热量的测试方法;4.对各章节技术内容进行了全面修订。 本规程中用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50194-2014):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共分13章和1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供用电设施的设计、施工、验收,发电设施,变电设施,配电设施,配电线路,接地与防雷,电动施工机具,办公、生活用电及现场照明,特殊环境,供用电设施的管理、运行及维护,供用电设施的拆除等。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基本条件;5设备和材料;6设计;7结构设计;8发电系统设计;9工程施工;10环境保护;11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12消防;13验收;14运行与维护。
本标准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8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批) 的通知》(建标[2008]102号)的要求,由北京市煤气热力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完成的。 本标准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深入调查研究,收集对比国内外城镇燃气工程的有关术语,并结合城镇燃气工程的发展现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后经审查定稿。 本标准共分11章和2个附录,其主要内容是:总则、一般术语、用户分类与燃气需用量、燃气管网计算与水力工况、燃气气源、燃气输配、压缩天然气供应、液化天然气供应、液化石油气供应、燃气燃烧与应用、燃气系统数据采集与监控等。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北京市煤气热力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将相关资料寄送主编单位北京
.
为适应变电站技术发展,使变电站监控系统设计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适用、符合国情,制定本书。 本书适用于110(66)kV-1000kV新建、扩建或改建的变电站(开关站)的监控系统设计。 变电站监控系统应采用开放性好、易扩充、抗干扰性强和成熟可靠的产品,在保证运行可靠的基础上,可结合工程特点,积极稳妥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 变电站监控系统应能实现对变电站的监视、测量和控制,并应具备遥测、遥信、遥调和遥控等远动功能,具有与调度控制中心协同互动的能力。 变电站监控系统设计除应符合本书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根据水利部1997年下达的技术标准制定、修订计划,在DL5016—93《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设计导则》(以下简称原导则)基础上,吸收国内外十多年来的建设经验和科研成果,对原导则行了修改补充,制订本规范。 本规范主要内容包括: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及有关的泄、放水等建筑物布置;坝体堆石或砂砾石材料详细分区;坝体材料特性和填筑质量标准;坝体设计和计算;坝基及岸坡开挖与处理;混凝土趾板与面板设计;周边缝及垂直缝等各种接缝止水设计;分期施工和已建坝的加高;原型观测布置设计等的基本规定和要求。 对原导则修改补充的主要内容如下: 1 将适用范围修改为适用于1、2、3级及3级以下坝高70m以上的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设计。 2 增列了术语和符号一章,统一图示标记。 3 修改了原导则中在砂砾石地基上不宜修建高混凝土面板堆
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设备同师资和教材一样是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为了进一步加快培养有较强实际动手能力和职业能力的技能型人才,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决定建立全国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实训装备(以下统称职业技能实训和鉴定设备)标准体系。 职业技能实训和鉴定设备标准体系共分三个部分,即《职业技能实训和鉴定设备通用技术规范》、《XX专业(工种)职业技能实训和鉴定设备技术规范》、《X X专业(工种)职业技能实训和鉴定设备配置规范》。 本规范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标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题库、全国技工学校教学大纲中对于《空调机装配工(制冷工)》职业(工种)技能点的要求,采用物理仿真和计算机仿真再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