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系统总结了我国农村公路建设经验,借鉴国外小交通量公路建设理念,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我国自然环境、交通特性、气象气候等条件,对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进行补充完善。《标准》由12章、2个附录组成,分别是总则,术语,基本规定,路线,路基,路面,排水,桥涵,隧道,路线交叉,交通安全设施,沿线设施及其他。本书所有文字、数据、图像、版式设计、插图等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著作权法保护。未经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同意, 任何单位、组织、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对本作品进行全部或局部的复制、转载、出版或变相出版。任何侵犯本书权益的行为, 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有奖举报电话: (010) 85285150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4工程勘察及建(构)筑物调查;5荷载;6材料;7衬砌结构计算;8隧道衬砌;9抗震设计;10防水与防腐蚀;11壁后注浆;12地层加固及施工辅助措施;13附属结构物;14环境保护及风险控制;15工程监测。
修订后的《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办法》(JTG 3830 2018)包括3章和7个附录,分别是:1总则、2概算预算编制方法、3概算预算费用标准和计算方法、附录A~G。
选题针对当前我国大都市区综合客运枢纽在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存在的自身功能不健全、 枢纽建设与周边用地开发脱节等主要问题提出 耦合发展 的理念。研究综合客运枢纽与城市空间的交互耦合关系,揭示我国综合客运枢纽与城市空间的多尺度耦合特征、关键性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开展枢纽分类研究,给出不同类型的综合客运枢纽与城市空间的耦合作用范围,初步建构我国大都市区综合客运枢纽与城市空间耦合发展的理论体系。探讨大都市区综合客运枢纽与周边城市空间耦合发展的合理模式;研究大都市区综合客运枢纽站区周边用地的合理配置;梳理大都市区综合客运枢纽与周边用地耦合开发的思路与流程;提出枢纽与周边用地耦合开发的规划设计要点指南以及体制机制保障建议。
本指标适用于城镇范围内的新建、扩建和改建市政工程。 本指标以国家和有关部门发布的国家现行设计规范、施工及验收规范、技术操作规程、质量评定标准、产品标准和安全操作规程,现行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计算规范和有关定额为依据编制,并参考了有关地区和行业标准、定额,以及典型工程设计、施工和其他资料。 《市政工程消耗量指标》第八册路灯工程(以下简称本册指标)包括变配电设备工程、10kV以下架空线路工程、电缆工程、配管配线工程、照明器具安装工程、防雷接地装置工程,共六章。
.
本文件分为9章和2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符号和缩略语;基本规定;前期准备;检测设备;现场检测;数据处理;数据解释与验证;检测报告。
根据《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下达2012 年公路工程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厅公路字〔2012〕184 号) 的要求, 由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承担《公路滑坡防治设计规范》(JTG/ T
根据中建八局“关于开展局基础设施技术标准编制工作的通知”(局科字[2017]371号)的要求,技术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工程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家、行业及地方规范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
原《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93)自交通部于1993年批准使用以来,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此期间,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建设有了较大的发展,“*”及“八五”国家科技攻关及其它科研、推广项目陆续取得许多有实用价值的成果,相关的设计规范等不断完善配套。为了适应公路建设发展的新形势,满足各阶段、各方面对沥青及其混合料检测的需要,交通部以交公路发(1997)731号文将修订《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93)的任务下达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修订单位于1997年开始征求有关部门使用意见,搜集国内外试验方法资料,结合施工生产实践及有关科研成果进行修订,并在西宁、长沙召开两次征求意见会,交通部公路司于1998年6月组织了对送审稿的审查,经修订组进一步修改后,形成报批稿。公路司设计与技术处会同
根据中建八局 关于开展局基础设施技术标准编制工作的通知 (局科字[2017]371号)的要求,技术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工程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家、行业及地方规范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盾构法工程施工技术标准》。 编制组在编写过程中,认真学习现行国家规范、行业标准,结合本企业盾构法隧道施工工程在研发、设计、生产、施工等方面的经验进行编制,并组织本企业专家经专项审查后定稿,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盾构选型与配置、施工准备、场地布置、施工测量、端头加固、管片进场验收及特殊管片制作、盾构验收及现场组装调试、盾构始发、盾构掘进施工、特殊地段掘进、盾构接收及解体、联络通道施工、洞门环梁、施工监测、单位(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
按照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下达 2018年甘肃省工程建设标准及标准设计编制项目计划 (第二批)的通知》(甘建标[2018]511号)的要求,由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兰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根据甘肃地区机制砂的应用现状,经广泛调查研究,总结工程经验,吸收《机制砂耐久性混凝土应用技术研究》成果,参考有关国内外技术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甘肃省地方标准《机制砂混凝土应用技术标准》。 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原材料;5.机制砂混凝土性能;6.配合比设计;7.施工;8.质量检验及验收。 本标准在《人工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 241基础上增加了精品机制砂的粒形质量控制指标,提出了 球形度比 的概念,补充了球形度比检测方法,增加了精品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
本书将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结构(如下承式系杆拱桥及飞鸟式梁拱组合桥)的抗震性能为研究内容,以若干破坏影响力巨大的历史地震动记录(美国北岭地震、我国台湾集集地震、我国汶川地震等)的频谱特性研究为切入点,基于ANSYS有限元软件讨论了钢管混凝土拱肋材料非线性、几何非线性、初始几何缺陷等因素对结构的抗震性能影响问题,并通过小波分析方法实现了建立描述近断层地震作用大小的评价指标。而IDA分析是近年发展起来的用于评估地震动作用下结构性能的一种参数化分析方法,能够考虑结构抗震能力的不确定性和随机因素,是今后抗震性能评估的发展趋势。基于以上内容,在研究了近断层地震作用下的IDA动力稳定问题后,发现脉冲型近震的破坏力巨大,有可能造成非线性极值动力失稳,结构的失稳临界荷载会明显降低。使用新的评价指标WAP
为加强公路工程造价管理,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TG3820-2018):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投资估算编制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TG3820-2018)
本标准共分9章和5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无障碍通行设施;5.无障碍服务设施;6.无障碍信息交流设施;7.无障碍设施施工;8.无障碍设施质量验收;9.无障碍设施维护
内嵌式磁浮交通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推荐性标准(JTG/T 3833-2018):公路工程机械台班费用定额》主要内容包括土、石方工程机械,路面工程机械,混凝土及灰浆机械,水平运输机械,起重及垂直运输机械,打桩、钻孔机
现批准发布《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编号JTJ041-2000),作为行业标准,自2000年11月1日起施行。1989年发布的《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编号JTJ041-89)同时废止。 该规范由路桥集团公路工程局主编并负责解释,由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希各单位在实践中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及时将发现的问题和修改意见函告路桥集团公路工程局,以便修订时参考。 本次修订后,规范内容基本涵盖了我国公路桥梁施工的各种技术、工艺及主要环节的施工要求,对提高我国的桥梁施工技术,规范施工方法,保证施工质量,将起到行业技术指导作用。
本指南主要内容有:概述、盾构机选型、盾构施工准备、管片制作、盾构始发与到达、盾构掘进施工技术、不同地质条件与特殊地段盾构施工、盾构法施工常见问题与处理、辅助施工措施、风险与安全管理、工程质量检测与验收、工程案例及附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