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 2007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批))的通知》(建标[2007]125号)的要求,本规范由同济大学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而成。 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国内外科研成果和大量实践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l.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4.一般路基;5.路基排水;6.路基防护与支挡;7.特殊路基;8.路基改建与扩建。 本规范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同济大学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执行过程中,有关意见和建议请寄送同济:大学(地址:上海市嘉定区曹安公路43(10号;邮政编码:201804)。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 总则;2 术语;3 基本规定;4 管廊本体; 5 附属设施;6 入廊管线。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20XX年X月X日起实施。(实施日期待定)
本标准共分9章,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检查;5.隧道结构健康度评定;6.隧道结构监测;7.隧道结构保养与维修;8.隧道附属结构保养与维修;9.养护管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编号为CJJ/T 289 2018,自2019年5月1日起施行。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施工准备;5施工测量;6管片生产与验收;7掘进施工;8特殊地段施工;9管片拼装;10壁后注浆;11隧道防水;12施工安全与环境保护;13盾构保养与维修;14施工运输;15施工监测;16成型隧道验收。 本规范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第1448号公告批准、发布,自2017年7月1日起实施。《盾构法隧道施工与验收规范》GB50446-2008同时废止。
本规范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4.总体设计;5.横断面设计;6.平面设计;7.纵断面设计;8.线形组合设计;9.道路与道路交叉;10.道路与轨道交通线路交叉。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地址:上海市中山北二路901号,邮政编码:200092)。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 总则;2. 术语和符号;3. 基本规定;4. 挂篮设计与构造;5. 挂篮制作、安装与拆除;6. 挂篮使用;7. 主梁施工;8. 施工监控;9. 质量验收;10. 安全与环境保护。本标准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2018年第48号公告批准发布,自2018年10月1日起实施。
现批准《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为行业标准,编号为CJJ193-2012,自2013年3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6.6.1、10.2.1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I: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现批准《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为行业标准,编号为CJJ193-2012,自2013年3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6.6.1、10.2.1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I: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根据交通公路司公技字[1998]70号文通知,由河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为主编单位,对现行的《公路桥位勘测设计规范》(JTJ 062-91)进行修订。 为适应公路建设的发展和需要,统一公路水文勘测设计方法和标准,将公路勘测设计中有关水文调查、勘测和水文水力分析计算方面的内容,均纳入本规范,增加了“小桥涵水文勘测设计”和“路基水文勘测设计”的内容,剔去了原规范“桥位选择”、“桥位测量”及“工程地质勘察”等属于路线勘察方面的内容,补充了大跨径桥梁二种墩形系数,调整了小桥孔长度计算式及各章节部分内容,并根据《工程建设标准编写规定》,对原规范书写和编排方式作了较大变动。
《CJJ 89-2001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主要内容包括:1.总则;2.架空线路;3.低压电缆线路;4.变压器、箱式变电站;5.配电装置与控制;6.安全保护;7.路灯安装等。 本规程由建设部城镇道路桥梁标准技术归口单位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归口管理,授权由主编单位负责具体解释。
本规范分为10章,并附有5个附录。本规范的重点是对原《公路养护技术规范》中有关沥青路面的养护技术内容进行了全面的充实和提高,增加了“术语、符号”、“补强”等章节,从而使本规范与新颁布的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施工规范及相关规范的名词术语等,与交通部印发《国家干线公路文明建设样板路实施标准》保持一致。 本规范还突出了对高速公路的沥青路面的养护要求,在“日常养护”一章里作了具体规定。本规范的颁布执行,必将会使我国公路沥青路面的养护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本规范的内容是根据近年来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工作中的各种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情况,以及科研成果和养护工作经验编制而成的。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系统功能;5系统性能;6系统组成;7软件设计要求;8接口设计要求;9工程设施要求;10施工安装及质量验收;11系统调试;12系统功能验收和性能验收;13系统不间断运行测试;14系统预验收;15竣工验收。本标准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第1828号公告批准发布,自2018年9月1日起实施。原国家标准《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636-2010和《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GB/T 50732-2011同时废止。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交通需求分析;5.服务水平与线网功能层次;6.线网组织与布局;7.线路规划;8.车辆基地规划;9.用地控制;10.综合评价。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2018年12月1日实施。原国家标准《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编制标准》GB/T50546-2009同时废止。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环卫标准技术归口单位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局归口。
现批准发布《公路路基路面场测试规程》(编号:JTJ059-95),作为行业标准,自1995年10月1日起实行。 该规程由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负责解释。希各单位在执行中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及时将修改意见函告部公路科学研究所,以便修订该规程时参考。 该规程由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发行。
交通运输部于2017 年12 月15 日发布了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册 土建工程(JTG F80/1 2017)(下称检评标准)作为公路工程行业标准,自2018 年5 月1 日起施行。原《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册 土建工程(JTG F80/1 2004)》同时废止上述标准修订的主要变化是取消原标准采用的综合评分法改为采用合格率法进行质量评定,简化了评定程序,相应地对分项工程检验项目和标准等进行了全面修订。为便于工程一线人员学习掌握上述新标准,结合工程质量验评的经验,本书对检评标准修订内容等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辅以工程实践中的常见实例。力求简明扼要、通俗实用。本书在撰写过程中得到了诸多交通同行的支持与帮助。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笔者水平所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与不妥之处,敬请广大读者
80年代,我国公路建设开始进入以高速公路为代表的新历史时期。为满足新时期公路建设的需要,1985年交通部发布了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85)。在总结我国初期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基层施工实践和路面使用性能的基础上,1993年交通部又发布了第二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93)。五年的实践证明,凡认真贯彻该施工技术规范的不同等级公路路面的基层,都取得了良好的技术效果,路面的整体承载能力明显提高,避免了由于基层质量不好引起的路面早期损坏现象。同时,也积累了较多的基层施工经验。 本次修集的主要内容有:将术语单列一章;调整了材料筛分的筛孔尺寸,使之与《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一致;基层分两层施工时,均用摊铺机摊铺混合料;提高了二级公路路面基层材料和艺术水平的要求;提高了基
本规范主要技术内容是: 1总则;2基本规定;3道路;4桥梁;5隧道;6交通安全和管理设施。本规范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发布,2018年9月1日实施。
本标准的制订原则是以我国调速公路运行实际情况的调研资料为基础,以实车碰撞试验数据为依据;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既能保证大部分车辆的行车安全,同时考虑我国的技术、经济实力;既考虑目前的现状,同时考虑今后的发展趋势;既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同时尽可能地和国际上相关的标准体系接轨。 本标准在制订过程中,课题组进行了大量调研工作,并将其他具有相关内容课题组的调研资料与本课题组的调研资料进行汇总,调研的调速公路路段覆盖东北、华北、华东、华中、西北、西南等全国的大部分地区,基本上代表了目前中国高速公路实际运动情况,并通过各方多次讨论、召开专家论证会而终确定了碰撞条件。评价要素和指标是通过十几次各种类型的实车碰撞试验,对科员的各项指标、车辆的各项指标、车辆运行状态及碰撞全过程等进行全面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