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20年工程建设规范标准编制及相关工作计划的通知》(建标函〔2020〕9号)的要求,标准编制 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
本标准共分11章和1个附录。其主要技术内容有:总则;术语和符号;基本规定;室内温度、湿度检测;新风量检测;室内空气质量检测;室内噪声与隔声性能检测;非透光外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检测;透光外围护结构热工性能
根据中建八局《关于开展局技术标准修编工作的通知》(局%26nbsp;科技【2016】%26nbsp;334号)的要求,技术标准编写组经广泛调查研%26nbsp;究,认真总结工程实践经验,参
书中内容涵盖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200个问题的解答,包括装配式建筑施工基本知识、技术要点、作业方法、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和成本控制等,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关于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要求进行了细化。书中收录了近300幅实例照片和图例,可以让读者更加直观的了解装配式混凝土施工过程与要点。
根据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下达四川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四川省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工艺规程〉修订计划的通知》(川建标发﹝2015﹞682号)的要求,规程编制组经广泛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工程实际经验,
本标准不适用于军工等特殊行业建筑与工业的给水排水系统安全评价。建筑与工业给水排水系统安全评价分为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和安全现状评价,系统运行期间应定期开展安全现状评价工作。对在安全评价过程中发现的
本书采用了路易斯·康(Louis Kahn)设计的费舍尔住宅(The Fisher House)作为学习建筑制图的样板。虽然使用任何建筑物都可以教授制图的方法,但选择这个著名住宅的目的是想让大家在 初学习建筑时能接触到优秀的住宅设计。书中插入了很多费舍尔住宅的建筑图纸和照片,希望大家在学习制图方法的过程中感受到费舍尔住宅的魅力,揣摩建筑大师的设计思想。
本书建筑师林徽因给年轻人的中国古建常识。收录了我国20世纪杰出的女建筑师——林徽因关于建筑学方面的文章和论述,包括对中国古代建筑传统及其历史发展阶段的详细论述,以及外出考察古建筑的调查报告,力求展现林徽因作为建筑学家的一面。林徽因的学术论文和调查报告,不仅具有科学之严谨,同时使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和赞美了我国古建筑在技艺方面的精湛成就,充满诗情画意。在网络发达的今天,林徽因的文章对当下的年轻建筑师仍有着借鉴意义。《林徽因讲古建:手绘插图版》特别增加了50余幅原创手绘图,图文并茂,版式典雅,希望能帮助读者直观感知中国古建的艺术魅力。本书既可以作为建筑研究者的学习参考书,亦可成为普通古建爱好者的入门读物。
鞋柜怎么设计才能容纳100双鞋子?沙发怎么围合更有利于社交?儿童房如何设计才能满足多功能需求?迷你卫生间如何进行干湿分区?开关、插座如何定位?……这些问题都能在本书里找到答案。 本书是一本门槛低、接地气的实用速查手册。分两大部分,第1章依空间分类,从玄关、客厅、厨房到卧室、儿童房、卫生间等,详解9大空间布局和尺寸,如沙发、桌椅、茶几、床、定制柜等的数据尺寸,并通过简明的示意图,帮助读者解决格局配置、收纳功能,以及定制家具等方面的疑问。第2章是与生活品质息息相关的水电数据尺寸,比如开关、插座、灯具、全屋进水口的尺寸预留。 本书中各种尺寸一目了然,助力读者快速获取所需的尺寸数据。
为方便配套使用,本标准在章节编排上与《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26nbsp;50411-2007保持对应关系。主要包含: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墙体节能工程、幕墙节能工程、门窗节能工程、
为促进民用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规范光伏幕墙及采光顶的设计,保障光伏幕墙及采光顶的安全、经济、适用、耐久、绿色,制定本标准。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民用建筑的光伏幕墙及采光顶的设计。有特殊条件或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告 2024年第175号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局部修订的公告 现批准国家标准《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GB51039-2014)局部
“玄关应该怎么做,鞋柜怎么样才是合理的?” “传统的客厅怎么去做出改变来适应我的生活?” “餐桌选多大的合适呢?” “吊灯的高度多少合适呢?” “中西厨是什么?厨房怎么布局才合理呢?” “卧室怎样才能摆得下梳妆台?衣柜放床边还是床尾呢?” “我家放得下浴缸吗?两分离和三分离哪一个更适合我?” 这些问题,从这本书里统统可以得到答案。有了这些常规的尺寸和布局信息,你甚至可以举一反三地不断推演出你家的布局,明确找出哪一种布局最适合自己,而不是在浏览了上百个案例之后,依然找不到哪个是最适合自己的设计。 对于家,那个你辛辛苦苦买回来的房子,它承载着你的生活,而你却对它重视得太少。我们应该用心布置一个让自己生活起来更舒服的空间,让“家”这个很有分量的词,在设计伊始更有意义。让“家”打上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