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学图谱》是由德国Thieme出版社出版的 解剖学图谱,是基于三卷本Thieme Atlas of Anatomy的又一经典之作。与 外其他解剖图谱相比,本书的优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①图文并茂:2000余幅图片与简洁文字说明融为一体,超出了传统图谱的范畴,能起到解剖教科书的作用。②呈现方式独特:每个对开面为一个单元,详细介绍一个部位的解剖结构;除了精美的插图与文字说明外,还配有大量总结关键知识和信息的表格,这种教学呈现方式是独特的。③紧密结合临床:书中概括的“临床要点”及提供的大量影像学资料,能方便读者紧密联合临床实践。④与时俱进:本书紧跟医学概念、术语和诊疗技术的发展,较前一版新增了120多幅插图和影像学图片,并对部分内容进行了重新组织和编写。因此,本书弥补了 教材或图谱的不足,便于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知识,提高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帮助读者巩固人体肌动学的基础知识。书中内容重点涵盖肌肉骨骼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是物理治疗师进入临床实践前的推荐知识。本书对人体正常运动方式进行完整且清晰的解释,为读者理解和掌握许多常见的代偿策略、治疗技术和异常运动模式奠定了基础。本书将骨骼、关节、韧带和肌肉等解剖细节生动地交织融合,并强调了与物理治疗相关的临床意义。无论实践者承担哪种角色,肌动学都是物理治疗实践的核心,而对肌动学的深入理解是建立在掌握肌肉骨骼系统功能解剖学的坚实基础上的。这些知识是了解正常和异常运动的基础,只有具备这方面知识,临床工作者才能准确地治疗功能障碍、疲劳、无力或运动中产生的疼痛。读者对象本书适合物理治疗学专业的学生以及预科生使用。然而,本书的实用性并不仅限于此。本书对于物理治疗师的临床实践有
自1997年《触诊解剖学图谱》原版版出版以来,此系列图谱一直致力于实践解剖学和临床解剖学的发展。新的版本在始终不变的原则基础上,有自己的创新和改进。此图谱的触诊方法以其丰富的影像,成为一本无与伦比的工具书,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此图谱的触诊方法可以及时做出临床检查,帮助得出临床诊断。·此图谱的技术手法能好地应用于关节、肌肉运动和神经分布等方面。塞尔日·蒂克萨所著的《触诊解剖学图谱(第2版)(精)》上篇由颈、躯干和骶骨、肩部、臂部、肘部、前臂、腕和手七个章节组成;下篇由臀部、股部、膝部、小腿、踝和足五个章节组成。它和具体地展现了骨、肌、肌腱和韧带、神经和血管的各自不同的解剖学结构。上篇图谱使用了约70幅解剖彩色插图和450张黑白照片;下篇图谱使用了约50幅解剖彩色插图和450张黑白照片。此生动鲜活的方式
本书图文并茂,从解剖刀功能,详细解读人体筋膜系统在人体中的作用。第一章通过纤维、细胞和胞外基质的百分比阐明了筋膜的组成成分,将结缔组织进行了分类。该组成成分界定了不同类型结缔组织(尤其是筋膜)的组织学和力学特征。第二章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描述了浅筋膜的一般特征。第三章以同样的方式分析了深筋膜。随后五章从图形学的角度描绘了筋膜。本图谱采用常规解剖学术语指代各种筋膜。
《奈特人体解剖彩色图谱》于1989年首次出版即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成为解剖学史上的一件大事。该图谱是从世界著名的医学家和艺术家F.H.Netter博士所创作的近4000幅医学油画中选取了与人体解剖学有关的500余幅编辑而成。现已译为11种文字,成为当今为的,也是广大医学生、医务工作和相关学科的学生的解剖学图谱。 本图谱使用Frank H.Netter博士的手绘彩图,根据人体系统和结构部位(头颈、背部格脊柱、胸部、腹部、盆部和会阴、上肢、下肢)编排,根据版面的大小和空间进行了改绘,并按照内容的逻辑进行了排序。虽然解剖学本身没有很大的改变,但是我们对解剖学的理解、解剖学的临床意义以及解剖学的名词和术语都在发生变化。因此,许多老图需要更新,部分插图需要重新修订,使之更加适合当今医学和临床外科学的发展。第3版中,还增加了一些正常放射
解剖学标本能为教学,陈列、展览和科普教育,临床应用,科学研究服务,但目前有关解剖学标本制作技术类书籍并不多。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对标本制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进一步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标本制作水平,我们邀请到26所全国重点医学院校的33名中高级解剖标本制作的实验技术人员参加编写工作,其中25名具有高级职称。并根据每个人的实际工作经验和特长安排编写内容,以较好地发挥他们的技术优势。 《解剖学标本制作技术》紧密配合规划教材《系统解剖学》的教学内容,总结了在人体解剖学标本制作技术方面的经验。特别在系统解剖学标本的制作方面,系统地阐述了解剖学标本制作技术的原理和方法,注重从实际出发,图文并茂,采用文字与实物彩色插图相结合的方法。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叙述了系统解剖学标本的制作技术,包括
《奈特人体解剖彩色图谱》于1989年首次出版即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成为解剖学史上的一件大事。该图谱是从世界著名的医学家和艺术家F.H.Netter博士所创作的近4000幅医学油画中选取了与人体解剖学有关的500余幅编辑而成。现已译为11种文字,成为当今为的,也是广大医学生、医务工作和相关学科的学生的解剖学图谱。 本图谱使用Frank H.Netter博士的手绘彩图,根据人体系统和结构部位(头颈、背部格脊柱、胸部、腹部、盆部和会阴、上肢、下肢)编排,根据版面的大小和空间进行了改绘,并按照内容的逻辑进行了排序。虽然解剖学本身没有很大的改变,但是我们对解剖学的理解、解剖学的临床意义以及解剖学的名词和术语都在发生变化。因此,许多老图需要更新,部分插图需要重新修订,使之更加适合当今医学和临床外科学的发展。第3版中,还增加了一些正常放射
《格氏解剖学(学生版)》是世界医学名著“格式解剖学”家族的新成员,是特别为满足全世界医学生学习解剖学的需要而制作的。为了确保本书成为秀的教科书,超过100名的全球知名解剖学家和教师联合组成的编辑审核委员会,并与的制图团队合作,保证本书内容、图像清晰,便于使用并能反映进展。大量清晰、精美的图片,是本书的显著特色之一。超过1000幅的原创性插图按照人体局部分区排版,并有300余幅照片和影像图片。为了适应不同形式的教学课堂,格式解剖学始终将解剖学学习与临床医学实践相结合,进一步加深理解,从而将临床解剖学的精华呈现给学生。本书按照人体局部分区来组织结构,每一章内都将该局部分区内各结构的功能进行了概念性总结。局部解剖学具有较多的临床相关讨论,及许多影像学图片和精美的美术图谱。每一章都有专门小节讲述
本书由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解剖学教授肯·阿什威尔主编,旨在为医学相关人员学习解剖学基础知识提供参考和练习,适用于医学生、医生及医学相关研究工作者。本书分为两个部分: 部分为解剖学名词图解和释义;第二部分为涂色练习册——用来测试读者的解剖学知识。 部分:每一章都聚焦于一个单一的人体系统——从骨骼、肌肉系统到淋巴和循环系统。此外,还概述了人体、细胞和组织、特殊感觉器和胎儿发育的相关内容。每一章都从介绍一个人体系统开始,其后介绍该系统内的特定区域或结构,包括人体器官。在插图中,用标签标识了所有重要结构。每个对开页,一页为术语解释,一页为图片,可对照着查找相应的定义。 第二部分:涂色练习册,起到辅助学习的作用,旨在帮助读者理解两个 重要的人体系统——骨骼系统和肌肉系统。学生们可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