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收集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组织学和胚胎学名词约7000余条。英文名和汉文名均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以及中国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最新公布的《人体解剖学名词》和《组织学、胚胎学名词》为主要依据,个别名词参考了国外著名的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专著。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名词按其在规划教材中出现的顺序排列,各条名词包括英文名、英语语音(国际音标注音)、汉文名三部分。为了方便读者查阅,每组相关概念体系的关键词或标题词用黑体字突出显示,少数名词作了必要的重复。
组织胚胎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与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及妇产科学等多门学科有密切的联系。组织胚胎学又是一门形态学课程,因而实验课占的比例很大(实验课与理论课课时比例接近1:1)。可是,多年来各学校均应用自编实验教材,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更有利于学生实验课的学习,我们结合多个学校的特点和实验情况,联合编写了这本《组织胚胎学实验教程》,本书应用面广,并具有以下特色: 1. 有利于实验操作:在绪论中详细介绍了显微镜的构造和操作方法,在次实验课上反复训练,使学生尽快准确掌握以避免有些学生因不懂构造乱用、损坏镜头和切片的现象。同时,绪论中强调了实验室的规则,使医学生从大学一年级即养成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2. 图文并茂:本书使用简明的文字叙述每张切片的观察方法,并在书后配有
与统编规划教材《组织学与胚胎学》的配套教材,是医学生学习和考试的专业参考和指导书。
本书内容上着重加强基本理论和结构的配布规律。在阐述形成结构内容时贯彻环境—机能—结构辩证关系这条思考主线,从发展和机能的角度去组织、驾驭形态知识,揭示它们相关和内在联系,让学生意会出各种结构在发展序列中所居的位置,明白它们构造、配布的合理性和必然性,让杂乱的形态学名词变得井然有序,可以理解。典型的例子是对细胞器和神经系统的阐述。 人体解剖学教学受学时不断削减的压迫,教材内容基本上只剩下结构,只是机械地罗列名词,就像一本电话号码簿,学生必须都背熟,以备将来之用。这样,一门学科弄成了名词的堆集,只能死记,不能推理,人们不禁怀疑:这到底还是不是一门学科?同学们充满了好奇心,怀着期盼的心情进入解剖学课堂,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却败了他们的胃口。 这绝非解剖学本身的过错。人体结构是在环
《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指导》共27个实习,主要内容包括实验课的目的要求、切片标本观察、示教切片与电镜照片观察、创新实验、模型和标本的观看、课堂实验报告及练习题。《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指导》的创新实验中增加了小鼠精子游动实验和鸡胚孵化实验。小鼠精子游动实验使学生理解了精子在生精小管中发生、在附睾管中成熟的过程。鸡胚孵化实验使学生看到了真实的鸡胚发育过程中完整的脑泡、原条、体节等微细结构;学生在较大鸡胚的标本看到了羊膜腔的包卷过程、三大循环的建立和心脏发生,以及心脏跳动和心脏射血入主动脉弓的过程。
组织学与胚胎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随着我国医学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各高等医药院校的各类非临床医学专业如医学检验、护理、药学、中医、生物技术、生物科学、应用心理等纷纷设立和发展,但目前尚缺乏与这些新专业相配套的教材。为求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和质量,使这些专业的学生有一本合适的教材,我们组织了浙江省五所高等医学院校从事组织学与胚胎学专业的专家、教授联合编写了本教材。该教材根据非临床医学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并参考临床医学的专业要求,在编写时力求做到内容简明、实用、生动,重点突出,文字描述标准规范,插图准确精美,强调基础与临床的联系,并对某些传统叙述的不妥之处做了相应的修正。此外,在教材的每一章后还增设了思考与练习和插入框,以利于学生的自学和复习及教学内容的拓展。
《组织胚胎实验学》自2001年出版以来,在本课程的实验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受到了各院校师生的好评。这是江苏省七所医学院校通力协作的结晶,也是各位编委辛勤耕耘的结果。 本书仍具有以下特点:1.注重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书后附有彩色图谱,可供观察时参考。在观片时强调先肉眼、后低倍、再高倍显微镜的观片顺序,使学生的学习秩序渐进。2.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通过“引”、“练”、“验”三步,即先放映系列录像片引导,然后学习根据实验教材中的要求进行练习,后完成实验报告及填图,验证掌握的程序。3.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教会学会如何学习、如何鉴别如何进行综合分析与对比,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作用,以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4.书后附有组织胚胎学常用英语词汇,并标有国际音标,便于学生学习。5.本书适用于高等医药院
为了帮助医学院校的学生和临床医师全面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卫生部规划教材(第七轮)内容,提高理论水平和应试能力,我们组织了有丰富一线教学经验和深厚学术功底的教师,编写了本套丛书。丛书的编写主要依据卫生部规划教材(第七轮),同时还参考了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等多本较权威的教科书(高教版等),尽可能多地汲取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
供基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类专业用。
这是一本课堂笔记——与统编教材配套,省去课堂笔记的记录时间,大大提高听课效率; 这是一本速查速记手册——采用知识点辅以图表的形式对组织胚胎学教材进行提炼、总结。供考前复习时参考。 这又是你的专属笔记——每页右侧的留白,你可以在此记下你的学习心得或补充新的知识点。
曾园山等编著的《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指导(英文版)》是根据我国高等医药院校本科生使用的英文原版改编版《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科书所编写的英文实验教材。为了验证和加强组织学与胚胎学理论课教学内容,《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指导(英文版)》共设24章,除绪论外,每章含概述、实验要求、实验内容、示教和思考题。本书可供医药院校双语教学班和外国留学生班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课使用。
全书紧跟卫生部规划 十二五 教材编写,根据教材划分各章内容,每章包括 教学要点 重点难点剖析 同步综合练习 参考答案及解析 四部分。 教学要点 按照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级,根据教学大纲及教材内容点出本章学习重点; 重点难点剖析 对本章内容进行梳理规划,化繁为简,使学生的学习和复习更具有针对性; 同步综合练习 设置选择题(A型题、B型题、X型题)、填空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等题型,使考生通过解题了解命题特点和规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参考答案及解析 针对 同步综合练习 给出参考答案,并对部分重难选择题给出解析。 全书后附有两套全真模拟试题和8套往年部分高校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供学生学习之后自我检测之用。
全国高等学校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第九轮规划教材的配套教材,各学科根据自身特点与教学要求,有所增减。题型方面侧重选择题的编制,使学生提前熟悉和掌握执业医师考试的题型与难易度。其他类型配套教材,基本延续上一版风格,根据第九轮教材修订内容进行更新。
本书是为配合段相林等主编的《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第四版)教材而编写的实验用教材。内容包括基本组织、各器官系统的大体解剖和显微结构、体视学参数测算、神经联系追踪、脑的立体定向、断层解剖、胚胎发育等 27个实验。附录中还介绍了相关的实验技术与操作技巧。本次修订主要是根据前几版使用过程中的情况和学科进展,更新了实验内容。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相关专业实验用教材,也可供相关人员阅读参考。
胡华麟主编的《组织胚胎学》在编写过程中,以新的教学计划和新大纲为依据,强调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体现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和实用性。本教材与传统教材相比,有如下特点:一是突出了重要器官的微细结构,并适当地反映了本学科的新进展;二是内容精练、重点突出、图文并茂、语言通顺,从而增加了可读性和适用性;三是书中的专业名词均按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为准,规范使用组织胚胎学名词。本书除可作为高等职业教育医、护及相关专业教材外,还可供在职医护人员自学参考。 本书内容包括绪论、细胞、基本组织、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循环系统、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感觉器官、人体胚胎发育概要。
《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配套教材:组织学与胚胎学学习指导与习题集》依据郭顺根教授主编《组织学与胚胎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6月出版)为主教材,结合全国12所高等医药院校中长期从事本专业教学一线的专家、教授多年授课、辅导、答疑、命题和阅卷等工作中的实践经验和体会,并参考国内外相关资料编著而成。全书共分20章,约18万字,其中章至第十九章的标题与主教材一致,每章均由四部分内容组成:①内容提要:列出本章教学中主要内容要点,重点突出,主题鲜明;②重点难点解析:就本章重点、难点和疑点内容进行解析;③习题:以综合题型方式表现,包括选择题、名词解释、填空题、简答题和论述题,立足以各章基本内容、重点内容为主,反复强化、有利记忆,其中选择题760道题,含Ai、B、C、X四种类型(A1型题190道题、B型题190道题、C型题1
本书是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配套用书之一,全书共分26章,主要内容包括全身各系统的组织学与胚胎学知识及个系统的发生发育知识,内容简洁精要,切中要点又充分保留了学科系统的完整性,更广泛汲取了各名校优秀学习者的宝贵心得,利于读者提升学习效率。本书是各大、中专院校医学生专业知识学习、记忆及应考的书,同时也可作为参加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参考书。
本书是根据国内医学高等专科教学要求,参考国、内外相关教科书内容,由多年参与医学高等专科教学*线的教师编写而成。全书共设17章,其内容精炼,重点突出。每章节的编写内容要求以形态结构为主,适当结合生理功能,同时加强与临床医学的联系。每章节都有学习目的和要求,还附有思考题和中英对照的主要名词,便于学生自学和复习这门必修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