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卫生部和中华医学会的要求,结核病学分会组织编写了《临床诊疗指南·结核病分册》,本书包括呼吸系统结核病,肺外结核病,结核病和相关疾病,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结核病的化学治疗,结核病的免疫治疗,呼吸系统结核病的外科治疗,结核病的预防和肺结核病常见急重症的诊疗共九章,计十余万字。在各章节中详细叙述了结核病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治疗原则及方案,重点介绍了抗结核药物品种和剂型,结核病化疗的基本原则,结核病的化疗对象,结核病化疗方案,药物剂量、用法、主要不良反应和处理原则,结核病的免疫治疗和呼吸系统结核病的外科治疗,以及肺结核常见急重症的诊疗,并简要提出了结核病预防的重点措施。本指南可供结核病专业机构的临床、防治人员及综合医院专业人员使用。
本书主编刘士敬为解放军302医院中西医结合专业医学博士,从事乙肝临床诊疗工作多年,为全国科普专家组成员。针对乙肝种种诊疗误区,将寻医问药疑惑按顺序分为十几步,并画出示意图,252个小问答为乙肝患者寻医问药答疑解惑,层次清晰、生动实用,为乙肝患者寻医问药指明了方向和路线。 找准医院,看对人;方案正准,用对药;坚持治疗,勤随访;旁门左道,不能走。
本书是介绍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发展历程的传记性专著。公共卫生的作用和角色只有当灾难来临时才会突现,而作为阵守前沿的哨兵,他们的处境最危险,承担的社会压力也,而在初创阶段的物质基础又往往最为简陋。 本书从二战时期在美国南部活跃的“战地疟疾控制”项目写起,以时间为纲,全面介绍了半个世纪以后美国CDC如何从无到有、从被漠视到被全球同行业所景仰、从筚路蓝缕到成为美苏争霸中的一枚重要棋子。全书脉络清晰,语言犀利风趣。资料翔实,很多得自于作者与当事者的直接访谈。中国的公共卫生尚处于进一步完善的阶段,有许多经验和教训可借鉴美国CDC;这也正是本书译者的切身体会和翻译此书的初衷。
本书旨在揭示血吸虫病传播与水文情势变化间的内在联系,阐述血吸虫病传播风险评价技术方法和评价标准。全书共分5章,章主要论述血吸虫病流行病学特征、疫情状况及其防治研究进展;第2章主要论述血吸虫与钉螺的生态、发病机理及其血吸虫病传播的水力学基础;第3章主要阐述钉螺孳生地环境变化、钉螺输移扩散、人畜疫水接触及传染源扩散与水文情势变化间的内在联系;第4章主要阐述血吸虫病传播风险概念、分析流程、评价技术方法和评价标准;第5章为案例应用,主要针对湖南省南县境内的沱江流域开展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前后的血吸虫病传播风险评估。 本书不仅适合血防部门、水利血防管理者和决策者阅读,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研究人员的参考书籍。
本书系针对广大临床医生编写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专业书籍。阐述该新发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同时介绍病原学研究经过与研究进展,包括病毒分子生物学、病毒学的研究进展,还详细论述了外关于该新发传染病的临床表现、诊断以及治疗,包括各种治疗方案,如利巴韦林与糖皮质的应用、呼吸机的应用、恢复期血清的应用状况等。本书是从专业角度介绍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书籍,适用于临床一线的相关医务人员以及卫生防疫人员、医学高等院校的学生参考。
本书是一本有关结核病防和科普读物。主编是具有多年临床和防治核病实践经验的专家,书中以平实的语言,生动的主题,活泼的画面深入浅出地阐释了如何认识结核杆菌、结核病及结核病的治疗、预防等知识,特别对目前大众甚至非专业医护人员存在的对结核病的认识的误区进行了纠正,并提出了新观点、新概念。本书对提高大众地对结核病的认识,积极、科学地对待结核病的预防和治疗有很好的普及作用,对大众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宣教手册。
本书介绍了及其相关疾病的诊疗常规,主要包括:的抗病毒治疗,以及对合并其他疾病(HBV、HCv、血友病甲、分枝杆菌感染)、相关机会性感染及系统(疱疹病毒感染、肺孢子菌肺炎、真菌感染、弓形虫脑病、相关血液系统疾病、相关性痴呆综合征、相关肾病)、相关性肿瘤(淋巴瘤、卡波西肉瘤)、与HAART相关的严重反应(脂代谢异常、高血压病、糖尿病与胰腺炎等)、免疫重建炎症反应综合征、恐惧症等的详细诊疗规范。 本书作者长期工作在及其相关疾病防治线,积累了较多的病例与防治经验,内容,实用性强,可供传染病学专业的临床医生,及相关专业的在校学生阅读参考。另外,也可作为防治专项培训教材用。
本书介绍了“文化流行病学”这一新兴领域的研究人员描述人类健康、与不同的受众沟通并致力于健康水平的提高与疾病防范的方法;利用相关疾病的文本资料和统计数据回顾了人类学和流行病学之间迄今为止的密切合作;从文化实践的角度诠释了信仰、习俗和权势理论对流行病的检测、探源和实施干预等所产生的影响;深入分析了许多常见的疾病风险和流行病种类,揭示了若干未经核实的假说以及社会文化对疾病检测的影响,包括癫痫症和霍乱病例研究、“泰坦尼克号”乘客死亡率分析、母乳育婴和青少年吸烟等问题。本书描述的研究方法不一,有对个体病例的观察、对社交网络的分析,也有对死亡证书的数据汇总,由此证明,有效的公共卫生干预必须在全社区层面上保持经常性并施以更大的力度。
本书整合了迄今有关血吸虫感染免疫学领域中业已取得的主要研究进展,并较全面地介绍了该领域的知识。主要内容包括:血吸虫生物学基础;血吸虫感染的临床医学;宿主对血吸虫感染的免疫应答及其调节;血吸虫病免疫病理学;血吸虫的免疫逃避;血吸虫病免疫流行病学;血吸虫病免疫诊断的理论与应用;抗体技术及其在血吸虫病防治中的应用;血吸虫病疫苗研制策略与现代研制途径和技术;基因组学与血吸虫基因组学研究进展;蛋白质组学与血吸虫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等,共十一章。该书不仅具有先进性、科学性,而且具有实用性,可为从事血吸虫病及相关专业的教育、科研、预防和临床的专业人员及研究生提供一本有较大参考价值的参考书或教材。
《公共场所、化妆品、饮用水卫生监督分册》是卫生监督员培训系列教材之一,目的是通过公共场所、化妆品、饮用水卫生监督知识的学习,使卫生监督员掌握公共场所、化妆品、饮用水卫生监督的基本概念、现状、法规、标准、规范和卫生监督程序的知识,提高公共场所、化妆品、饮用水卫生监督工作水平。 本书由公共场所、化妆品、饮用水卫生监督在专业技术上相对独立的三个篇组成。针对目前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实际工作的需要和该三个专业的特点,各篇内容均由四部分组成:一、概论:分别阐述公共场所、化妆品、饮用水卫生监督的概念、重要性、内容及卫生监督机构和卫生监督员的职责。二、现行法规、标准、规范:分别阐述开展公共场所、化妆品、饮用水卫生监督工作的主要依据:法规、标准和规范。三、生监督程序:分别阐述公共场所、化妆品、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