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是临床常见病症。它涉及人体的组织系统多、学科多。它发生的病因病机不同,在患者身上的感受不同;其性质不同,在患者身上的表现也不同,情况错综复杂。但是,随着人们对疼痛的认知不断深化,患者若能正确、及时就医,医者若能正确运用现代诊疗设备和方法,对疼痛症的诊治并非难事。 本书共分上、中、下3篇,前2篇在界定诊断和鉴别诊断后,重在经验治疗、护理与康复,第3篇介绍作者对疼痛症常用的治疗、康复方法和方药。本书所列病症、方法和方药均为作者多年来在临床上对疼痛诊疗行之有效的经验总结,叙述简明扼要,内容易于掌握。全书体现经验治疗与护理,体现“循证医学”理论,本书适合社区、农村医疗机构的全科医师、疼痛诊疗医师、护士及广大疼痛症患者阅读参考。
本书是一部中医诊断学专著,清代医学家周学海撰于光绪二十年(1894)。上卷论形诊,下卷论色诊、外诊。其书取材广泛,《内经》三诊之文全在,《难经》以下,择其切要能补《内经》未备者收之。至于书名“简摩”二字,后人评曰:“简则撷英取精由博返约,摩则如切如磋反复研索。”
《医院诊疗常规》(修订版)重点是吸收了近几年外临床医学的新观念、新技术和新办法,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对原版进行了较大范围的修改补充。使本书更能反映出跨世纪医院诊疗技术的新要求。 本书不仅可供各级医院的临床科室和技术室的集体用书,而且是各科医师和医技人员的专业工具书,也适用于各级卫生行政和医院管理人员阅读参考。本书有错漏及不妥之处,热诚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以便再版时更臻完善。
本书详尽叙述了中西医对痛风研究的历史与现状,简洁明了地介绍了痛风的病因、诊断、中西医治疗方法,以及适合于患者的康复保健知识。内容丰富,文辞简洁,通俗易懂,科学实用,适合众多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医生在诊治痛风时参考应用,也是基层社区的广大医务工作者一本难得的临证参考书,同时也为病患者提供了有益的康复保健知识。
本书为“社区医师口袋丛书”之一,对社区医师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的,又容易疏忽、不规范的相关诊疗一一做了介绍。全书分为两篇,篇介绍了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外科系统等社区常见疾病的诊疗常规及转诊参考;第二篇介绍了发热、心悸、腹痛、眩晕等社区常见症状的定义和常见病因。本书将社区常见疾病的定义、病史收集内容、体格检查注意事项、诊断要点、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及常用药物、转诊参考和社区常见症状的定义、常见病因等总结归纳成条目,内容实用、形式简明、便于查阅和记忆,适于各类社区医师、实习医师和基层医护人员阅读参考。
《诊断学基础学习指导》是诊断学的辅导教材,因主教材已注明应掌握的主要内容,本书只是通过试题测试以达到强化所学知识的目的。具体说明如下: 一、试题与答案写在一起,是为读者查阅试题答案方便。 二、试题类型分四种: (一)名词解释答案附在试题之后。 (二)填空题答案附在试题旁。 (三)选择题只设两型: 1.A型题:从所备答案中选择一个答案。 2.B型题:从所备答案中选择一个答案。在备选答案中,可选用一次、多次或不选。 以上两型试题答案均附在试题旁。 (四)问答题答案附在试题之后。 三、试题之前有“☆“符号者为必须掌握的内容;试题之前有“△”符号者为熟练掌握的内容;试题之前无符号者只供学习参考。 本书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师生读者批评指正。
陆智杰等编著的《内脏痛--基础与临床(精)》分为内脏病基础、内脏痛临床两部分。分别介绍了内脏神经的解剖、内脏痛的神经生理学基础、内脏痛的动物模型和疼痛评估、病因及病理生理机制、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研究进展,并系统介绍了胸痛的特点与治疗、消化系统内脏痛、慢性盆腔及泌尿生殖系统疼痛、癌性内脏痛、内脏痛的治疗方法等内容。《内脏痛--基础与临床(精)》内容翔实、科学性强,适合于内科医师、麻醉科医师及相关医务人员参考阅读。
《脊柱与脊髓影像诊断学》适于从事肌骨影像学和神经影像学的影像学医师阅读和参考,也适用于骨科医师和神经外科医师参考。在翻译中为了尽可能地忠于原著,我们基本上是逐句翻译,只对偶尔发生的明显错漏,依据我们的理解并参阅文献作了修正。另外,由于此书出自多位作者之手,个别内容在前后分别出现时可能衔接不是很好,或数据前后不一致,对此我们尽可能作了修正。尽管如此,由于译者知识和水平所限,错误在所难免,还望各位同道不吝指正。
PTCA技术已经历了26年的发展过程,经桡动脉路径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也有10年的历史。由于经桡动脉冠脉介入治疗可以显著减少出血并症和血管损伤,患者无需长时间卧床,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等诸多优点,目前已备受介入医生的广泛关注。 TRI技术从其问世以来的短短10年的发展中,已可开展几乎经股动脉途径进行的项目,如Rotoblator技术、DCA技术、IVUS技术以及远端保护装置的使用等,引起了介入心脏病专家,特别是青年介入专家的极大热情。 本书详细介绍了经桡动脉冠脉介入治疗的产生背景与现状,桡动脉的解剖特点、经桡动脉冠脉造影的基本技术、TRI的器材选择及基本操作技术、TRI对冠脉复杂病变处理的对策、TRI治疗AMI、TRI特有合并症的处理对策以及TRI的临床经验回顾和护理相关知识等不同问题细致阐述,以特点突出、临床资料与影像资料齐备
本书系统介绍了心电图学的基本知识,正常和变异心电图,心电向量图的基本概念,各种心脏疾病,药物作用与电解质紊乱时的异常心电图表现,各种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表现,心律失常的鉴别诊断,具有预测猝死价值的心电图改变,心电图的分析和诊断要点,心电图的应用范围,限度和诊断时容易发生的错误等。第3版新增内容5万多字,对前两版内容进行了完善和补充,并将心电图重新进行绘制。本书内容详尽,图片精美,指导性强,可作为各级内科医师,心血管科医师,心电图医师,急诊医师,麻醉医师,各科护士及进修生,医学生的参考书,也可作为心电图培训班教材。
《现代光学超高倍显微临床图谱》分为两篇:上篇技术,下篇图谱。以临床医学实验的形态诊断工作为主线,按标本类型为章节编排,共计10章。每章内容又按标本的采集、贮存、送检、处理、相关方法学及其质量控制、相关图谱等顺序编写。显微图片均在光学超高倍显微视野下按视频大小实际摄制,精选出的500余幅照片图像清晰而逼真,且大多数图片均在活体情况下摄制,每幅图片均标明了观察视野及放大倍数,并附有扼要的文字说明。
本书共分二十篇详细介绍了肾脏疾病的诊断方法,常见症状的鉴别诊断,对临床常用的检查方法进行全面论述,系统阐述了各种原发性、继发性肾脏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并配合典型病例加以分析,使读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临床工作中更利于诊断、治疗。 本书适用于肾脏科、内科医生、研究生阅读参考。
本书重点阐述老年常见疾病如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代谢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精神系统,老年人常见外科疾病,老年人易患肿瘤,老年人骨关节与前列腺等疾病的诊断与防治内容,同时还为从事老年医学同仁和老年朋友详尽地介绍了如何用药治疗、如何进行营养和康复方面的知识。因此,本书既囊括了目前老年人常见疾病诊断与防治的重要内容和进展,有助于同道在百忙的临床工作中参阅;同时也为老年朋友介绍自我保健的知识,提供其重要的养生指南。本书具有系统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全面实用、条理清晰、查阅方便的特点,十分适合于从事临床老年医疗保健和在校进修与实习医师、住院医师使用和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