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标准第12章和第13章为强制性。 本标准主要参照采用国际电工委员会IEC16331-3:1998-11《医用诊断X射线防护器具-第3部分:防护服和性腺防护器具》(Protective devices against diagnostic medical X-radiation-Part 3:Protective clothing and protective devices for gonads),并结合我国个人防护材料和用品的实际情况制定。 本标准由卫生部放射卫生防护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
本标准参照国际电工委员会IEC 1331-2:1994《医用诊断X射线辐防护器县 第2部分:防护玻璃板)标准制定。 本标准由卫生部放射卫生防护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第4章为强制性,其余为推荐性。 本标准代替GBZ102—2002《放冲复合伤诊断标准》,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GBZ102—2002同时废止。 本标准与原标准相比,主要技术内容差异如下: ——按照GB/T1.1—2000对标准文本格式进行了修改; ——将原标准附录A中的名词术语解释改为第3章“术语和定义”。增加了“放射损伤”、“放射复合伤”、“放冲复合伤”和“复合伤的复合效应”等术语; ——第4章诊断按“放射病分型分度诊断”、“冲击伤分度诊断”和“放冲复合伤伤隋分度诊断”描述; ——诊断中考虑了受伤条件,根据爆炸现场的爆炸方式、伤员距爆炸中心的距离、冲击波压力值和屏蔽条件,以及周围物体破坏情况,推断冲击伤伤情; ——第5章处理原则按“现场急救和紧急救治”、“
本书为英汉对照医学常见临床症状的简明描述,内容包括内科、外科、妇产科、神经科与精神障碍、儿科、眼科、皮肤科及其他,含70个症状或课题。专业知识表达明确、精准,同时,对症状发生原因也简要讲述,本书内容涉及面广,可供医学生、护生、医师、护士、中外非专业人员学习、了解专业知识和外语。 本书的特点是从常见的临床症状入手,既涉及相关症状的描述,又有对其病因的解释,使读者不仅能学到英文,还能准确地了解每个症状的定义和意义,还能准确地了解每个症状的定义和意义,澄清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或假是而非的认识。对非专业读者预防疾病或了解自己的病情,及时就诊也有一定的意义。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卫生部放射卫生防护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
本书由经验丰富的专家根据多年临床诊治免疫风湿病的实践经验,并参阅国内外*资料编写而成。内容包括5个部分:章为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第二章为骨与关节疾病;第三章为系统性血管炎与血管炎综合征;第四章为其他系统疾病发的骨关节病;第五章为免疫风湿病的临床诊断技术。全书以要点形式编排,内容新颖全面,文字简明扼要,鉴别诊断以表格形式出现 ,便于临床掌握应用。本书可供内科医师、从事免疫风湿病专业的研究人员、进修医师和医学院校实习医师参考阅读。
本书是以“十一五”*、新世纪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诊断学基础》为蓝本,以《诊断学基础》教学大纲为依据,结合作者多年的教学、命题及阅卷经验编写而成。 全书共有模拟试卷十套,每套试卷均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等内容。 适合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针灸推拿骨伤专业本、专科学生使用,也可作为执业中医师、中药师、中西医结合医师资格考试、专升本以及研究生升学考试参考。
全书主要包括新冠肺炎的临床表现、严重程度分类、诊断技术、药物治疗、危重症治疗、康复治疗、传播途径、防控措施、流行病学特征等。内容丰富,深入浅出,条理清晰,是学术型及实用性均较强的指导性图书,适合广大专业人员阅读。
本标准的第5.1条为推荐性,其余为强制性。 本标准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卫生部职业病诊断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