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少陵编写的《诊断学正科讲义(民国中医药教材)》是民国知名中医学家金少陵先生为南京国医传习所教学所需而编纂的,又按民国《国医学术整理标准大纲草案》以旧有之望闻问切,删去其不合科学原理者,并加近世之器械检查等内容,《诊断学正科讲义(民国中医药教材)》以秦氏《诊断学讲义》为底本,集古至清诸医家学说,及先生丰富的四诊实践经验与中西学说相互参证,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即用现代医学精确诊断,又结合中医辨证论治,采取“返博为约”的方法,重新编排写成为民国标准中医《诊断学讲义》一书,为中医诊断学理论的发展与提高作出了重要贡献。
《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指导(供临床医学等专业用)(第2版)》为了适应21世纪高等院校要着力培养具备厚基础、强能力的创新型人才的教育目的,编写出适合高等医学院校使用的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教材,再版编委会进行了充分讨论,对版进行了大的修改。但仍然遵循“三基”原则,既体现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操作,又重视动手能力培养。 本实验教材的特点:吸纳目前高等医学院校开设的、与理论知识紧密相关的验证性实验项目28项,同时增设了5项综合性实验和2项设计性实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按照GB/T l.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的第6章为推荐性的,其余为强制性的。 本标准由卫生部职业病诊断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负责起草;山东省淄博市职业病防治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307医院、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参与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宋玉果、杜旭芹、黄金祥、张正华、朱秋鸿、尚波、吴华、孙成文、吴娜、邱葵、朱钧、朱晓莉、郝凤桐、张松泉、邱泽武、高萍。
本书以国家、军队相关的规章、标准和规范为依据,系统介绍了核生化恐怖的概念、特点、医学处置原则,以及核生化损伤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血脂异常的罹患率不断攀升,但相应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在我国仍然较低。本书紧扣基层医疗机构和医生的需求,系统阐述了血脂异常在我国的发病率、检测手段、治疗方法以及相关的研究和指南。本书可供基层临床工作者参考使用。
由顾莹、闫冬梅、肖雁冰、何浩明主编的《遗传 代谢病的检验诊断与临床》一书共分8章,**章介 绍遗传代谢病的分子基础,第二章介绍遗传代谢病的 分类及发病机制,第三章介绍遗传代谢病的临床表现 ,第四章介绍免疫学测定技术与分子生物学在遗传代 谢病检验中的应用,第五章介绍遗传代谢病的实验室 检查,第六章介绍遗传代谢病的筛查,第七章介绍基 因在遗传代谢病的诊断价值,第八章介绍常见遗传代 谢病的检验诊断与临床。本书详细阐述了与遗传代谢 病有关的诊断学与临床知识,对其基础病理学理论及 发病原因都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以常见的遗传代 谢病为例,如白化症、地中海贫血等,重点介绍疾病 的成因、常见的检测技术和参考值、临床常见的症状 和体征,以及相关医学进展等。本书内容新颖、实用 性强,可供临床各科(如检验科、
本书由经验丰富的骨伤科专家撰写,系统论述了颈项部应用解剖知识,常用检查方法;颈椎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分型和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详尽介绍了颈椎病各种非手术疗法,包括牵引、推拿、针灸、穴位注射与封闭、中西药物、刮痧与拔罐、理疗、体育疗法,以及颈椎保健措施。全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方法具体,可操作性强,并附有多个典型病例介绍。适合临床医师(特别是颈椎病专科医师)、基层医务人员、医学院校师生和颈椎病患者阅读参考。
吴英松和李明主编的《定制医疗现曙光——分子诊断技术的应用》分五章,为读者介绍了分子诊断在感染性疾病、遗传性疾病、肿瘤、移植配型、法医物证学、预防医学及预测医学等领域中的应用,使读者对分子诊断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王国年、曹君利、郭政主编的《疼痛诊疗学学习指导与习题集(供麻醉学专业用全国高等学校配套教材)》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内容: (1)学习目标:参照教学大纲,把知识点分为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层次;(2)重点和难点内容:每章节的重难点内容部分单独列出;(3)习题:分名词解释、填空题、选择题和简答题四个类型的题目; (4)参考答案:提供了所有习题的参考答案。 本书主要供麻醉学专业本科学生使用,也可作为麻醉和疼痛住院医师、专科医师培训以及相关专业研究生考试用书。
本书汇集了百多名医学专家、教授的百余篇文章,通过简单、通俗的语言,向读者介绍了各种常见病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预防措施等方面的医疗保健知识。内容丰富翔实,叙述生动有趣,又涵盖了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传染科、五官科、肿瘤科、皮肤科、精神心理科等多方面内容,具有权威性、通俗性和实用性。书中还对上海市各大中医院、上海市特色中医和各区、县急救站的地址、电话等作了介绍,实是一本适合各年龄层次干部群众自我保健、寻医问药、案头的好书。
参考了大量的国内外有关资料,并结合护理学的新概念和护理工作实践,提出了内外科常见疾病的护理诊断和计划。每一个疾病的护理计划中均包括:①疾病的概述和主要发病原因;②评估(根据Gordon的健康功能类型分类和身体各系统的分类);③医护合作处理的问题和护理诊断;④规范的护理计划(每个计划中均有明确的目标);⑤护理措施(按其重要性顺序排列)及理论根据;⑥出院指导(宣教计划)。
王永华等主编的《诊断听力学(高等院校听力学专业系列教材)》全面介绍诊断听力学的主要理论知识和实践技巧。希望通过本书使读者掌握各种听力学诊查方法,对听力障碍类型、程度进行正确的判断,以便开展听力鉴定、评残和康复工作,同时也可为耳科、神经科临床诊疗提供依据,为言语疾病诊断提供建议。全书共九章。本书注重实用性、力求贴近听力学实践,附有实践操作指导,便于初学者练习。
《就诊导医台——省时省事去看病》如能助此一臂之力,那就是编者为欣慰的事了。同时期盼这本小书也能为在基层医疗工作的同行提供一些实用性的参考知识。如果大学能事先掌握一些看病、检查以及检查前准备等方面的知识,就可以在看病的全过程中比较明白、主动,并能和医生较好地沟通,将会少受“天价医疗”之苦。
实验诊断学(Laboratory Diagnostics)是诊断学的一部分,是基础医学向临床医学过渡的一门桥梁学科。为了适应我国高等医药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培养更多和更好的面向21世纪的高级临床医学人才,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决定将实验诊断学从《诊断学》中分离出来,列为一本独立的教材。为了配合新版八年制《实验诊断学》的教学,我们编写了这本《实验诊断学实习指导》,供高等学校五年制、七年制和八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学生实习时使用。 本版《实验诊断学实习指导》的编写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结合,实验与临床结合,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在2002年版《实验诊断学实习指导》的基础上,增加了“临床实验室基本情况”,“临床检验标本的采集与管理”,“临床分子生物学检查”等章节,补充了真空采血技术、流式细胞术等实验及英文病例
《古今名医奇病治法三百种》为医案著作,共1册,不分卷。书中内容为作者在博览群书的基础上,广泛选取历代名医治愈的怪症奇疾病案315则,汇总编辑而成。陈氏所谓的奇病,指一般人所不能知、不能治,亦即不能以外感六淫、内伤七情之常理分析和辨治的疾病。奇病治验不甚多见,且散在于历代的史志、文艺和笔记当中。陈氏于治事之暇,刻意留心搜集整理此类医案,日积月累,得315则。每一医案,均先概述名医之里氏传略、师承渊源及学术造诣,后述病情摘要、辨证要点、治疗方法、所用方药。很多医案间附按语,考其源流,推其究竟,信而有征,足资借鉴。
《实验诊断学基础教程》一书是编者根据实验诊断学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有级规划教材《诊断学》第6版中实验诊断学的内容,参阅了大量相关文献资料编写而成的,本书介绍了临床检验的新进展,且着重介绍了实验诊断学课程常用实验项目的检测原理、实验方法、参考值、临床意义及注意事项,是高等医院校教师及临床医师带教、医学生学习实验诊断学课程及实习时使用的教材。此外,本教材中的每一个实验项目采用了汉英双语编写,并在每章后附有适量的复习题,为学生能尽快适应临床,更快、更准确地书写和阅读检验报告单,高效率地复习所学课程内容,圆满地完成在校学习任务,并协助通过国家执业医师考试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