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少陵编写的《诊断学正科讲义(民国中医药教材)》是民国知名中医学家金少陵先生为南京国医传习所教学所需而编纂的,又按民国《国医学术整理标准大纲草案》以旧有之望闻问切,删去其不合科学原理者,并加近世之器械检查等内容,《诊断学正科讲义(民国中医药教材)》以秦氏《诊断学讲义》为底本,集古至清诸医家学说,及先生丰富的四诊实践经验与中西学说相互参证,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即用现代医学精确诊断,又结合中医辨证论治,采取“返博为约”的方法,重新编排写成为民国标准中医《诊断学讲义》一书,为中医诊断学理论的发展与提高作出了重要贡献。
社区卫生服务是城市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基础环节。我国的社区卫生服务经过了十年的发展,随着相关政策的逐步落实,社区卫生服务网络逐步健全。本书为 社区卫生服务技术规范丛书 之一。本主要介绍了社区卫生诊断流程、社区卫生专项调查常用技术、社区卫生诊断组织管理与考核评价等四章内容。本书可供社区人员及社区管理人员阅读,也可作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工具书。
本书由经验丰富的骨伤科专家撰写,系统论述了颈项部应用解剖知识,常用检查方法;颈椎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分型和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详尽介绍了颈椎病各种非手术疗法,包括牵引、推拿、针灸、穴位注射与封闭、中西药物、刮痧与拔罐、理疗、体育疗法,以及颈椎保健措施。全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方法具体,可操作性强,并附有多个典型病例介绍。适合临床医师(特别是颈椎病专科医师)、基层医务人员、医学院校师生和颈椎病患者阅读参考。
《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指导(供临床医学等专业用)(第2版)》为了适应21世纪高等院校要着力培养具备厚基础、强能力的创新型人才的教育目的,编写出适合高等医学院校使用的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教材,再版编委会进行了充分讨论,对版进行了大的修改。但仍然遵循“三基”原则,既体现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操作,又重视动手能力培养。 本实验教材的特点:吸纳目前高等医学院校开设的、与理论知识紧密相关的验证性实验项目28项,同时增设了5项综合性实验和2项设计性实验。
全书共分11篇,按解剖系统分类,如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胸部肿瘤等;除分别讲述各类肿瘤的影象学检查、诊断以及临床表现外,对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和病理,也有比较详尽的论述,后者是近年来肿瘤学中知识和概念更新较多、较快的一个领域。因此,以现代肿瘤病理学为基础,客观地分析有关影象学征象,密切结合临床,无疑对广大读者提高肿瘤影象学认识和诊断水平,将会大有裨益。 本书是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及其他参加编写单位多年来积累的大量材料和编著者的实践经验为基础,并参阅了国内外*文献编写而成的,其内容丰富,文图并茂,是一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肿瘤影象学诊断专著,适用于放射(影象学)科,肿瘤科,内、外科,放射肿瘤科和其他临床医师在医、教、研工作中阅读、参考。
本书共十一章,系统地介绍了甲状腺的解剖、生理和各种甲状腺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与预防等。既有常用的诊治方法,又有国内外新近研究成果的介绍,内容丰富新颖,文笔流畅,是一本篇幅不大但很有价值的学术专著。适于各级临床医生、基层医务工作者和医学院校师生学习参考。
《丁甘仁医案》全书共8卷,乃丁氏毕生临床经验之总结,颇能反映丁氏的医学理念和治疗特点。其中,卷1~6为内科杂病、时病医案,卷7为妇科医案,卷8为外科医案,分列伤寒、霍乱、调经、脑疽等60多种病证,收载病案400余例,方案600余则。其中,颇多险症重病。《丁甘仁医案》不仅记述详尽,而且夹叙夹议,经常一边录案,一边援引经旨以阐明治疗机理,颇有利于后学。此外,丁氏的许多宝贵经验亦蕴藏于医案当中。比如,治疗疟疾经常要用到柴胡、草果、青蒿这三味药物,但是,何时用柴胡,何时用草果,何时用青蒿?仔细阅读和分析,就会发现,一般情况下,少阳枢机不利多选用柴胡,中焦湿邪偏胜多选用草果,湿郁热蒸神倦多选用青蒿。再比如,丁氏治疗不寐证时,经常使用化痰开胃的方法,而不是一味堆砌养心安神的药物。原来,不寐多责之心肾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检验医学基本知识概述、200余种检验项目介绍、常见疾病检验诊断要点三大部分共十章。它能使读者了解到一些检验的基本知识,懂得如何正确采集血液、尿液、粪便等常用检验标本并避免外在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读者可将检验结果与本书检验项目的正常参考值进行比较,以便知道检验结果是否有异常,并能了解导致异常结果的常见原因,初步判断疾病的病情。本书通过对常见疾病检验医学特点的介绍,使读者还能知道哪些检验项目是诊断疾病所必需的,哪些可用于疾病的鉴别诊断、疗效观察和病情监测,以便更好地配合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本书力求实用、新颖、准确、查阅方便,特别适用于基层医护人员与医学院校学生及实习医师和非医疗战线的各界人士查阅。
神经体征学是临床工作者客观地、全面地提示和认识疾病过程中发生的各种体征,然后根据体征特点进行全面分析,把握疾病的本质,提出临床判断的过程。某些体征的特异性很高,对疾病具有决定性的诊断价值。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各种先进的诊疗设备和技术日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方法也越来越精细,但是体格检查所获得的体征诊断在临床上有许多目前尚不能用其他方法得到和代替,因此熟悉和掌握各种体征的检查方法和临床意义非常重要。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直观地介绍了各种神经体征试验的检查方法和临床意义,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加本书编写的人员多为长期从事医疗实践和教学工作的临床各科专家和教授,他们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并对临床诊断基本技术在疾病诊断中作用都有深刻的体会,在编写中收集了近年来临床诊断技术的新进展等材料,因此,本书内容比较全面、系统、翔实,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本书共分八章,包括概论、消化、呼吸、心血管、泌尿生殖、血液、神经和其他系统。每项基本技术操作按基本概念、适应征、禁忌证、术前准备、操作方法、术后处理、并发症及其处理、临床意义等七个部分进行撰写,内容比较详尽,操作技术的步骤规范、要求明确,教材内容既可系统教学,也可分科培训,有利于培养高层次的临床医学人才。
诊断报告书的书写,是医学影像科医师每天的医疗工作。由于诊断报告书是影像诊断质量的终反映,写好诊断报告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医师在写英语诊断报告书是常常要花不少时间起草,即使写成了,也不一定符合英语诊断报告书的书写惯例和语言习惯。本书安排了一些诊断意见同一但写法不同的范例。 本书收录医学影像学检查英语诊断报告书300余例。在编排上覆盖了临床工作中常见的影像检查技术和各类疾病。在编写上精选出的病例尽量做到具有代表性和实用性,同时安排了一些诊断意见同一但写法不同的范例,目的在于通过范例的学习,让医师和研究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开阔眼界,得到英语思维的训练,锻炼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提高对外交流的素质和能力。
由顾莹、闫冬梅、肖雁冰、何浩明主编的《遗传 代谢病的检验诊断与临床》一书共分8章,**章介 绍遗传代谢病的分子基础,第二章介绍遗传代谢病的 分类及发病机制,第三章介绍遗传代谢病的临床表现 ,第四章介绍免疫学测定技术与分子生物学在遗传代 谢病检验中的应用,第五章介绍遗传代谢病的实验室 检查,第六章介绍遗传代谢病的筛查,第七章介绍基 因在遗传代谢病的诊断价值,第八章介绍常见遗传代 谢病的检验诊断与临床。本书详细阐述了与遗传代谢 病有关的诊断学与临床知识,对其基础病理学理论及 发病原因都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以常见的遗传代 谢病为例,如白化症、地中海贫血等,重点介绍疾病 的成因、常见的检测技术和参考值、临床常见的症状 和体征,以及相关医学进展等。本书内容新颖、实用 性强,可供临床各科(如检验科、
本书以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诊断学》为主要蓝本,经作者精心提炼编排,以歌诀形式介绍了诊断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包括常见症状与问诊、体格检查、病历书写和实验诊断等。全书共载歌诀近800首,语言精练,通俗押韵,易诵易记。为帮助读者理解,多数歌诀后面都附有注解。本书内容详实,可读性强,是学习、记忆诊断学知识的好帮手,适于医学院校学生、实习医生和相关医务人员学习参考。
实验诊断学(Laboratory Diagnostics)是诊断学的一部分,是基础医学向临床医学过渡的一门桥梁学科。为了适应我国高等医药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培养更多和更好的面向21世纪的高级临床医学人才,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决定将实验诊断学从《诊断学》中分离出来,列为一本独立的教材。为了配合新版八年制《实验诊断学》的教学,我们编写了这本《实验诊断学实习指导》,供高等学校五年制、七年制和八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学生实习时使用。 本版《实验诊断学实习指导》的编写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结合,实验与临床结合,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在2002年版《实验诊断学实习指导》的基础上,增加了“临床实验室基本情况”,“临床检验标本的采集与管理”,“临床分子生物学检查”等章节,补充了真空采血技术、流式细胞术等实验及英文病例
《古今名医奇病治法三百种》为医案著作,共1册,不分卷。书中内容为作者在博览群书的基础上,广泛选取历代名医治愈的怪症奇疾病案315则,汇总编辑而成。陈氏所谓的奇病,指一般人所不能知、不能治,亦即不能以外感六淫、内伤七情之常理分析和辨治的疾病。奇病治验不甚多见,且散在于历代的史志、文艺和笔记当中。陈氏于治事之暇,刻意留心搜集整理此类医案,日积月累,得315则。每一医案,均先概述名医之里氏传略、师承渊源及学术造诣,后述病情摘要、辨证要点、治疗方法、所用方药。很多医案间附按语,考其源流,推其究竟,信而有征,足资借鉴。
王国年、曹君利、郭政主编的《疼痛诊疗学学习指导与习题集(供麻醉学专业用全国高等学校配套教材)》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内容: (1)学习目标:参照教学大纲,把知识点分为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层次;(2)重点和难点内容:每章节的重难点内容部分单独列出;(3)习题:分名词解释、填空题、选择题和简答题四个类型的题目; (4)参考答案:提供了所有习题的参考答案。 本书主要供麻醉学专业本科学生使用,也可作为麻醉和疼痛住院医师、专科医师培训以及相关专业研究生考试用书。
本书简要概述了心血管科临床常见13种疑难病症的西医病因病理和中医辨证;重点介绍了这13种病症的药物综合疗法,各种针刺疗法、灸疗法、穴位注射、穴位埋藏、穴位割治、拔罐、刮痧、推拿、气功导引等中西医特色疗法。绝大部分疗法均经过临床验证,疗效确切可靠,反映了目前中西医结合特色疗法治疗疑难病症的现状及成果。本书内容丰富,通俗易懂,融科学性、实用性于一体,可供各级医院心血管科临床医师、开展特色医疗的专科医师及中西医结合科研、教学人员阅读参考。
本书介绍了艾滋病防治工作中使用的HIV及其相关的检测方法和应用。内容不仅包括常用的HIV抗体筛查和确认实验方法,还有常用的针对HIV本身的定性和定量检测方法,包括HIV抗原、HIV前病毒DNA、HIV病毒载量、HIV耐药性、HIV毒株分离培养和表型鉴定等;对HIV相关免疫学指标的检测,如HIV抗病毒免疫以及CD4+T淋巴细胞检测方法也作了简要介绍;本书还论述了HIV检测技术在艾滋病防治领域中的应用,如献血员HIV筛选、婴儿HIV检测的特殊问题、抗HIV药物筛选和评价方法等;同时也包括HIV检测相关的生物安全和质量管理,如职业性HIV感染的危险与预防、实验室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等。 本书适合从事艾滋病防治的卫生防疫人员和临床医生阅读,也可供从事艾滋病研究的科研人员参考。
《外证医案汇编》为晚清余听鸿编著,共四卷,一十三部,七十三门。卷一为***、项部、面部,卷二为口部,卷三为外部、背部、肩臂部、乳胁腋肋部、腹部、前后阴部、股腿胫足部,卷四为内部、发无定处部。外症病名繁杂,名目虽多,然治法俱在,若意会于中,变通运用,则无固执之痹。所谓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