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睡眠障碍病例集,填补了国内睡眠疾病相关病例集著作的空白。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教授主编,联合来自全国20余家医院的40余位睡眠医学领域专家共同撰写。精选32例临床典型病例,
肿瘤微环境(TME)是指由肿瘤细胞及周围浸润的炎性细胞、血管、营养以及多种生长因子等组成的特殊环境。TME是现代肿瘤生物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和重要方向,更是癌症治疗的重要手段。本书系统介绍肿瘤微环境并囊括
慢性阻塞在全球范围内是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包比尤主编的这本《慢性阻塞综合管理》内容全面、新颖,集中阐述了慢阻肺和肺气肿的病例生理学及处理选择。供肺医学、病理学、胸部放射学和流行病学专业人员阅读。
本书的问世有助于普及非结核分枝杆菌疾病知识,提高临床医生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填补靠前空白。全书计划分为基础篇、临床篇和控制篇,对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的发生、诊断、治疗和预防等关键问题进行全面阐述,使该
本书以通俗的笔触,扼要介绍了人体正常青春发育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并详细讨论了性早熟与青春期延迟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方法及治疗方法。主要读者对象是性早熟及青春期延迟患儿的家长与患儿本人,对儿科、妇产科
本书为《常见病中成药临床合理实用丛书》系列读本(共17册)之一,由惠民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组织编写。本册由呼吸科专家史利卿等编写,内容涉及呼吸科常见病,如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等。主要介绍了各个疾病的中医临床分型,病因病机分析,常用中成药的处方、用法用量、剂型、药理毒理,以及临床报道等。指导临床医师、药师及医学生学中医、懂中医、熟练正确运用中成药。
本书记录了20位肿瘤病人的故事,涉及胰腺癌、舌鳞癌、肺癌、肝癌、肠癌、胃癌、乳腺癌、宫颈癌、淋巴癌、卵巢癌、前列腺癌、黑色素瘤12个癌症类型。本书包含患者、医者、编者三方鲜活的叙事,主要通过患者自述、
《慢性阻塞性肺病中西医结合治疗》作者为了总结慢阻肺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经验,积极吸取现代科技和中西医研究成果,笔者从临床诊疗实际出发,组织多年从事本病临床研究的中西医专家,历时5年方杀青成书。《慢性阻塞性肺病中西医结合治疗》力求反映当代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临床诊治水平,紧紧围绕本病的难点、疑点,着力于临床疗效的提高,既有西医诊治方法的介绍,又有中医辨证治疗的阐述及中西医结合要点的推介,对本病的并发症、复杂的临床问题的治疗做了重点介绍。此书中医特色鲜明,西医内容精练,“治疗难点与体会”部分,结合作者的临床感悟,对中西医结合的切人点、作用、时机、方案与思路等提出了看法,尽量使中医、西医两种思维模式在临床实践中达到有机的协调,切实展示中西医结合在本病治疗中的优势,以期对临床工作者提供源自一
心肺运动试验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运动医学、康复医学等领域,国外开展已有几十年历史,相关的专著也较多。各地虽已陆续开展此项工作,但缺乏这方面的专著,基础与临床研究均较少,相关的医务工作者也普遍缺乏对心肺运动试验的深刻认识和掌握。基于此,文富强教授等翻译了《心肺运动试验的原理及其解读病理生理及临床应用》(原书第四版)一书,介绍了运动生理和病理生理的新的概念性进展、各种引起运动受限的疾病、心肺运动试验的操作规程、正常预计值的分析、利用流程图和生理学数据来协助临床诊断、心肺运动试验的许多应用领域以及85个实际病例,对心肺运动试验在的广泛开展和应用具有很重要的指导价值。本书适合心脏病学、呼吸病学、生理学从业人员和相关技术人员参考与使用。
《介入呼吸病学理论与实践》共由6个部分,71个章节所组成。部分为总论,内容包涵了支气管镜的发展历史和成像原理、相关解剖、病理生理、麻醉以及内镜的教育与培训等:第2部分是支气管镜技术,其中又包涵了诊断性操作和治疗性操作两部分,内容几乎涵盖了当前已应用于临床的所有技术;第美分是胸腔镜技术。内容既包涵了内科胸腔镜技术,同时也涉及外科电视辅助胸腔镜技术;第四部分是气道辅助技术,包括经皮气管造口术、环甲膜切开术以及经气管氧气导管的放置和管理:第五部分是其他内镜新技术,包涵了经自然腔道内镜外科手术、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以及全肺灌洗术。
随着呼吸内镜冷冻治疗、热烧灼治疗、光动力治疗、内支架置入、球囊导管扩张、黏膜内药物注射、支气管热成形术等的应用,会出现不同的并发症,如:大咯血、心律失常、瘢痕狭窄、坏死物堵塞、内支架移位、肉芽增生和支架破裂等,本书主要讲述这些常见并发症的应对和处理,同时对呼吸内镜介入过程中内镜设备的损伤、呼吸内镜介入过程中医护人员发生职业病的情况及处理予以阐述。
精选70例代表性好的胸部疾病疑难影像病例,展示多种影像资料,辅以多位专家多角度点评分析,提供精美图片300余幅。其资料和思路主要基于广东省影像学会组织广东省各大医院的定期读片会,这些资料经过精心的整理和严格的筛选,并经过读片会专家的集体分析。受众面更广泛。更面向基层,其实用性也就更高。
《介入呼吸病学理论与实践》共由6个部分,71个章节所组成。部分为总论,内容包涵了支气管镜的发展历史和成像原理、相关解剖、病理生理、麻醉以及内镜的教育与培训等:第2部分是支气管镜技术,其中又包涵了诊断性操作和治疗性操作两部分,内容几乎涵盖了当前已应用于临床的所有技术;第美分是胸腔镜技术。内容既包涵了内科胸腔镜技术,同时也涉及外科电视辅助胸腔镜技术;第四部分是气道辅助技术,包括经皮气管造口术、环甲膜切开术以及经气管氧气导管的放置和管理:第五部分是其他内镜新技术,包涵了经自然腔道内镜外科手术、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以及全肺灌洗术。
什么样的人群易患肺结节、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易导致肺结节的形成、肺结节的形状与其良恶性有何相关性、发现肺结节后该怎么办、什么样的肺结节只需观察、什么样的肺结节需要手术、肺结节手术是怎样的、肺结节手术以后需要注意什么…… 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肺结节的形成、诊断、治疗等知识,对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通过问答的形式进行了针对性解释,从而引导人们全面了解肺结节、科学面对肺结节、正确就诊肺结节。
《心律学 指南2021》由中国心电学会和中国心律学会编译,为中国心律学领域的 著作之一。本书共收录心律学、心电学领域的九个专家指南或共识,即2019欧洲心脏病学会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管理指南,2019HRS关于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评估、危险分层及管理专家共识,2018ACC/AHA/HRS心动过缓和心脏传导延迟患者评估和管理指南,2019HRS优化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程控和测试专家共识 新,2019 AHA / ACC /HRS房颤患者管理指南 新要点、2019 EHRA无症状性心律失常的管理共识,2019ESC慢性冠脉综合征诊治指南,2019 HRS室性心律失常导管消融专家共识,2018 EHRA电极拔除专家共识,以及2018第四版心肌梗死全球定义的临床启迪。本书适合临床心血管科医护人员及在校师生参考学习。
《呼吸系统疾病防治小百科:打鼾与睡眠呼吸暂停》以问答的形式全面地讲解了了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知识,包括如何辨别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症状及检查方法);呼吸系统疾病常用的治疗方法和手段,各有何利弊,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如何配合;环境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及怎样预防呼吸系统疾病;并且分别介绍了上呼吸道感染、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扩张症及相关气道疾病、呼吸衰竭、肺心病、肺炎(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肺结核、呼吸睡眠障碍、间质性肺病(原发、特发和继发)、肺血栓栓塞症、肺部肿瘤(良性、恶性)、其他疾病在呼吸系统中的并发症、药物性肺损伤等常见、多发或危害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特点、诊断治疗方法、预防及康复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等。
本书严谨实用、内容丰富、图文并茂。 讲述了宫腔镜手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详细讲解了宫内节育器异常及残留、异常子宫出血及宫内占位性病变等疾病的宫腔镜检查术。 详细讲解了子宫内膜息肉、宫腔粘连、子宫内膜癌及生殖道异物等各种疾病的宫腔镜手术。 本书含有大量病例和视频。 相信本书对妇产科医生来说是一本难得的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