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图册为《色盲检查图》的第五版,原《色盲检查图》自1958年初版问世以来,在广大医务工作者的支持下,广泛用于各类体验,它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得到广泛的认可。根据当前体检和临床工作需要,本修订版增添了丰富的新图并归类分为第5组。第1组图可供大规模快速检查之用;第2组图第简单的几何图形为特点,特别适合文化程度较低的成人和文盲体检用;第3组适合查检查儿童;第4组为多位数字组,供对色觉有较高要求的职业人员体检时用;第5组为后天色觉检查图,适用于临床眼科医师、神经内、外科医师对眼底疾病和视中枢疾病的辅助诊断。 本书主要适用于各级眼科医生及体格检查医生。
《色觉检查图(第3版)》是根据颜色视觉理论和色度学互补色理论,按照假同色原理绘制而成。经用全自动测色色差计测定,用电脑绘图软件绘制,用色准确,完全符合要求。全书共66幅检查图,其中数字图38幅,拉丁字母图*幅,动物图15幅。全图能对红、绿、黄、蓝(紫)色觉做全面检查,并能对红、绿、蓝(紫)色弱做重、中、轻三度分类,对色觉检查可达定性和半定量标准。全书图数较多,一图一意,便于掌握认读速度,不易造成误查漏查,是一本检查功能全面、使用方便、分类合理的色觉检查工具书。 《色觉检查图(第3版)》可广泛适用于医院、体检、防疫、军队、学校、科研等部门使用。本书由王克长、王新宇等编绘。
作为一种非传统的失眠治疗方法,认知行为治疗经过了临床经验验证和试验数据证明。该疗法多年来的良好疗效,促使我们编订一本简明实用的治疗手册以供使用。手册需要在“怎样治疗”和“为什么治疗”两个方面提供准确的指导,并给试图以认知行为治疗为主要治疗方法的临床医生提供指导。本书恰好满足了上述要求。 本手册内容周全,通俗易懂,从不同领域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帮助。对于那些刚开始学习这一方法的初学者来说,有助于他们掌握精确的和有效的失眠认知行为治疗方法。作者还为睡眠行为医学执业医生提供有助于他们改善和(或)扩展睡眠认知行为治疗的信息。后,作者希望为那些正在进行临床实践的人士提供好的方案来实施标准化治疗。 本书由7个部分构成:失眠的定义;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的概念框架;治疗的组成;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
本书为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区治疗中常见问题的科普书,主编为北京大学医学部第六医院副院长司天梅。针对常见的各类问题,本书分为认识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的量化评估、精神分裂症的治疗、特殊人群精神分裂症的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重要手段 抗精神病药长效针剂、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的社会心理支持和治疗,共6章,包含130个问题。本书内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适合社区工作者、患者及其家属阅读参考,也可以作为精神分裂症的科普书供广大读者阅览。
神经症概念的历史,在19世纪走着两条不同的路径。一条已如前述,是临床精神病学的发展,是精神病理学或精神症状学的发展。另一条路径是神经病理解剖(尤其是显微镜和切片染色技术的发展)和神经病学的发展,即,神经症从“神经系统疾病”发展成为“神经系统无器质性病变的功能性疾病”。显然,精神症状并不是神经科和内科医生专业的重点所在,他们所特别关注的是躯体症状。这样一来,神经功能障碍便一分为二:有精神症状的神经功能障碍;没有精神症状的神经功能障碍,后一概念的神经症长期一直在神经科和内科医生的头脑中占据重要地位,如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胃神经症等。 神经症又称神经官能症或精神神经症,是一组轻性大脑功能失调的疾病总称。它包括神经衰弱、癔症、焦虑症、强迫症、恐怖症、抑郁性神经症、疑病症等。 本书介绍了
《皮肤病五十年临证笔录》是作者宋兆友根据五十多年的临床经验编写的一本专著。共分3篇:篇,总论·证治心悟,共6章;第二篇,各论·辨病辨证,共24章,160余种皮肤病;第三篇,专论·医技护理,共3章。本书叙述简明,临床实用,适合皮肤科、性病科、美容科以及中医药院校、制药厂等单位医药卫生人员学习参考。
本书共分8章,详尽地介绍灵芝防治肿瘤的有关知识,使读者阅读后能科学地理解灵芝的抗肿瘤作用,合理地应用灵芝防治肿瘤。书中 灵芝的生物学特性和人工栽培 灵芝产品 两章让读者从生物学角度对灵芝有一较全面地认识,并对灵芝产品及其生产有初步了解,这有助于提高读者辨别产品真伪、质量高低的能力,增强对夸大不实宣传的抵抗力。 古代中医药学对灵芝的论述 和 灵芝现代医药研究概况 两章则分别介绍古代中医药学者对灵芝的有关论述,以及现代医药学对灵芝有效成分、质量控制、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的概况,作为阅读灵芝防治肿瘤章节的基础知识。占全书较大篇幅的 灵芝的抗肿瘤药理作用 和 灵芝抗肿瘤作用的临床研究 三章,全面介绍了灵芝抗肿瘤药理作用及其机制,以及临床上灵芝辅助化疗或放疗的疗效报告。这些临床试验报告初步证明,灵芝
沟通之重要,人皆共知。有效的医患沟通必须有正确的医学伦理道德为基础。平等交流、开诚布公是对话的常态与基础。但医患沟通并非仅仅如此。本书是笔者与众多口腔诊所从业人士共同探寻有关医患沟通的一个初步总结,涉及的是在口腔诊所这个特定场所内医患沟通之本质、目的、规律、过程和方法,分门别类地介绍了一些在不同场景中病人常会提出的问题、可供医生和诊所工作人员参考的应对技巧,以及相应的点评看法。
本书以肿瘤化疗患者常见症状为突破口,参考NCCN发布的肿瘤临床实践指南,汲取了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中先进的内容和编写方式,结合临床工作实践,从化疗相关症状的定义、发病机制、相关因素以及症状的评估与筛查、相关治疗原则和护理要点进行介绍,以充分地体现护理学科的专业特点,反映当前肿瘤护理的发展状况,特别是症状管理发展的前沿。 本书由孙燕院士作序,由从事多年肿瘤治疗、护理工作的医护人员精心编写而成,是目前国内肿瘤化疗患者常见症状护理中内容较为全面的指导材料,可以供医院专业人员借鉴及有一定文化水平的患者使用。
本书将近些年在全国肿瘤专科护士培训班中收集的学员提出的关于癌症疼痛护理及管理中的问题,进行分类整理,组织疼痛治疗、护理、药剂领域多名专家根据癌症疼痛治疗相关文献和指南,结合丰富的临床经验,以问答形式解答疑问。希望能够为从事肿瘤护理的护理人员提供指引,提高其临床实践能力,从而更好地在癌痛患者的全程管理中发挥专业作用,促进疼痛得到有效缓解,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如同课堂答疑解惑,书中围绕疼痛管理的问题多以学员提出的语言叙述,以便读者能快速对应找到心中的疑问;对问题的回答以简单易懂的叙述呈现给读者以便理解;内容基于现有的癌痛诊疗原则及相关证据编写,详实有据。
个案管理是帮助精神障碍患者改善功能、融入社会的重要康复服务技术之一。个案管理通常由社会工作者、康复治疗师、精神科医生、护士、社区精神卫生工作人员等组成服务团队,与患者本人和家属等共同协作,从精神健康、躯体健康、日常生活、社会交往、学习工作能力、家庭关系等多个方面为患者制订个体化、有针对性的、持续的康复计划和方案。本书针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康复,从会谈评估、目标计划制定、医学康复、心理康复、社会康复、职业康复等方面具体介绍了个案管理的应用,并介绍了北京市海淀区个案管理督导案例和个案实录。每章从解决应用中的实际问题出发,对于个案管理的实施具有很好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一、 宫颈癌的诊断1. 宫颈癌是如何发生发展的? 32. 早期宫颈癌患者有什么症状? 43. 中晚期宫颈癌患者有什么症状? 54. 宫颈癌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95. 宫颈癌常见的病理类型有哪些? 96. 什么是宫颈原位癌? 107. 什么是宫颈癌复发和转移? 118. 通过哪些检查可以确定宫颈癌的分期? 129. 盆腔 MRI 检查有哪些注意事项? 1310. 为什么宫颈癌要做骨扫描检查? 1511. 骨扫描检查有哪些注意事项? 1612. PET - CT 检查有哪些注意事项? 18二、 宫颈癌的治疗13. 得了宫颈癌就没治了吗? 2314. 宫颈癌可以保守治疗吗? 2315. 宫颈癌常用治疗方法有哪些? 2416. 哪些宫颈癌患者适合手术治疗? 2517. 哪些宫颈癌患者适合放化疗? 2518. 哪些宫颈癌患者术后还需要放化疗? 2719. 什么是放疗? 2820. 宫颈癌放疗流
题型包括名词解释,单SHOU*选题、共用题干单SHOU*选题和问答题三种类型。试题覆盖《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三基训练指南(麻醉科)》中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在各章节习题后附有标准答案,一些需重点掌握及可能有争议的题目附有解析。
全书共5章,其中临床路径部分按照WHO国际诊断分类标准系统ICD-10,制订了双相情感障碍分段临床路径,包括双相情感障碍轻躁狂发作临床路径、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临床路径、疑难危重双相情感障碍临床路径、伴躯体疾病双相情感障碍临床路径。此外还重点解释了双相情感障碍规范化诊疗过程中重要检查治疗的必要性。 本书全面介绍了双相情感障碍基础与临床研究的经验和成果,突出双相情感障碍的规范化诊疗与临床路径的实施,具有新颖性、实用性、可读性和条理性。
《荨麻疹的诊断与治疗(湿疹皮炎与皮肤过敏反应诊疗系列丛书)》全面论述了荨麻疹的热点问题,包括荨麻疹的发病机制、分类与临床特征、诊断流程与方法、鉴别诊断、病情评估体系(包括患者报告结局评分系统和激发试验)以及荨麻疹的治疗策略。该书还重点阐述了具有风团或血管性水肿表现的非荨麻疹性疾病、具有荨麻疹样症状的综合征以及荨麻疹的伴发疾病等荨麻疹诊断与鉴别诊断的关键知识点。该书文字简洁、内容丰富,既有荨麻疹领域的基础知识,又包含国内外相关领域新进展,还有贴近临床的诊疗策略与方法。 《荨麻疹的诊断与治疗(湿疹皮炎与皮肤过敏反应诊疗系列丛书)》适合各级皮肤科医师、变态反应工作者、全科医师及社区医疗卫生工作人员阅读,也可作为患者参考书。
本书由德国杜塞尔多夫医科大学神经外科学系教授MichaelSabel为刚刚进入神经外科的年轻医师编写的一本训练手册。全书短小精悍,实用性极强,分6大步骤简明扼要讲述作为一个神经外科医师在完成颅脑显微手术之前应该如何制定可视化的训练步骤、练习开颅、学习显微镜下的操作技巧、掌握在有脑回组织的模型上练习切开软膜的技术、进行脑部人造物质的操作训练以及怎样在鸡翅模型上开展微创手术等内容。为神经外科医师手术前训练自己掌握颅脑肿瘤手术指明路径和实践方法,对年轻医师打好手术基本功有重大帮助,值得推荐给国内广大同行在进行专业训练中学习借鉴。
本书是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泌尿外科肿瘤MDT团队编撰的泌尿系统肿瘤疑难病例专著。内容紧贴临床,通过37个病例完整讲解MDT过程及结局。可帮助医师理清临床诊疗思路,指导临床实践。本书适合全国泌尿外科主治医师、进修医生、研究生等一线工作人员参考阅读。
知识辅助工具是一种重要的麻醉危机资源管理工具。该创作的目的是在麻醉医生平时用于夹放病历的板夹正方面印上麻醉评估量表和测量工具,形成适用于临床麻醉管理的麻醉专用板夹。夹板正反面附单腔管、双腔管型号及参数,气道评估工具,阻滞相关药物停用事件表格,血栓弹力图释义图,协和麻醉科常用药物配置表格,Glasgow评分表,ASA分级与围术期死亡率表,外科患者呼吸风险评估表,改良心脏危险指数评分表,序贯器官衰竭评分表和心功能分级表。
本书在2010年版的基础上,对近年来骨转移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汇总,除了国际上已有的成果和共识以外,还图总结一些实践经验,尤其是中西医结合处理这些常见问题的经验。结合专家经验,给出具体的临床实践建议,为临床医生迫切需要的骨转移诊断和治疗方面进行知识更新,以促进读者在这一领域内水平的提高。可以作为骨转移领域读者知识和实践指导类的*参考书。
红斑狼疮是一种可累及全身各器官和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作者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和科研成果,并参考国内外有关资料,以问答的形式,介绍了红斑狼疮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防知识。
本书是作者在既往出版的国内外皮肤病专著的基础上,广泛收集本领域国内外近期新研究进展,结合临床经验,总结而成。全面论述了荨麻疹相关的知识:包括荨麻疹的发病机制、分类与各个类型荨麻疹的临床特征、诊断流程与方法、鉴别诊断、病情评估体系(包括患者报告结局评分系统和激发试验)以及荨麻疹的治疗策略。文字简洁、内容丰富,既有荨麻疹领域的基础知识,又包含国内外相关领域近期新进展,还有贴近临床的诊疗策略与方法。本书适合各级皮肤科医师、变态反应工作者、全科医师及社区医疗卫生工作人员阅读,也可作为患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