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对数视力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533—1989制作。检查距离为5米和3米。2.挂于明亮处。检查距离为5米时,表的高度以5米读值侧5.O行(5分记录)与被检者的双眼等平为准;检查距离为3米时,表的高度以3米读值侧5.0行(5分记录)与被检者的双眼等平为准。3.两眼应分别检查,检查一眼时,另一眼用一不透光物遮盖,勿加压力。自下向上逐行检查,检查距离为5米时,读取5米读值;检查距离为3米时,读取3米读值。4.测出被检者所能辨认的小行视标(正确辨认的视标数超过相应读值行视标总数一半时,方可确认被检者的视力达到该读值),记下该行读值,即为该眼的视力。
本视力表根据近期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1533-2011制作的国家标准版。按照2011国家标准本视力表检查距离为5米。本视力表以1分视角作为正常视力标准,采用三划等长的正方形"E "形视标。视标从上到下共14行,从大到小;每行视标的个数为2-8个不等;视力值采用5分记录(L)或小数记录(V)。适用于3岁及以上儿童、青少年和成人的一般体检,招生、招工等体检的远视力测定与视力障碍的筛查,眼科和视光学临床等方面亦可参照使用。主要特色:是我国专享标准的远视力表,适用人群范围广,便于准确而快速的分析、对照和统计。因需要与2011年国家标准严格统一,故拟发行修订版。
本视力表根据近期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1533-2011制作的国家标准版。按照2011国家标准本视力表检查距离为5米。本视力表以1分视角作为正常视力标准,采用三划等长的正方形"E "形视标。视标从上到下共14行,从大到小;每行视标的个数为2-8个不等;视力值采用5分记录(L)或小数记录(V)。适用于3岁及以上儿童、青少年和成人的一般体检,招生、招工等体检的远视力测定与视力障碍的筛查,眼科和视光学临床等方面亦可参照使用。主要特色:是我国专享标准的远视力表,适用人群范围广,便于准确而快速的分析、对照和统计。因需要与2011年国家标准严格统一,故拟发行修订版。
......
目前,各种药物学参考书和药物手册版本较多,但专门针对眼耳鼻喉科医生临床实际需要的药物手册尚为少见,而作为一名专科医生,往往更需要了解一些专科用药及专科新药。为此,将眼耳鼻喉科医院常用药物(包括、医院制剂)的制剂规格、作用用途、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几个方面整理编写成册,供眼耳鼻喉科医生处方时参考。《眼耳鼻喉科药物手册》基本上可以满足眼耳鼻喉科医生日常工作用药之需;也可供从事药剂和护理工作的人员及五官科病人查阅。
使用说明 1. 本视力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11533-2011 制作。 2. 本视力表采用三划等长的正方形“E”形视标,以1 分视角作为正常视力标准。视标共14 行,每隔10 行视标大小相差10 倍,故相邻两行视标的增率为(1.2589)。 3. 视力表采用5 分记录(L)或小数记录(V),其视力记录分别列于视标两旁。 4. 本视力表采用人工照明,照明条件应均匀、恒定、无反光、不炫目,照度大小控制在300 勒克斯(lx)以上,以确保视力检查结果准确可靠。 5. 本视力表的悬挂高度应以视力值为5.0(1.0)行视标与被检查者的双眼等高为准。 6. 检查方法:被检查者站在离视力表5 米处,用遮板等不透光物体遮盖一只眼,但切勿加压或漏光,从上往下依次判断视标开口方向,直到被检者诉无法看清时停止检查,换另一只眼重复以上过程。一般情况下,先查右眼,再查左眼。 7
这本《眼镜的选择和使用》由蔡建奇主编,主要从眼睛常识、验光需知、镜片选择、隐形镜和太阳镜选用、眼科手术和眼部保健等方面介绍了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用眼、配镜和手术常识。本书采用问答形式,通俗易懂地介绍了相关的基本常识和使用技巧、注意事项等。解答了什么情况下验光效果好、验光前应做哪些自我准备等与老百姓安全用眼、保护视力密切相关的问题。《眼镜的选择和使用》主要为配镜、用镜以及进行眼科手术和眼部保健的读者提供科普指导,也可作为相关企业的员工科普培训读本及“计量惠民”和“推进诚信计量、建设和i皆城乡”宣传活动推荐用书。
本书由青少年眼健康专家编写,以光学知识为基础明确提出学生近视眼是几何光学的生物效应所致,从理论上揭开了学生近视眼之谜。本书还引入了功能代偿和结构代偿、脑性近视和球性近视的新概念,希望帮助孩子合理、有效预防近视眼。本书适合中小学学生和学生家长阅读,可供中小学图书馆用书。
高度近视黄斑病变常好发于亚洲人,发病后视力逐渐下降,终影响患者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高度近视眼底病变》介绍了高度近视眼底病变的基本知识,告诉近视眼患者如何自我保护,何时就医,如何配合医生的检查和治疗,以保持良好视力。
本书借鉴国际上*的观念、方法,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介绍了各类眼部感染的临床与病原菌检验要点、眼部标本的检查材料和培养基、涂片的处理和检查结果的解释、细菌培养结果的处理和解释、非培养诊断试验及结果解释、抗生素敏感性试验和眼部感染的血清学试验等内容,其目的在于建立一整套适合我国情况、具有可操作性的标准化操作规范。 本书可为广大临床微生物学工作者及相关专业的临床医师参考使用,为眼部感染实验诊断规范化提供了参考工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