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来口腔科上班,这么多的器械怎么用? 学校里学的口腔护理理论知识如何运用到临床实际操作中? 如何让患者安全、舒适的结束诊疗并让患者满意? 术前如何沟通与术后如何宣教才能减轻患者看牙的恐惧及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在整个操作流程中如何让患者更好的配合医生完成治疗以减少医患之间的矛盾? 这一系列我们直面的问题,都由北京协和医院口腔科专科护理组告诉您!
口腔溃疡怎么防?怎么治?本书从 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的理念出发,分别从基础知识、发病信号、鉴别诊断、综合治疗、康复调养和预防保健六个方面进行介绍,告诉您关于口腔溃疡您需要知道的有多少,您能做的有哪些。阅读本书,让您在全面了解口腔溃疡的基础上,不求人也能轻松应对口腔溃疡的 防 与 治 。适合于口腔溃疡患者和家属以及健康人群阅读参考。
《口腔临床药理学》主要包括3部分内容:一是临床药理学知识,如药物临床试验设计、新药临床试验分期与评价、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等;二是口腔常用治疗药物的作用特点和规律;三是口腔临床药物治疗的近期新进展与发展方向。在编写特色上突出了“三基”,即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口腔临床药理学》适用于高等医学院校口腔专业本科与研究生阅读,也可供各级医院口腔科医师、医技人员参考使用。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 9938--1988。 本标准与GB/T9938--1988相比主要变化及原因如下: 一一增加引言; 一一l范围中删除“本标准适用于1:3腔临床、教学、科研和生产等领域。”; 一一增加2原则及具体内容; 一一4牙齿牙位标示中删除“各数字必须分别读音,例如,恒尖牙应读成l一3、2-3、3-3、4-3。标示制 如图1所表示,其中斜体字表示乳牙牙位。”; 一一4牙齿牙位标示中增加具体的数字表示。 本标准等同采用IS0 3950:2009((牙科学 牙位和VI腔区域的标示法》。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口腔材料和器械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99)归口。 本标准起
本书从儿童几岁开始替换牙齿、婴幼儿多大开始萌出牙齿、儿童应该什么时候开始刷牙、儿童如何正确刷牙、如何选择儿童牙刷、如何选择儿童牙膏、儿童牙齿嵌塞如何处理、儿童日常口腔保健有哪些、婴幼儿如何预防奶瓶龋儿童应多久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儿童龋病如何预防等多方面解答儿童牙病的防治方法,图文并茂,内容科学实用,适合儿童及其家长阅读。
为适应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根据国家*对教材修订的要求,围绕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的培养目标,以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教学重点,着重强调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我实用性,以努国适应21世纪社会进步和卫生事业发展的需求,对本教材进行6版的编写。 第6版教材的编写以口腔常见病、多发病为主要内容,对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章节的内容在第五版的基础上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改和增补,并瓣增了口咽癌和颜面部皮肤癌的内容,同时论述了口腔疾病对全身健康的影响。 本教材共25余万字,100余幅插图,分为14章。对口腔颌面部的解剖生理、牙体牙周组织常见病、口腔黏膜疾病、口腔局部麻醉与拔牙术、口腔颌面部损伤与感染、唾液腺与颞下颌关节疾病、口腔颌面部常见肿瘤、老年口腔疾病及会身系统性疾病在口腔的表现等进行了较
无
在预防医学重要性日益得到政府和社会认可的形势下,本版教材修订和更新了大部分章节的内容,增加了以下章节:第11章社区口腔卫生服务一一介绍了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社区口腔卫生服务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第15章预防口腔医学教学实践一一结合预防口腔医学实践的特点,介绍了建立预防口腔医学教学基地和以基地为依托开展口腔预防实践的內容等。 本书在编写方面增添了一些特色,如每章后附英文小结和专业名词英文解释,章末列有参考文献和推荐阅读的书籍、杂志等,这些有利于学生掌握重点,提升专业英语水平,扩大阅读量。本教材内容主要针对长学制口腔医学生培养需要,同时也希望能够对研究生和预防口腔医学工作者有所帮助。真诚地希望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使本书不断改进和提高。
本书是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教材之一。其宗旨在于适应我国当今中等口腔工艺技术专业课程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根据中等口腔工艺技术专业特点,将口腔内科学和口腔外科学范畴的内容,整合成《口腔临床医学》,作为口腔工艺技术专业的相关课程。供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口腔工艺技术专业教学使用。全书简明扼要介绍与专业密切相关的口腔内科和口腔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 在每章内容的编写上,都从学习目标、教学内容、小结、目标检测四个方面人手。同时,在教学内容的编写中,附有必要的插图,对认为有必要进一步说明和引导的地方插入了链接。实验课作为教学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集中于本教材的后面。大纲作为教学的依据,也附在本教材的后面。其目的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具有针对性、系统性和可读性。本书配套电子课件,方便教学使用。
《全口义齿工艺技术》是高等医药院校创新教材之一。《全口义齿工艺技术》分为十一章,着重介绍了全口义齿修复的基础理论和制作技术,同时也介绍了一些与全口义齿修复有关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成果。教材后面附有《全口义齿工艺技术》教学基本要求,各学校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参考使用。 《全口义齿工艺技术》在每个章节内容的编写上,以学习要点开篇,以目标检测结尾。在教学内容中附有必要的插图和相关的知识链接,同时在教材后面附有目标检测答案,使教材更具有针对性、系统性、趣味性、可读性和实用性。
《口腔正畸复习指导与实验教程》按照高等医学院校口腔正畸学教学的基本要求,以目前使用的*版统编教材为基础,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收集各类经典试题精心编写而成。《口腔正畸复习指导与实验教程》分为四篇。篇为口腔正畸学复习题,共十二章,依次为绪论、颅面部的生长发育、错*畸形的病因、错*畸形的分类、错*畸形的检查诊断、正畸治疗的生物机械原理、矫治器和矫治技术、错*畸形的早期矫治、常见错*畸形的矫治、成人正畸、正畸治疗中的口腔健康教育和卫生保健、保持,题型包括单选、多选、B型选择题、名词解释、填空题、问答题、论述题、病例分析等。第二篇为参考答案。第三篇是自测模拟题和答案。第四篇是正畸实验技术指导,主要介绍正畸常用技术操作。《口腔正畸复习指导与实验教程》适于本科生、研究生及口腔临床医生自学和复习考试使
2003年7月出版的第1版《口腔预防医学》规划教材已在国内各高职、高专院校使用了5年余,通常随着科技的进步,5年时间科技知识更新率可达50%,而口腔医学是一个比较成熟的科学领域,部分学科不可能有如此快的更新速度,但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从基础到临床各学科都在日新月异地发展。基于这样一种考虑,为了跟上科学发展的步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和卫生部教材办公室在第1版教材出版5年后组织编写了第2版教材。 规划教材是根据教学大纲来编写的,其内容有连续性和规范性,因此,为进一步体现高职教育特色,坚持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我们在对第1版中正确、适当的内容予以保留的基础上各章节内容均有了一定的更新与补充。例如对于口腔流行病学的内容作了调整,只保留了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原则等,删减了统计学的内容。而
遵照卫生部对编写第三版教材要贯彻突出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和适用性的要求,本教材具有下列特点:①紧密联系临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启发性和适用性;②适当引用国人资料及国内外新进展,以适应医学发展的需要;③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目标,不片面强调教材的完整性及系统性,删去了教材大纲中未要求的部分内容;④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本教材增加了实验指导的内容,以便通过实验课加强学生专业操作技能的训练和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 根据教学大纲中的要求和两个专业的课程设置特点,本书共分绪论、牙体解剖、牙列与(牙合)、运动器官脉管及神经解剖、口腔颌面颈部局部解剖、口腔生理共五章及实验指导部分。全书有黑白图295幅、彩图8幅。
冯希平主编的《中国龋病防治指南》共分四章, **章是概述,简要介绍龋病的定义、流行情况和特征、病因以及临床表现,帮助医务工作者认识龋病及其产生的原因。第二章为龋病的自我防护,主要介绍各种自我口腔护理的方法,提供医务人员口腔健康教育的材料,便于把这些方法介绍给大众。第三章是龋病的专业防治,介绍龋病的风险预测和管理、临床龋病治疗和预防的方法,提供在临床上开展龋病防治的建议。第四章是龋病的群体防控,重点介绍在社区开展群体龋病检测和预防以及龋病防治项目管理的方法,提高医务人员在社区开展龋病防治工作的能力。
口腔医学是一个包括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组织病理学、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口腔黏膜病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及口腔正畸学等在内的27个分支学科的独立体系。口腔疾病种类繁多,诊治技术繁杂。王松灵、程斌编著的《口腔医学(供基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类专业用第3版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教材)》面向非口腔医学专业医学生,以疾病为主要线索,简要介绍了口腔常见、多发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着重介绍了口腔疾病与全身疾病的关系及全身疾病在口腔的表征。
《口腔预防医学学习指导和习题集》为第7轮口腔医学专业本科2012年新版修订规划教材之配套教材。内容包括本学科教材学习指导和习题集。每章均分为内容概要、复习题、答案三部分。复习题题型包括名词解释、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使学生能够有效复习教材内容。 《口腔预防医学学习指导和习题集》内容包括:临床口腔预防技术;牙周病的预防;自我口腔保健方法;其他口腔疾病的预防;特定人群的口腔保健;口腔健康促进;社区口腔卫生服务;口腔卫生服务和口腔卫生政策;口腔医疗保健中的感染与控制等。
口腔修复学临床基本内容包括:牙体缺损或畸形的修复治疗,牙列缺损的修复治疗,牙列缺失的修复治疗,颌面部缺损的修复治疗,牙周疾患、颞下颌关节疾患及验异常等的修复治疗。口腔修复学的基本治疗手段是利用口腔生物材料制作出符合生理功能要求的人工器官——口腔修复体或矫治器,以恢复由于缺失、缺损、畸形而失去的形态和功能。 口腔修复体的类型有固定修复体、活动修复体、活动和固定联合修复体,颌面赝复体,牙周夹板,咬合病矫治器,各种治疗及诊断用的暂时过渡性修复体。 口腔修复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极为密切,就像优秀的设计师,必须有大师级建筑师的配合一样;口腔修复医生与技工的配合很重要。理想的修复体制作离不开优良材料的应用。口腔医学临床各科室之间的密切配合极为重要,完善的牙体牙髓治疗、牙周治疗、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