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图谱共辑采图100幅,其中先天性色觉检查图60幅,后天性色觉检查图40幅。组成的阿拉伯数字图、英文字母图、动物及其它物形图设计富有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强、实用性强。图形均可清楚认读,有的还可颠倒认读或竖读。适合国内外各民族、各类人群使用。 《新编色觉检查图》集先天性色觉检查和后天性色觉检查于一书。不仅适合青年应征入伍,大学、中专招生,各行各业招工时之先天性色觉异常检查,而且还适合因患视神经病,视网膜脉络膜病、视中枢病、青光眼等所致色觉障碍的后天性色觉异常检查。
《头颈部影像解剖图谱》共包含眼眶、颞骨、鼻窦及喉部 CT 图像 107 幅,眼眶、内耳及颈部 MR 图像 70 幅。书中图像均来自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及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MR 图像由 3.0T SIEMENS 磁共振扫描仪采集,序列包括 T 1 加权像、T 2 加权像;CT 图像由 SIEMENS 128层 CT 扫描仪采集,包括骨窗及软组织窗。 本图谱力求简洁、实用、小巧、灵便,便于随身携带及随时随地查阅。本图谱主要供影像学医师、五官科及头颈外科医师、神经外科医师、解剖学教师和医学院校学生学习使用。
《汉英对照心电图教学图谱(第2版)》为《汉英对照心电图教学图谱》的修订版。在上一版的基础上,本版依据国内临床诊断学的要求,采用汉英对照的形式,不仅详细描述了正常和异常心电图的诊断标准和形成机制,而且收录了典型心电图和一些疑难心电图的案例,并对其特征加以简明扼要的讲解,重点突出,图谱中需注意的异常部分通过标示着重指出,可使读者一目了然,易于掌握。 《汉英对照心电图教学图谱(第2版)》可满足医学院校各学制的教学需求,也可为临床医生,尤其是内科医生所参考。
《腹部影像解剖图谱》主要以图谱形式展示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的解剖学结构,力求简明实用、小巧灵便、便于随身携带及随时随地查阅。全书包括 7 章,共有图片 146 幅,分别为:腹部 CT 横断层图像 20 幅,腹部 CT 矢状断层图像 27 幅,腹部 CT 冠状断层图像 19 幅,腹部 MR 横断层图像 20 幅,腹部 MR 矢状断层图像 25 幅,腹部 MR 冠状断层图像 20 幅和腹部 B 超图像 15 幅。影像图片主要由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和山东省立医院影像科提供。MR 图像由 3.0T SIEMENS 磁共振扫描仪采集,序列为 T 2 加权图像;CT 图像由 SIEMENS CT 扫描仪采集,并经 MPR 重建获得;B 超图像由 TOSHIBA Aplio500 和 GE LOGIQ 9 彩色多普勒超声扫描仪采集,探头频率为 3.5~5.0 MHz。 本图谱是人体解剖学和医学影像学工作者的联袂之作,可供影像学医师、普外科医师、泌尿外科医师、妇产科医师、解剖学教师和医
《脊柱与四肢影像解剖图谱》共包含脊柱及四肢 CT图像 45 幅、MR 图像 97 幅及 X 线平片图像 15 幅。书中图像均来自山东省立医院及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MR图像由 3.0T SIEMENS 磁共振扫描仪采集,序列包括 T 1 加权像、T 2 加权像和 T2WI FS,扫描基线包括横断层、矢状断层及冠状断层;CT 图像由 SIEMENS 64 层螺旋 CT 扫描仪采集,包括骨窗及软组织窗,扫描基线包括横断层、矢状断层及冠状断层;X 线平片图像由柯达 DR3000 X 线机采集,包括正位平片、侧位平片及斜位平片。 本图谱主要供影像科医师、骨科医师、脊柱外科医师、手足外科医师、解剖学教师和医学院校学生学习使用。
影像学检查能帮助医师全面观察神经系统的结构、病变,无论是影像科医师还是临床医师,在工作中都经常借助影像学检查进行临床诊断和治疗,制定完善的治疗方案,而熟悉、掌握正常影像解剖是这一切的基础。本书分头颅、颈椎、胸椎、腰骶椎四部分,重点是MRI按照矢状面、横断面和冠状面以及CT横断面予以显示并标明解剖结构的中英名称,便于医学生、青年医生学习、掌握正常神经系统的影像解剖。
《盆部与会阴影像解剖图谱》精选了 126 幅有代表意义层面的图像,对重点和标志性结构行中英文标注, 按 CT、MR、超声成像排序,共 10 章。*、二章分别为男性及女性盆部与会阴 CT 图像,第三至五章为男性盆部与会阴 MR 图像,第六至八章为女性盆部与会阴 MR 图像,第九、十章分别为男性及女性盆部超声图像。MR 图像采用 T 1 WI 及 T 2 WI 图像:T 1 WI 清晰显示骨骼及肌肉结构,T 2 WI 清晰显示前列腺带区、子宫壁三层结构及卵巢等结构。CT 图像采用强化扫描成像,目的是更清晰地显示血管。本册图谱 CT 及 MR 图像均采集于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超声图像采集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本图谱力求简洁、实用、小巧、灵便,便于随身携带及随时随地查阅,主要供影像科、妇产科、泌尿外科及肿瘤科医师、解剖学教师和医学院校学生学习使用。
《新编色觉检查图》全图谱共辑采图100幅,其中先天性色觉检查图60幅,后天性色觉检查图40幅。组成的阿拉伯数字图、英文字母图、动物及其它物形图设计富有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强、实用性强。图形均可清楚认读,有的还可颠倒认读或竖读。适合国内外各民族、各类人群使用。
“《不生病的智慧2》可以说是《打开疾病黑盒子》的前奏,它只交给大众一个最基本的观念:日常饮食、情绪等会导致人疾病;《不生病的智慧3》偏重于食养、食疗;而《打开疾病黑盒子》则全面系统讲述了日常食物、情绪、习惯等能导致哪些疾病,怎么解决,生病了怎么样从日常生活中找病因和解决方案正如我在书中说过的,对于普通大众来说,《打开疾病黑盒子》更像一本简单、可行的说明书。” ──栾加芹
《心电图诊断手册》系统介绍了心电学的基础知识,正常和变异心电图,心电向量图的基本概念,各种心脏疾病、药物作用与电解质紊乱时的异常心电图表现,各种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表现,心律失常的鉴别诊断,具有预防猝死价值的心电图改变,心电图的分析和诊断要点,心电图的应用范围、限度和诊断时容易发生的错误等。本书内容详尽,图片精美,指导性强,可作为各级内科医师、心血管科医师、心电图医师、急诊科医师、麻醉医师、各科护士及进修生、医学生的参考书,也可作为心电图培训教材。
本书介绍小儿推拿手法15种,316个具体操作方法,其中包括复式操作法32个,另介绍了11种小儿保健推拿法和19种小儿常见病的保健推拿。 本书既是作者从事推拿医疗、教学、科研工作40多年所积累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之总结,又广采博收,集众家流派手法之精华,对全国主要而常用的推拿手法按定义、动作要领、分类、功用、主治、适用部位、临床应用等项目进行比较客观的阐述。在临床应用这一项目中,又按经穴位置、操作方法、功效、适应证或适用保健范围等内容进行阐述。 本书是我国目前较完备的一本推拿手法大型专著。本书不仅手法种类较多,资料翔实,而且图文并茂。因此,实用性很强,可供高等医药院校师生和推拿医生、推拿爱好者学习推拿手法之用,还可供家庭或自我作推拿保健之用。
中医认为手部经络穴位丰富,既有手三阳经、手三阴经及其穴位的循行与分布,又有十四经的沟通联系、众多经外奇穴的分布,因而刺激手穴能治疗全身疾病。生物全息理论是张颖清在1973年首先提出。全息学说认为手是一个息元,手掌、第二、第五掌 骨又各是一个经次级全息元,它们均能反映全身组织器官的生理、病理信息,刺激一定的全息穴(或区),可调整相应组织器官的功能,改善其病理状态,从而起到防病治病、强身健身的作用。现代医学证实手部神经、血管特别丰富,神经末梢、感受器种类繁多,分工精细,在大脑中枢所占面积*,对手部进行适当刺激,可能改善神经与某些组织器官的功能。
《心电图掌中宝》一书包括心电图的基本知识、心房肥大和心室肥大、心肌病变的特征心电图、冠心病心电图、非心肌病变引起的心电图改变、电解质紊乱及药物相关的心电图改变、心律失常的电生理基础及常见的电生理现象、窦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房室交界区心律失常、预激综合征、室性心律失常、起搏器心电图、心电综合征、动态心电图、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十七个部分。本书内容详实,易懂,对有关专业的学生有一定的帮助,同时对临床医生判断患者的病情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头面乃一体之尊,精神之表,百骸之长,六阳群集之府,喜怒哀乐无不流露于此。 本书是笔者在学习古前贤医籍和有关资料,并结合多年临床实践的基础上,用基本的知识、明了的方法编撰成的。全书分八部分,介绍了望诊基础知识,望眼、望眉诊病法,望鼻诊病法,望口诊病法,望牙诊病法,望耳诊病法,望舌诊病法和望其他部位诊病法。对头面部的各种异常情况的特征、疾病预兆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配有200余幅疾病特征的彩色照片,图片清晰,具有较强的临床指导意义。书后附有附录,介绍了各种癌症的早期危险信号。全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既介绍了头面部出现异常的诊断法,又介绍了简单的治疗方法。 本书用基本的知识、明了的方法,介绍了望诊基础知识,望眼、望眉诊病法,望鼻诊病法,望口诊病法,望牙诊病法,望耳诊病法,望舌诊病法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灿烂结晶,几千年来在疾病的防治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至今仍然显示着巨大的临床优势,其卓著的疗效令世人瞩目,成为与西医药平起平坐的人类另一医疗保健体系。中草药真伪优劣与临床的疗效和安全性密切相关。为了保证中草药的安全有效,首先必须保证中草药的基源正确。 本书是编者多年在鼎湖山等地野外采药教学和中药鉴定教学的体会,是作者拍摄原植物照片并参考多种书籍编写而成的。 本册图谱收编了我国南地区的中草药132种,其中根与根茎类29种,茎木、皮和叶类33种,花类8种,果实种子类15种,全草类47种。彩色照片 130余幅。每种植物药收载它的常见别名、原植物的来源,原植物主要识别特征,生长环境,主产地、采收加工方法等。
人体盆部与会阴部涉及到男、女性生殖系和腹腔脏器延续至盆部与会阴部的结构,因此盆部与会阴部各器官的形态、结构,及其毗邻关系、血液供应、淋巴引流和神经支配等,均令临床医师十分重视,尤其是从事腹部外科、妇产科、泌尿外科和男性科等临床工作的年轻医师,掌握这些部位的解剖对临床诊断与治疗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书为临床实用解剖图谱系列中的盆部及会阴部分册,全书共十部分:骨盆;会阴;直肠;输尿管盆部和膀胱;阴囊、睾丸和附睾;输精管、精索、精囊和前列腺;阴茎和男性尿道;女性内生殖器;盆部血管、神经;盆部的断面解剖。各部分除对器官的形态、结构及位置予以较详细的描述外,还对器官的血液供应、淋巴回流和神经支配,以及形态和变异给以重点解释;对较常见的临床手术予以形态学的描述。为配合临床影像诊断
本书作者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学养,综合运用气功学、中医学、遗传学、体质人类学、文化人类学等知识,以全息思维方法,研究、运用、发展了中国古代和西方现代人体生命科学的成果,在亲身实践中,积累 大量实证数据,条理出人体各部分密码、特别是掌指密码的生命意义,纠正了流行的误区,建构了生命信息密码三大诊测医学系统:生理医学指掌诊测系统、心理医学指掌诊测系统、人格医学指掌诊测系统。 作者把独家研究成果和实施操作技术秘法,无保留地贡献给广大读者,目的是希望每个人,都能按书中介绍的方法,通过对生命密码的识别、鉴定、操作、破译,认识自己的人性本质和生命走势,自觉主动地把握身心健康,实现自我价值。 作者选取了大量典型例证,详细讲解,本书是国内部具有权威性、系统性、实用性、可复验性、可参照
本书是按照2001年版TBS诊断系统,使用液基薄层制片法制作的薄片编写的宫颈细胞学图谱。主要内容为:液基薄层制片法的原理及操作方法;TBS宫颈细胞描述诊断方法的分类与标准;宫颈细胞学各类正常细胞的形态特点,宫颈各类良恶性病变形态特点(图片配文字说明);TBS系统中异常上皮细胞的诊断与处理。详细介绍了宫颈细胞学*的诊断系统和制片方法。适合各级医院的妇产科医师、病理科医师和细胞专业人员阅读参考。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电图室曾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编撰出版了《医学生心电图教学图谱》、《临床心电图幻灯教材》等专业书籍,本书正是这些书籍的延续和发展。 在心电学的教学中,系统的理论训练和直观的图谱解析是相得益彰的两个重要手段,不应该有丝毫的偏废和轻视,这是我科许多前辈专家的认识和对我们的教诲,也是实际工作对我们提出的要求,这是编写本书的背景之一。 近20年来,心电图的基本理论随着心电生理技术的发展有了极大的突破。在同一时期,飞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也在心电图中得到了应用、这些技术使我们从许多过去不能企及的时空和条件上观察、记录心电活动,发现新的心电现象并寻找与之相关的临床含义、解释过去不能解释的临床现象,这是编写本书的背景之二。因此读者可以发现,书中大量的图谱来自具有多导同步记录
按摩有保健和治疗的功效,方便、高效又无毒副作用,不但能祛痛、祛病。还能调节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提高免疫机能和抗病能力,预防和减少各种疾病的发生。按摩适合那些处于似病非病的亚健康状态或有一些慢性疾病的老年人和工作、学习太累,更年期及精神压力太大的人群。我们知道,“疲劳”只是表象,它背后潜伏的疾病才是我们身体健康*的敌人。从这个意义上说,按摩不但能祛痛、祛病,还能调节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提高免疫机能和抗病能力,预防和减少各种疾病的发生。,同时,简便易行、经济实惠也是它的另一个特征。 《头颈按摩》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向大家介绍保健按摩的方法、技巧,旨在帮助大家学会并掌握“家庭按摩”和“自我按摩”的简单操作。随书附赠:精美穴位挂图、实用按摩棒、DVD演示光盘。
足手疗法是前人经过长期实践总结的一种对抗病痛的自然疗法。本书作者从10余年临床实践医案中选出日常生活中容易遇到的“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症和少见的杂怪病”选题立案,共200余种,每一种均配有少量文字及图谱,为便于读者查阅,把疾病按系统划分,读者只需根据自身所患疾病“对号入座”,按图进行自疗,一旦急用即能见效,一看就会,一按就灵。 本书是中国足部反射区健康法研究会会员、中国特效医术研究会事事、中华预防医学会会员、中国特色专科名医、现任江西省赣南周新足反射健康研究秘长周新及其父周耕野老先生,十余年实践发明的中华反射疗法和20世纪70年代,山东大学张颖清教授发明的心血结晶。 本书适合各层次人群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