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针 (简称内针)是源自《内经》的针法,其传承绵密久远,至真海杨师,始公之于众。内针之法不离阴阳,其理则直系于中,故而其方针或上或下、或左或右,每每皆逢其原。其刺有若《灵枢·九针十二原》之易用难忘,其效则每能如拨刺、如雪污、如决闭、如解结。时下,多以疗效评品医学,黄帝内针之问世,当能为中医展现其鲜活的生命。 本教材的编写,为院校和基层的广大学习者及中医爱好者做了简要而系统的梳理,并附上常见病的诊治案例,意在引导大家洞明内针法理,树立内针思维,在实际运用中方能游刃有余,举一反三。
《马氏温灸法》是天津名医马少群先生五十余年灸疗经验的总结。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介绍了灸法的历史、作用机制及临床中的触诊法、选穴规律、灸治要诀、灸量、施灸的操作和常用穴,下篇为各种疾病的常规灸法及部分病案。马氏温灸法适用疾病非常广泛,不仅是对脑血管病有独特效果,还对急慢性脏腑病、疑难杂病、老年病、妇科病等也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郝金凯教授整理了从古至今约几千年发现的针灸经外奇穴,挑选出了588个实用高效的经外奇穴,并整理成《针灸经外奇穴图谱》及其配套的《针灸经外奇穴挂图》,由中国科学院第一任院长郭沫若亲笔题写书名并用印。以期为广大专业人士及针灸爱好者呈现更加实用的参考资料,让这部挂图在新时代焕发光彩。
《一针疗法 灵枢 诠用》的用意在于,让喜欢针灸的人了解针灸,让学习针灸的人热爱针灸,让从事针灸的人享受针灸,让中国的针灸为全人类的健康服务。因此,《一针疗法 灵枢 诠用》通过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了经络病症、脏腑病症、时间性病症以及其他病症的一针疗法。适合喜欢针灸的人和从事针灸的人学习阅读。 这本小书有个副标题——《灵框诠用》。原来想叫《灵枢导读》,我的本意是将多年来给针灸专业研究生讲授《灵枢》的一些心得和临床应用体会梳理一下,希望对研究和本科生们学习和研究《灵枢》有所帮助。但反复推敲,终觉不妥。当今中医界,对《灵枢》研究有素者在有人在,此书出版面世,尤其是在众多中医前辈面前,我等岂敢大言“导读”二字?
经络、穴位是针灸学的基础,“宁失其穴勿失其经”这句针灸界的名言就说明经络的重要性。本书包括:①十四经脉、穴位、常用奇穴:彩图的经脉循行遵照经典,有原文、译文;归纳各经穴位的主治概要、刺灸要点;以表格的形式详解每个穴位的定位和主治。②附赠耳穴图、足底反射区图:由于穴位在图上一目了然,尽在表格中介绍其功能主治。③总结归纳120种常见病的针灸和耳针治疗取穴。④穴位索引:表示每个穴位的彩图、文字所在页码,方便查询。
承淡安(1899一1957)致力于针灸临床与教学30余年,理论知识与临床经验颇丰,是民国时期中国针灸领域的带头人。他吸纳日本学者对于中医经络腧穴等的现代研究成果,并积极开展中西医汇通实践工作。 承淡安编著的《承淡安中国针灸学》分针科学、灸科学、经穴、治疗4篇,将针灸疗法的基本知识、临床应用手法、科学实验以及临证要点等,予以较详尽的分析和叙述,特别着重于临床实际应用。尤以取穴方法细致详明,并附以插图,帮助初学者解决取穴认穴的困难。为便于中西医生学习针灸疗法,又于治疗篇所治疾病按照呼吸、循环、消化等予以分类,采用西医病名,后附中医病名予以对照。此书是承淡安针灸理论与临证经验的总结,构建了现代针灸学科体系和针灸临床范式,对现代针灸教学及临床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可以作为初学针灸者的教材
《艾灸疗法》(作者刘密)分为基础知识篇和临床应用篇两章。基础知识篇重点介绍了艾灸疗法的概述;艾灸疗法的治疗作用;艾灸疗法的特点;艾灸常用方法;艾灸穴位及定位;艾灸疗法的适应证、禁忌证;异常情况的处理及预防;施灸的注意事项。临床应用篇介绍了艾灸疗法治疗内科、儿科、妇科、皮外科、骨科、五官科及急症等临床常见疾病的具体运用。《艾灸疗法》内容简洁,配以图表解释艾灸疗法的操作方法、辨证分型、随证取穴,一目了然。因此,本书具有临床实用性、指导性,不仅适合从事针灸临床的医务工作者,而且适合中医针灸爱好者。
你知道吗?大名鼎鼎的神探——一代名相狄仁杰也是针灸高手哦,曾在闹市中手起针落为奄奄一息的少年除去了鼻生的赘瘤。名医张子和被眼疾折磨,眼科医生姜仲云为他针刺放血冶疗,仅一次就使百日之苦一朝而解……神奇的针灸真是本讲不完的故事书! 本书为“奇针妙灸皆故事”之针刺卷《针方奇谭》,以故事的形式介绍针灸历史、针灸名医和针灸传奇。全书共五十章,将史籍、古代病案、杂记、占代小说和民间传蜕中有关针灸名医,或名医运用针灸方法治病救人的事迹,以文学的手法稍加演绎,一方面讲述针灸的文化历史、名人轶事,另一方面根据故事涉及的内容,以深入浅出的文字讲解了一些针灸理论、治疗手法或保健方法。 本书由张载义编著。
本着“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的编写原则,赵雪主编的《图解子午流注针法/中医适宜技术操作入门丛书》重点突出子午流注针法的临床操作技术及相关知识。全书图文并茂,方便实用。读者还可扫描二维码进入子午流注针法开穴运算系统进行速查,适于广大针灸临床工作者、基层医师及中医爱好者参考使用。
自从事中医工作以来,精勤不倦,辄以“大慈恻隐之心”去“普救含灵之苦”,凡有疾厄求治,“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其间,诊治之余,将临证心得体会撰写成文;还搜罗名方验方,林医轶事,积久便**了气功推拿补肾疗法,特别针对治疗女性宫寒不孕,常取得非凡独特的疗效。中医讲“气有余而生火,气不足确生寒”。女性宫寒不孕主要是由肾气不足阳虚而致,而气功推拿补肾疗法是目前*佳的治疗手段。在从事中医过程中让许许多多不孕不育患者,获得了非常满意的结果。曾经治疗两例较难病症:一例女性三十岁绝经,来就诊时三十八岁,妇科检查双侧均卵巢萎缩而不产卵子,经调理治疗一年余终于怀孕生子;还有一例五十岁绝经,来就诊时五十二岁,已经绝经两年有余,经过调理治疗两月余,次年五十三岁时怀孕产下一女婴。有宾言:“竹头木屑
《中国针灸学会标准·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肩周炎》为《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的肩周炎部分。本部分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指导与委托。本部分由中国针灸学会提出。本部分由中国针灸学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杨金生。本部分参加起草人:陈滢如、王莹莹、王亮、杨金洪、李彩芬、杨莉、程凯、高海波、屈建峰、田浩、吴远、刘海华。
你知道吗?一代文宗元好问曾经发了项疮险遭庸医所害,幸得好友李东垣为他诊治,以艾火灼灸百壮才转危为安。元代的江西名医黄子浓为一富翁治疗顽固性腹泻,竟是灸头顶的百会穴而愈……神奇的针灸真是本讲不完的故事书! 本书为“奇针妙灸皆故事”之艾灸卷《灸火烟云》,以故事的形式介绍针灸历史、针灸名医和针灸传奇。全书共五十章,将史籍、古代病案、杂记、古代小说和民间传说中有关针灸名医,或名医运用针灸方法治病救人的事迹,以文学的手法稍加演绎,一方面讲述针灸的文化历史、名人轶事,另一方面根据故事涉及的内容,以深入浅出的文字讲解了一些针灸理论、治疗手法或保健方法。 本书由张载义编著。
《神针妙灸》系“科普新说丛书”之一,《科普新说》原是一档靠前首创的科普类讲坛节目,丛书将其多个专题的内容以图书形式出版,把更多精华内容呈现给广大读者。本书从针刺和灸法的起源谈起,将人体常用的29个穴位娓娓道来。以针灸教学体例为纲,从针法灸法入笔,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看图辨穴,方便应用。为读者揭开针灸学神秘的面纱,展示中华传统医学的神奇魅力。
本书主体有三部分:穴位图、穴位定位、穴名索引。24张穴位图分部位设置;穴位定位分经论述;汉语拼音穴名索引标注图与定位文字所在页码。目录后创造性绘制穴位分部导航,使各部穴位图所在页码一目了然。
热敏灸是采用点燃的艾材产生的艾热悬灸热敏态穴位,激发透热、扩热、传热、局部不(微)热远部热、表面不(微)热深部热、非热觉等热敏灸感和经气传导,并施以个体化的饱和消敏灸量,从而提高艾灸疗效的一种新疗法,在当前针灸界有重要影响。应用热敏灸技术治疗20余种病症,如肌筋膜疼痛综合征、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枕神经痛、慢性腰肌劳损等,大幅度提高了临床灸疗疗效,开创了一条治疗疾病的内源性热敏调控新途径。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编写,突出实用,着眼普及,不但适用于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让老百姓,也适用于针灸临床、保健、科研工作者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