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少群先生(1903~1992)从事温灸研究及治疗工作50多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经他用温灸治而有效地疾病已逾百种,临床治愈的病人数以千计。由其弟子黄晓春等同志协助先生归纳整理其临床经验及病案,同时查阅了大量中医古籍文献资料,编成此书。 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主要介绍温灸的历史、机制、常用穴和马少群温灸经验的要点;下篇介绍马少群温灸治病的临床经验,共介绍近百种疾病的诊治方法,内容涉及内、外、妇、儿、皮、五官、口腔及传染病等。本书特点:注意理论与实际结合,文字通俗易懂。特别是各种病证的常规灸法是本书的精华,对于专业医师有参考价值,对于患者也是温灸自治的依据。
本书主要阐述了《黄帝内经》治神理论指导下针刺通小周天的方法。核心是以针御神,以神调气,或气聚丹田,以补元气,或通任督,疏经络,进一步达到气至病所,从而做到 气至有效 而治病;亦可以针演道,通周天,来养生延年。这是针灸学的灵魂,是*上乘的针刺方法。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飞龙针法的灵魂,本书介绍了中医养生法 真气运行法 以及与真气运行法相关的古代内丹术的练习方法;精选了飞龙针法中*为重要和常用的十八个穴位进行精讲,公布了作者发现的通小周天的两个重要的穴位公孙与阳池;精讲了八套针方以演示飞龙针法的应用。另外,介绍了古今流行的*常用的十二针方,公布了《黄帝内经》中人迎脉口脉法在针灸学中的应用,以及作者自己的临床经验。本书适合针灸专业人士及有中医理论基础者研习使用。
想学针灸,不知道怎样准确取穴,也不知道进针深度,什么症状用什么手法呢,万一取穴不准和进针深度控制的不好,产生危险怎么办...... 本书为你一一解惑: 快速取穴 穴位图,让你快速、准确地找到穴位;较难掌握的穴位和针刺补泻手法,扫二维码看视频,轻松掌握;经验丰富的针灸临床医生选用针灸治疗效果较好的疾病,针对性更强; 辨证分型 取穴,诊断更容易,治疗的针对性更强,效果更好同时对每个穴位的进针深度、施针手法和留针时间都一一进行了阐述,学习针灸更系统、全面。初学针灸,就选这一本! 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上海市名中医吴焕淦推荐!
特定穴是针灸学的精华所在,约占全身十四经腧穴的62%,对疾病有特殊的治疗作用。书的部分,以《灵枢经 经脉第十》这本针灸学祖本典籍为底本,分经络循行和经络病候两部分,解析经络基础知识。第二部分围绕各特定穴的穴位定位、功效、渊源、作用机制、临床应用方法等展开。区分概念,辨明是非,既有学术性又具实用价值。书的第三部分,将标本、根结理论,气街、四海理论、十二经筋学说与特定穴相互比照,拓宽特定穴范畴,拓展临床治疗思路。书的第二、第三章还加入大量插图,读者可随书查看穴位图以加深印象。作者以经典医籍为据,结合自己的理解,用现代语言阐明要义,并加入临床病案说明,语言通俗易懂,医学从业者能从中获取丰富针灸知识,在临床工作中参考使用。普通读者通过阅读本书,也可承国粹之衣钵、入针灸之堂奥。
《马氏温灸法》是天津名医马少群先生五十余年灸疗经验的总结。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介绍了灸法的历史、作用机制及临床中的触诊法、选穴规律、灸治要诀、灸量、施灸的操作和常用穴,下篇为各种疾病的常规灸法及部分病案。马氏温灸法适用疾病非常广泛,不仅是对脑血管病有独特效果,还对急慢性脏腑病、疑难杂病、老年病、妇科病等也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黄帝内针 (简称内针)是源自《内经》的针法,其传承绵密久远,至真海杨师,始公之于众。内针之法不离阴阳,其理则直系于中,故而其方针或上或下、或左或右,每每皆逢其原。其刺有若《灵枢·九针十二原》之易用难忘,其效则每能如拨刺、如雪污、如决闭、如解结。时下,多以疗效评品医学,黄帝内针之问世,当能为中医展现其鲜活的生命。 本教材的编写,为院校和基层的广大学习者及中医爱好者做了简要而系统的梳理,并附上常见病的诊治案例,意在引导大家洞明内针法理,树立内针思维,在实际运用中方能游刃有余,举一反三。
教师的教学质量如何,取决于教师的责任心。教师的责任心,首先表现在是否能够认真备课和编写教案上。编写教案的目的是实施教师培养学生的实践思想,它要体现教学活动的整体功能,增长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形成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任何一位教师不管教学经验多么丰富,都应写好教案。教案是教师在钻研课程目标、教材、教学参考书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经过充分准备精心设计出来的成果。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能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笔者程海英从1987年开始从事课堂授课至今已经25个春秋,授课对象有本科、研究生、成人教育、国际教学等不同,但是认真备课、书写教案是不变的,总结起来感觉应该抓住以下几个环节。《程海英针灸学精品课程教案》的编写宗旨在于,应用现代针灸学者的思想想和临床经验,继承和发扬古代
本书将获得的一些心得体会进行了总结、归纳、提升,认为《黄帝内经》刺皮方法至今仍具有很强的临床指导作用和推广运用价值,值得借鉴、学习。现在我们一并整理成书,形成本书奉献给读者,以期抛砖引玉,引起同行的共鸣、关注,共同学习、挖掘、研究、运用、提高。
特定穴在腧穴学穴位中的占比非常高,也是临床中常用的穴位。本书收录了包括五输穴、背俞穴、募穴、郄穴、络穴、八会穴等针灸经络中的特定穴位,以歌诀的形式,帮助针灸的初学者更好更快地背诵记忆纷繁庞杂的穴位。通过歌诀的背诵,达到入门容易,记忆深刻,不易遗忘的目的。 书中列出了穴位的位置、操作,总结了部分穴位的临床应用,并收录了全国执业医师考试的历年真题,从书本到考试到临床,全面帮助中医专业在校学生及针灸爱好者零基础入门学习针灸穴位,是一本不可多得的针灸经络学习手边书。
颊针疗法是指在人体面颊部的特定穴位上针灸或按压、磁疗、激光等治病保健的方法,是针灸的新技术。颊针理论来自全息论,在面颊部存在着反映人体各部位的缩影。本挂图是通过对颊针的穴位解剖定位的展示,方便作者记忆学习颊针穴位的主治功能、取穴原则、操作方法以及作用机制,发现该疗法对某些病症的疗效。
由于中医内涵的博大精深,从事中医工作的人,必须一辈子处在不断地学习中。又由于中医的学术思想多记载在古代文献中,文字简练,含义深刻,自古以来以师传身授为主的教育过程中,难免良莠不齐,歧见纷争,虽名家辈出,辨是明非,言之凿凿,也少不了是是非非,不一而已。即使当今学习中多使用统编教材或协编教材,曲于功力所限,不小心就走入了瓜田李下,越小心越难逃迷魂八卦,致使一些人渐行渐远,终难修成正果。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我体会到:科学性,技巧性,艺术性这三者是教师教学中的一项十分重要地基本功,其中科学性又是这三项基本功中的首功。所谓科学性,就是能真正正确反映中医思想的知识。科学性看起来不难,以为上过大学,读过研究生,中医那点东西还弄不明白?实际上恰恰相反,不仅初学者,就是某些知名学者,马前失
针灸这门独特的实践医学之所以能吸引人们的想象力长达几千年,并且能穿透不同的文化背景,在世界各地生根发芽,说明她蕴含着巨大的魅力和价值。针灸的魅力来自临床实践,更来自针灸大家的 妙手回春 。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北京国际针灸培训中心是一所传播针灸学问,展示专家思想和临床经验的舞台,是一所国内外知名的针灸专业培训教育基地。中心致力于对国内外针灸名家学术思想和经验的研究及推广。《实用中医针灸推拿教材》为《实用针灸推拿(初级)培训班》教材,希望通过该书的学习,让更多的人能走进针灸,走进中医。
郝金凯教授整理了从古至今约几千年发现的针灸经外奇穴,挑选出了588个实用高效的经外奇穴,并整理成《针灸经外奇穴图谱》及其配套的《针灸经外奇穴挂图》,由中国科学院第一任院长郭沫若亲笔题写书名并用印。以期为广大专业人士及针灸爱好者呈现更加实用的参考资料,让这部挂图在新时代焕发光彩。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临证备查腧穴180多个,以及针灸治疗原则、针灸处方原则、针灸注意事项、常用针灸方法和常见病针灸治疗方法等内容。在各病种针灸治疗方法中又系统地介绍了中西医诊断要点、病因病机、辨证、针灸治法及取穴、方义、针法及其他针灸治疗方法、中药治疗、西医治疗及注意事项等内容。本书还配有局部及全身经络腧穴图,在其他针灸治疗方法中重点介绍了电针、埋线、耳针、穴位注射、火针、浮针、小针刀、三棱针、皮肤针、温针灸、艾灸、拔罐、推拿、刺络放血、穴位贴敷、中频理疗等治疗方法。本书内容丰富系统、实用性强,可供针灸专业医师、学生及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基层医师参考阅读。
本书由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资深专家、教授根据多年的针灸教学经验与临床实践,精心撰写而成。全书共分为 9 章,先概要讲述了刺血疗法的起源及发展、理论依据及基本原则、优点及主要作用、取穴特点及配穴方法、针具及针法、操作方法、适应证和禁忌证,然后从特异性、定位、取法、主治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刺血疗法的常用腧穴,接着具体阐述了刺血疗法在内科、皮肤科、外科、骨科、五官科、妇科、儿科常见疾病中的应用。每种疾病均按概述、诊断标准、辨证分型、治疗及临床报道体例进行编写,并配有丰富图片展示。本书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实用性强,对从事针灸临床、教学、科研工作的人员及中医爱好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艾灸疗法》(作者刘密)分为基础知识篇和临床应用篇两章。基础知识篇重点介绍了艾灸疗法的概述;艾灸疗法的治疗作用;艾灸疗法的特点;艾灸常用方法;艾灸穴位及定位;艾灸疗法的适应证、禁忌证;异常情况的处理及预防;施灸的注意事项。临床应用篇介绍了艾灸疗法治疗内科、儿科、妇科、皮外科、骨科、五官科及急症等临床常见疾病的具体运用。《艾灸疗法》内容简洁,配以图表解释艾灸疗法的操作方法、辨证分型、随证取穴,一目了然。因此,本书具有临床实用性、指导性,不仅适合从事针灸临床的医务工作者,而且适合中医针灸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