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黄帝内经》初版问世于2009年,至今,畅销已经累计突破100万册!已经以八种语言销售到了十几个国家,这是让我们欣慰的。在出版后这四年时间里,我们结合读者反馈以及适应市场需要,不断改版更新,每一次改版都是更精进更准确更符合读者需求。本次修订堪称权威专家审订畅销版,综合了之前版本的所有精华,在保留原文的基础上,继续加强优化了一看就懂的图解式风格,真正达到让读者 一次就读懂的完整版白话读本,一次就能读懂《黄帝内经》的精华 的编辑理念。 不仅如此,本次改版我们还邀请了中医领域权威专家耗时一年之久全盘审订,*程度地保证了内容的准确性和权威度。
《图解本草纲目》初版问世于2009年,时至今日,已经累计畅销突破100万册!已经以八种语言销售到十几个国家,这是让我们欣慰的。在出版后这四年时间里,我们先后不断改版更新,结合读者反馈意见以及适应市场需要,每一次改版都是更精进更准确更符合读者需求。本次修订堪称权威专家审订畅销版,综合了之前版本的所有精华,在保留原文的基础上,继续加强优化了一看就懂的图解式风格,真正达到让读者 一次就读懂的白话读本,一次就能读懂《本草纲目》的精华 的编辑理念。 不仅如此,本次改版我们还邀请了中医领域权威专家,耗时近一年之久全盘审订,*程度地保证了内容的准确性和权威度。《本草纲目》被誉为 东方药物巨典 ,本书对《本草纲目》进行了全新的诠释,精挑1300种品物、3000多条实用附方,将《本草纲目》中的适合现代人养生、治
本书为日本著名汉方医学家大塚敬节(1900-1980)的代表作之一。 大塚敬节先生秉承“汉方医学研究,始于伤寒论,终于伤寒论”之说,毕生坚持持续研究《伤寒杂病论》。大塚敬节受创元社编辑部长保坂富士夫氏的要求,写下了该书稿,既作为《伤寒论》入门讲义,也作为临床医生的参考用书。 在《伤寒论》注解书籍中,深奥难解者居多。但大塚敬节先生认为“这本解说书,我可以自负地认为是至今刊行的《伤寒论》注解书籍中最平易的一本。” 本书的前编是概论部分,后编是正文解说。在概论部分综合地论述了阅读《伤寒论》所必须具备的一些知识,正文解说部分则以《伤寒论》原文为中心对于认为在临床有重要价值的各条文进行解说。本书适合中医临床医生、中医研究者、教学者阅读。
汤头 是中药汤剂的俗称。本书以图解的方式对古本《汤头歌诀》进行了全新的编写,语言生动,通俗易懂,同时还收入了307幅*方实例图解和248幅精美逼真彩色手绘草药图,对植物的根、茎、叶、化、子等部位做详细的解读说明,使植物各部位的*性一目了然!书中对每首方剂均说明出处,并分歌诀、注释、方析、组成、用法、功能、主治7个部分论述,将一些艰涩、生疏的古文歌诀加以白话释意,以全新、科学、实用的面貌展现给世人。
《辨证录》是一本综合性医书。清·陈士铎述(托名岐伯、张仲景所传),成书约为1687年。全书十四卷,附《脉诀阐微》一卷。内容包括内、外、儿、妇等各种疾病病证。分伤寒、中寒、中风等126门,700余证,每证详列病状、病因、立法处方及方剂配伍,说理明白易晓,析证简要中肯,每于循乎常理之间突发反问,然后层层剖析、丝丝入扣,排除疑似、辨定本原。用药灵活切病,颇多经验之谈。但其辨证着重于症状的鉴别分析,而忽于舌脉的诊察。由于本书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后世刻本颇多,有些书商将其改名为《辨症冰鉴》等书名。
本书为方论专著,共分四卷,为清代汪汝麟所著。全文详明赅备,条理井然,所选之方,均为经典有效良方,颇为实用。现据清道光庚子年无止境斋刻本影印。汪汝麟,字石来,海阳人,道光间医家。因乡场屡蹶,遂专心志医,昔贤诸书,日夕披览,随手抄诵,积三十年之所得,摘采一册,即为该书。
本书深入挖掘了《黄帝内经》中的养生智慧,对成为后代中医养生基本理论的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形神合一 因人施养 等养生原则进行了深刻、透彻的解读。同时,结合当今中国人的生活特点,介绍了大量具有可操作性的中医养生实用方法,以帮助读者切实掌握,以帮助读者切实掌握二十四节气顺时养生、对症养五脏六腑、十二经络的养生法则、九种体质的养生法、饮食养生法、情志养生法、胎育养生智慧、呼吸调气法、调节阴阳及女七男八节律养生的方法等。此外,本书还几乎囊括了所有从《黄帝内经》衍生出来的养生方法及理念,以及众多当代国医大师的养生绝学,因为 万变不离其宗 ,一切中医养生都是从《黄帝内经》中来的。
《辨证录》为清代陈士铎(字敬之,号远公,别号朱华子)敬述。系综合性医书。14卷。约成书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内容包括内、妇、外、幼等各科病证。分伤寒、中寒、中风……吃泥、胎毒等126门773证,约1479方。每证详列病状、病因、立法处方,并说明方药作用,以及配伍关系(略具后世“方解”之雏形)。每一证除有一个主治方外,多数还以双行小字形式附有一备用方剂,以资互参。全书说理明白易晓,析证简要中肯,用药灵活切病,颇多经验之谈。以“辨病体之异同,证药味之攻补”为特点,故称为《辨证录》。该书虽每以《灵枢》、《素问》、仲景、东垣诸说为立论根据,但师古而不泥古,其辨证尤重于症状的鉴别分析。《辨证录》有较高临床价值,可供中医临床医生参考。
本书是作者研习《四圣心源》的读书笔记,内容包括对第一卷“天人解”、第二卷“六气解”与第四卷“劳伤解”逐字逐句的解读,第二卷“六气解”与第四卷“劳伤解”所用药材的解读。人秉一气而生,气秉周流之态。学中医就一个字“气”,学中医就一个方法“象”。“气”与“象”是本书的主线。本书优选的特点是“以经解经”,即所有对《四圣心源》内容的解读依据均来自于《黄元御医书十一种》,以确保对黄师原意的解读。本书对原著内容解读深入、细腻,语言通俗,是一本很好的中医入门书籍,适合广大中医院校学生、中医初学者及中医爱好者阅读参考。
本书为《拨开迷雾学中医》系列图书作者王伟的近期新力作,还原了张仲景的诊疗思路,将其理法与临床诊疗做了深度阐释,尤其是性地以“人迎气口脉法”进行六经定位,并通过形、色、脉、证以验证,使得临床诊断精准明确,使得张仲景的每个方剂在应用时都有了“明确方向”。本书还明确提出“脏、腑、经、络”的辨证层次,尤其对有些医师容易忽略的脏腑病、络脉病进行了诸多性的阐释与分析,扫除了一些临床“百思难得其解”的盲区。作者倡导并力行:保持恬淡虚无状态,真实体会经典,享受阅读经典,探究还原中医真相。本书适合广大中医院校师生、中医临床工作者、中医爱好者阅读参考。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鲍艳举、花宝金所著《独立全解 经方实验录 医案》,完全独立解析了100则经方医案,相当于临床带教、现场诊治100个疑难病患。《独立全解 经方实验录 医案》的医案解析,突出“现在进行时”,还原真实的思考过程、思辨的细节。改“斩钉截铁”的平铺直叙,为“一波三折”的连珠炮疑问:对复杂的疑难病证反复权衡,从多种可能性中,选择相对妥当的一种或几种。名家为何如此辨证?辨为其他证型是否可以?名家为何如此用方,用其他类似方药是否可行?以连珠炮的疑问,彰显独立思考和深入探究的真实细节。“大匠诲人,必以规矩”,《独立全解 经方实验录 医案》力图开创中医医案写作的新风尚:尽可能做到每个推导步骤,都依照相应的“规矩”(辨证的依据)来推导。
《 本草纲目 彩色图鉴(超值全彩珍藏版)》以权威的金陵古本《本草纲目》为蓝本,本着取古人之要义、现代人所实用的原则,删繁就简,精选精校,辑录精华,保留了古今常见常用的本草,及切实有效的复方,原汁原味再现天下药典之精华,指导今人认识本草。本书不仅是家庭常备药典,更是传统中医药研究爱好者的典藏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