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药又称药对,系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以增强疗效的两味药组方治病。《施今墨对药(第4版)》由老中医施今墨的得意门生吕景山编写,在第3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较详细地介绍了施今墨临床常用对药370余对,包括每对药的组成、药物图像、单味功用、伍用功能、主治病症、常用剂量及临证经验。组方简便,疗效确切,按其功效分类编排,是学习、应用中药和方剂颇有价值的参考书,为军医版书之一,日本、韩国已先后译成本国文字出版;台湾省已用繁体字出版。《施今墨对药(第4版)》适于各级临床医师、基层医务人员和医药院校师生阅读参考。
医药分家,是中医的现状,中医师只管开方,中药师只管药物。为了让更多的人能更好地运用中药,作者姬领会编写了此书。《逐层讲透中药:揭示中药用法不传之秘》分上下两篇:上篇探寻中药功效来源之秘,从中药的阴阳属
《内》《难》《本》《伤》,中医四维,不通不可以为大医。然方出《伤寒》,药归《本经》,乃临证之基,在实操层面 重于《内》《难》。《本经》乃《神农本草经》之简称,论药之本,世无第二,后世诸家,基本循此书之筋骨,各凭经验羽翼其上,但时增术繁,瑕瑜共见。各代精研中药之大家,无不在这个轮回里来来去去,书越多,术越繁,道越隐。说一千,道一万,无非数据之搜集、整理、分析、归纳、关联。古人皓首穷经,亦不免喟叹书山无顶、临证无边。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AI问世之后,很多学习研究之法,亦需应时而变。本书之精髓,正是以AI之利,阅尽书山,海纳众医经验,提炼出简练、高效、可靠的中药使用路径,为众说纷纭的中药界树立一些路标,令深入杏林者有道可循。
刘辉主编的《常见疾病用药手册(药店专用版)》涵盖了内科、妇科、儿科、外科、五官科、皮肤科、中医养生等七大版块,超100种药店常见疾病。每个病种的内容包括了疾病定义、病因、体格检查与实验室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与用药、专业关怀,让一线药店人全面系统地了解每个疾病的诊断标准、处理原则,以便为顾客提供全面的健康解决方案。
中医学经过三千年不断发展,已积累奇效良方逾数十万首,其中膏、丹、丸、散、酊、油、锭、栓等类剂型的方(简称 膏丹丸散 )即占半数以上。由于这类方结构精炼,用法奇巧,具有简、便、验、廉的突出特点,因而受到历代医家病家的普遍欢迎和重视。这些医方各具特色,即便在同名方中,也因作者不同,时代不同而结构迥异,疗效迥殊,甚至还存在不少有药无量、有方无名、用药怪异难觅、过用剧毒大毒药物的处方。如何在众多医方中选择结构精当而又安全高效的方剂以供现实所需,已成为当代临床、科研、药物研制工作者共同关注的问题,但至今尚无较系统的研究成果问世。通过系统整理,把这类医方从浩瀚的书籍中筛选出来,以供当代临床科研和新药开发之参考,正是《膏剂分典》编著的用心所在。
药品说明书经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核准,具有重要的法律地位。但由于医学科学的发展、临床实践的复杂性及药品说明书修改滞后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超说明书用药已成为普遍存在的、体现“以患者为核心”的合理医疗行为。2022年3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首次从法规层面规范了医师的超说明书用药行为,允许在特殊情况下有条件地超药品说明书用药。 《精神科常用药品超说明书用药指导》是由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中国麻醉药品协会精神卫生分会联合组织国内精神科、药学、法律及医疗纠纷处理领域的专家,在对精神科临床实践超说明书用药现况调研的基础之上,查阅国内外资料,系统汇总循证医学证据后编写而成。本书详细阐述了编写过程及超说明书用药须遵循的程序和基本要求,分别介绍了抗精神病
《中草药彩色图谱》遴选500种常用中草药(包括植物、动物和矿物),涵盖基原识别与中药应用知识,内容涉及药材来源、基原动植物形态、采制、药材性状、化学成分、药理、性味、功能主治、验方等,并配图展示中草药原动植物形态特征及药材性状,是一本实用的中草药教学、生产、检验、贸易以及家庭用药参考书。
本书系北京中医药大学方剂教研室李庆业教授等编。作者根据现行中医高等院校《方剂学》教材和自己多年教学、临床经验,将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内容、设计成各种形象、直观的图表进行解释。特别是把所有方剂中所含有的理法方药内在联系,亦用图表描述清楚,可使学生能提纲挈领地掌握用药的客观规律,学会中医的方法,改变以往死记硬背的习惯,做到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
《中草药彩色图谱》遴选500种常用中草药(包括植物、 动物和矿物),涵盖基原识别与中药应用知识,内容涉及药材来源、基原动植物形态、采制、药材性状、化学成分、药理、性味、功能主治、验方等,并配图展示中草药原动植物形态特征及药材性状,是一本实用的中草药教学、生产、检验、贸易以及家庭用药参考书。
《伤寒杂病论》是一部理法方药俱备的医学经典著作,但仔细研究,则可知该书详于辨证而略于用方,即有证无方,这无疑给临床治病带来诸多困难。 《伤寒杂病论增补用方》的作者结合数十年临床用方治病体会,认为欲深入研究与合理运用《伤寒杂病论》,就必须科学地如实地增补其用方,从而使方证理论体系成为有机的整体,以指导临床实践。基于这一思路,本书作者对《伤寒杂病论》进行了增补用方的尝试。即根据仲景辨证精神增补仲景方,或历代医家方;其次,根据仲景辨证精神增补仲景方方合用,或仲景方与历代医家方合用、或历代医家方方合用。方方合用既能避免一方主治的局限性,又能优化方药组合,使其相互补充、促进。 通过对《伤寒杂病论》增补用方,可为临床提供简明扼要的直接治病方药及更好地用方证互验以治疗常见病、多发病与疑
本书为黄峻、黄祖瑚新修订的《临床药物手册(第5版)(精)》。与第四版相比,一是增加了一些已在我国上市或即将上市的新药,二是对原有部分药物的应用做了 新和补充,三是增加或改变了某些老药使用的适应证和方法。这样的改变依据的是 外相关的临床指南,也来自近几年临床研究获得的证据。 本书收载临床各科常用的药物约2000种。每种药物均列出其通用名、商品名或别名,便于查阅;依分类、指征和剂量、制剂、药动学、作用机制、禁忌证、相互作用、不良反应、注意事项、患者用药指导等项目加以阐述,使读者可以用 短的时间,了解每种药物必需的基本和重要信息。 本书编写的特点是:①列出了每种药物的妊娠分类,有助于指导育龄和妊娠妇女的用药;②不仅叙述了药物主要的不良反应,也列出了与其他药物、食物及其他因素之间可能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