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试图通过广泛汇集古今中外有关中药的文献资料,对中药学进行初步的综合整理,为临床、科研、教学工作和中西医药结合、创造我国统一的新医学和新药学,提供较为全面、系统的参考资料,成为一部切合实用的中药专业工具书。中草药历代文献和各地报道浩如烟海,由于品种复杂,历来存在名实混乱等情况,文献资料中有时众说纷纭,甚至互相矛盾。这些问题,有待于运用各种现代科学方法,结合生产实践、临床应用和科学研究,逐步加以解决。本书分上、下两册,共收载中药5767味。其中包括植物药4773味,动物药740味,矿物药82味,以及传统作为单位药使用的加工制成品(如升药、神)等172味。凡一种植(动)物有几个组成部分供药用,并各具不同之功用者,按临床应用习惯,每个药用部分均作独立的一味药,条分著述。
本册是《药物化学百科Ⅱ》该书以几类重要靶标为背景,系统介绍了靶标策略和药物研究。本册分为两个部分,共9章。部分:选择单一靶标与选择治疗领域的策略比较(第19章):介绍了现代制药业中生物技术的驱动性作用以及新药研发中主要的靶标选择的策略;明确了新药研究中靶标相关的几个概念,包括靶标、分子靶标、治疗靶标、可用作药物的靶标、药物靶标;客观评述了“基因组学泡沫”对药物靶标发现的影响;同时在可实践的水平介绍了基于不同的靶标选择策略建立研发公司的类型及新靶标中的知识产权的情况。第二部分:8类重要的药物靶标的背景与药物研究(第20~27章),从通用命名法、分子生物学分类、蛋白质结构、生理学功能、信号途径、原型药物药理学、原型药物治疗学、与疾病的遗传相关性和今后研究方向等方面依次介绍了8类药物靶标及其药物。
《神农本草经》是中国现存 早的中药经典著作,简称《本草经》《本经》,全书载药365种,其中有200多味药至今常用。书中将药物分为三类,上品为君, ,主养命,可久服;中品为臣,养性, 或有毒,多为补养兼有攻治疾病之效;下品为佐使,多有毒,不可久服,多为除寒热、破积聚的药物,主治病。 《神农本草经图典》是在《神农本草经》的基础上精选精绘编集而成的一部书。按上、中、下品分别记述药物的名称、本经原文、注释、译文、来源和用法、百草医方等,并配以精美中药彩图。本书梳理了中国早期的临床用药经验,文字简练通俗,可作为研究中医药学的参考书。
本书从临床实际出发,以安全用药为基本原则,根据儿童的生理特点和药物治疗特点,详细介绍儿童用药特点、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内容。本书简明翔实,编排新颖,实用性强,便于速查,可作为医生、护士、药师及其他医药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参考书,也可供广大患者查阅参考。
本书从临床实际出发,以安全用药为基本原则,根据儿童的生理特点和药物治疗特点,详细介绍儿童用药特点、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内容。本书简明翔实,编排新颖,实用性强,便于速查,可作为医生、护士、药师及其他医药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参考书,也可供广大患者查阅参考。
《麻醉科医生案头药物速查/医生案头药物速查丛书》编著者张树林。《医生案头药物速查丛书:麻醉科医生案头药物速查》尽可能全地收集了目前麻醉科临床上应用的众多药物以及近年来出现的新药,并根据本专业的临床规律和药物作用特点进行分章节编排,以突出本专业特点,力争做到本专业涉及的药物全,与本科关系不大的药物不再收录。并尽可能收齐药物的别名,以帮助临床医生解决一药多名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