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收载药品近1690种,在第五版的基础上,做了较大幅度的修改,增加了近年来国内研制、投产或即将投产的新药和制剂(包括新剂型),以及部分进口药品共300余种,删除了少部分非处方用药(OTC)、少用或不用,以及临床认为疗效较差、不良反应较多的药品200余种。 本版仍采用表格形式,药品名称规范,剂量、用法准确,作用及用途、不良反应和注意点详实。突出特点是编排巧妙、栏目清楚、查阅方便、一目了然,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是广大医学、药学、护理工作者的工具书,也可供家庭用药参考。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抗感染药;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作用于自主神经系统的药物;主要作用于心血管系统的药物;主要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等。
本书是一本化妆品监管实务用书,主要介绍化妆品基础知识、生产过程和监管实务。 全书内容权威,文字简明,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用性,可供化妆品监管人员,以及化妆品生产、经营从业人员随时查阅。
本书内容包括细菌性、病毒性、真菌性、动物性、过敏性或变态反应性、物理性、瘙痒性、红斑及红斑鳞屑性、大疱性、营养及代谢障碍性、色素障碍性、血管性、角化性及萎缩性、遗传性皮肤病,以及结缔组织疾病、渐进性坏死性疾病、皮下脂肪组织疾病、头发与甲疾病、皮肤肿瘤、性传播疾病共2l章。每个疾病讲述用药思路、西医常规用药方案、西医特殊用药方案、中医辨证治疗方选、名医用药经验方选、中药成药用药方案、注意事项,目的在于规范皮肤病、性病的诊疗。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药科技的日新月异,医院所用药品品种繁多,更新换代快,使一线医务人员很难掌握所有药品资料,也不知道医院是否有某种药品。有鉴于此,医院药事委员会委托药学部组织编写了这本药物速手册,介绍医院使用的西药、中成药及本院制剂,以供医务人员参考。 本书依据药品说明书和其他权威资料,以介绍临床一线日常处方所需的药品基本信息为主,包括商品名、临床应用、用法用量、注意事项和给药说明等项目。收后还附有处方书写规范、常用氨基糖苷类药物峰谷血药浓度范围、常用药物治疗血药浓度范围及体表面积计算方法。 本书为中山大学附属医院生处方时的本院药品速查手册。内容日常处方所需的药品基本信息为主,而详细的药理作用和不良反应等内容则省略,注意事项仅列出重要者。本手册仅供医生参考,不作法典使用。
一、本书为中山大学附属医院医师处方时的本院药品速查手册。内容以日常处方所需的药品基本信息为主,而详细的药理作用和不良反应等内容则省略,注意事项亦仅列出重要者。本手册仅供医生参考,不作法典使用。 二、各药品商品名项下从左至右为厂家名简写、剂型(医保类别)、规格和价格。 三、由于药品同类品种繁多,本手册亦列出商品名和相应的厂家名供医生参考。为节省篇幅,厂家名仅为简写,如需全名,可查阅相关产品说明书等资料。 四、为方便医保病人处方,本手册列出药品所属甲、乙类医保药物类别及药品价格。由于药品价格时有调整,故其仅供医师处方时参考,切不可作为购药的价格依据。 五、药品规格含义。固体制剂:每片(粒)的药品含量X小包装数量[如每盒(瓶)多少片(粒)]。液体制剂:每支(瓶)的药品含量:液体体积。
本书共分两个部分,主要收录了国家基本药物的作用与用途、体内过程、用法与用量、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制剂与规格等内容作了介绍,具体包括抗微生物药、内科用药、妇科用药、眼科用药、麻醉药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全书共4章。第1章为药物不良反应概论,叙述了概念、影响因素、机制,回顾了“重大药害事件”,介绍了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第2章介绍19类药源性疾病,包括肝、肾、心血管、造血等器官和系统,每类疾病介绍了引发药物和防治对策。第3章介绍了25类常见药物的不良反应,每类药物分系统阐述了对人体各系统的不良反应。第4章讨论了中药的有毒与无毒,主要介绍了中药有毒无毒的源流、有毒无毒的含义、确定有毒无毒的依据等内容。 本书可供临床医师、药师及医药院校师生参考。
本书共收载常用中药163种,依据《中药学》按功能分类。每一种中药包括药名、别名、来源、识别要点、性味归经、攻效主治、其他应用、常用量等;每一种中药还收载有实物彩图2-3幅。 药名 包括通用的中药名和中药名的拉丁名称,二者均主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为依据。 别名 收录了古今常用别别名,主要依据《本草纲目》、《中药商品学》等。 来源 包括有植物的科名、种名、种的拉丁名称、药用部位、分布、采收与简单的加工方法等。限于篇幅,若某药有二种以上来源的,由种的拉丁名称一般不仅收载一种。每种中药收载原植物与药材或饮片彩图2幅,原植物彩图均摄自生长地,药材饮片彩图均选用较典型样品摄制,色泽鲜丽,图形清晰,易于辨认。 识别要点 以歌诀的形式,把该种中药的来源、植物的特征进行了浓缩与高
本书是在作者查阅大量中医古今处方并结合数十年临床实践的基础上编写的中西医结合各科疾病辨证处方手册。上篇详细介绍了中医学各辨证体系如八纲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脏腑辨证的经典处方,下篇以临床各科疾病为纲,介绍了涉及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骨科、皮肤科等近200种临床常见病和疑难病的中医辨证要点与处方用药。本书采用表格形式,简明实用,适合于广大临床医务工作人员、基层中西医结合社区各类医药人员查阅和参考。
本书的前身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内部参考资料《协和用药参考手册》,其使用两年来一直广受一线临床医师和读者的喜爱。此次修订编者查阅了大量国内外*文献,结合当前*的循证医学证据和疾病防治指南,按【通用名】【常用商品名】【英文名】【药理作用作用特点】【适应证】【禁忌证】【不良反应】【注意事项】【剂型规格】【用法与用量】【临床应用要点】分项阐述。由于目前大型综合性医院急救药物多采用精确的静脉微泵注射,故本书心血管系统部分特单列一节阐述临床常用急救药物的微泵静脉注射用法,以便查阅。限于篇幅,本书取材多限于贴近临床实际应用的概要内容,如若读者在某方面需进一步了解,请参阅相应的参考书或有关专著。书中所介绍的中药注射液,仅供参考,其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以国家药监(检)部门的相关规定为
本书在汇聚目前国内外有毒与泌香动物养殖及其开发利用的已有成果基础上,吸收精选药材采制、加工、人工活体取毒和取香及应用于医药和香料工业新产品的新经验、新技术编写而成。本书包括药用价值较高的13种有毒与泌香动物养殖品种,在其形态特征、生活习性、饲养管理、繁殖技术、病害防治、药材采制与加工、人工活体取毒和取香及药材加工技术与利用方面作了详细的阐述。内容科学、系统、新颖、翔实,技术先进而具体,适于特种养殖药材生产及其经营人员阅读,亦可供农业院校动物科学专业师生和科研工作者参考。
本书由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方药系主任国家精品课程中药学负责人钟赣生教授主编,包括总论和各论,共28章。内容主要根据中药学教学大纲要求,对有关章节的重点、难点,以形象直观的图表进行解析。总论1-7章,分别为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中药的产地与采集,中药的炮制,中药的性能,中药的配伍,中药的用药禁忌,中药的剂量与方法。各论8-28章,分类 以图表形式介绍了不同中药的药性、功效主治、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章末则为各类中药功用归纳小结、功效及主治病证背记表。 本书主要供中医院校学生、教师参考使用。
本书是适应中医临床用药发展需要而编写的。全书共收载了常用中药18类539味,其中主药418味,附药121味,并介绍了古今用药的经验、某些中药研究成果和多种新的中药剂型。对每味药都具体地叙述了来源、成人、药理、功能、临床应用、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等,还列有一章有毒药物的中毒与解救。全书简明、实用、新颖,是中西医临床医师、药师、护士、医学院校师生较好的参考书。
随着医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不断完善,人们对临床医师、药师合理用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皮肤病治疗方面,医务人员对皮肤科专科用药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了解需要。 为此,武汉市医院作为中南地区较有影响的具有治疗皮肤病特色的大型三甲综合医院,牵头组织该院及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武汉市第三医院等单位的临床医师及药师编写了本书。 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篇,包括皮肤科西药内用药、西药外用药及中药,收录了皮肤科临床常用的药物700余种,并按药理作用分类编排,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各药物的药理作用、适应证、规格、用法及注意事项(主要包括禁忌证、不良反应、配伍禁忌及贮存方法等),同时还根据皮肤科临床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许多较有特色的药物治疗使用方法,附录中收载了药品有效期
临床医师在大量临床病例中发现镇静是许多疾病进行治疗的一个重要步骤,也是部分精神异样、压力释放和复合诊治某些疾病不可缺失的手段。因此,临床医师逐渐将镇静药物作为治疗药物的一种选择。 本书分三章讲述百余种有镇静作用的药物的药名、别名、药理作用、用法用量、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相互作用、药物过量、临床案例等内容。 本书适合临床医师、药师应用。
1.本手册是为医药、科研、临床医护和药事药剂等人员提供的小型工具书,查阅起来极为方便。 2.本手册已收入了"同药异名"药物词条达16550余条,囊括中了目前国内医学临床的各种室用药。“一种药物多个用名”的问题,已是临术医生、护师、药理药师及患者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借助此手册能帮您快速查找。 3.重点查阅方式:(1)按药物系统分类查对;(2)按中文汉语拼音顺序进行曾用名或商品与通用名的查对;(2)按英文曾用名字母顺序进行通用名的查对. 4.本手册是以作者出版的《临床药物速查》为基础,所提供的“同药异名”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华医学词典》 为依据,尽可能地做到国内各家的相对统一。 5.本手册对某些非正规药厂或商家惯用命名不予认可,也不收入,以免造成不应有的麻烦或用药失误,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和经济的担。
书中所采录的每一味中药为佘君精挑细选之品,皆具有取材容易,应用广泛,煮制方便,简便易行,安全有效的特点,可以说是因地制宜,随手拈来,俯拾可用。值得称道的是,许旭芒先生是一位颇有水平的专业摄影师,对书中所选中药,皆配以实物之彩色照片,其原植物、动物、矿物等,以及原生药和经加工炮制后的饮片,均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可见是颇费了一番工夫的,许君之良苦用心于此可见一斑! 因此本书图文并茂,深入浅出,趣味隽永,寓中药学于艺术之中,不仅阅读轻松愉快,而中药的实用知识,更易于深入人心。
张树林主编的这本《内分泌科医生案头药物速查》尽可能全地收集了目前内分泌科临床上应用的众多药物(包括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药物)以及近年来出现的新药,并根据本专业的临床规律和药物作用特点进行分章节编排,以突出本专业特点,力争做到本专业涉及的药物全。每种药物均按中文名称、英文名称、其他名称、药理作用特点、适应证、用法和用量、不良反应、注意事项、剂型和规格的统一格式进行分项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