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教学模式,在医学教育中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病例为载体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引导学生把握学习内容的教学方法,是将基础知识和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打破学科界限,以病人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的自我导向式学习。该概念中突出了PBL两方面的特性:(1)以问题为中心:这种教学方式强调解决临床上发生的相类似的真实问题。这种教学方法建立在真实世界中可能遇到的复杂、零乱的问题基础上,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组织学生合作学习,综合自己和他人的智慧,寻求问题答案;(2)以学生为中心:在PBL教学过程中,学生是真正的知识建构者,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而存在。在PBL的实施过程中,从决策者到实践者再到评价者,尽管充当的角色不同,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动摇。 对于再版
《医学实验技术原理与选择(第2版)/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二五”规划教材》全书共分为十一章,涵盖了分子、蛋白、细胞、组织和动物,免疫、微生物、生理、病理生理、药理和遗传学,以及医学组学、干细胞等内容,从不同层次和不同学科介绍了医学实验中经常用到的实验技术。对每一种实验技术的简单原理、可以检测的指标、适用范围、精确度、对样本的要求、可行性问题等做了介绍。《医学实验技术原理与选择(第2版)/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二五”规划教材》的目的不是向学生提供实验操作的依据,而是为了让学生对各种实验方法的“适用范围和选择”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以便于在科研的设计与实施中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
崔雷主编的《临床信息管理(供临床型研究生及专科医师用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十二五规划教材)》以解决研究生科研和临床中实际遇到的问题为立足点,以“回顾、现状、展望为线索。基础课系列主要围绕研究生科研过程中,从初的科研设计到终论文发表的各个环节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展开。临床课系列以临床诊疗的回顾·现状·展望为线索,通过对具有转折点意义的诊疗理论、技术或方法探索过程的回顾,目前诊疗中的困惑、局限与不足以及诊疗实践中应注意问题等现状的分析,以及所在学科领域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的展望来探讨新的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启发和培养临床创新思维。
医学发育生物学是发育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密切结合并不断应用于医学领域而形成的新兴学科。本书从发育生物学的观点和方法阐明人体各类组织、器官、系统形成过程中的结构特点及其功能的建立、完善、衰减及修复,为医学科研工作者和临床医师解决人体发育研究和发育相关疾病诊治中的理论和技术问题提供帮助。该书分总论和各论两大部分,系统介绍医学发育生物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研究方向以及和各系统发育特征及畸形形成机制。 本书供医学生、医学科技工作者和临床医师参考,也供从事发育学研究的人员借鉴。
《医学信息搜集与利用》是全国高等学校医学研究生国家卫生计生委规划教材之一,以提升医学研究生创新思维和临床实践能力为宗旨,系统介绍医学专业信息获取、分析、评价及综合利用的技术和方法,重点强调对研究生获取知识、挖掘知识、追索文献、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培养。 全书较为全面地阐述了医学信息搜集与利用的相关知识,共分为三篇十八章。资源检索篇介绍各种类型生物医学信息资源的内容、使用方法及检索实例,包括中外文文摘与全文数据库、引文数据库、特种文献信息资源、网络信息资源等;专业利用篇介绍医学信息与学科领域的深度结合,强调通过信息的获取、分析和挖掘解决专业领域的实际问题;拓展技巧篇内容面向科研与临床实践过程,以研究生在信息搜集中遇到的难点和常见问题为线索,介绍如何综合
王辰、陈荣昌主编的《呼吸病学(第2版)》是 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十二五”规划教材。 教材分三篇共三十章,内容包括呼吸总论、呼吸各论 、呼吸疾病的诊治与研究的技术方法。主要供临床型 研究生及专科医师使用。
社区护理技能是护理学的重要分支,是以现代医学及护理学专业理论为基础,研究在社区卫生医疗过程中所应用的护理理论、技能、行为和科学管理的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护理技能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保证社区卫生服务正常运转的关键。因此,作为新世纪的高级护理人才,特别是研究生,很有必要掌握社区护理专业的技能和实践理论方法。 本书共分为七章,包括绪论、社区护理基本技能、社区康复护理技能、社区急救护理技能、社区公共卫生基本技能、社区健康管理基本技能、社区中医护理技能。这些内容覆盖了社区中的基本护理操作技能,并具有较强的系统性。本书作为护理学研究生的必修教材,也可以作为社区高级护理服务人员继续教育和自修提高的参考书。
本书包括护理研究理念、护理研究过程、护理研究工具、护理研究申报与评奖等几部分。在跨世纪人才培训教材《护理研究过程及论文写作》基础上,增加了科研思维、软科学研究工具、质性研究、循证原则等研究生必需的科研知识及高端护理科研内容。适合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及高端护理研究人员使用。 本书是国内一家以刊登护理科研成果为主的《护理研究》杂志社主要负责人牵头,在充分调研的情况下,针对护理硕士研究生做课题的需求,集护理研究经验、教训编写而成。
本书根据学科进展,在第二版的基础上进行了较大的调整。新增了第四章“肿瘤表观遗传学”、第五章“microRNA和肿瘤”、第九章“肿瘤干细胞”;将第二版的“肿瘤多因素多步骤发病机制”、“肿瘤的遗传易感性因素”和“肿瘤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三章内容合并成新版的第二章”基因-环境交互作用与肿瘤”;将“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合并为一章;将“细胞分化与肿瘤”与“细胞凋亡与肿瘤”合并为一章。增加了第十三章中“肿瘤微创治疗”、第十七章中“肿瘤质子和重离子治疗”及第十九章中“肿瘤个体化治疗”等内容,以介绍和探讨肿瘤治疗的新技术
本书主要为研究生使用,以介绍实用技术为主,除介绍基本原理之外,不过多论述庞杂的理论;剔除原版中已不使用或极少使用的技术方法,加入*而实用的技术方法;更加强调图片的质量,力求形态学的直观效果;为了不增加使用者的经济负担,每章的篇幅基本保持不变。本书增加了细胞毒性、培养细胞的质量控制以及细胞培养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各一章,目的在于与时俱进,使本书更具有实用性、时代性。此外,在本书之末,附有细胞培养常用英语词汇,旨在帮助使用者能逐步阅读细胞培养的原著。
本书为研究生教材,旨在为研究生撰写课题设计、实施课题研究、进行资料处理及统计学分析提供帮助,同时又可作为预防医学科研工作者和流行病学工作者的参考书。在此次正式出版前,本书已在研究生教学中使用了十余年,颇得好评,曾获原上海医科大学教材一等奖。 本书共含17章,内容涉及流行病学的原理(如病因论、偏倚、混杂和效应修饰等)及方法学(如生存分析、Meta分析、批质量保证性抽样及经济决策分析等)。另外,有些内容已形成独立单元,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如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实验流行病学、遗传流行病学、血清流行病学及分子流行病学等。
本书为W.Schwarz和J.Rettinger所著的 Foundations of Electrophysiology 一书第二版的中文翻译本。书中介绍了电生理学的创立、发展历史和近年来的进展;概述了电化学的基本原理,涉及整体动物的电生理测定到应用膜片钳微电极技术在单个细胞电生理测定的基本方法;描述了细胞膜主要电导通路的相关特性、细胞膜兴奋性的本质、载体转运区别于通道转运的3大特点,以及如何运用电生理方法进行细胞膜蛋白质功能特性的研究;列举了许多例子阐述电生理学、分子生物学和病理学知识,以及对构成细胞功能基础的膜通透性进行结构、功能和调控的研究。 本书对生命科学、医学,以及对生物学感兴趣的物理学、化学和数学领域内的学生、教师和科研工作者来说,可作为教材和参考读物。
本书紧紧围绕为发展中医骨病学这个大方向服务,尽可能反映骨病领域中医或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成果,同时由于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学科之间互相渗透十分明显,更新周期愈来愈短,很多新理论、新技术已经为中医骨病学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分子生物学技术及其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中药血清药理学技术、生物力学、材料学、组织工程学、基因技术、影像诊断技术、关节镜技术、微创外科技的手段,诊断和治疗水平亦显著提高,这些新进展、新技术在专题介绍中也有所反映,以满足研究生求知、进步的需求。 全书共十六章,章绪论,第二至十六章包括了骨病学的主要专题,各章节内容包括三个部分:1.历史回顾:介绍疾病的概念、流行病学情况、现代医学对疾病的认识历史、中医对疾病的认识情况;2.研究现状:包括病因病机、临
《SAS统计软件应用(第3版)/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二五”规划教材》供医学研究生及科研人员使用。《SAS统计软件应用(第3版)/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二五”规划教材》的前身为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研究生教学用书《医学统计学》的配套教材,之后在该书基础上,对其中绝大部分实例的软件实现方法给出了详细讲解,并分别于2006年和2010年出版了第1版和第2版。本书以SAS9.2版本为基础,增加了SAS菜单操作、统计图形绘制等章节,内容更加丰富,知识更加全面。 《SAS统计软件应用(第3版)/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二五”规划教材》共包含20章,前三章主要介绍了SAS的基础知识;第四章至第十四章介绍了常用统计方法的软件实现,包括:计量资料的描述性统计、两个样本均数比较的f检验、多个样本均数比较的方差分析、相关和
由于免疫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很难在短时间内灵活掌握和应用这些技术,因此研究者急需一本既简单、明了又具有指导性的参考书。一本好的实验技术书既不能单纯介绍理论知识,也不能仅仅介绍实验操作程序,而应该具有举一反三的实用性及指导性。不仅能让读者知道采用哪些实验方法解决哪些具体问题,更重要的是在实验中出现了问题如何去解决。为了更好地将免疫学技术介绍给每位研究者,本书作为一部研究生免疫学实验技术教材及参考工具书,试图在前人编写经验的基础上有所突破,使其更具科学性和实用性。因此本书编写宗旨立足于既注重研究生免疫学实验基本技能培训的需要,又兼顾广大科研工作者研究的需要,力求简明、实用、新颖并富有科学性。本书编者均为工作在科研线的、具有多年相关研究经验的免疫学工作者,在实验方法写作时从
本书为部卫生部规划教材。由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李祖兵教授领衔和全国在口腔颌面创伤领域颇有建树、资历深、基础理论坚实、经验丰富的中青年专家学者们编撰而成。 本教材共24章,包括概述、口腔颌面部创伤伤情判断与急救、口腔颌面部软组织伤、创伤性面部神经损伤、软组织缺损的整复治疗、口腔颌面部异物、颌面部骨折的生物学与生物力学研究、颌骨骨折的固定、下颌骨骨折、髁突骨折、上颌骨骨折、颧骨颧弓骨折、鼻眶筛区骨折、眼眶骨折、全面部骨折、儿童颌骨骨折、老年颌骨骨折、颌面部火器性损伤、口腔颌面部创伤治疗常见并发症、口腔颌面创伤骨畸形的整复治疗、创伤性颌骨缺损的整复治疗、颌面创伤诊断和治疗新进展、口腔颌面创伤信息管理与智能决策系统、口腔颌面创伤外科学相关课题的立项指导等。
曹泽毅、乔杰主编的《妇产科学(供临床型研究生及专科医师用第2版)》以解决临床中实际遇到的问题为立足点,以临床诊疗的回顾·现状·展望为线索,通过对具有转折点意义的诊疗理论、技术或方法探索过程的回顾,目前诊疗中的困惑、局限与不足以及诊疗实践中应注意问题等现状的分析,以及妇产科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的展望来探讨新的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启发和培养临床创新思维。
尤黎明、吴瑛主编的《内科护理学》贯穿以整体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框架的编写思路,以期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临床思维和工作方法,及时发现和正确解决临床护理问题的能力。本书反映国内外临床医疗及护理的新进展、新技术和新的诊治标准和指南,更新和补充临床新的诊断、治疗和护理的方法、技术。本书包括了内科各系统专科、传染病、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适当增加了病种(已关注2011年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涵盖的病种)。本教材主要供我国高等护理学专业普通教育本科学生使用,也可供高等专科、高等职业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学生和临床护理工作者使用和参考。
黄金月主编的《高级护理实践导论(第2版)》在5年前构想的时候是为了推进护理,介绍APN的概念,让有志之士能在更高、更远处看护理,将护理从打针、发药等常规工作中提升,发挥护理的精华和价值。对护理的追求不只限于在课堂和科研的理论层面,而同时应该促进更优质的实务。事实上,护理专业存在的意义也正是为了给受照顾者带来好处。因此这本书主要是为3类读者而写:类是追求不断进步的护理专业同仁;第二类是计划开拓APN的医院、社区领导及护士;第三类是护理研究生教育的教师及学生。
分子生物学技术是当代中医药实验研究的领先技术。本教材根据卫生部教材办公室的统一要求,从中医药研究实际出发,常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及其在中医药研究中的运用,以加强中医药研究生的科研思维、方法和能力的培养,着重解决能否用、为何用、怎样用的问题,更好地促进中医药的研究与发展。本书分7个部分:一是绪论。介绍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中医药研发中应用的现状,深入浅出地介绍如何用和怎样用以及本书各章节的结构与不同技术间的关系。二是分子生物学常用基本技术。三是DNA的研究方法。四是RNA的研究方法。五是蛋白质的研究方法。六是基因功能与表达调控的研究方法。七是分子生物学常用网络资源及利用。本书适用于中医药专业的研究生以及非中医药学科从事分子生物学领域研究的研究生及其工作者。
《医学细胞生物学(供研究生及科研人员用第3版)》在上版的基础上,编者杨恬对第3版教材的目标定位、编写理念、结构设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首先,不仅着眼于知识传授,更希望帮助研究生们开阔视野、启迪思维、提高他们探索未知生命现象的兴趣和能力。 《医学细胞生物学(供研究生及科研人员用第3版)》介绍学科整体面貌,阐明各领域知识的基本构筑,更要重点说明*研究进展,应用现状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分析及评估各研究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其次,更突出知识内容的更新,更强调知识架构的调整,更注意与相关课程的集群关系,更能够引导思维的创新;围绕培养具有发展潜力的高素质研究生的标准,确定本教材内容的深度与广度;同时,兼顾教材的区域适用性和教学可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