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教学模式,在医学教育中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病例为载体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引导学生把握学习内容的教学方法,是将基础知识和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打破学科界限,以病人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的自我导向式学习。该概念中突出了PBL两方面的特性:(1)以问题为中心:这种教学方式强调解决临床上发生的相类似的真实问题。这种教学方法建立在真实世界中可能遇到的复杂、零乱的问题基础上,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组织学生合作学习,综合自己和他人的智慧,寻求问题答案;(2)以学生为中心:在PBL教学过程中,学生是真正的知识建构者,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而存在。在PBL的实施过程中,从决策者到实践者再到评价者,尽管充当的角色不同,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动摇。 对于再版
全书从新药的概念、特点、发现的途径及影响新药发现的因素入手,结合新药研究中的物理和化学问题,如先导化合物的确立和候选药物的形成,以及新药筛选中的方法和模型的建立等问题,进行了重点探讨。并对新药研究中,药效学研究的基本技术要求如药效学模型选择和评价,药物之间作用的相互关系,药物的体内过程以及药代动力学/药效学与新药开发的关系等进行了系统介绍。在此基础上,又对新药研究中的一些普遍性内容,如一般药理学,毒理学包括遗传毒性、致癌性、生殖毒性、全身毒性及特殊毒性,以及近年来药剂学中采用的新技术和新剂型等进行了较为详尽地介绍,尤其针对新药研究过程中所涉及的知识产权问题,结合我国现行药品管理法规和新药研制现场核查的有关规定进行了仔细剖析和全面介绍,对于新药的Ⅰ期临床评价与GCP也进行了
《医学实验技术原理与选择(第2版)/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二五”规划教材》全书共分为十一章,涵盖了分子、蛋白、细胞、组织和动物,免疫、微生物、生理、病理生理、药理和遗传学,以及医学组学、干细胞等内容,从不同层次和不同学科介绍了医学实验中经常用到的实验技术。对每一种实验技术的简单原理、可以检测的指标、适用范围、精确度、对样本的要求、可行性问题等做了介绍。《医学实验技术原理与选择(第2版)/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二五”规划教材》的目的不是向学生提供实验操作的依据,而是为了让学生对各种实验方法的“适用范围和选择”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以便于在科研的设计与实施中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
崔雷主编的《临床信息管理(供临床型研究生及专科医师用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十二五规划教材)》以解决研究生科研和临床中实际遇到的问题为立足点,以“回顾、现状、展望为线索。基础课系列主要围绕研究生科研过程中,从初的科研设计到终论文发表的各个环节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展开。临床课系列以临床诊疗的回顾·现状·展望为线索,通过对具有转折点意义的诊疗理论、技术或方法探索过程的回顾,目前诊疗中的困惑、局限与不足以及诊疗实践中应注意问题等现状的分析,以及所在学科领域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的展望来探讨新的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启发和培养临床创新思维。
《人体解剖学》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较大努力:高职高专重点内容详细阐述。不太重要的、专科层次不是必须的知识点则简述。也有一些内容是为需要以后升本的学生做一点必要性讲述。 加大了插图和表格内容。使图表增加到330余个。图表对于形态学课程而言能巩固、加深理解基础知识的学习与记忆,本教材着力通过绘制和着色,增加插图的表现效果,力争使这本解剖学教材变成一本学生喜欢阅读、爱不释手的教材,使教学效果得到进一步提高。 参照文献。我们参考了外若干本教材,调整和修正了一些解剖学数据。 在阐述正常解剖结构基础上,更紧密联系临床和护理实践,增加了一些拓展性相关知识,以便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针对专科生的接受程度,参照实际的教学效果,适当调整了教材的结构和教学顺序,保证专科水平学生简明扼要、高效地掌握基
本书是作者根据多年教学和科研实践,充分考虑到目前高等院校研究生“医学免疫学”教学的现状和需要,并参考国内外*文献和教材所编撰的免疫学教材。全书涉及免疫系统解剖、免疫系统生理、免疫病理和免疫学应用等内容,共分为23章约70万字,并有120余幅插图和5篇附录。本书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免疫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并结合现代免疫学*进展,简明扼要、深入浅出地介绍了重要免疫学现象的分子机制,是一部很有参考价值的医学参考书。 本书主要适用于高等医学院校基础与临床各专业研究生作为“医学免疫学”课程的教材,也可供免疫学专业人员和临床各科医务人员作为掌握和学习现代免疫学理论的参考书。 本书为的研究生教学用书,为科学出版社出版高等医学院校选用教材《医学免疫学》(龚非力主编)的再版,曾荣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
根据各地使用小儿外科学研究生教材第1版的反馈意见,冯杰雄、郑珊主编的《小儿外科学(第2版)》重写了全书的大部分章节,并根据近年来小儿外科的发展,增加了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治疗、外科感染等内容。因为小儿外科研究生在本科阶段对小儿外科知识学习的时间有限,为便于学生理解这些“评述”内容,每一章均增加了疾病基础知识的概述。 《小儿外科学(第2版)》还强调了对“评述”内容的归纳,适当增加一些图示,以便研究生更容易理解所介绍的知识。同时对研究方向进行了梳理,以利于研究生掌握小儿外科的发展动向。
本教材是各位教员在长期从事研究生教学和科研活动基础上编写而成的,是他们从事科研、教学、工作的经验总结,既有基础理论知识,又有该领域*研究进展、新技术和新方法。内容主要包括细胞培养基础知识;多种细胞培养技术如细胞原代和传代培养技术、单细胞和球体细胞分离培养技术、肿瘤细胞培养、神经细胞的分离与培养、造血干细胞及其分离培养技术等;多种细胞操作技术如细胞因子的信号转导及研究相关技术、杂交瘤细胞系建立(细胞融合、克隆化培养、单克隆抗体的筛选与鉴定、细胞株的冻存及抗体纯化等)、细胞原位PCR技术、细胞转基因方法、细胞染色体制备等;细胞的多种仪器设备使用技术如原子力显微镜、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的原理及应用、细胞膜片钳技术及应用、流式细胞术以及系列显微摄影技术等。本教材的特点是理论与
本书以培养适应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的高级研究人才为目标,以近年来国内外中药化学学科基础理论体系和前沿研究新进展为核心,突出实用性,密切结合研究生的研究需求,加强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等实际应用的介绍,着力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和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本书内容包括现代提取分离方法,现代波谱技术在中药有效成分研究中的应用,中药化学成分的生物合成,结构修饰和改造,生物转化,中药有效成分的ADME(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生物碱、三萜类、甾体类、黄酮类、木脂素类、香豆素类、环烯醚萜类和鞣质类等重要结构类型的中药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以及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不仅可作为中药化学学科研究生以及相关学科研究生的教学用书,也可供高等学校师生、有关机构的科研工作者参考。
《中药鉴定学专论》是由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卫生部教材办公室和人民卫生出版社组织编写的部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研究生教育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适用于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综合性大学或医药院校中药学专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同时也是从事中药鉴定学及相关学科教学、科研、生产和管理的中医药工作者的高层次参考书。本教材依据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的统一要求,注重中医药研究生教育规律和本学科特点,是在中药鉴定学本科教育的基础上,汇集了全国高等医药院校几十年研究生教育的经验,并吸纳了国内外*研究成果编纂而成的。全书共十七章,每章围绕中药鉴定学科的“热点”、“难点”、“疑点”、“重点”等设置专论:从中药鉴定学导论,中药质量标准及中药标准物质研究,中药材品种鉴定的思路与方法,中药采收、贮藏
中医药基础理论是一门系统闸发中医药学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的学科。本教材内容包括绪论、中医学的哲学基础、藏象学说、人体的物质基础、经络学说、病因病机学说、中药学基础理论、预防与治则、养生保健、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等十章,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中医中药学的基本理论和现代研究进展。本书的特点是:知识要点明晰,理论概括性强,简明扼要;中医与中药紧密联系,系统和相关性强;广泛吸收和展示了中医药现代研究成果,对科研有较好的启迪作用。 本教材可作为高等院校生物医药类研究生、留学生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中医药爱好者和研究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结合相关学科的*进展和实际工作经验,从实用的角度,主要论述了现场调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选题和课题申请书的撰写、调查设计、问卷设计、调查实施、定量和定性资料的收集方法及调查报告的撰写,以及社区卫生服务研究的设计原理和方法等。内容系统,论述清晰,具有鲜明的学科发展与实用的特色。适用于公共卫生、卫生管理及医学专业研究生教学,也是相关专业科研工作者的参考书。
这本由马莲主编的《唇腭裂与面裂畸形》从理论篇、临床篇和研究篇入手,共分17章,采用了大量的示意图和患者实例照片。在理论篇中,除了唇腭裂与面裂的病因学、流行病学以及唇腭裂的解剖和生理外,首次加入了语音与腭咽部结构以及唇腭裂及面裂序列治疗的有关理论问题;临床篇不仅对原发及继发唇腭裂畸形的手术修复方法进行了回顾和展望,对于同临床治疗有关的各治疗阶段的评价方法以及唇腭裂的非手术辅助治疗也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述;在研究篇中,除了对唇腭裂及面裂的分子生物学及基因研究进行评述外,还详细介绍了遗传学的研究方法,并对与临床密切相关的上颌骨生长发育,腭咽闭合等研究领域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抛砖引玉的阐述。
孙皎编*的《口腔生物材料学(供口腔医学类专 业用第2版)》内容包括口腔生物材料的研究进展以 及口腔生物材料的分析与检测方法两大部分。**部 分共分九章,其中**章简要阐述与口腔生物材料生 物相容性相关的一些基本知识和研究动态;第二至第 五章选择目前与临床应用和研究紧密相关的复合树脂 充填材料、根管充填材料、盖髓材料、口腔粘接材料 、全瓷修复材料、增强树脂材料、金属材料和牙齿预 防材料,重点探讨其应用现状、存在问题、研究热点 和发展趋势;第六至第八章分别围绕口腔颌面部植入 材料、口腔生物可降解和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口腔纳 米材料与技术这三大类覆盖应用领域相对较广、知识 较新、发展较快速的领域,着重叙述其基础知识以及 相关的研究进展;第九章简要介绍口腔生物材料市场 准入所归属的领域——口腔医疗器械的标
本书共分四章。章的概论部分,翔实、全面、扼要地对《本经》的内容、价值、版本、学术观点、理论特点和疑点、难点,给以简明阐述或精要剖析。第二、三、四章,分章论述了《本经》上、中、下三品的全部中药。各药下一般设有[原文]、[效用钩玄]、[例方撮要]、[验案举隅]、[扬长阐微]、[效能拓展](包括现代研究)等项。对每味药物的阐释,力争既不遗漏古代医家理论观点和实践经验,也不忽略当代临床经验总结和*科研成果,从而使千古以来有关该药的认识、研究和运用一脉相承,真正揭示该药的实用价值,也为今后药物的研发提供思路和依据。 本书可供中医药、中西医结合各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学习使用,也可作为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科研工作的中高层次人员的重要参考书。
刘民主编的《医学科研方法学(供研究生及科研 人员用第2版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十二五规 划教材)》为研究生教材系列教材之一《医学科研方 法学》第2版,《医学科研方法学(供研究生及科研人 员用第2版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十二五规划 教材)》目的是要在临床型研究生临床技能、临床创 新思维的培养过程中起到手电筒、导航系统的作用, 注重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编写的切入点:在注重解决临床实际的前提下,强 调诊疗现状的剖析,必要的地方辅以回顾和展望(回 顾·现状·展望)。是临床研究生和住院医师不可多 得的自我提高用书。
本书紧紧围绕为发展中医骨病学这个大方向服务,尽可能反映骨病领域中医或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成果,同时由于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学科之间互相渗透十分明显,更新周期愈来愈短,很多新理论、新技术已经为中医骨病学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分子生物学技术及其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中药血清药理学技术、生物力学、材料学、组织工程学、基因技术、影像诊断技术、关节镜技术、微创外科技的手段,诊断和治疗水平亦显著提高,这些新进展、新技术在专题介绍中也有所反映,以满足研究生求知、进步的需求。 全书共十六章,章绪论,第二至十六章包括了骨病学的主要专题,各章节内容包括三个部分:1.历史回顾:介绍疾病的概念、流行病学情况、现代医学对疾病的认识历史、中医对疾病的认识情况;2.研究现状:包括病因病机、临
本教材主要是面向牙周病学专业的研究生,目的是在复习、巩固牙周病学相关基础知识外,更多地介绍一些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动态和成果。因此,本书并非按一般教材的形式全面介绍,而是从牙周组织生理、病理、病因,与全身系统间的关系、诊断技术、牙周组织再生、牙周病的基础和手术治疗、综合性治疗技术等方面,立足于循证医学进行选择性叙述,并介绍临床研究设计的基本方法和要求,分享国内、外相关杂志和论文发表的经验。
由金岩主编的《口腔颌面发育生物学与再生医学》共分两部分22章,部分为本领域国内外权威专家的述评;第二部分主要介绍口腔颌面部发育学与再生医学的相关概念、颌面部以及牙发育的一般过程和基本规律、干细胞在颌面部以及牙发育过程中的作用、颌面部各个组织器官的再生研究的现状以及研究进展等,并且在附录中有针对性地向本领域研究生介绍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源期刊杂志。 本书作为研究生规划教材,目的主要是为有志于口腔颌面部发育和再生医学的广大研究生,提供一本有重要参考价值的书籍,并填补国内此方面的空白。
《医学信息搜集与利用》是全国高等学校医学研究生国家卫生计生委规划教材之一,以提升医学研究生创新思维和临床实践能力为宗旨,系统介绍医学专业信息获取、分析、评价及综合利用的技术和方法,重点强调对研究生获取知识、挖掘知识、追索文献、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培养。 全书较为全面地阐述了医学信息搜集与利用的相关知识,共分为三篇十八章。资源检索篇介绍各种类型生物医学信息资源的内容、使用方法及检索实例,包括中外文文摘与全文数据库、引文数据库、特种文献信息资源、网络信息资源等;专业利用篇介绍医学信息与学科领域的深度结合,强调通过信息的获取、分析和挖掘解决专业领域的实际问题;拓展技巧篇内容面向科研与临床实践过程,以研究生在信息搜集中遇到的难点和常见问题为线索,介绍如何综合
黄悦勤主编的《临床流行病学(供临床型研究生及专科医师用第4版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十二五规划教材)》为全国高等学校医学研究生第二轮卫生部规划教材之一。《临床流行病学(供临床型研究生及专科医师用第4版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十二五规划教材)》目标读者对象为临床流行病学临床型研究生。目的是要在临床型研究生临床技能、临床创新思维的培养过程中起到手电筒、导航系统的作用,注重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在注重解决临床实际的前提下,强调诊疗现状的剖析,必要的地方辅以回顾和展望(回顾·现状·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