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作者以20余年写作和发表SCI医学英文论文的经验为基础,结合有关文献撰写而成。书中以翔实的例证说明SCI医学英文论文写作的要点和技巧,很多材料是首次公开发表。全书共分五章。章为概述,介绍SCI的概念及影响因子和重要的SCI医学英文期刊。第二章讨论如何撰写SCI医学英文论文,重点讨论如何撰写论文的主体,即引言、材料与方法、结果及讨论。第三章对SCI英文论文中语言的表达和图表的使用技巧予以解释。第四章探讨论文初稿形成后进行自我修改和编辑的技巧。第五章说明SCI医学英文论文投稿及修改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包括如何回答编辑及审稿人的问题等。本书由文师吾、谢日华编著。
由藏医分会组织专家负责编制的包括藏医达尔卡(放血)医疗技术、藏医热吉(牛角吸附)医疗技术、藏医美杂(火灸)医疗技术等9项技术操作规范
作者明代著名医家徐春甫,是新安医派为重要的医家之一。他不仅在京师担任太医院吏目,还是我国早的医学学术团体组织者与发起人,具有丰富的医疗经验与精深的理论修养,学术上很有影响。后世流传很广的是他的另一部著作《古今医统大全》,那是一部汇编性的著作。实际上,《古今医统大全》是徐春甫30多岁时所编的著作,而《医学指南捷径六书》则是他74岁时的著作。所以,徐春甫本人真正的学术思想反映在《医学捷径六书》中。所以,此书的出版首先可资临床医生在实践中参考应用,同时,也是作为研究新安医学理论特色的重要资料。
本书具有如下特点:·按照基础统计、研究设计两大部分,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比较系统地介绍了统计方法在医学科学研究的应用,内容丰富、重点突出、实用性强,适用于中医学(含骨伤方向)、针灸推拿学、中西医临床医学、护理学、康复治疗学等专业用专业本科生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力求深入浅出地对医学统计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进行阐述,淡化数学公式的推导与证明,着力于常用统计方法的基本思想或原理的通俗解释与理解,强调设计优先,明确资料属性,侧重统计方法的应用条件、具体应用和统计结果的正确解释与表达。
本书主要从学术思想、临证治验、医案选介、从医笔记等方面总结阴老近50年治学从医之路,重点展示其巧用经方诊治疑难重病的经验,及其用药简廉,但疗效显著的遣方用药思路。书中经验方附有辨证加减用药,方便读者临证学习运用。
《实用儿科医嘱手册(第2版)》以重点介绍儿科常见疾病的医嘱书写为主,如儿科急症、感染性疾病、营养性疾病以及新生儿、呼吸、消化、泌尿、血液、心血管、神经、内分泌代谢、免疫等各系统的儿科常见病,同时介绍部分常见病的护理常规。所介绍的医嘱主要为住院医嘱,少数为门诊处理;内容是以某一特指病种已初步明确诊断者、或倾向于该病种的常用诊疗方案为基础,并选择该病种的好发年龄为药物剂量计算标准举例,力求符合现有的儿科诊疗规范并着重介绍相关的诊治新技术新药物。
药学文献信息检索课程是伴随着药学学科迅速发展应运而生的一门专门研究如何获取所需药学知识的科学方法课程,也是对药学专业的学生开展药学信息教育的重要课程。其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药学专业学生的信息素养、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药学是由化学、医学、生物学等相关学科知识综合而成的一门交叉学科,药学信息则涵盖了药学各个学科、专业领域的内容,包括药品的研制、生产、流通、使用和管理,横跨科研、工业、商业、卫生、教育、管理等行业和系统。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存在着药学信息总量、药学信息种类、药学信息质量与个人信息获取能力有限的矛盾。因此,对于药学专业的学生和药学科研工作者来说,提高信息素养显得十分重要。 本书结合信息素质教育,构建了信息检索基础知识→中外文信息检索工具→网络资源检索→文献利用
本词典部字数逾100万,其出版宗旨是:1、精选实用;2、收词新颖;3、深入浅出;4、译词广泛;5、便携便查。本词典适用于广大医学院校师生的教学和临床医生的进修和常规诊疗工作,也可在科研、外贸、会展和一般翻译一作为随身工具书使用。
费勤福编写的《病历书写规范( 版)》讲述了:病历作为临床医学文书,客观记录了患者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反映了医疗行为的全过程与质量,历来是医疗教学、科研的 手资料, 是行业管理中综合评价医疗技术医疗质量和医院管理水平的依据。
《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医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根据*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2009年8月颁布的《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编写而成。《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医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共分8章,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XP操作系的基本操作、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应用、Word 2003文字处理软件、Excel2003电子表格处理软件、PowerPoint 2003演示文稿制作软件、Access2003数据库管理软件和医学信息系统基础。 《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医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结构严谨、逻辑清晰、案例丰富、通俗易懂。通过介绍计算机技术对医学发展的影响,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与工作中具备熟练操作计算机的技能,进一步在医疗卫生领域运用数字化思维,从而为设计和构架数字化医疗项
本书概述了信息素质的含义和培育途径,介绍了信息资源和信息检索的基础知识,概要介绍了常用的中、外文信息检索工具。在此基础上,针对医学的专业特性,介绍了网络医学资源、医学信息的分析与利用及相关知识。本书知识结构全面,注重与实践相结合,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适合作为高校医药学专业的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的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的读者参考。
《近代国医名家珍藏传薪讲稿:医史类》是在对上海地区现存近代各地医家讲稿文献全面系统梳理的基础上,选择具有学科代表性、医家特色鲜明、内容完整的讲稿进行分类整理校注而成。包含了戴达夫、卢朋著等的《医史》讲稿。在每种讲稿前撰有医家简介、内容提要,以帮助读者了解医家生平事迹、学术背景及讲稿内容梗概。对于文中部分难读性的字词、成语典故,均一一出注说明,便于读者阅读和理解。
仝战旗、李镤编著的《袖珍实用全科医生手册(第2版)》版自2002年出版以来,以其袖珍、全面、中西医并重、实用深受读者好评,多次重印。随着医学发展,应读者要求,我们编写了第二版。第二版基本保留上版编写体例,共分为五章。章介绍临床常见的各种症状的鉴别和处理原则。第二章对常见疾病进行分类介绍,包括临床特点、辅助检查、治疗和危重症处理等。第三章更新了大量临床常见检查结果的数值和检验结果的临床意义。第四章中医基本知识和技术介绍中医诊断思维和治疗基本规律、常用社区中医适宜技术、中医的养生常识。第五章介绍常用中西药物的药理作用、注意、参考剂量。书后附中医方剂索引、疾病名称索引、药名索引,便于读者查询。 本书适合临床医生、进修医生、实习医生参考使用。
本标准的4.2.4,4.4.1,4.4.5,4.4.6,5.2.1,5.2.2,5.2.3,6.1.2.4,6.2.3,7.2,7.3,7.4,8.2。2,8.3.2,9.1.7,9.2.3为强制性,其余为推荐性。 本标准代替GB 14925--2001《实验动物 环境及设施》。 本标准与GB 14925--2001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a)对标准的范围、引用标准、定义进行了规范; b)对设施、环境、工艺布局的规定更具可操作性; c)对污水、废弃物及动物尸体处理、笼具、垫料、饮水、动物运输的规定较为具体。 本标准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附录H、附录I均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实验动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全国实验动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云波、王清勤、陈振文、萨晓婴、张道茹、刘年双。
《医学科研中的统计方法》作为医学硕士研究生的必修课是非常必要的。它将全过程指导研究生的学位科研课题研究工作,包括总体设计、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论文书写。 《医学科研中的统计方法(第四版)》保留了第三版深入浅出地讲解医学研究生所必需的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的内容。根据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医药研究生的研究课题的多样性,第四版增加了如下实用的内容:多个时点进行测量的 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 ;分类资料分析的 非条件概率Logistic回归 ;生存分析的 Kaplan-Meier生存分析 、 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 ;新的诊断试验方法及新的诊断指针的有效性、适用性评价的 反映诊断试验的诊断价值的ROC曲线分析 ;医学流行病学、社会医学、心理学、卫生管理学常用的 调查量表设计及其信度效度分析 及规范医学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