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作人最後一部作品 回顧一生傳世之作 不凡之人的不凡之書 超越半世紀的經典 與魯迅、胡適同為引領新文化運動之聞人, 他的散文到底有多風靡世人,竟能自成一派? 他的「人的文學」與傳統的文學又有什麼不同? 他的文章對研究魯迅提供了多少珍貴的第一手史料? ※大文豪魯迅之弟,中國最負盛名的散文及文學翻譯家,與胡適並列為新文化運動執牛耳者!獨創的散文風格風靡一時成言志派;並以「人的文學」奠定了五四文學基調。 ※《知堂回想錄》是周作人所有作品中篇幅的一本,也是他晚年回顧一生的完整回憶錄,全書分四大卷,共兩百多篇。原刊載於報紙副刊,後才集結成冊,書籍正式出版時,周作人已去世三年有餘。 ※周作人的文章兼具文學性與史料性,親身經歷許多重要歷史事件,如辛亥革命、張勳復辟、新文化運動等
數年前亦舒停寫《明周》專欄後,就再沒寫新散文了。 本書輯自九十年代未曾出版過的散文。重溫那個年代的人和事,是一份回憶,亦可以是一個時代的印記。 如無意外,這是亦舒的最後一本散文集。
凡是不願隨波逐流的人, 都要耐得住那份寂寞。 張愛玲自傳小說三部曲 逢甲大學張瑞芬教授:「這是一個太悲的故事。 繁華落盡,往事成煙,只留下一個活口來見證它曾經的存在。」 張愛玲 百歲誕辰 紀念版 《易經》與《雷峯塔》、《小團圓》並列為張愛玲的自傳小說三部曲。好不容易逃出衰落破敗、人心險惡的「雷峯塔」,隻身遠赴香港求學,卻又迎頭撞上席捲而來的戰火,猛地燃起了她的孤絕與恐懼。歷盡前半生的情感顛沛,等待她的會是柳暗花明的新生,還是時移事易的囚局?《易經》不是卜運問卦的天命之書,而是記錄張愛玲多舛一生的「變易」之書,透過「琵琶」這個角色的強烈投射,張愛玲娓娓奏起一首起落無常的生命殤歌,而當最後的故事說完,說故事的人,又該何去何從?
※收入周作人散文隨筆五十一篇,是周作人後期的雜文作品。包含〈冬天的蠅〉、〈談金聖歎〉、〈兒時的回憶〉、〈說鬼〉等著名篇章。雖名為雜記,但信手拈來皆是作者對人生際遇、人情世故、人文思想的體悟,既說神鬼,也談萬物。可搭配《苦茶隨筆》一起閱讀更有感! ※冬天的蠅跟夏天的蠅有何不同?周作人對金聖歎是如何評斷的?除了談人,周作人也談鬼!油炸鬼又是什麼東西?想知道情書要怎麼寫嗎?又要如何體會文字的趣味?曾旅居過日本的周作人亦大談日本的衣食住以及關於日本語的感想,看他趣談中日大不同! ※大文豪魯迅之弟,中國最負盛名的散文及文學翻譯家,與胡適並列為新文化運動執牛耳者!*創的散文風格風靡一時成言志派;並以「人的文學」奠定了五四文學基調。 ※周作人被譽為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百科全書式的人物
內容簡介: 「凡事往好處想,得到的才是最好的,自然開心。」 疫情改變了社會常態,而很久沒有見面的蘇季一家人亦在疫情下相聚在一起,可算是因禍得福嗎?蘇季為人樂觀闊達,為了家人甘願吃虧,擔當起照顧家庭的責任。她亦與分開三年的前男友重逢,當初因為原則問題分開的他們,又會重新在一起嗎?
內容簡介: 人人都知道時間過得快,可是,如非親自經歷,真想不到會快成這樣,早知如此,每天都應開心地過,我覺悟得太晚。 情愛之中,何謂正常?世界每天在變,正常的標準也在變,不變的是當局者總是迷醉其中,不能自拔,亦不容旁人置喙。
亦舒所著《流金歲月》是一本雙主角的小說。 朱鎖鎖與蔣南孫自中學相識,性格有別,但成為摯友,患難與共;投身社會後,歷盡人事滄桑,她們兩人會走向何方? 兩個人,兩條路,兩種過程兩種結果,用南孫和鎖鎖的抉擇去演繹兩種生命,《流金歲月》是表現亦舒小說題材的集大成者。
天下有趣的文章是隨手畫出來的, 看色如讀字。 馮傑擅長描繪生活,飲食、植物、動物、人物等,他可以為筢子撰文,幫蒼蠅繪圖,訴說石頭和鹽巴的故事,於日常瑣事中表現出風俗民情與文化的多樣貌。他的文風詼諧而雅致,見微知著,古樸、現代穿梭自如,尺幅之內有線條和文字的交融糾纏,又有意象和色彩的會意之處,全書文畫互補,自成一格,作一種趣味的嘗試及探索,適合掌上細品把玩。 「人的一生看起來很長,像一條繫滿煩惱和瑣碎的繩索,貌似比人的腰帶都要長。人到盡頭時才知道很短,不是腰帶,竟像衛生間的一卷手紙,印象裡厚厚的,漫不經意地抽著、抽著,單聽馬桶嘩啦一聲吟唱,哪一天這人生就沒有了。」──馮傑
華人作家高踞美國暢銷書籍排行榜第一名長達一年的唯一著作 林語堂最膾炙人口的傑作 他並未博覽群書,卻喜愛以形形色色的人生為課本 他重視不摧毀人生好奇意識的作家,遠勝經典哲學家 他慣常自低微的便宜書或絕版書中尋找獨到的驚喜 一樣的人生,不同的角度 林語堂品味人生,品味生活藝術 人生像一首詩,它有韻律和拍子,也有生長和腐蝕的內在循環。從中體驗人生的韻律之美,如同欣賞交響曲般地欣賞人生的主旨。欣賞它急緩的旋律,以及最後的決定 我的思想並不怎樣深刻,讀過的書也不怎樣廣博。 一個人所讀的書太多,便不辨孰是孰非了。 我沒有讀過洛克、休姆或伯克萊的著作、也沒有讀過大學的哲學課程。在專門技術上講,我所應用的方法,所受的訓練都是錯誤的,我並不讀哲學而只直接拿人生當作課本,這
一枚客語一篇故事! 客家書寫的創新形式,最醇厚的客家風情主題;實驗客家文學的幽微韌性,拔高客語的韻味及深意。 葉國居將客家莊的日常,繪出濃淡皆宜的景緻,字裡行間流露故鄉的溫情,更提煉出客家文化的全新語字。他採用「一枚漢字客語新詞」創造「一篇客家故事」的書寫,既有感性的情節,更飽含正宗客語傳承的知性及使命。 以記憶中客家莊舊常瑣事為經緯,織錦了親情的嬗遞和客家生活點滴,字裡行間對故鄉溫情綿綿,更提煉出文化的詞彙與客家人情世故。 收錄漢字客語及書法揮毫字畫,結合散文與書法藝術,傳遞有溫度的閱讀感受。 書封特選極具手感、含紙張纖維的厚磅進口美術紙,用四色UV印刷,搭配作者親自揮毫、燙印湛黑的書名和主視覺;整體設計來自對傳統文化傳承的致敬。 本書特色 ●繼獲獎好評大作《髻鬃
《神州奇俠》為溫瑞安*具紀念性的傳奇故事 溫瑞安──與金庸、古龍、梁羽生並列為新武俠四大宗師 他的詩作聞名於港台,他的事蹟如同武俠小說一樣傳奇 「神州奇俠的激越、神州奇俠的情懷、神州奇俠的快意恩仇可歌可泣,我想,我不能也無法再重頭活一次,故此不一定能再寫得出來。雖然,我以後的小說可能更臻成熟,結構更加周密,筆法更為洗煉,但永遠不是神州奇俠式的大氣大概、大悲大喜、大起大落、大情大義。」──溫瑞安 為一首詩而往來三千里 為一句話而生死兩無悔 為一次抱不平而對抗一統武林的權力幫 為一個信念而決戰稱霸江湖的朱大天王 《神州奇俠》蕭秋水系列初寫於一九七七年,溫瑞安在台大成立神州詩社時期。內容描述「浣花劍派」的蕭秋水結合一干少年英雄力抗權力幫、鏟除附逆於秦檜的朱大
蘇童的散文 文字簡潔,風格恬淡,蘊藏無窮的藝術魅力。 在平實的語言後面,飽含著對生活的感受,讓讀者細細體會、咀嚼。 《童言童語》,或直抒胸臆,或旁徵博引,或幽默諧趣, 帶有江南小鎮獨特的印記和情調。 在淡淡的氛圍中,給人一種以美的薰陶。 中國當代知名作家、曼氏亞洲文學獎得主 蘇童最新散文結集《童言童語》 本書結集自蘇童41篇散文,分為兩大輯:第一輯「記憶碎片」輯錄蘇童的童年生活、南方記憶,記述其自小生活過的景、物、人、事;街道、橋、工廠,儼然的井市生活,展現出作者以小見大的視野,以及濃郁的市民氣息,讓讀者體會到繁華都市旁的井市生活,實在和可貴。第二輯「文字生涯」則收入蘇童的文學觀點、創作感想、閱讀所得。全書貫穿著作者從童年到成人的成長過程中經歷的悲哀喜樂以及悵惘、隱
暢銷超過百萬冊,風靡華人世界的網戀小說經典之作 25週年特別珍藏版,新增四萬字番外篇 一場*美麗的網路邂逅,當痞子蔡遇見輕舞飛揚 大學校園裡最經典的純愛故事,網路上瘋狂轉載的熱門小說 25年後,時光再回轉,跟著蔡智恆回到那個網路尚未普及的年代 在信件的字裡行間,刻劃著老派的浪漫、質樸的愛戀,以及最單純真摯的情感 PH值小於7的微酸心情,25年後,讓痞子蔡繼續告訴你 在痞子蔡和輕舞飛揚相遇的時代,他們敲打著鍵盤,這是只屬於他們的,指尖的記憶; 在蔡振輝和葉秋螢相遇的時代,他們寄情於信件,這也是只屬於他們的,書寫的記憶。 不變的是,用文字裝載著專一與真摯的情感,傳遞給茫茫人海中唯一的你/妳。 「如果把整個太平洋的水倒出,也澆不熄我對你愛情的火燄。 整個太平洋
道光年建的廊橋,見證了三代女人的來返與出逃; 婚姻的痛,換來了人生的自由,曙光的盡頭,迎來生死謎霧,誰才是那復仇的亡靈? 張翎中篇小說集,寫生命的痛楚,卻流露慈悲的暖光。 〈廊橋夜話〉對故鄉概念進行呈現的意願,太近了,近到令人感到窒息,會讓那些對故鄉欲言又止的人再次陷進久久的沉默。──韓浩月.專欄作家 讀〈拯救髮妻〉這個小說,你隨時會有一種心被揉碎了的感覺。──劉艷.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 「人是逃不過命的。」十年出逃過三次的婆婆這麼說,出逃兩次、已成為阿貴媽的李月嬌也對著兒媳阿珠說類似的話。五進士村的人一個字就夠用了,那個字是「窮」。楊家兩代男人在這個字底下,硬是騙來了兩代媳婦,把他們忍不下的痛楚,扔給了旁不相干的外姓媳婦。到了阿貴這一代,男人卻落在了女人
※本書包含:「茶館」、「我這一輩子」、「新時代的舊悲劇」三個故事。 《茶館》為老舍於1956至1957年間創作完成的三幕話劇,1957年7月《收穫》雜誌創刊號上發表。為老舍知名代表作之一。 《茶館》是中國話劇史上的經典,人物台詞設計生動傳神,同時又簡潔凝練,意蘊深長,至今仍是現代劇院的常備劇目。 老舍為華人文學之中「都市平民的代言人」,有了老舍,現代華文小說才算已走向鮮活與成熟 朱光潛:「據我接觸到的世界文學情報,全世界得到公認的中國新文學家也只有沈從文與老舍。」 老舍之子舒乙:「生活中的父親完全是矛盾的。他一天到晚大部分時間不說話,在悶著頭構思寫作。很嚴肅、很封閉。但是只要有人來,一聽見朋友的聲音。他馬上很活躍了,平易近人,熱情周到,很談得來。仔細想來,父親也矛盾。因為他對生
※《准風月談》收錄魯迅於1933年6月至11月間所寫的雜文共六十四篇,包括〈夜頌〉、〈序的解放〉、〈中國文壇的悲觀〉、〈我們怎樣教育兒童的?〉、〈男人的進化〉、〈黃禍〉等知名篇章。 ※中國社會是怎樣教育兒童的?中國文壇又有多悲觀?時代在進步,男人的進化又是如何?魯迅除了告訴你「滑稽」例解,還教你野獸的訓練法? ※對社會弊端一劍封喉,敲響黑暗時代的警鐘,熱血民族魂至死不悔!中國偉大的作家;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和開山巨匠;勇於面對時代與人性黑暗的作家;掀起文壇筆戰與爭議多的作者! ※他揭示文學風雲數十年,號稱中國文壇第一人;他自言「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他引領時代潮流,挑戰舊有傳統,指出社會矛盾;被譽為「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占*大領土的作家」。 ※隨書附贈魯迅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