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的書》是周作人最膾炙人口的作品,也是周作人自編集中著名、有代表性的一本。本書於1925年初版,後又增錄數篇,共計五十七篇,其中包括〈故鄉的野菜〉、〈北京的茶食〉、〈生活的藝術〉等膾炙人口的名篇,皆是周作人的性情之作。 ※大文豪魯迅之弟,中國最負盛名的散文及文學翻譯家,與胡適並列為新文化運動執牛耳者!散文風格風靡一時成言志派;並以「人的文學」奠定了五四文學基調。 ※周作人被譽為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百科全書式的人物,也是懂得生活藝術的作家,他的散文可說是中國白話美文的標準。 ※周作人的文章兼具文學性與史料性,親身經歷許多重要歷史事件,如辛亥革命、張勳復辟、新文化運動等,讀其文猶如讀一本中國現代史。 周作人散文代表作 超越半世紀的經典 詩意的雨化作文字 心裡的雨如何抒發 周作
周作人散文代表作 超越半世紀的經典 暢談文學畫龍點睛 文人與生活的對話 待與秋風拼一醉,思量黃葉打頭時。 雖然都是些零星小品,篇數總有一百五六十,覺得不能收在一冊裡頭,只得叫他們「分家」,將其中關涉文藝的四十四篇挑出,另編一集,叫作「談龍集」。 周作人 周作人(1885─1967),號知堂。魯迅之弟,周建人之兄。是著名的散文家、思想家,也是新文化運動代表人物之一。他與胡適、錢玄同、蔡元培、林語堂等,共同將當時的文壇注入了一股新的風潮。《談龍集》最初於一九二七年由上海開明書店出版。共收入周作人的隨筆創作(連同序文)四十五篇,文章內容包羅萬象,包括地方與文藝的關係、日本古史、希臘神話,各類詩詞、歌謠的評析以及翻譯上出現的種種問題,從中可看出作者的真性情與不畏輿論敢於批評的精神,即使這條
※本書原名《立春以前》,共收入周作人1944至1945年所作33篇文章(《幾篇題跋》分作八篇計),本書並無序文,另有後記一篇,書中內容有懷念故人的感性之文,亦有探究草木魚蟲的閒談,可謂包羅萬象。 ※讓周作人能立足於文壇之外的是什麼才能?清光緒甲申這年的「立春」對周作人有什麼意義?對中國人來說,這一年又發生了什麼重大的事?「男人」與「女人」永遠有說不完的話題,周作人告訴你女人的禁忌是什麼!中國字充滿了奧妙,神奇的測字真能算出人的未來命運?本書亦可搭配閱讀周作人所著之《苦茶隨筆》與《風雨談》,讓你對周作人更加有感! ※大文豪魯迅之弟,中國最負盛名的散文及文學翻譯家,與胡適並列為新文化運動執牛耳者!獨創的散文風格風靡一時成言志派;並以「人的文學」奠定了五四文學基調。 ※周作人被譽為中
是什麼讓張萬康筆下的人物開口閉口都性不性由你?這些愛慾文字排解了什麼樣的惘惘的威嚇?世間什麼樣的咬齧性的小煩惱,讓這些人物摳來摳去,欲罷不能?張萬康的小說中性與政治有著怎樣的曖昧關聯?…… 「我一直認為這個世界太正常了,只有通過不正常才能打破正常……只有繼續以不正常的手法與它互動,才能獨善其身。」 「我不曾歷經大難,但不斷遭遇小敗。我今年四十三歲,單身,把妹的步數依然一知半解。那本融合麻將和各路主題的小說十六年來仍未完成」 「文人是敗類,我是不倫不類的敗類!我什麼都不是,我也沒是過什麼」 …… 這是張萬康的小說文字,自嘲,無厘頭,喜歡談妹,不按牌理出牌……。 張萬康「不守小說書寫規矩但又能寫得令人動容」的另類書寫,儼然已成文藝圈的討論焦點。這本受到許多文藝人士
※《遲桂花》創作於1932年,是郁達夫晚期作品,被譽為是郁達夫在藝術上最精緻成熟的小說,也被認為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不可多得具有濃郁抒情味的小說之一。包括〈遲桂花〉、〈二詩人〉、〈逃走〉、〈楊梅燒酒〉、〈她是一個弱女子〉、〈碧浪湖的秋夜〉、〈瓢兒和尚〉、〈唯命論者〉、〈出奔〉共九篇精彩故事。 ※遲的不是桂花的芳香,而是未酬的壯志;郁達夫將對現實生活的不滿化作文字,將理想的幻滅轉為實際的行動,使文人的囈語不再是無病呻吟,而是如遲桂花一般純真無邪,亦如遲桂花一般撩人思緒,讓人久久難以忘懷。 ※五十年早逝的青春,三段糾葛的婚姻,讓郁達夫的人生與寫作風格與其他作家有截然不同的風格,由於經常發表抗日言論及文章,不幸於蘇門答臘遭日人殺害。郁達夫的小說帶有強烈浪漫主義色彩,亦深受日本文學
※沒有比身在異地的遊子更能懂得渴望歸航的心情,郁達夫將一個留學生的鬱鬱苦悶及對家鄉故人的情感化為文字,讀之亦可感受到他的浪漫與多情。 ※書中共收錄廿七篇散文,其中更有對徐志摩的思念及對魯迅的回憶,皆流露出他的真性情,讓人動容不已。 ※本書並附有兩篇李歐梵先生對郁達夫的評述:〈郁達夫:孤寂者的漂泊〉〈郁達夫:自我的幻象〉,幫助讀者更加了解郁達夫。 ※五十年早逝的青春,三段糾葛的婚姻,讓郁達夫的人生與寫作風格與其他作家有截然不同的風格,由於經常發表抗日言論及文章,不幸於蘇門答臘遭日人殺害。郁達夫的小說帶有強烈浪漫主義色彩,亦深受日本文學影響。被日本當代著名存在主義作家大江健三郎譽為「亞洲現代主義文學的先驅」。 是什麼讓他遠走他鄉? 是什麼令他自我放逐? 不可求的夢
※是周作人1935年一到五月在《宇宙風》所發表之系列文章,1936年由上海北新書局集結出版。共收入周作人散文隨筆三十七篇,包括〈鈍吟雜錄〉〈燕京歲時記〉〈北平的春天〉等多篇知名散文。取名《風雨談》典故則是出於《詩經?鄭風》有《風雨》三章。 ※被形容為「有才子必有佳人,有貪官必有廉吏,」的鴛鴦蝴蝶派*早竟是周作人提出來的?周作人和安徒生有什麼關係?哪一本書在周作人的藏書中有特殊的地位?*多的時候曾藏有十一冊?《遊山日記》的重印與林語堂又有什麼關聯? ※大文豪魯迅之弟,中國*負盛名的散文及文學翻譯家,與胡適並列為新文化運動執牛耳者!獨創的散文風格風靡一時成言志派;並以「人的文學」奠定了五四文學基調。 ※周作人被譽為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百科全書式的人物,也是懂得生活藝術的作家,他的散文可說是中國
有影響力的跨地域華文作家 余秋雨徹底考察歐洲文明之作 比《千年一嘆》更精緻、更老練、更從容 走遍中國各處名勝,橫跨數千年歷史,余秋雨以《文化苦旅》、《山居筆記》,與古往今來的偉大心靈對話;從地中海出發、穿越中東直奔南亞,《千年一嘆》徹底考察人類的古老文明。走得那麼遠、看得如此多,余秋雨思考:哪個文明的量體,能與博大的中國文化相抗衡? 那是動人的「歐洲」。 於是,余秋雨的雙腳與銳筆再度行動,從義大利出發,穿越歐洲的心臟:奧地利、捷克、德國 再繞道西班牙,馬不停蹄,往法國、英國、比利時、荷蘭而去,最後,將一路上的所思所聞,凝煉於北歐的冷天雪地。他將眾人熟悉不過的歐洲,從平板的地圖與風景照,化作一連串的感動與驚嘆,讓過去與現在、東方與西方在同一個思維空間碰撞。 十
為什麼是紐約? 那股聲音對我說,如果我想遇見美麗的人物與深邃的歷史,我必須去紐約。如果我想在青春成為鄉愁之前將它保存在一個真空的盒子裡,永遠記住當初的模樣,我必須去紐約。如果我想讓二十餘歲的後幾年盡情燃燒,體驗生命的極限與荒蕪,感受狂喜的溫度也看見寂寞的顏色,我必須去紐約。 因為紐約就是搖滾樂的首都。 它蘊含一種催眠的魔力,音量雖小,卻很堅定。退伍不到一個月,我置身在飛往紐約的班機上,隨著屏幕顯示的剩餘里程數逐漸歸零,機身開始迴旋傾斜,穿過雲層準備降落。我感覺世界的中心點此刻就在自己腳下。 2004年陳德政前往紐約求學,開始在部落格「音速青春」分享他的紐約生活,書寫心愛的樂團和電影、遇到的搖滾明星,與動人的現場表演。他在部落格發表的文章後面,其實暗藏許多私人碎片:年
楊瀅靜從詩中走來,變身講故事的小說家 在各種愛的斷井頹垣中,開鑿家的新意義 看盡人間光怪陸離的警員,何以對素未謀面的新鄰居產生性幻想? 父親過世後,成了一家之主的她,又要如何處理自己對繼母的慾望? 男子困在空無一人,猶如平行世界的捷運站,他該如何脫身? 由人工智慧掌控的保險業,將對人類家庭造成什麼影響? 在實境節目裡假扮情侶的二人,會有劇終的一天嗎? 十三則短篇小說,十三種關係的透視與重構,以不斷脫軌,失速歪斜的角度,闖動一幢幢貌似穩固的家。 在本書中,人與家庭都是用來探測新關係的,角色們對家的組建方式產生了不一致的想像,更有不少角色就是駭異想法的自身,它們的存在改變了現有家庭的僵固想像,也被讀者從無數希望粉末裡遽然凝視。作者回應著不停滾動的時代,指出
暌違十年,吳淡如最新長篇小說 「我想寫的從來不是純愛小說,不是浪漫的愛情故事,而是某種人生的真相。」 ▎即使滿身缺點,就算不完美,她們是否終有可能遇見幸福?▎ 李又又:我一直看妳不順眼的理由,其實是因為妳做了我心裡想做卻做不到的事。 衛妍:我只是順著我的本性,選擇過我想過的日子,妳不想嗎?如果妳覺得我汙濁,那是因為妳沒有用純真的眼光看我。 她們是沒有血緣關係的一對姊妹,各有各的美麗和驕傲,一個總是按照自己的理性小心謹慎,一個總是按照感性直覺;一個過冷,一個太熱 從來沒有看彼此順眼過,吵吵鬧鬧,爭爭奪奪。 她們品嚐了不一樣失落,也犯上了同樣的錯,卻被迫在意外發生後重新回到兩人共同的原點,思考自己的生活該如何轉變。從相互忌妒、厭惡,她們發現,原來一切的芥蒂、比較、搶奪與爭
回首昨日的煙雲,欣賞人生的底色 令人感同身受的散文書寫 ★黃春美睽違四年創作結集 ★本書獲國藝會出版補助 ★方梓(散文作家)專文推薦 許是一個遙遠的記憶蠢蠢而蠕,許是眼前的感動漲肥秋池,於是寫,真心誠意的寫。 黃春美 她帶著我們穿越時光機,追尋童年既往,發現那個玩鬼抓人「踢銅罐仔」遊戲時順手摸走一包洗衣粉的女孩;描繪青春期被性騷擾的灰暗畫面;告白為人母育兒的身世祕密,還有為人媳照顧失能婆婆的心痛感傷 一幕幕走過的生命起伏,她用文字留駐重要時刻下的笑與淚,當然篇幅最多的永恆是 母親,至親話家常的清淺時光,最是珍貴雋永。 她的心中有座專屬味蕾的記憶庫:一碗住院中的扁食麵、颱風天的麵粉煎、吃大拜拜的記憶,以及各種食記的傳承,如醃冬瓜、西滷肉、豬油粕、滷蒜仔等,吃下肚的不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