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記錄了生活中隨手可得的自然觀察小故事,不論是城市的邊境野地、行道綠地、學校花園,甚至是家中的角落,作者像是報導鄉野趣聞的,將看似不起眼的盆景植物、景觀花樹、野生蔬果的向上攀藤的生長,與城市鳥居、庭園蛙聲、居家蟲蟲的生存小故事,鮮明記錄了下來,讓人對城市間的自然生物有了生動活躍的印象。
★2008台北國際書展-金蝶獎「封面設計設計獎」入圍。 您未曾見過的,如斯遼闊、繁複,卻又深刻鮮明的偉大心靈地圖! 《小說地圖》是香港科技大學教授鄭樹森先生為讀者作的小說世界導覽,新版重新編排配圖重出。 小說家們筆下創造出來的世界,不論何時造訪都可能有巨大的感受差異。小說家們或許各不相識,但他們的語言、價值觀、心理活動、生命經歷、書寫傳統與風格特色,乃至於對藝術本質的認知等等,卻宛如互相牽連影響的迷宮轉角,使人既好奇神往卻也困惑踟躕。在《小說地圖》中,鄭樹森教授傾其多年學養,和對小說藝術的熱愛,為讀者記述下他探勘數十個國家百餘位小說家的拓墾路徑,深入淺出,編織出一幅座標清晰,景觀豐沛的小說地圖,更是他對20世紀小說家們核心的凝視關懷與創作貢獻作出的點評成績單! 《小說地圖》對世界小說的入
文章如人世,有過眼煙雲,有歷久彌新。傳世的經典,東方的智慧,舉重若轻,助您應對變化的世界。 從手跡赏讀文學,由文學感悟人生,輕鬆完成閱讀,卻又可以不断重讀,隨興所至,經典原來可以這樣讀!
登高三千公尺,路寒袖的胸懷視野,比天空低一點,比雲層高一些,而他雙腳所站立的位置就在結結實實的土地與多情的人間。從鄉村到城市,再又回歸土地,他凝視的關懷與角度,落在番薯與稻米生長的平疇原野。在共同記憶不斷流失的我們所居住的這塊土地上,路寒袖記錄的顯影,不只是他的憂鬱,也是我們的情感所依。 作者簡介 本名王志誠,台中縣大甲人。一九五八年生。東吳大學中文系畢業。曾任教師、中國時報「人間」副刊撰述委員。現任台灣日報副總編輯兼藝文中心主任、文化總會副祕書長等。 曾獲金曲獎*作詞人獎、金鼎獎*作詞獎、金鼎獎推薦優良圖書出版獎、賴和文學獎、中興文藝獎章新詩獎、中國文藝協會文藝獎章散文獎等。 著有詩集《早,寒》、《夢的攝影機》、《春天的花蕊》、《我的父親是火車司機》、《路寒袖
「九七回歸」之後,香港有不少學生北上遊覽首都。在北京旅遊,接觸中國文化,對「京味」感興趣。在這種情況下,讀老舍(1899-1966)小說,肯定印象深刻。老舍作品多以北京為背景,把這座世界文化名城神秘而複雜的面貌揭示給讀者。他用純正地道北京話寫作,作品被當成學習漢語的範本。本書編者舒乙為老舍之子,1935年生於青島,北京人,滿族。畢業於原蘇聯列寧格勒基洛夫林業技術大學林產化學系。在研究所和工廠當過科研人員和高級工程師,1978年開始從事業餘寫作。中國現代文學館館長,老舍研究專家。也是有名作家。 「新高中會考必讀(文學)」系列是為了配合香港教育統籌局新高中教育改革、針對香港中學生學習和應用現代漢語而編選的。在新高中學制下,對「中國文學」的改革,是將比以往更加注重文學創作,「讓學生享受創作的愉悅,抒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