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于1978年由成都地质学院首次编写,作为试用教材由地质出版社出版。1983年修订后,作为本书版出版;1994年再次修订,作为本书第二版出版。本次修订,是为本书第三版。本书基本内容及使用对象定位与外流行的《普通地质学》《地球科学概论》等教材大体相同,即,主要讲述地质作用的动力及能源(内能、外能)、动力性质(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作用过程和结果(产物或遗迹)、各种地质作用的相互关系及与地球演化的关系等。应该说,以《动力地质学原理》命名,更符合这类教材的核心与精髓。 本书适用于大学一年级本科生地质学、资源勘查工程、地质工程、地理学等专业的入门课程教学.也可作为社会公众学习、了解地球科学基本知识的参考读物。
《图说物种起源(超值全彩?白金版)》是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1809-1882)的代表作。达尔文曾以博物学家的身份参加了贝格尔号的环球航行,进行了长达五年的科学考察。他在动植物和地质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形成了生物进化的概念,于1859年出版了震动整个学术界的《图说物种起源(超值全彩?白金版)》。 书中主要讲述了生物变异、生存斗争、杂种性质、地质记录的不完
中子散射已成为在原子尺度上研究材料性质的关键技术。其独特性在于热中子的波长和能量分别与凝聚态物质中的原子间距和激发能量相当;因此,中子散射技术可直接用于研究材料的静态性质以及动力学性质。此外,中子有磁矩,在磁性研究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中子散射在凝聚态物理中的应用》介绍了中子散射的基本原理及相关实验仪器,讲述了凝聚态物理中重要的一些物理现象及材料性质,并以典型的中子散射实验为例,着重阐释了如何从实验测量中提取并分析相关的重要信息。
在半导体器件中,声子效应所起的关键作用是众所周知的。在电子器件向单原子和单分子器件发展的时代,人们更是迫切需要了解纳米体系中的声子特性。本书是论述纳米结构中的声子相互作用理论的一本好书。书中采用光学声子的介电连续模型和声学声子的弹性连续模型,讨论了在量子阱、量子线和量子点中的声子和声子的相互作用,电子和声子的相互作用,并用转移矩阵方法讨论了多层界面中的声子的输运特性。读者对象:物理学、微电子学等专业的研究生和科研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