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讲述了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半经典理论、全量子理论以及某些量子光学现象。具体内容有:激光理论概述、激光电磁场方程与密度矩阵、静止原子激光器与运动原子激光器振荡的半经典理论、环形激光器与塞罗激光器的半经典理论、瞬态相干光学效应、辐射场的量子化及其与原子的相互作用、激光器的量子理论、光学双稳态、光学孤立子、光学混沌。 本书可作为高等工科院校和理电子学专业研究生激光物理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其它相关专业研究生的选修课教材。
本书介绍了成像光谱学原理,以及高光谱遥感在农业、生态与环境、矿产资源调查等领域的试验和部分成果。阐述了地面光谱测试、高光谱遥感图像预处理以及分类识别的基本技术路线和注意事项,系统总结了植物、土壤光谱特征和分析方法,在环境监测和矿床探测领域作了一些应用尝试。本书可供从事高光谱遥感应用领域的学者参考,也可作为高校从事相关专业研究的师生阅读使用。
颜树华的《衍射微光学设计》全面论述了衍射微光学的理论基础和设计方法,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基尔霍夫衍射理论、等效介质理论、严格耦合波理论和时域有限差分法,系统地建立了精细化设计时输入、输出平面的抽样原则。深入探讨了盖师贝格—撒克斯通算法、模拟退火算法、遗传算法和杨—顾算法等在衍射微光学器件中的设计应用。书中精选的设计实例对初步涉足微光学研究的学者具有较好的启发作用。 《衍射微光学设计》从基础理论和设计方法两个方面体现出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用价值,可供从事微光学研究、微光机电系统集成、光电子器件和系统的设计、制作及应用的相关科技工作者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或参考书。
本书系统总结了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内外研究的各种光开关的物理思想和基本原理,包含作者多年来在光开关方面的研究成果。全书分为10章,主要介绍以光控光的全光开关,内容包括非线性干涉仪型全光开关(第4、5、7章1、光学双稳开关(第3章)、光学限制开关(第8章)等,还介绍了近年来基于纳米光子学全光开关(第6章),以及基于其他原理的全光开关(第9章)等。此外,本书还扼要介绍了目前已经获得应用的电控光开关的基本原理(第2章),以及光开关在光纤通信技术中的应用(0章)。本书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物理学和光学专业研究生的教材,高年级本科生的参考书,也可作为从事光通信、光计算、光传感、光信息处理工作的科技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译自法国著名化学家Didier Astruc主编的《现代芳烃化学——概念、合成及应用》一书。全书共有16章,内容覆盖芳烃化学的各个研究领域,其中包括超分子化学、材料化学、催化化学、有机金属化学、环番及富勒烯等。主要内容为:用环酮羟醛缩合三聚反应、偶联反应、Suzuki反应、胺化反应、非环二炔烃易位反应、卡宾苯环化反应和定向金属化反应等方法合成各种芳烃化合物及其衍生物;[Os(NH3)5]2 、 TpRe(CO)、 Cr(CO)3、CpFe 等对芳烃的活化作用及其在合成中的应用;光电功能材料、分子开关与分子器件等的制备、性能及应用。 本书取材新颖,内容丰富。适合有机化学、生物有机化学、金属有机化学、催化化学及材料化学等领域的研究人员使用。
本书独辟蹊径地发展了量子力学创始人之一狄拉克的符号法,并结合建立量子力学的连续纠缠态表象,向读者提供了从量子力学向量子光学理论延伸的自然途径,使量子光学的数理基础理论得到别开生面的发展。书中对相干态、压缩态、wigner函数、热场动力学、相位算符与量子主方程的理论都有崭新的阐述,成为目前量子光学数理理论的专著。 本书还介绍了作者新提出的若干纠缠态表象及量子幺正变换理论、Fresnel 变换,深化了量子纠缠的思想。在发展量子光学数理基础的同时,又促进和深化了傅里叶光学的理论研究。 本书适合理工科大学物理专业和通信工程专业的师生及各门理论物理领域的研究人员阅读。
本书的核心思想是从拉曼峰强的角度,来理解拉曼谱图背后的物理、化学过程和图像。主要介绍作者所创立的从拉曼峰强求取键极化率的思路和方法。本书的内容都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的,我们的工作将表面增强拉曼和分子晶体拉曼相变的工作提高到一个定量的层面。此外,还包括旋光拉曼、拉曼激发虚态及其弛豫过程中的电子结构信息。 本书适合物理、化学和谱学领域的理论和实验工作者、大学教师、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阅读和参考。
《光科学与应用系列:数字化全息三维显示与检测》在介绍计算全息和数字全息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着重论述数字化全息理论和技术,尤其是在三维显示和测量中的理论和应用技术。内容包括计算全息的算法、计算全息三维显示技术、全息数字化再现算法、三维显示信息量研究以及彩色计算全息颜色评价等。 《光科学与应用系列:数字化全息三维显示与检测》可供光学及光学工程类研究生、教师和研究工作者阅读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