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北大化学学院本科生一年级“普通化学实验”课程的教材,全书共分实验基本操作、仪器和方法、实验部分、附录等,其中实验部分为本书核心内容,又按分为基本操作实验、化学原理及化学平衡、元素性质及定性分析、综合性实验四大部分,共收录46个实验,可根据课时及实验室条件选取相关实验进行教学。每个实验前有“安全提示”,以强化学生的实验室安全意识;实验后设有“预习思考题”和“课后习题”,可让学生分别在实验前后作答,以对实验内容细节和成败的关键有深入的思考。个别实验后还附有经典文献,可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读。 本书的一大特色是对决定实验成败的细节和技巧作了精细的描述。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及师范类院校化学、环境、生物、医学等专业本科生实验课教材,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技术人员学习、参考。
本书首先介绍化学化工实验室安全守则和化学化工实验基础知识,然后按照基础实验、综合实验、设计实验的顺序将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等课程的实验进行了整合,实验内容包括基本操作训练;化合物的提取、制备方法;化合物性质检验;综合设计实验等,结合实验内容讲解了实验仪器的操作。本书是作者在总结多年实验教学改革和实践的基础上,借鉴和吸收各高校教学改革经验编写而成。本书在实验内容选择和实验教学方法的设计中,充分注意结合化学化工实验的特点和实验学时的限制,体现了对学生既能进行具体的实验指导又能启发他们进行积极的思维。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化学、化工、生物、药学、医学、食品、材料、环境、高分子等相关专业的基础化学化工实验教材,也可供相关领域的科研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本书是在《化验室组织与管理》(第三版)的基础上,根据相关的标准、规范的*版本修订而成。 本书分别就化验室的组织、技术装备(含建筑、室内设计)、安全和质量四大管理的内涵,从硬件(物质)、软件(管理)等方面进行深入的讨论。并用一定篇幅介绍了一些新的实验室设施和常规化验室建筑和通风柜的设计原理和方法。 本书为中等职业教育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其他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或参考书,对企业化验室及其他实验室的管理和实验人员的进修也很适用。
《基础化学实验4 物性参数与测定》第二版是《基础化学实验》第二版系列中的一册,内容包括旧体系中无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化工基础实验等有关物性及反应参数测定等方面的内容。实验原理部分较为详细。通过这些实验使学生掌握物性及反应参数测定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巩固和加深学生对相关化学原理的理解,从而提高对化学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基础化学实验》第二版系列教材可作为高等学校化学,化工,应用化学,材料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药学,医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农林等相关专业本科生基础化学实验教材,也可作为有关人员的参考用书。在使用时各校可结合具体的教学计划,教学时数,实验室条件等加以取舍,也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内容或提高要求等。
本书是根据学校学科建设发展的需要而编写的一本有机化学类实验教材,为化学、化工及相关专业的《有机化学》及《有机合成》课程配套实验教材,其目的是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室工作习惯和独立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主动进行实验的积极性。本书内容主要含有机合成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有机合成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有机化合物制备与反应。书后附有各类实验参考数据,以便查阅。本实验教材可作为本科院校的化学类本科生教材,也可供专科院校或其他相关专业选作教材和参考,同时还可以作为化学化工专业工作人员及研究人员的参考书。
《化学基础实验操作规范》主要介绍化学基础实验中常用仪器与基本操作单元的实验要求和规范的操作过程,侧重对学生实验过程中动手能力和操作规范性的培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全书共5章,分别是常用玻璃仪器操作规范、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规范、常用小型实验仪器、物理化学实验常用仪器操作规范、化工基本单元操作规范。《化学基础实验操作规范》描述详细,通俗易懂,配有插图,有助于理解和指导操作,可作为化学、应用化学、材料、环保、制药、化工和医学等专业化学实验教学的补充教材,可供教师进行化学实验教学的参考资料,也适用于高等职业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和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基础化学实验》是为适应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将《普通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以及《仪器分析》等实验内容优化综合,精心编写而成。该书具有“性质实验点滴化、合成实验微型化、分析实验减量化”等特点,既注重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操作技能训练,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全书共编写了75个实验,各院校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选用。 该书简练实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可作为综合性大学、师范院校、农业院校、工科院校等院校的实验教材,也可供其他读者阅读、参考。
“化学测量实验”是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1998年新的实验教学体系开始实施时设立的一门实验课程。该课程在学生已经学过“大学基础化学实验”的基本实验操作训练的前提下,以物理化学实验和仪器分析实验为基础,系统训练学生使用各种仪器设备测量化学参数、观察化学现象、研究化学过程,并对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全面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综合实验能力。 本书是在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化学测量实验讲义的基础上,参考了国内外相关实验教材编写而成的。内容包括两个部分,共55个实验。第1部分:物理化学实验,包括热化学实验、化学平衡和相平衡实验、化学动力学实验、界面化学实验、电化学实验和结构化学实验;第2部分:仪器分析实验,包括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分光光度法、红外吸收光谱法、电位分析法、极谱分析法、
《基础化学实验2 物质制备与分离》第2版精选了无机、有机化合物的制备实验124个,内容涵盖了基础的无机、有机合成实验。紧密联系实际,有针对性地选取与日常应用或工业生产相关的合成实验和提取分离实验,对近年来在教学实践中采用的新实验及改进的合成方法与技术给予了特别关注。考虑到目前化工产品检验的重要性,增加了部分化合物的制备与检测方法的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绿色化学理念,增加综合性实验训练。涉及微量实验、绿色实验、天然产物提取等,包括目前材料、能源领域发展迅猛的新材料的合成。 《基础化学实验2物质制备与分离》第2版可以作为化学、化工、材料、环境、生物、农林等专业的基础化学实验课教材,也是化学、化工、材料等领域科研人员和实验室人员的参考书。
有机化学实验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实践课,其内容包括基本实验操作技术,对有机物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认识,有机物的制备、提取和分离等。 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系统地理解有机化学实验基本理论,掌握有机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术,学会有机物物理常数测定、化学性质鉴别、基本制备方法和分离技术。本教材主要分为有机化学实验常识、有机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术、有机化合物反应及制备实验、综合性实验和实验综合练习5个部分。首先从基本操作技术开始,系统地介绍有机化学实验常用的一些重要操作原理和技术,使学生能熟练掌握各项基本操作,从而为后面的实验内容打好基础。有机化合物反应及制备实验是对理论课学习的重要补充,是理解理论课内容的重要手段。综合性实验包括官能团化合物的鉴别、混合物的提取和分离及设计性实验,
《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教程(北京大学化学实验类教材)》是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本科生和研究生必修课程 (化学)实验室安全技术 的配套教材,系统全面地讲解了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和技术。 全书共分10章,第1章重在强调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以及实验室安全教育的必要性;第2章主要讲解燃烧和火灾的基本理论以及火灾预防、扑救和逃生疏散;第3章讲解各类消防设施与消防器材;第4章讲述了爆炸品、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毒性物质和感染性物质、腐蚀品等九大类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知识;第5章主要从人身安全、电气设备安全、电气线路安全、用电环境安全四方面讲解用电安全常识;第6章讲解了压力容器尤其是气体钢瓶的基础安全知识以及真空技术基础知识;第7章介绍了电离
《化学实验技术基础(第2版)》是依据中等职业教育化工技术类专业“化学实验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以训练学生化学实验操作技能为主要目的编写的教材。主要内容包括“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物质的物理参数测定技术”、“物质的制备技术”、“物质的定量分析技术”以及“化学实验技术综合实训”等。 本教材突破了传统的四大化学实验体系,建立了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新体系。全书符合中等职业教育特点,内容简明扼要,文字通俗易懂,具有实用性。在讲述各类实验技术前编有“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在每个实验项目后编有“实验指南与安全提示”和“预习指导”等内容,对教与学都具有较强的指导性。适当选编的“小资料”,内容新颖,可读性强,既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可拓宽学生知识视野。
本书针对一般化学分析、化学实验室检测以及物化性能检测,按当前国内外有关不确定度评定的文献、规范,提出了有关基本概念、评定程序和方法以及评定中的简化与应注意的问题。本书特别注意到了当前存在的某些误区。 考虑到一般化验、检测人员的数理统计理论基础有限、书中从实用出发,通过一些实例进行分析、讨论和比较,但不涉及高等数学。 本书可供实验室从事物理或化学检测的检测人员使用,同时可供高等院校与分析化学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化学实验教学论(第二版)》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化学教学论立体化系列教材之一。《化学实验教学论(第二版)》共五个部分,分别为绪论、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基础理论素养、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基本技能素养、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设计与实施、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案例。在**版的基础上,《化学实验教学论(第二版)》重点强化了对实验教学理论及技能的指导与分析训练,从实践的角度对实验设计及实验教学设计进行翔实的引导与铺陈,更有利于培养师范生的从教能力。
《中学化学实验及教学研究》一直以来都是高校化学专业师范生必须要学习的一门重要课程,这门课程与《化学教学设计与实践》课共同构成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的基础课。近年来,不少高校对于本科生的化学实验教学体系都进行了改革和创新,与此同时,中学化学课程教材及教学方式也发生了系统性的改革,这些对于《中学化学实验及教学研究》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材编写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教材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在20世纪50年代在全国早开设《中学化学实验及教学研究》,创造并积累了丰富的基于演示实验及其教学研究的经验;90年代,积极进行课程及教学改革,着力加强对学生进行实验研究和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和训练;21世纪以来,积极响应高校实验教学体系改革和中学化学课程及教学改革的趋势和需要,
本书是适应大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要求的、基于一级学科平台的、以“方法”为中心的实验教学化学系列教材的第三册。 本书是在学生有一定的大学化学理论知识学习和基础实验训练的基础上开设的物质测试实验的部分,从内容上讲,涉及传统分析化学二级学科的常规化学分析方法和近代仪器分析方法两方面,教学基本要求是让学生树立“量”的观念。本书包括绪论和上、下两篇。绪论主要从“量” 、定量分析和两类分析技术的关系进行了宏观的讨论,力求在具体方法的讨论之前读者对这些内容之间以及化学分析与物理学科之间的关系有所了解。上篇为知识与训练,分五章。第1章讨论了常规化学分析技术及其应用;第2章讨论光谱分析技术,包括原子光谱和分子光谱;第3章讨论电化学技术;第4章讨论色谱方法。第5章对复杂体系的分析思路进行了讨论,也
本书精选了无机化学中*重要的40个实验,体现了无机化学学科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有助于学生在掌握基本操作的同时,提高动手能力,养成严谨、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另外书中还新增了部分综合性、涉及性实验以及一些反映无机化学学科发展前沿的试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
《物理化学实验》是由广东药科大学物理化学实验室编写,旨在为学生提供一套能广泛涵盖物理化学各分支领域的实验教材。本教材参考了国内外众多物理化学理论及实验教材,根据本实验室的教学课时、实验质量要求和费用等实际情况,并结合30多年来在本实验室工作的老师们的持续改进,精心挑选出19个可靠、有意义并达至相当精确度要求的实验项目,基本覆盖了物理化学理论教学的范围。并在其中配套了3个综合性实验,对学生实验素养的训练实为有益探索。
本书为***精品课程配套教材,按照2005年*化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化学专业实验教学基本内容》和当前教学改革的要求而修订。本书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贯彻以学生为本,实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实验教育理念和教学观念。《BR》本书共19章,包括实验室一般知识、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与原子荧光光谱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红外光谱法、分子荧光光谱法、核磁共振波谱法、质谱法、X射线衍射分析法、库仑分析法、电位分析法、极谱法和伏安法、纳米修饰电极及其分析应用、扫描电化学显微镜、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毛细管电泳分析法、分析化学中的质量控制与统计分析、设计实验,共编入基本实验52个、设计实验题目14个。每章均扼要介绍本章实验涉及的基本原理、相关
本教材结合本校材料化学专业的办学方向,选取了近年来有关高分子材料、无机功能材料和复合材料制备与性能方面的综合研究性实验,并融入了与本校教师的科研方向相关的材料类综合实验。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材料化学专业本科生专业实验教材,也可供从事材料化学相关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研究生阅读参考。
本教材主要包括六部分内容:化工专业基础实验 、无机合成方向专业实验、有机合成方向专业实验、 材料表面处理方向专业实验、环境化学方向专业实验 及专业课程实践训练。《综合化学实验(高等教育十 二五规划教材)》(作者史继诚、车如心)在编写过程 中结合了环境 科学与工程学科及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的相关专业本 科生培养方案、目标,以及我国高校专业实验室现有 条件编写而成。本教材按专业方向编排实验内容,突 出专业实验的针对性,满足不同学校化学、化工类专 业方向的实验要求。 《综合化学实验(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可 作为高等院校化工类、化学类、环境类、材料类、制 药类等有关专业的本科教学用书,也可 供其他相关专业使用,并可作为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 的参考用书。
绿色化学是一门从源头上阻止污染的化学。推广和实施绿色化学是教育界一项极其重要的教学主题及实践活动。本书旨在培养学生绿色化学意识,建立绿色化理念,加强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创新能力和科研素质。本书分为3章,第1章阐述了绿色化学基本理论;第2章介绍了绿色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第3章选编了31个体现绿色化学思想的实验,实验内容覆盖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天然产物化学、高分子化学、材料化学、日用化学品化学、石油化工等各个领域。书末附有各类实验参考数据,方便读者查询。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化学、化工及相关专业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供从事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参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