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防震减灾科普丛书》的第1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有关地震的基本知识进行了介绍。全书共分7章:首先描述了地震的发生背景,即我们生活的地球的演化历史、内部构造以及有关大陆形成的三个假说;在此基础上,解释了地震的成因,并从不同的角度对地震的类型加以划分;然后阐述了全球范围内和我国范围内的主要地震带分布情况;后对地震灾害及发生地震时的伴生现象进行了直观的描述。此外,为了方便读者理解有关地震的基本知识,在第6章对一些常用的地震术语进行了讲解;在本书的后,选择了20世纪以来国内外的几个典型大地震呈现给读者。 本书是一本面向大众的地震科普读物,也可供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专业的学生及教学人员使用。
本书为测量学的实验指导托,全书共共分两大部分:部分为测量学的实验须知,第二部分 按照不同的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列出了22个实验项目,介绍r各种测量仪器的结构和功能、实验方法以及应达到的要求等,其中还介绍了*的先进测量仪器及其使用。 本书可用作土建类专业师生的测量学实验课教材,也可供从事测量工作的工作技术人员参考。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玩猫狂人”薛定谔写给每个人的科学通识书。这本轻松而有趣的小书不到10万字,却是影响了整个世纪的“科学圣经”:·首提“生命以负熵为食”的观点·开启“生命即信息”的认知革命·推动“分子生物学”的诞生·直接启发了“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薛定谔的兴趣从纯粹的物理学,转向了对生命与心灵问题的思索。为此,他进行了两场跨界演讲,在都柏林三一学院的系列演讲——“生命是什么”,以及在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演讲——“心灵与物质”。这两场演讲后来被整理出版成《生命是什么》一书。薛定谔的演讲震撼了学术界,号召并激励了一大批优秀的物理学家投入生物学研究,包括因发现“DNA双螺旋结构”而获得诺贝尔奖的三位科学家——詹姆斯·沃森、弗朗西斯·克里克和莫里斯·威尔金斯。这
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的发生,不仅对当今中国地震预报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是对30多年来防震减灾科学认识和科技水平的一次全面的“实战”检验。严酷的现实再次告诫我们,目前人类对地震发生规律的认识还十分肤浅,离实现科学预报地震的目标仍相当遥远。成功的地震预报固然可以大大地减少人员的伤亡,但难以避免大量的财产损失和次生灾害的发生。因此,在现阶段为有效减轻地震灾害,*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需要在震灾防御、监测预报、紧急救援和灾后重建方面做到统筹兼顾。 神沼克伊教授是日本著名地震学家,也是日本极地地震观测和研究的开拓者。他曾多次造访中国,与我国同行开展多方面的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出自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和作为一位地震学者的责任心,面对惨重的灾难,就在汶川地震后不久,神沼克伊
《我的套百科全书:海洋生命》告诉我们在地球的表面,约有71%的表面积被海水所覆盖。在这广阔无际的海洋中,生活着许许多多的生命:千奇百怪的鱼、千姿百态的海兽、五彩斑斓的海贝、长寿的海龟、爱筑礁的珊瑚、五颜六色的海星、像植物的海葵,以及海面上自由飞翔的海鸟等等,真是数不胜数。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秘密,让我们一起走近海洋,探索海洋生命的奥秘吧。
珠穆朗玛峰,巍然挺拔,矗立在白雪皑皑的群峰之上,成为横亘在青藏高原南缘的喜马拉雅山脉的地段。人们时常将它和北级、南级相提并论,称为地球上的“第三级”,吸引了许多探险家、登山家和科学家。但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我们只能通过外国的文献记载对珠峰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有凤毛麟角的一些粗浅了解。 由于珠穆朗玛峰地处边陲,能够有机会走进喜马拉雅,亲睹“第三女神”芳姿的人并不是很多。为了满足我国广大青年渴望了解珠峰地区及其所在喜马拉雅山脉特殊自然环境的需求,曾于上世纪60年代中期参加珠穆朗玛峰地区综合科学考察的郑度院士主编了《眺望地球之巅——走近喜马拉雅》这本图文并茂的科普读物。我希望广大读者通过这本书能够对珠峰与喜马拉雅山脉的自然景观以及登山科考活动有一初步的了解,更祝愿大家能亲自走进世界
本教材是在徐开礼、朱志澄主编的《构造地质学》(第二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基本框架仍保留了原教材的体系,同时,将20年来构造地质学取得的新进展和新认识增补到相关章节中。教材重点对主要地质构造(槽皱二、断层、节理、线理、劈理等)的形态特征、分类依据、组合型式、成因机制进行了系统论述;对岩浆岩岩体和变质岩区的特有构造安排了.专章讲述;新增了新构造运动的相关内容。另外,为了便于教学,将极射赤平投影在构造地.质学中的应用、构造地质学实习教材,以及地质图中常用的图例、代号、色谱等要件也一并附于书后。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地质类专业的教学用书,亦可供相关专业的生产及科研人员参考阅读。
本书针对高职高专院校资源勘查类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教学需要,较为系统地介绍了地貌学和第四纪地质学的基本知识。地貌学部分着重介绍了各种地貌的形态特征、物质组成、成因及其发展与分布规律;第四纪地质学部分着重介绍了第四纪的有关概念、第四纪气候变化对古环境的影响、第四纪沉积物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特征、新构造运动和新构造的基本理论,并结合特定地质作用和地貌条件,阐述了各种沉积物成因类型的主要特征和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地貌及第四纪地质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工作方法。
这本书使你接近了这个境界。《万有理论》是霍金所作的由七次演进组成的系列讲座,他介绍了我们所知的宇宙历史,也许比以往更清晰、更简洁。这些演讲不令闪耀着霍金智慧的光华,而且体现出他特有的机智。谈到花费了他十几年时间的黑洞研究时,他说道:“这似乎有点像在煤窖里寻找黑猫。” 霍金从人类关于宇宙的构想的历史谈起,从亚里士多德之判定地球是圆的,到2000多年后哈勃之发现宇宙在膨胀,包括宇宙起源的理论(如大爆炸)以及黑洞和时空的本质。末尾,他摆出了现代物理学没有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如何将所有的局部理论整合成一个“统一的万有理论”的问题。他声称,“如果我们发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它就会是人类理性的最终胜利”。
本书简明系统地阐述了地质学中主要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全书共分十二章,包括地壳及地质作用、矿物、岩石、构造地质、地质地形图及其使用、矿床学概述、内生矿床、外生矿床、变质矿床、装饰石材矿产、石材矿床地质工作和装饰石材矿床评价等。还通过附录介绍了我国装饰石材露天矿山技术规范和我国石材资源(已探明)分布概况。 本书是石材专业必修基础教材,也可供石材行业从业人员自学参考。
本书总结了我国两代人在铀矿地质领域辛勤耕耘的成果,并介绍了近一年来0年来世界铀矿工作者的主要成果。本书集原铀矿物学、铀地球化学、铀矿床学三门课程于一体,并增加铀成矿机理和铀成矿省(区)。本书系统地阐述了铀矿地质理论、成矿作用;系统简要介绍了铀元素性质、铀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常见铀矿物;系统简要介绍了外主要铀矿类型矿床实例;系统简要介绍了铀成矿省(区)在全球的形成及演化,在世界各地和我国的主要成矿省(区)特征与矿床简况。
在自然科学中,地理是一门覆盖面很广的学科,它囊括了我们脚下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表面、覆盖地球的大气层,还有遥远的宇宙。此外还包括地震、火山、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以及每天的天气等我们身边常见的现象。 这本书就是面向这样的朋友,总结了一些需要了解的地理相关知识。尤其是认为地理很无聊的朋友,请要阅读这本书,它可以向你展示动人的、有活力的地理学散发的魅力。
《矿山地质学(第二版)》是近二年来我国矿山地质理论与实践经验的总结。书中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矿山地质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详细介绍了近年来矿山地质学研究的新领域、新技术及新成果。全书共分十二章,内容包括绪论、矿山建设阶段的地质工作、生产勘探、生产矿山矿石质量研究与管理、矿石储量估算与管理、矿石贫化与损失的计算与管理、采掘(剥)地质指导及采矿单元结束的地质工作、矿山环境地质调查、矿产资源保护与综合利用、矿山地质经济管理、矿山地质综合研究、生产矿山隐伏矿体预测。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重量规划教材,主要作为大专院校矿山地质、资源勘查工程、地质学等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矿山地质人员的工作手册,可供矿山地质勘探、设计人员参考,对采、选工程技术人员及矿山管理人员也有较大的参
灾害同样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从各个企事业单位到各种社会团体,直到每一个普通公民,都在以不同的方式行动起来,纷纷捐款捐物,网络上无数情真意切的祈愿帖子传递着同胞情感,手机中接连不断的慰问信息温暖着灾区人心。无论是捐赠物款,还是祝愿慰问,都表现出举国上下对灾区人民的爱心与真情。同时,海外华侨华人和国际社会也纷纷伸出援助之手。 《地震灾害自救互救防疫》一书对地震发生的原因、地震活动的特征、地震如何预报以及怎样正确面对地震谣传、地震来了怎么办、地震时如何有效地自救和互救、如何处理地震发生后的紧急卫生防疫、如何摆脱地震的心理阴影等问题进行了解答,并通过以往大地震时的20多个典型真实案例,对地震求生进行了生动的诠释。是简明实用的地震常识和自救互救知识读本。
根据部水利水电技术标准制定、修订计划,由部水文司主持,以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为主编单位制定的《水文巡测规范》,经审查批准为水利行业标准,并予以发布。标准的名称和编号为:《水文巡测规范》 SLl95—97。 本标准自1997年6月1日起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各单位应注意总结经验,如有问题请函告主持部门,并由其负责解释。
《水中痕量铜、锌、镉、铅的测定——流动注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在国内外分析技术调研基础上,根据水利行业的特点和水利系统水环境监测发展的实际情况而编制的。现将有关具体问题说明如下: 本标准在技术上遵循的规范为: ——SL01-97《水利水电技术标准编写规定》; ——GB1.4-88《标准化工作导则 化学分析方法标准编写规定》; 本标准包括的主要内容: ——如何利用流动注射分析技术,把采样、富集、洗脱等过程连在一起,组成在线预富集分析系统; ——如何消除干扰; ——如何选择试剂、实验用水和配置各类溶液; ——如何绘制标准曲线; ——对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操作条件作了详细规定; ——对水样的预处理作了详细规定。
本书是在1994年版《地球化学通论》的基础上修编而成。为了避免重复删去了元素的结合规律和元素的迁移一般规律的内容。 全书包括地球的化学组成,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有机地球化学、环境地球化学。
本书由两部分组成,其一讲述了周文得仙人相助而变虎,吃掉为富不仁的盖世太保替弟报仇的故事;其二讲述了许愿为拍高官马屁,苦寻千里马却自讨苦吃、反受狐仙戏弄的故事。两则均以出其不意的幽默取胜,嬉笑之中不失对世态的讥讽,讥讽之下又有几分对良知的启迪,和对小人物想要伸张正义只能凭借仙神之力的慨叹。内容虽取之于古,但讲述视角新颖独特,人物形象生动俏皮,“蔡氏幽默”独有的特色在书中挥洒得淋漓尽致。
本标准是在我国当前摄影测量技术已由传统的模拟测图向数字化测图方向发展,产品模式亦由模拟的线划图向数字的矢量图转变的背景下制订的。本标准所指的“1:5 000、1:10 000地形图”应理解为数字线划地形图,即D1G(Digita1 1ine graph),是基础测绘“4D”产品中的主要产品模式之一。本标准的内容基本上代表了我国现阶段和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采用航空摄影测量原理测制1:5 000、1:10 000数字线划地形图的主要技术方法及应该达到的技术水平。 本标准由国家测绘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测绘局测绘标准化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一、林定荣。
《走进石油》科普系列丛书从石油勘探、开发、储运到炼制与化工,涵盖了石油工业上游、下游全过程,而且还包括了石油经济、环境保护。像这样比较全面系统地向社会普及石油知识,是以前从未有过的。这是推动石油工业发展的一件大事。 这套丛书基本上涵盖了石油工业的全过程,包括石油地质、石油地球物理勘探、石油地球物理测井、石油钻井、石油开发、石油开采、石油储存与运输、石油炼制与化工、石油经济及石油环境保护等10 个分册。尽可能用通俗的语言、生动的比喻,深入浅出地讲述石油知识,力求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和通俗性的统一。
现公布《地震安性评价管理条例》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
本书从温室效应的历史和现状的调查、研究入手,论证了20世纪作为温室世纪产生的原因,并以大量的资料和论据说明了工业污染、森林砍伐、生态系统破坏、人口激增等社会现象对人类的大气环境已经造成了巨大的破坏。特别强调地指明了温室效应已步入严重失控的危险境地。本书试图化作震耳的警铃以唤醒至今仍然以传统思维方式思考和生活的人们:大难即将临头!人们必须猛醒。如果还不觉醒,人类就会被自己创造的文明所毁灭!本 书在敲响警钟的同时,还探讨了摆脱危机的途径;调整我们的发展模式,改变工业化国家奢侈的生活方式、建立人与自然的新的持续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