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学概论》共9章。绪论部分主要讲述测绘学科的概况及其重要作用,介绍现代测绘学科的基本体系框架和相应的内容,展望测绘学科的发展及任务。第 2章~第6章分别介绍了大地测量学、摄影测量学与遥感、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工程测量学、海洋测绘学五大分支学科的基本内容、理论与技术方法、研究的对象和任务。第7章介绍测量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的方法。第8 章介绍全球定位系统GPS及其在测量中的应用。第9章介绍“3S”技术。通过本教材的学习,有助于测绘专业的学生以及从事测绘工作的读者对测绘学科及其发展概况、对现代测绘技术的进展及测绘学科研究的内容和任务有全面的初步了解及认识。
遥感作为一种重要的空间数据采集手段及地球观测工具,在对地观测、星际探测等领域正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已在国土、海洋、气象、环保、水利、测绘、农业、林业等行业获得了广泛应用,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未来随着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及空间定位等技术的进步和深度融合,高空间、高光谱、高时相遥感数据的愈加普及,遥感技术在各个领域将有更广泛和深入的应用。为了推动遥感在地学领域的应用,普及遥感地学应用基本知识,特筹划编著了《地学遥感应用概论》,为遥感应用普及贡献绵薄之力。《地学遥感应用概论》主要读者为从事地学遥感应用领域的学者、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也可为遥感学习及应用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广义的地学,泛指地球的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土圈所涵盖的研究及应用领域,是对以我们所生活的地球为研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新编地图学教程(第2版)》是地理类专业的基础课教材。本次修订,调整了各章节的层次,系统阐述了现代地图学理论、地图学基本知识和地图学新技术的发展。全书贯穿了地图一数字地图的学科体系,使传统地图知识与高技术制图紧密结合,内容满足地理类专业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要求。
《面向地图自动综合的空间信息智能处理》是作者在自动制图综合领域科学研究与工程文践的理论总结,是作者在该领域多年研究成果的提炼。从自动制图综合的基本特点和理论出发,《面向地图自动综合的空间信息智能处理》系统论述了数字环境下面向地图自动综合的空问信息智能处理的原理与方法。全书共分12章,分别从应用于自动综合的相关学科基础、地图自动综合辅助信息获取、基于知识的自动综合处理模型、基于遗传算法的自动综合处理模型、基于ABTM的自动综合处理模型、基于弹性力学的自动综合位移模型、基于数学形态学和神经元网络的居民地自动综合处理模型、基于圆特性的自动综合处理模型、基于图论的道路网自动综合模型、基于Agent的自动综合过程控制模型等角度对地图自动综合展开了全面和深入的研究,最后以一个作者开发的自动综合系统为
《GPS定位原理与技术》是全水利水电类高职高专统编教材,是依据全国水利水电高职教研会和全国测绘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工程测量专业《GPS定位原理与技术》课程教学大纲编写完成的。全书共分10章,主要内容有:绪论;GPS定位的坐标系统和时间系统;GPS定位系统与GPS信号;GPS定位的基本原理;GPS定位误差的来源及其影响;GPS定位测量的设计与实施;GPS控制网的数据处理;GPS实时动态定位原理;GPS接收机的选择和使用;GPS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应用等。 《GPS定位原理与技术》主要供高职高专院校工程测量、矿山测量、水利水电工程、摄影测量、土地管理、工程地质等专业教学使用,也可作为从事以上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地籍测绘》是根据测绘企业的生产实际情况并结合国家职业标准地籍测量员岗位技能要求编写而成的。全书共分八个项目,主要内容包括:地籍测绘基础理论知识准备、土地权属调查、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调查、地籍控制测量、地籍要素测量、地籍图测绘、面积量算、地籍变更调查与测量、地籍数据建库及项目拓展知识、土地变更调查和附录。 《地籍测绘》为测绘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教材,也可作为工程类相关专业及房地产管理、国土资源管理等专业的选修教材。
我国开展地理信息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发端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经过广大科研技术人员和产业界人士的共同努力,至今已经形成规模的产业。在我国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业界对我国地理信息产业政策也提出过许多建议。《中国地理信息产业政策研究》通过问卷和企业走访的方式,对我国地理信息产业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同时,通过大量典型实况调研和专家座谈的方式,就我国地理信息资源产权、市场运行特征、地理信息安全和标准化与资源共享等问题,征求了各方面的意见,还对国外同类问题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中国地理信息产业政策研究》从理论上对地理信息产业的基本概念和地理信息资源产权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在产业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就市场机制、地理信息安全,以及地理信息标准化等至关产业发展的一些瓶颈问题进行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数字测土原理与方法》(第二版)(潘正风、程效军、成枢、王腾军、宋伟东、邹进贯等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配套用书。全书包括习题、实验、电子测量仪器使用说明、数字地形图测量规定和控制测量计算程序(C )参考等五个部分。本书的读者对象为测绘工程专业本科生,其他专业的学生可根据学时数选择必做的实验项目和习题,或根据教学内容和仪器设备条件做灵活安排。
全球定位系统(GPS)已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作者结合教学、科研和生产实践从定位原理、测量作业、数据处理等方面对GPS定位技术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全书分2编,共12章,其主要内容为:GPS概况,GPS测量中所涉及的时间系统和坐标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的组成及信号结构,GPS定位中的误差源,距离测量与定位方法,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GPS网及其建立,GPS测量的技术设计,GPS测量的外业,GPS测量中的数据格式,GPS基线解算和GPS网平差等。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测绘工程及其相关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教师可根据专业性质、学时数和学生的层次从中选择所需的内容。本书也可供测绘、交通、石油、地质、水利、农林等部门的相关科研工作人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