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12章,章为概述,介绍测绘学科的发展简史和基本内容;第二章至第五章介绍测量仪器和测量的基本技术;第六章介绍测量误差基本知识及精度估算;第七章介绍小地区控制测量的施测与计算技术;第八章和第九章介绍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方正和地形图的应用;第十章介绍工程施工测量的基本方法与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第十一章介绍道路工程测量;第十二章介绍桥隧工程测量。在本书附录中,提供了导线计算和道路缓和曲线计算的计算机(器)程序。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本科的土木工程专业、城市规划专业、测绘工程专业等的基础技术课“测量学”的教材,也可供工程勘察和工程施工技术人员参考。
《地名规划概论》旨在为以后的地名规划工作提供帮助。由于地名规划针对的区域千差万别,包含的地理实体也丰富多样,因此,编者付长良、范晨芳更多地注意地名规划工作思路和方法的探索,充实与地名规划编制有关的一些知识与技术。
本书对空间数据分析领域进行了广泛的论述。本书综述了空间数据分析和位置(地点、背景和空间)在科学以及决策相关研究方面的重要性。涵盖了人们所关注的的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和空间建模方法,以及如何表达在地理空间中的属性的基本问题。读者进入支撑空间数据分析的关键领域,为读者了解和领会这个领域的诸多关键问题提供了一个平台。此书部分内容适合大学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还包含了让从事空间分析领域研究的地理、社会、经济、环境和统计等学科的科学工作者感兴趣的、具有足够挑战性的内容。
《数字摄影测量学(第2版高等学校测绘工程专业核心课程规划)》由张祖勋、张剑清编著,本书系统讲述了数字摄影测量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辅助测图(数字测图)的方法:数字地面模型的理论与应用;数字影像基础;数字影像特征提取与定位;影像匹配基础理论与算法;数字微分纠正;新型航空摄影测量传感器及其数据处理和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等。全书分为两篇十五章,每章附有思考题,有关基础知识则列入附录。《数字摄影测量学(第2版高等学校测绘工程专业核心课程规划)》反映了数字摄影测量的新发展与水平,可作为高等院校测绘类专业学习了摄影测量的基本知识的本科生与研究生的基本,也可供其他有关影像信息提取专业的师生、工程技术人员和研究人员学习参考。
《遥感原理与应用实验教程(第2版)》是作者整合多年的教学与科研资源,在了解和掌握应用型本科院校地学相关专业学生特点的基础上,根据新版本的ENVI5.5软件编写而成。主要内容包括:ENVI简介、安装和菜单功能,ENVI入门基本操作,注记与网格的基本操作,辐射定标与大气校正,影像裁剪、旋转、图层叠加和掩膜,影像几何校正,影像镶嵌,影像融合,影像分类,遥感制图,波段运算与波谱运算以及植被覆盖度信息的提取等。 《遥感原理与应用实验教程(第2版)》可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遥感科学与技术、地理信息科学、地理科学、测绘工程、地质工程、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土地资源管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等地学相关专业《遥感原理与应用》课程的配套实验教材,也可作为遥感爱好者学习ENVI遥感影像处理软件的工具书。
本书是根据长安大学遥感科学技术专业的“航空与航天摄影技术”教学大纲编写而成的。经长安大学教材编写委员会审定,作为遥感科学技术等相关专业本科生的教材。 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编者尽可能反映国内外新技术资料
分布式空间数据库系统研究内容涉及地理空间数 据模型、异构空间数据集成、 空间索引和高性能计算等方面。《分布式空间数据集 成与查询优化技术》在阐述分布式空间数据库系统相 关概念的基 础上,系统地介绍了分布式空间数据库的组成和分布 式空间数据的组织与管理,讨 论了分布式空间数据库的集成管理方法和异构栅格数 据的无缝可视化集成方法,重 点探索了基于分割分片的空间片段连接优化方法及分 布式空间无缝处理算法,完成 了分布式异构空间数据库原型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并进 行相关的实验验证和分析。 朱欣焰、陈静等专著的《分布式空间数据集成与 查询优化技术》系统地总结了作者在该领域近几年的 研究成果,内容新颖,理论性强,可作 为地理信息及相关专业的研究人员、高校教师、研究 生及高年级本科生的参考用书。
以空间地质体和虚拟树木等复杂对象为目标,系统介绍三维地理信息系统中空间数据三维建模及可视化方法。主要内容包括三维地质建模方法、三维地质模型可视化、模型处理与三维交互、基于规则的树木三维建模、模型参数计算等。
《数字摄影测量学(第2版高等学校测绘工程专业核心课程规划教材)》由张祖勋、张剑清编著,本书系统讲述了数字摄影测量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辅助测图(数字测图)的方法:数字地面模型的理论与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