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1星以上
  • 5折-6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10元10-20元20-30元30-50元5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4折4折-5折5折-6折6折以上
筛选:
    • 地球物理大地测量反演理论与应用
    •   ( 152 条评论 )
    • 许才军 等编著 /2015-09-01/ 武汉大学出版社
    • 本书主要介绍地球物理大地测量联合反演模型辨识与确定,基于位错模式的地球物理大地测量反演方法,基于粘弹体的地球物理大地测量反演方法以及地球物理大地测量联合反演地壳应变应力场方法。体现了大地测量学与地球物理学的交叉特色,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用性,可作为地球物理学专业、测绘科学与技术专业研究生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亦可供从事相关领域及专业的科技人员参考。

    • ¥24 ¥48 折扣:5折
    • 淼叔说科学家:他们影响了人类文明
    •   ( 200 条评论 )
    • 李淼 著 /2022-11-17/ 海峡文艺出版社
    • 科学家 给人的印象是怎样的?天才?不苟言笑?不是在认真地做研究就是在严谨地做实验? 这些对科学家的想象或许都没错,但除此之外呢?每一位科学家都有自己独特的生命故事。快乐的童年,悲惨的童年;顺遂的求学,坎坷的求学;受同侪推崇,与同行结仇 他们怎么成长、怎么恋爱、怎么发现那些改变人类世界的知识、怎么实践他们生命中的热情、怎么面对研究之路的毁誉和孤寂 本书将呈现每位科学家的故事以及他们独特的样貌,并以他们为榫卯,连接起人类不断探索的故事。

    • ¥22.5 ¥45 折扣:5折
    • 中国大陆大地震中-长期危险性研究
    •   ( 85 条评论 )
    • M7专项工作组 著作 /2012-06-01/ 地震出版社
    •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8.0级地震发生后,我国地震科技工作者进一步开展地震预测预报的科学探索。为加强长、中、短、临不同阶段的地震预测预报科学研究与实践的紧密结合,2008年7月起,地震部门启动“中国大陆7、8级地震危险性中-长期预测研究”专项工作,简称“M7专项”,并成立了由多个单位、不同学科科技人员组成的M7专项工作组。工作组在广泛、系统了解国际中-长期预测研究方法与现状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我国实际,设计并采用以地震地质和历史地震、大地形变测量、地震学与地震活动性等多学科观测资料与技术方法为基础、多学科交叉、结合的科学思路和研究的技术方案,针对我国大陆有监测能力地区的活动地块边界带开展以判定未来十年及稍长时间7级及更大地震发生地点为目标的中-长期预测探索,并于2010年底取得阶段性研究成果。M7专项工

    • ¥60 ¥120 折扣:5折
    • 汶川8.0级地震科学研究报告
    •   ( 20 条评论 )
    • 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组织 编著 /2009-04-01/ 地震出版社
    •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地震后我国地震工作者开展了广泛深入的科学考察和研究工作。本书综合反映了地震后一年内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内容包括汶川8.0级主震震源参数和破裂过程、地表破裂带和发震构造、地壳形变和重力场变化、区域地震活动背景、余震序列特征、地震前兆以及成因机理等方面。 本书可供地震学、地震构造、地壳形变和地震预测等研究领域的研究人员阅读参考。

    • ¥30 ¥60 折扣:5折
    •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计指南
    •   ( 105 条评论 )
    • 吕西林 主编 /2005-03-01/ 同济大学出版社
    • 本书是在广大从事高层建筑抗震研究和设计工作者的多年工程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经编制组专家的提炼和概括,并经多方面征求意见后完成的。自改革开放至今,上海已建、在建和拟建的高层建筑工程达6000多幢,其中有不少属超限高层建筑工程。1997年,建设部为加强抗震设防管理,发布了第59号部令——《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暂行规定》。1998年,上海市建设和管理委员会建立了上海市抗震设防审查专家委员会,并开展了本市的超限高层建筑工程初步设计抗震设防专项审查工作,累计审查项目已达400多项,涉及数千个建筑结构单体。对包括各种结构类型的住宅、商业、办公、通讯、医院、体育等典型超限高层建筑工程以上海市抗震设防专家进行逐项审查的方式,尽力消除结构设计隐患,提高结构抗震安全性和控制设计质量。2003年,建设部将59号部令修改

    • ¥8.3 ¥15 折扣:5.5折
    • 互联网+地震——我们如何与地震相处
    •   ( 39 条评论 )
    • 侯建民 潘怀文 林楚方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今日头条 编著 /2016-02-01/ 地震出版社
    • 我国是全球地震高发的区域之一, 21 世纪以来已发生两次 8 级以上巨震。面对严重的震情形势,用现代新信息和技术手段有效地减轻破坏性地震所造成的危害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根据国务院“互联网 + ”行动计划,地震工作如何与互联网真正紧密结合?如何利用大数据拓展和加强防震减灾工作?我们如何与地震相处?—— “互联网 + ”和大数据提供了无限可能。 2015年底,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与今日头条联合举办了主题为“科技、创新、安全、参与”的大型论坛“互联网 + 地震——我们如何与地震相处”,共同致力于通过两者的深度融合,推进“互联网 + 地震”工作模式,探索构建“互联网 + 地震”的战略格局,不断提升地震部门的公共服务,达成*限度减轻灾害损失的目的。本书是全景展现“互联网 + 地震”公共服务路线图的行动指南。

    • ¥39 ¥78 折扣:5折
    • 京津唐地区地震密集与历史强震
    •   ( 14 条评论 )
    • 王健 著 /2011-09-01/ 地震出版社
    • 《京津唐地区地震密集与历史强震》的研究内容包括:应用定量方法分析1970—2009卑仪器记录大量中小地震活动特征,并就其显著特征——地震密集详加研究并进行分类。通过地震密集与唐山地震,以及与历史强震的关系分析,探讨地震密集的物理含意以及与强震内在的联系。利用这一规律进而校订那些震中定位精度较差的历史强震参数。在此基础上,界定了地震活动性力学的研究范畴,力图科学系统地揭示地震活动性物理本质。

    • ¥25 ¥50 折扣:5折
    • 探求水之奥秘
    •   ( 59 条评论 )
    • 宋军宋嘉禾 /2009-01-01/ 农村读物出版社
    • 水是人们所熟悉的物质,也是地球上十分活跃的物质。水助生了地球上的生命。人们饮用水,用水灌溉农田,生产食品,还利用水的形态蛮化制造蒸汽机,引发了工业革命而造福社会。在现代社会中使用了更多的水,但是地球上可利用酌水资源是有限的。虽然人们每天都要使用水,却并非都很了解水。本书从水的自然状态到人类的作为,深入浅出地讲述了我们所面对的既丰富又困窘的水与水环境。

    • ¥9.9 ¥19.8 折扣:5折
    • 地球物理学入门
    •   ( 28 条评论 )
    • 吴健生王家林赵永辉于鹏编 /2017-01-01/ 同济大学出版社
    • 吴健生、王家林、赵永辉、于鹏编*的《地球物 理学入门》在固体地球物理学框架下,系统阐述地球 的物理性质、物理结构和总体物理特征,地球物理学 的基本概念和重要的研究。以地球物理性质为引线, 粗线条地介绍应用地球物理学的方法、原理和应用, 近年来地球物理学典型研究案例及应用成果。为便于 组织教学和学生自学,全书共分20章,每章按一周4 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来组织题材以尽量保持其相对独立 性。 本书可作为地球物理学专业本科生教材,亦可作 为相近或有关专业的教学参考用书。对于从事相近专 业或有关的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以及有意了解地球 物理基础知识的有关人员,也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 ¥28.6 ¥52 折扣:5.5折
    • 海陆的起源(关于大陆漂移与海洋形成的革命性阐释)
    •   ( 252 条评论 )
    • (德)阿尔弗雷德·魏格纳 著,涂春晓 译 /2011-04-01/ 江苏人民出版社
    • 《海陆的起源》是阿尔弗雷德?魏格纳开创地球学史上新纪元的经典论著。1912年,他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他认为,今日的美洲、非洲、亚洲、欧洲、澳洲及南极地区大陆在古生代时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天体引潮力与地球自转所产生的离心力的共同作用下,破裂成了数个板块,从而导致离极漂移和向西漂移的出现,逐渐形成当今世界的大洲、岛屿和海洋的分布格局。

    • ¥23.4 ¥39 折扣:6折
    • 全球地震目录
    •   ( 53 条评论 )
    • 宋治平 等编著 /2011-09-01/ 地震出版社
    • 本书是在《全球地震灾害信息目录(9999B.C.-2010A.D.)》基础上,通过全球不同网站和出版物收集地震目录,再修订、编辑而成的。全书含公元前9999年至公元1963年5级以上地震和公元1964~2011年6月6级以上地震目录共近3万条,包括地震发生时间、震中位置(经纬度、英文地名、中文地名)、震源深度、震级、震级标度以及资料来源等信息。

    • ¥50 ¥100 折扣:5折
    • 前兆台网数据处理与评价方法理论模型
    •   ( 28 条评论 )
    • 周克昌 等主编 /2011-11-01/ 地震出版社
    • 本书以介绍“中国地震前兆台网数据处理系统”和“中国地震前兆台网运行评价系统”两个软件中使用到的数学模型为主。这些模型很多是地震系统在长期的数据分析处理和台网运行评价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已经相对成熟稳定。对于那些尚不够成熟、或带有较强的行政或技术管理色彩的软件功能的数学模型,如各种报表、报告、图件、资料报送、日志编辑或检查、记录本检查、仪器故障统计等,则没有纳入《前兆台网数据处理与评价方法理论模型》中。《前兆台网数据处理与评价方法理论模型》在编辑时,去除了与特定软件有关的关于软件界面和操作等的介绍,只保留的模型的精华部分,即算法。作为前兆台网重要的模型之一,《前兆台网数据处理与评价方法理论模型》纳入了“十五”期间建设的前兆数据库结构模型。 本书旨在为从事前兆台网运行管

    • ¥15 ¥30 折扣:5折
    • 城乡防震减灾实用指南
    •   ( 40 条评论 )
    • 城乡防震减灾实用指南编委会 /2015-09-01/ 地震出版社
    • 地震是危害人类安全*的自然灾害之一。我国自古到今,历来是一个多震害的国家,地震活动具有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等特点,所以防震减灾作为一项服务于社会经济建设、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国计民生的工作,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但是,我国防震减灾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全民的防震意识薄弱不相适应,城市综合防御能力低,公众防震减灾知识不足,全社会防御地震灾害能力明显不足。因此,探讨如何有效开展城乡防震减灾工作,*限度的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城市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书从做好防震减灾工作的的基本常识、我国城乡地震灾害特点与防灾能力现状、防震减灾工对策和基本措失、积极做好监测预报工作和群测群防工作、重视抗震设防,提高城乡抵御地震破坏的能力、积极借鉴国外应急救援工作先进

    • ¥14 ¥28 折扣:5折
    • 南京市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
    •   ( 28 条评论 )
    • 候康明 等编著 /2012-05-01/ 地震出版社
    • 本书通过系统的地震地质调查,大尺度深地震探测、精细浅层人工地震探测,跨断层联合钻探、地质构造及地质槽探剖面研究,并结合新年代学样品测试数据分析等国内外先进的研究方法,较全面客观的评价了南京市及其郊区的地震构造环境,主要隐伏目标断层的活动性及其深、浅部耦合与地震活动的关系,全书分为区域地震构造环境简析;区域第四纪地质环境分析等数章内容。

    • ¥99 ¥198 折扣:5折
    • 万有理论:宇宙的起源与归宿(一生中最重要的七次演讲)(附光盘)
    •   ( 17 条评论 )
    • (英)斯蒂芬·霍金S.W.Hawking) 著,郑亦明葛凯乐 译 /2004-01-01/ 海南出版社
    • 这本书使你接近了这个境界。《万有理论》是霍金所作的由七次演进组成的系列讲座,他介绍了我们所知的宇宙历史,也许比以往更清晰、更简洁。这些演讲不令闪耀着霍金智慧的光华,而且体现出他特有的机智。谈到花费了他十几年时间的黑洞研究时,他说道:“这似乎有点像在煤窖里寻找黑猫。” 霍金从人类关于宇宙的构想的历史谈起,从亚里士多德之判定地球是圆的,到2000多年后哈勃之发现宇宙在膨胀,包括宇宙起源的理论(如大爆炸)以及黑洞和时空的本质。末尾,他摆出了现代物理学没有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如何将所有的局部理论整合成一个“统一的万有理论”的问题。他声称,“如果我们发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它就会是人类理性的终胜利”。

    • ¥11 ¥22 折扣:5折
    • 非线性科学及其在地学中的应用
    •   ( 1 条评论 )
    • 林振山 编著 /2003-06-01/ 气象出版社
    • 本书介绍了非线性科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及其在地学诸学科(地理、地质、气象、环境、生态等)研究中的应用。内容涉及稳定性理论、分岔理论、突变理论、混沌理论和分形理论。有关的应用绝大部分都是作者20世纪90年代以来从事有关*科研究项目的研究成果。 本书内容全面,论述透彻,方法严谨,力求做到深入浅出,易于掌握和应用,适合地学类各科学科、各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教师以及从事非线性理论应用的科技工作者。也可作为地学类各学科的研究生和教师的教学、科研参考书和工具书。

    • ¥8 ¥16 折扣:5折
    • 中扬子区晚侏罗世至新近纪沉积特征研究
    •   ( 4 条评论 )
    • 姚纪明 等著 /2015-03-01/ 武汉大学出版社
    • 本书运用沉积学、层序地层学和地球化学等理论和方法体系,对中扬子地区晚侏罗世-新近纪开展盆地地层划分与对比、沉积体系、层序地层划分及层序地层格架对比、古流及物源区分析等研究,分析了古地理演化特征并编制了古地理图,建立了中扬子区盆地的沉积充填序列及盆地各时期充填演化模式,探讨了中扬子区的构造演化特征及构造运动对沉积盆地充填的控制作用。

    • ¥39 ¥78 折扣:5折
    • 汶川地震震害
    •   ( 5 条评论 )
    •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主编 /2008-12-01/ 同济大学出版社
    • 为了从惨痛的地震灾害中较为系统地了解地震破坏的规律和总结经验教训,世界各国相关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普遍重视和加强了对破坏性地震震害的考察和总结。以抗震救灾工作中所积累的震害资料为基础,同济大学科技处组织学校多学科的震害考察工作,由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牵头,联合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道路与交通工程*重点实验室、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重点实验室、岩土及地下工程*重点实验室等,派遣师生分批赴地震灾区进行了灾害实地考察。本书是同济大学师生在抗震救灾工作和震害考察中所积累的部分震害资料的初步总结,以亲身经历的所见所闻和亲自拍摄的照片,从不同侧面反映震害的严重性,并从各自的专业出发提出自己的思考。

    • ¥44 ¥80 折扣:5.5折
    • 汶川地震震害研究
    •   ( 25 条评论 )
    •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室验室 主编 /2011-12-01/ 同济大学出版社
    • 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同济大学先后数十次派出震害考察调研组,在地震灾区深入调查研究,并编写出版了《汶川地震震害》一书,为今后工程抗震研究提供了初始宝贵的震害资料。之后三年,同济大学师生们并未停止对汶川地震震害的分析和思考,不断地收集相关资料,从汶川地震的地震动特性、桥梁结构的震害分析和抗震策略、各种房屋和校舍的震害和结构抗震修复等方面,展开了进一步的科学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现将这些研究成果集结出版,期望能为我国今后的工程抗震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 ¥44 ¥80 折扣:5.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