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气象数据处理等相关问题的分析过程为引导,以Python作为实现工具,介绍了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和数据处理及绘图相关的基本编程技术。全书详细介绍了程序设计概述、Python的发展历程和前景、Python的安装步骤、变量和数据类型、顺序结构的设计、选择结构的设计、循环结构的设计、函数与数组、文件、绘图基础等。
本书较系统地探讨了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国内外韧性城市的发展概念、理论方法、经验启发等。并以上海为例,评估了气候变化背景下,城市基础设施、社会系统、绿地与湿地系统的韧性状态,提出了综合性的韧性城市发展对策。
《气象预报预测系列教材:动力气象学》主要讲述了旋转大气运动的基本规律,共分为7章,介绍了如何将数学、物理学、流体力学和气象学等多学科知识有机结合,灵活地运用于研究大气运动特征的基本方法,阐明了大气运动的基本特征、性质和机理。 《气象预报预测系列教材:动力气象学》内容简洁明了,强调物理概念,简化数学推导,理论联系实际。 《气象预报预测系列教材:动力气象学》在各章后都充实了一定的思考题和习题,目的是培养读者学以致用的能力。 《气象预报预测系列教材:动力气象学》主要为预报预测业务人员以及大气科学领域的本科生、研究生和科研人员提供参考。
本书分为气象、天气和气候三篇,内容包括大气结构、辐射、大气运动、大气降水、天气系统和天气过程、气候形成因子、气候分类与区划、气候变化以及5个实习。本书结合国内外现代大气科学的最新发展成果,采用了较多的图表、公式和权威数据来详细阐明本学科的基本原理、方法,略去了繁琐的公式推导,突出基本定理、基本公式的物理意义及应用,描述了当前最引人注目的天气、气候现象。
人工影响天气是人类在了解自然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探索和开发相应的技术,进而介入自然发展与演变的有力例证之一。需要强调的是这种介入是 有限的 ,其目的是趋利避害。尽管如此,介入的效果如何?可以依据此类方法继续介入吗?如何改进已有的介入方法?这些依然是人们需要关注和回答的问题。因此,人工影响天气效果评估,是人们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必然要求。为了更加高效地服务于此项工作,《人工影响天气效果评估》主要从人工影响天气的发展趋势、人工影响天气效果评估研究进展、人工影响天气效果评估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人工影响天气效果统计评估方法、人工影响天气效果物理评估方法、人工影响天气效果模式评估方法、人工消雹效果评估、人工增加降水效果评估,以及人工消雾效果评估等方面系统地介绍人工影响天气效果评估工作。
本书以攀西地区康养气候资源为研究分析对象,对攀西地区基本概况作了介绍。详细分析了攀西地区康养气候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夏季中暑气象指数、紫外线强度指数、人体舒适度气象指数、温湿指数、风寒指数、着衣指数等指标的季节分布特点,构建了攀西地区人体舒适度综合指数评价公式和森林康养指标综合评价体系,对攀西康养进行分级区划,并对攀西养生气候类型进行划分,与其他康养之地进行比较,评价得出攀西地区康养旅游的特色和优势,为建设天然氧吧、旅游特色小镇提供气候论证;为攀西地区康养旅游的规划、开发、布局等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为国家地理标志的申报提供重要支撑,为攀西地区康养旅游提供建议。
本书分析了 “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天气气候情况,以及气候风险,为“一带一路”建设者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分析研究了“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现行气象服务能力和水平,以及“一带一路”气象保障建设合作进展;在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下,提出了“一带一路”气象保障建设愿景。本书可供参与“一带一路”的建设决策者、气象服务参与者、自然灾害风险研究者和关注“一带一路”沿线天气气候人士阅读参考。
《气候变化与社会发展》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基于2000余年来中国区域气候变化资料,研究了中国气候变化与中国社会发展的关系。结果表明,2000余年中国区域地表气温存在时间尺度为3个数百年(大时间尺度)交替震荡上升的升温(变暖)期和震荡下行的降温(变冷)期。与这数百年尺度升温期对应的是强大繁荣的王朝;而与数百年尺度降温期对应的却是混乱的时代和相对贫弱的王朝。而王朝的强盛与否和该朝代气候的冷暖关联很小。 第二部分,探讨了气候变化影响中国社会发展和历史进程的机理,其中包括气候变化引发社会大动荡和朝代更迭机理、气候变化与社会繁荣稳定关系机理、和气候变化与朝代强盛关系机理,并提出了气候变化引发社会大动荡和朝代更迭理论模型,以及气候变化和社会繁荣关系的理论模型。分析表明,气候变
世界气象组织(WMO)编制《可能优选降水估算手册》的目的是为该组织的各成员国开展PMP估算工作时提供技术指导。该手册的靠前、第二版分别出版于1973年和1986年,其作者均为美国水文气象专家。现在这本新书为该手册的第三版,其主编者为中国设计洪水专家。本书共分七章,内容包括PMP的含义,估算方法的总体概念,各种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步骤。正文部分删去了原书中部分过时的内容,新增内容重点是较为系统地阐述了中国自1958年以来在PMP/PMF研究和实践中创造的新理论、新经验,同时也增加了1986年以来美国、澳大利亚和印度在PMP研究方面的新成果。附录部分新增了世界优选洪水记录及外包线的经验公式;并在原有世界优选点雨量记录基础上,加入了大量新数据,更新了该项记录外包线的经验公式。 《可能优选降水估算手册》反映了当代世界PMP的优选理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