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涵盖了当前海洋遥感技术的主要研究领域,第1章 海洋动力过程SAR遥感应用 介绍了SAR发展历程以及内波、海浪、海面风场SAR遥感的机理、方法和应用,第2章 典型海上目标SAR探测 主要介绍海冰、溢油、船只目标SAR探测的机理与方法,第3章 高度计数据处理及应用 介绍了星载微波高度计发展历程、高度计数据处理以及高度计数据在海浪、潮汐、中尺度涡等方面的应用,第4章 微波辐射计海表参量反演技术与应用 主要介绍微波辐射计发展历程、微波辐射计海表温度和海面风场反演技术与应用,第5章 海洋水色遥感 主要介绍海洋水色卫星发展历程、水色遥感机理、信息提取方法、应用案例,第6章 高频地波雷达探测技术 ,主要介绍地波雷达发展历程、海态遥感及应用、海上目标探测等内容。
《魅力中国海系列丛书:南海故事》从南海的风土人情开始,将南海精彩的人文风貌和波澜壮阔的历史娓娓道来。分别讲述了南海名士、南海传说与故事、南海民俗、南海历史等几个部分,以人 事 历史事件为情感主线,达到与读者形成情感共鸣的,从而从精神层次上唤醒读者热爱南海,保护南海的海洋意识。
《沧海有迹可寻宝:海洋奥秘与海洋开发新技术》采用了吸收新闻元素、流行元素并予以创新的写法,充分体现了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岭南文化特色,按照当今 读图时代 的理念,加插了大量故事化、生活化的生动活泼的插图,把复杂的科技原理变成浅显易懂的图解,使此书集科学性、通俗性、趣味性、艺术性于一体,美不胜收。《沧海有迹可寻宝:海洋奥秘与海洋开发新技术》介绍了海洋奥秘与海洋开发新技术,有利于激发读者了解海洋的兴趣,进而提高他们保护海洋的意识。
站在烟波浩渺的渤海边远眺,只见蔚蓝的天,蔚蓝的海,在无穷的天际处融为一体。辽阔的海上,万吨货轮、豪华邮轮满载希望驶向远方,奇异的海岛、繁忙的渔港演绎着渤海的魅力与生动,天空的海鸟、海里的生灵给人以与之亲近的冲动。亲爱的读者朋友,随着一页一页翻开《魅力中国海系列丛书:渤海印象》,你将逐渐地感受渤海,热爱渤海,融入渤海。
这是我国部海洋文化学基础理论专著,已被有关大学包括国家重点大学确定为人文素质教育教材和基础课程专用教材。《海洋文化概论》主编是我国海洋文化学科的积极倡导者和创建者。随着“海洋世纪”蓝色浪潮的兴起,海洋科技不断创新,海洋经济日趋繁荣,全球性的海洋意识、海洋观念日益强化,海洋文化研究和学科建设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并引起了越来越多人文社会科学学者的浓厚兴趣,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进入21世纪,世界上许多国家纷纷将目光投向了海洋,将海洋视作可持续发展的新空间。中国作为世界海洋大国,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征程中,也必将以建设海洋强国作为重要的战略选择。 建设海洋强国,需要高精尖的海洋科技,需要繁荣的海洋经济,需要科学规范的海洋管理,需要强大的海洋军力,同时,也需要从基础做起,在全体国民中普及海洋知识,引导全民族认识海洋,重视海洋,亲近海洋,激发人们热爱、探索、开发与保护海洋的热情。做好这些基础性的工作,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有着重陆轻海传统的国家,在建设海洋强国的过程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邀请了四十余位活跃在我国海洋科教工作一线的专家、学者,以他们深厚的科学与人文素养为基础,结合世界海洋发展趋势和各学科领域的发展现状,精心编写了这套《蔚蓝海洋知识丛书》,以
“人文海洋”,顾名思义,就是用人文的情怀关心海洋、认识海洋和经略海洋。人文情怀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人又包含“每个人”、“人民”、“人类”。人文海洋的理念是说,海洋是每个人的海洋,海洋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海洋,海洋是全人类的海洋。保护海洋环境,关爱海洋健康,是每个人的义务所在;发展海洋科技、繁荣海洋经济,是各国人民群众的民生所系;维护公平、公正、和平的国际海洋秩序,是全人类的福祉所依。具体来说,人文海洋理念具有如下四个方面的内容:首先,人文海洋是一种历史视野。其次,人文海洋拥有的是一种世界胸怀。第三,人文海洋是一种立足于民生的思考。最后,人文海洋是一种以人文交流、互联互通为出发点的理念。
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以下简称“908专项”)是国家批准的重大海洋专项。开展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工作,是我国“实施海洋开发”战略的基础性工作。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发生着错综复杂的自然现象,这些自然现象又对近海区域如海岸带及海岛等的变迁、气候、生物生态、社会人文、经济发展乃至军事设施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只有准确、可靠、系统地获取海洋调查数据,才能把浩瀚、奥秘的海洋和对近海区域的影响“数字化”、“透明化”,从而对海洋环境做出科学、合理、准确的评价,为海洋经济发展、海洋开发利用、海洋减灾防灾、海洋环境保护、海洋权益维护和海洋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数据和信息依据。因此,国家批准国家海洋局组织实施“908专项”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为了实施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
本书以厦门海岸带为例,通过引入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理论体系——生态系统服务的货币价值体系、生态足迹价值体系及能值价值体系,针对人类活动(围填海)对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进行了量化估算。本书的主要内容和成果如下: 1.生物圈和生态系统是一种复杂的生命支持系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资基础,它向人类提供了人类所必需的一切资源和环境条件。生态系统服务是指对人类生存和生活质量有贡献的生态系统产品和服务。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研究主要的挑战来源于清晰地描述与准确地评价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及由此产生的产品与服务之间的关系。全面评价生态系统服务的步是将生态系统结构或过程转化为生态系统功能,而这些功能能够为我们人类提供有价值的产品与服务。这里,将生态系统功能定义为生态系统直接或间接的
“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以下简称“908专项”)是国家批准的重大海洋专项。开展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工作,是我国“实施海洋开发”战略的基础性工作。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发生着错综复杂的自然现象,这些自然现象又对近海区域如海岸带、海岛等的变迁、气候、生态生物、社会人文、经济发展乃至军事设施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只有准确、可靠、系统地获取海洋调查数据,才能把浩瀚、奥秘的海洋和对近海区域的影响“数字化”和“透明化”,从而对海洋环境做出科学、合理、准确的评价,为海洋经济发展、海洋开发利用、海洋减灾防灾、海洋环境保护、海洋权益维护和海洋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数据和信息依据。因此,国家批准国家海洋局组织实施“908专项”,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为了实施我国近海海洋综合
中外近代史已无数次证明:强于世界者必始于海洋,衰于世界者必先败自海洋。西方列强借着船坚炮利,征服并打开了世界各地的市场,促成了资本主义国家的迅猛发展,如老牌殖民主义国家英国,就是凭借着海上霸主地位,逐渐建立起了“日不落”大英帝国;中国近代屈辱史源自明清王朝的闭关锁国,消极放弃海洋的开发与竞争,中国广州、武汉、台湾等沿海城市纷纷被列强侵占和瓜分,导致了中国长达一个多世纪的衰败和没落。 21世纪是开放的世纪,经济全球化日益加剧,对外交往交流已成为一个地区发展的主要动力。中国的落后始于160多年前的港口被迫屈辱开放,中国的振兴也必然始于海洋特别是港口等海洋资源的深度开发和主动开放。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促进工业化和发展市场经济的关键时期,作为发展中的海洋大国,中国要在新一轮的
本标准由国家海洋标准计量中心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8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海洋标准计量中心,国家海洋局海域管理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哲玲、阿东、李文君、郭小勇、汤海荣、李芳、王亚涛、张绍丽。
从赤道到两极,从沿岸礁石到深海底,不同环境里的海贝或爬行生活,或固着生活,或游泳生活。它们究竟如何行动,如何捕食,如何自卫?翻开魏建功主编的这本《海贝生存术》,谜底一一揭晓。
本标准与HY/T ll8 200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海洋公园的术语和定义(见3.2); ——修改了功能区分类(2008年版4.4.1;本版4.4.1); ——修改了功能分区方法(2008年版4.4.3;本版4.4.3); ——修改了功能分区图件(2008年版4.4.6;本版4.4.6); ——修改了规划重点(2008年版5.5.6;本版5.5.6); ——修改了规划成果要求(2008年版5.7;本版5.7); ——增加了附录B(见附录B)。 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83)归口。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8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小波、夏小明、郑玉龙、李家彪、倪玉根。
本套丛书的作者都是卓有成就的学者,他们以严谨的科学内容、活泼的物理思想、通俗流畅的文字发达,为广大青少年提供了一套优秀的科普读物.丛书内容包括物理学新知识博采、物理学新领域探奇、物理学重大发现觅踪、著名物理学家成才轨迹等。太丛书获第二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
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海洋局海域与海岛管理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8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天津师范大学、国家海洋局海域与海岛管理司、国家海洋信息中心。
本书主要成果如下:(1)全面系统地综述了国内处特别是国外海洋MT的理论、方法、仪器和海洋大地电磁测深的应用等问题的发展现状。(2)研制了阵列大地电磁测深仪的数据采集、图形显示、数据处理与解释等软件。(3)在陆上对阵列大地电磁测深仪进行了全面的测试,利用其对50万V高压输电线产生的电磁场进行了野外数据采集。(4)对高压输电线的电磁场规律进行了研究,并进一步从理论上推导了高压输电线电磁场的理论公式。电磁场的水平分量随与高压线距离的3次方衰减,磁场的垂直分量为4次方衰减。(5)高压线所产生的电磁场主要为50Hz及其高次谐波。负载变化一般仅产生围绕50Hz的分量,即低频影响不大,除非负载变化非常迅速。(6)距离高压线2.6Km以外,高压输电线产生电磁场已同天然背景难以分清。(7)对磁电分离的可行性给出了理论推导和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