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涵盖了当前海洋遥感技术的主要研究领域,第1章 海洋动力过程SAR遥感应用 介绍了SAR发展历程以及内波、海浪、海面风场SAR遥感的机理、方法和应用,第2章 典型海上目标SAR探测 主要介绍海冰、溢油、船只目标SAR探测的机理与方法,第3章 高度计数据处理及应用 介绍了星载微波高度计发展历程、高度计数据处理以及高度计数据在海浪、潮汐、中尺度涡等方面的应用,第4章 微波辐射计海表参量反演技术与应用 主要介绍微波辐射计发展历程、微波辐射计海表温度和海面风场反演技术与应用,第5章 海洋水色遥感 主要介绍海洋水色卫星发展历程、水色遥感机理、信息提取方法、应用案例,第6章 高频地波雷达探测技术 ,主要介绍地波雷达发展历程、海态遥感及应用、海上目标探测等内容。
《魅力中国海系列丛书:南海故事》从南海的风土人情开始,将南海精彩的人文风貌和波澜壮阔的历史娓娓道来。分别讲述了南海名士、南海传说与故事、南海民俗、南海历史等几个部分,以人 事 历史事件为情感主线,达到与读者形成情感共鸣的,从而从精神层次上唤醒读者热爱南海,保护南海的海洋意识。
《沧海有迹可寻宝:海洋奥秘与海洋开发新技术》采用了吸收新闻元素、流行元素并予以创新的写法,充分体现了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岭南文化特色,按照当今 读图时代 的理念,加插了大量故事化、生活化的生动活泼的插图,把复杂的科技原理变成浅显易懂的图解,使此书集科学性、通俗性、趣味性、艺术性于一体,美不胜收。《沧海有迹可寻宝:海洋奥秘与海洋开发新技术》介绍了海洋奥秘与海洋开发新技术,有利于激发读者了解海洋的兴趣,进而提高他们保护海洋的意识。
站在烟波浩渺的渤海边远眺,只见蔚蓝的天,蔚蓝的海,在无穷的天际处融为一体。辽阔的海上,万吨货轮、豪华邮轮满载希望驶向远方,奇异的海岛、繁忙的渔港演绎着渤海的魅力与生动,天空的海鸟、海里的生灵给人以与之亲近的冲动。亲爱的读者朋友,随着一页一页翻开《魅力中国海系列丛书:渤海印象》,你将逐渐地感受渤海,热爱渤海,融入渤海。
本标准与HY/T 023—199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由《中国海洋观测台站代码》改为《中国海洋站代码》; ——增加了站名代码的代码结构和编码原则(见4.1.2和4.2.2); ——增加了区站号的代码结构和编码原则(见4.1.3和4.2.3); ——增加了站名代码和区站号(见表1); ——增加了175个海洋站代码(见表1); ——修改了31个海洋站站名(1992年版的中国海洋观测台站代码表;本版的表1); ——删除了25个海洋站代码。 本标准由国家海洋信息中心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83)归口。 本标准由国家海洋信息中心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范文静、相文玺、骆敬新、韦广吴、杨锦坤、王智敏。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HY/T 023—1992。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由海洋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在逐渐减少,而遭受的经济损失却在不断增加。目前,中国海洋产业经济年增长率约20%,远远超过国民经济总的增长速度,海洋产值已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以上,占到总产值的5%以上。伴随人类开发利用海洋,不断向深度和广度进军,海洋对人类的贡献将越来越大。与此同时,海洋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也必将逐步升级。80年代,中国沿海遭灾经济损失约每年10亿元;90年代以来,由于沿海经济迅速发展,人口急剧增加,遭灾损失急速上升,每年竟高达百亿元以上。这充分说明,海洋开发规模越大,沿海经济越发展,遭受海洋灾害的损失越严重,越应该重视对它的研究、预测和防范。 据联合国下属国际组织1999年末的统计,全球近50年巨灾的发生呈明显增长趋势,由20世纪50年代的20起增至90年代的80多起
本书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所设的“大气一海洋学”课程的专用教材。这本教材突出了大气圈和水圈的共同特点和相互关系,把大气和海洋结合在一起来讲述。内容比较广泛,但并不很深。它包括了大气科学和海洋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大气和海洋中发生的物理和化学现象及过程、大气和海水运动的特征以及目前普遍关心的海一气相互作用、气候异常和全球性的环境问题(酸雨、全球变暖和臭氧层破坏)等内容。它既包含了大气和海洋学的一些基础知识,同时也介绍了一些目前大气科学和海洋学中的重要科研成果。 本书可供高等院校地球科学类的师生和从事相关方面的科技工作者阅读参考。
本标准由国家海洋局厦门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83)归口。
由赵池航编著的《高精度海洋重力测量理论与方法》围绕高精度海洋重力测量理论与方法展开研究,首先详细论述了国内外海洋重力仪的发展及研究现状,其次建立了方位捷联陀螺稳定平台系统误差模型、石英振梁式重力传感器原理误差模型和基于时间序列分析理论的石英振梁式重力传感器输出信号模型,后研究了基于估计理论的高精度海洋重力仪实时数据处理方法。 《高精度海洋重力测量理论与方法》可以供从事水下运载工具(水下测量船、水下游览船和水下自主作业机器人)导航专业的研究生参考,也可以作为从事海洋油气田勘探和海洋地热资源勘察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人文海洋”,顾名思义,就是用人文的情怀关心海洋、认识海洋和经略海洋。人文情怀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人又包含“每个人”、“人民”、“人类”。人文海洋的理念是说,海洋是每个人的海洋,海洋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海洋,海洋是全人类的海洋。保护海洋环境,关爱海洋健康,是每个人的义务所在;发展海洋科技、繁荣海洋经济,是各国人民群众的民生所系;维护公平、公正、和平的国际海洋秩序,是全人类的福祉所依。具体来说,人文海洋理念具有如下四个方面的内容:首先,人文海洋是一种历史视野。其次,人文海洋拥有的是一种世界胸怀。第三,人文海洋是一种立足于民生的思考。最后,人文海洋是一种以人文交流、互联互通为出发点的理念。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83)归口。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海洋技术中心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83)归口。
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海洋局海域与海岛管理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8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天津师范大学、国家海洋局海域与海岛管理司、国家海洋信息中心。
《魅力中国海系列丛书:渤海宝藏》从渤海生物、渤海资源以及考古等方面,对渤海宝藏进行了生动而全面的介绍。内容翔实,图文并茂,可读性非常强,文字生动有趣,适于各年龄段读者阅读。作者丁建玲,青岛水族馆高级工程师,国内知名海洋科普作家,编写出版了《章鱼聪聪》《白熊笨笨》《海豚晶晶》等一批高品质的海洋科普图书。
这是一本关于海洋的科普读物,内容生动有趣,史前的火烈鸟、翼龙、生活在火山口的管蠕虫、巨大的抹香鲸、长途跋涉横跨大西洋的大马哈鱼,这些可爱的动物们会带给你一个不一样的海底世界。快来加入我们的海底之旅吧,你可能成为一个海洋生物学家呢!
“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以下简称“908专项”)是国家批准的重大海洋专项。开展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工作,是我国“实施海洋开发”战略的基础性工作。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发生着错综复杂的自然现象,这些自然现象又对近海区域如海岸带、海岛等的变迁、气候、生物生态、社会人文、经济发展乃至军事设施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只有准确、可靠、系统地获取海洋调查数据,才能把浩瀚、奥秘的海洋“数字化”、“透明化”,从而对海洋环境做出科学、合理、准确的评价,为海洋经济发展、海洋开发利用、海洋减灾防灾、海洋环境保护、海洋权益维护和海洋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数据和信息依据。因此,国家批准国家海洋局组织实施“908专项”,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海岸带是我国国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国民
“海洋人物”是来自全国涉海各行各业的佼佼者。他们当中有专家学者,有将军士兵,有政府官员,有平民百姓……涵盖了社会的各个方面。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他们身上体现着无私奉献、勇于进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展现了我国海洋事业快速发展的光荣历程。 当前,全民族的海洋意识不断提升。坚持陆海统筹,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促进海洋经济发展,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等重要内容,已经写入国家“十二五”规划,我国的海洋工作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伟大的时代,光荣的使命,召唤着大批优秀人才积极投身于建设海洋强国的伟大实践中。 国家海洋局宣传教育中心和海洋出版社组织有关专家,把历年来评选出的“海洋人物”的感人故事汇编成书,并陆续与读者见面。我希望,《大海星空》
《厦门海岸带综合管理十年回眸》一书,翔实地介绍了厦门海岸带综合管理模式的主要内容及特色成效及其经验、海岸带综合管理在厦门的自身发展,并针对未来厦门海洋生态环境将面临的压力,对已有的海岸带综合管理模式的完善和发展提出了中肯的建议。书中真实地再现了十几年来厦门实施海岸带综合管理的过程,并结合作者深厚的专业背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进行深入的归纳和总结,整理了大量科研资料和数据,专业性强又不乏生动性。读者借此书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上很好地了解和认识厦门实施海岸带综合管理的成功模式和经验,真切地感受厦门十几年来成功实施示范项目所取得的令人瞩目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相信本书将成为一本海洋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生动教材。
《海洋行政管理》分为三部分。*部分为理论篇,探讨海洋行政管理科学的成立及其基本学术范畴,是为全书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为主体篇,主要探讨海洋行政管理的主体及其工作机制、海洋立法管理、海洋政策与战略等行政主体运作方面的理论问题;第三部分为对象篇,讨论实施海洋行政管理的对象及具体内容,主要介绍海洋权益管理、海洋资源管理和海洋环境管理的内容。这种结构安排,主要在于构建起海洋行政管理学的基本理论框架,对海洋行政管理实践面临的重大问题提出我们的观点或理清分析思路,并不一味追求系统全面的叙述。对于许多海洋行政管理的具体问题的研究而言,这只是一个导论。法律、法规是国家实施海洋管理的基本依据和重要手段,为此;我们特将国家有关海洋行政管理的重要法律、法规名录作为附录排于书后,便于读者检索。
本书系统描述了产自贵州兴义中三叠统拉丁阶法郎组竹杆坡段地层的纯信龙次亚目新材料,并与我国和北美地区其他三叠纪纯信龙类的标本进行了对比,提出了其区别于纯信龙次亚目其他属种的鉴定特征;同时,结合新材料对三叠纪纯信龙类四肢形态对比展开讨论,并对绿荫顶效龙进行再研究。本书对纯信龙次亚目系统学进行初步研究,明确其内部谱系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