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起源于猜想,观察和实验用于证实或证伪猜想。地理学的猜想很难通过实验去证实,但是可以通过观察进行记录和描述。本书记录了作者关于人与地球、人与世界、人与自然关系的灵感和猜想。中国人对春秋的感受为何这么深?渔猎采集、游牧和农耕,这三者发生的先后顺序是什么,有先进和落后之分吗?从地图上看,四大文明古国都与沙漠有关,难道文明是沙漠的馈赠?在以地理资源为基础进行哲学思考的同时,作者提出我们应该享受灵感、猜想的快乐,丰富自己的人生。
随着地理学在各个国家获得显著的发展,人们对作为高等教育课程之一的地理学的性质和目的等等的有关问题,日益发生了兴趣。《地理学性质的透视》是哈特向继《地理学的性质》之后的又一著作,从经验主义哲学高度总结了区域学派的理论和方法,是地理爱好者的必*书。
本书是作者长期从事教学、研究实践与野外考察之成果。全书共10章,论述系统全面、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突出了地理学基本原理。书中关于综合自然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地理环境的结构、整体性规律、时间演化规律、地域分异规律等章节的阐述,具有创见性;同时,在论述中还应用了现代系统论观点、耗散结构理论和可持续发展原理。全书内容充实、文字流畅,并能联系中国实际,反映中国学者观点,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综合自然地理学著作,对读者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地区海洋地质认识实习指导书》是在2004年初版、2011年修订版的《地质认识实习指导书》的基础上修编而成的,继承了原书的编排框架和部分内容。原书的出版曾得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同时凝聚了地球科学学院、实习团队多位老师的心血与教学积累,对学生在地区开展地质认识实习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海洋地质专业设立于2004年,同年成立了海洋科学系。初的地质认识实习使用的是《地质认识实习指导书》,随着专业的快速发展及社会对海洋学科要求的提高,需要在原有实习指导书之上大量增加海洋科学相关的实习内容。因此,2012-2017年海洋学院海洋科学系两次组织部分老师对海洋地质认识实习路线进行了重新踏勘与开拓。在此工作的基础上,学院重新修订和增加了海洋地质认识实习的部分路
本书共分8章,章绪论,主要介绍导航的概念;第2章导航常用坐标与时间系统;第3章导航卫星轨道确定基础知识;第4章GPS全球定位系统,详细介绍GPS系统的组成、GPS的信号及其接收等相关知识;第5章为俄罗斯GLONASS卫星导航系统,在对比GPS的基础上介绍了系统组成等;第6章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按其发展历程介绍了试验系统、二号一期和二号系统等;第7章卫星导航增强系统,介绍了目前国际上主流的美国的WAAS、欧洲的EGNOS、日本的QZSS、印度的GAGAN等增强系统;第8章为卫星导航新技术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