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为休息而生,还是为跑而生??跑步会毁了你的膝盖吗??哪种运动项目蕞适合我??懒惰是不正常的行为吗??每晚都需要睡够8个小时吗??我们可以跑得又快又远吗??体育等于锻炼吗?在不算太遥远的过去,我们那些狩猎采集者、农耕者祖先,为了获得足够的食物,每天需要进行数小时的身体活动,偶尔也会为了娱乐或者社交而做游戏或者跳舞,但没人会为了健康而奔跑或者行走几千米。锻炼只是人类进化过程中近期才出现的现象。哈佛大学进化生物学家丹尼尔·利伯曼凭借自己多年在世界各地的研究与经验,向我们讲述为什么我们从未进化出锻炼的本能。
《天演论》是近代翻译家、启蒙思想家严复先生最重要最有名的译作。原著为英国博物学家赫胥黎所著的《进化论和伦理》;严复译述《天演论》是意译,不是纯粹的直译,并附有译者的按语、导言、自序,所以本书实际上是严复用自己的观点加以发展和改造了的译作。“天演”即为自然进化之意。他将《天演论》导言分为十八篇、论文分为十七篇,并对其中二十八篇加了按语。在按语中,严复指出,植物、动物中都不乏生存竞争、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例子,人类亦然。人类竞争,其胜负不在人数之多寡,而在其种其力之强弱。《天演论》正式发表于1898年,此时正是中华民族危机之时,面对内忧外患,有识之士大力倡导变法图强,这部著作一经出版,就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对于当时的变法运动起到了极大的启蒙作用。
《恐龙简史:从诞生到消亡》是一本3.6米长卷版的恐龙大百科,由英国 古生物学家安杰拉?米尔纳博士精心撰写,中国青年古生物学家邢立达副教授倾情翻译。从2.5亿年前盘古大陆形成,到6500年前地球上 一群恐龙灭 ,这部简史聚焦了恐龙曾经称霸地球的1.6亿年历史。多维度介绍了百余种恐龙的特征和习性,他们的神秘档案将一一揭晓。另外,你还可以了解化石的形成过程和恐龙的复原步骤,探秘挖掘现场,通晓世界各国的恐龙研究历史及先驱人物,还有世界各国的恐龙博物馆信息和网址……全方面满足恐龙爱好者的好奇心、开拓阅读视野、培养孩子的自主阅读能力。 鸟类的祖先真的是恐龙吗?你听过恐龙的叫声吗?化石是怎么形成的?如何证实了大陆漂移说?植食性恐龙的牙齿和肉食性恐龙的牙齿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说恐龙从来没有吃过草?想知道答案的话
《通往繁荣之路》内容简介: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生前写过不少具有政论性质的小册子作品,对当时和后世均有着极大的影响。其中,《丘吉尔先生政策的经济后果》(1925)、《苏联掠影》(1925)、《自由放任主义的终结》(1926)、《劳合·乔治能够做到吗?》(1929)四本小册子曾为《劝说集》(1931)所收录,但是作者做了大量删改,原作的基本面貌已经不可复见,而《通往繁荣之路》(1933)和《如何筹措战费?》(1940)则又未被《劝说集》(1931)收入进去。故而,《通往繁荣之路》将这些小册子作品加以整理,根据年代顺序重新进行了编排,将其辑为一册,以《通往繁荣之路》为名出版,以飨读者。
该书为《中国古生代区域综合地层及标志化石图集》之一。该丛书共6册。(1)科学性:代表中国古生代地层的zg研究水平;囊括了中国古生代研究的典型剖面,及各个时代的标准化石描述;作为标杆地层及标准化石,是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地层对比研究的基础。(2)普及性:丛书文字深入浅出;图文并茂,约60个综合柱状图,多个高分辨率标准化石图版,可用作工具书;可用于研究部门查阅资料,深入地质研究;可用于地质部门的地质调查,如地质调查研究院、地质矿产研究所等;也可用于学生的学习资料。
《转化糖科学:未来的风向标》全面概括和分析了糖科学存在的关键问题、面临的严峻挑战和未来发展的前沿。《转化糖科学:未来的风向标》共分6个专题,涵盖了糖的核心地位,糖科学概述,糖科学的关键问题和研究工具,糖科学在人类健康、能源和材料科学中的应用以及糖组破译的成果和蓝图等内容,明确了糖科学和生命科学的性质和任务。
谁说科学图书是生硬刻板而冷酷无趣的?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姜·范恩(John Fenn)打破传统,以其独有的机智和妙语,带给我们这本“非典型”的热力学入门书——《热的简史》。 全书回归到人文和历史的角度,通过许多日常缀验中可见的例子,和生动的科学家故事,系统地认识一切与“热”有关的观念、历史和应用。 如果你对“热”的学问稍稍有那么点兴趣,就请跟随范恩精心塑造的“查理洞人”,好奇地从“古”游玩到“今”吧!
《中国历史自然地理》之一,是在1980年出版的《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一书的基础上重新编写而成的。根据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掘的大量历史文献资料,吸收新的资料和研究成果,包括考古研究以及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方法,如孢粉分析、沉积物分析、树木年轮以及14C测定、遥感和卫星像片判读等,全面反映历史时期中国各自然地理要素的演变和发展的概貌。论述中国气候、植被、珍稀动物、主要河流、湖泊、海岸、沙漠等自然地理要素在历史时期的发展和演变过程,进一步探讨中国历史时期自然环境发展演变的规律。《中国历史自然地理》可作为大专院校和研究机构中希望了解中国自然环境变迁的师生和广大科技人员及干部阅读参考。
生物医学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既是一门知识面较宽的综合性理论课,也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技术课程。《生物医学传感器与检测技术》针对这一特点,在重视基本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的电子技术,对目前实践中常用的仪器和方法进行了重点讨论。《生物医学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在作为内部多年使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加以完善而成。从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相关仪器到性能特点、操作技术,逐步深入,力求将抽象的内容讲细讲透。同时,每一章内容后都附有习题,便于读者学习和自测。《生物医学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可以作为生物医学工程、医学物理、医学仪器设计和其他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