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李兰娟主审并作序,国内多名微生态领域的知名专家,总结自己多年的科研、医疗实践经验,倾力撰写而成。全书以通俗易懂、生动的语言,问答的形式,选取读者日常需要了解、期待了解以及还存在认识误区的微生态学、益生菌应用知识进行简明、清晰的介绍。通过阅读,读者对什么是人体的微生态系统,人体有哪些微生态系统,人体各部位微生态失衡会有怎样的表现,应该怎么维护身体各微生态系统的平衡将有初步的、较为清晰的认识。图书内容贴近普通读者的现实生活,回答读者在日常生活中面临的与身体微生态状态及微生态健康相关的问题,将为读者日常生活中面临相关问题提供指南和知识参考。
我们一厢情愿地认为,医学界已经从各个角度对癌症进行了审视。然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我们并不了解身体内的这只 螃蟹 。事实上,癌症是细胞背叛的结果。它的出现不可避免,是生命进化必须付出的代价。一旦出现,癌症遵循支配所有生命系统的规则,有着无异于其他生物的进化逻辑。既然癌症是进化的必然产物,人类是否应该放弃 战胜癌症 的逻辑,试着与体内的癌细胞共存,甚至引导癌症的发展,将其对生存质量的影响降到最低?得益于进化科学的新视角,如今,进化生物学家开启了一项新的挑战:让癌症归顺于我们,实现与癌症共存。本书是第11届法国高等教育与研究部 科学品味奖 获奖图书。
《生物学野外实习》共分为6章:第1章主要介绍野外实习的准备和组织管理;第2章介绍浙江省主要实习地点的自然环境概况;第3章为植物学野外实习,重点介绍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常见科、属、种的特点及相关鉴别检索;第4章为动物学野外实习,内客涉及海滨无脊椎动物、昆虫、土壤动物、两栖爬行类、鸟类和兽类的野外调查方法、形态特征识别、分类检索、浙江省常见种类介绍等;第5章为生态学野外实习,包括生态学野外调查方法、生物多样性调查、植被各类型特征的分析,栖息地调查分析、植物群落演替阶段的考察、植被凋落物及种干的收集与分类、食物链和食物网分析、生态服务功能调查等内容;第6章为动植物标本的制作,介绍动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和保存等。通过野外实习,学生应掌握植物学、动物学和生态学野外调查研究的方法与技
本书总结归纳了作者过去20多年来在 外处于前沿水平的生物科技公司、制药(生物制品)、营养科学公司和世界 的益生菌、益生元研究机构及生产制造商,从事微生物组与益生菌(和益生元)、乳酸菌和酶制剂、发酵食品、消费者健康品、细胞营养品和植物药(特别是植物中的生物活性成分)等应用领域的 研发与项目合作、工业实践中,所获取的知识与经验积累,以及科学研究、市场与技术应用的成果。全书共分为16章,先回顾并思考了发现益生菌、微生物组和微生态领域的历史发展过程,又精要论述了益生菌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亦介绍和阐述了2010年以来,生命科学和医药科技界内 热门的、与人体微生物菌群研究紧密相关的“肠脑轴和神经益生菌”的科技进展和市场应用等。本书在相关章节中还分别简要总结和介绍了过去100多年以来,世界上 享盛誉的各种益生菌菌种
为了帮助高等师范院校生物科学专业的在校师范生或者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中学生物学教师,提高在实验课程设计上的理论修养,切实解决在中学生物学实验课程实施中遇到的教育教学问题,更好地理解、设计、组织、指导、实施、评价中学生物学新课程中的实验课程,在我国西部地区几所师范大学的生物学教学论专业人士牵头下,盛邀中学的优秀生物学教师与生物学教研员加盟,联合编写了《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论》一书,此书也是与高等师范院校生物科学专业的《学科教学论》课程配套的一本实验教材。 《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论》一书以中学生物学新课程实验教学实施中的相关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实验课程实施中,作为中学生物学教师所需要的实验教学的理论、方法和技能技巧。特别通过本书精选的初中生物学实验与高中生物学实验,指导在校
本书简明扼要地讲述了计算物理的基础知识,并给出量子物理学中常用算法及相应的FORTRAN程序。本书既可作为计算物理的入门书,又可作为量子物理计算的工具书。全书申13章组成,主要包括FORTRAN算法语言简介,代数公式,常用特殊函数,3i、6j和9j符号,一元方程,线性代数,函数插值与微商,常微分方程,数值积分,本征问题,递推与迭代,蒙特卡罗方法,快速傅里叶变换等,同时还有与内容相对应的大小程序82个。本书内容偏重于量子物理学,其中一些内容是作者与同事们在计算物理领域的研究成果。例如,矩阵元的计算,主值积分,薛定谔方程的辛算法,定态薛定谔方程的有限差分法,微扰论的递推形式,最陡下降法,透射系数的递推公式,I-V曲线等,这些新的算法都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近年来学术界发表了大量关于NMN( -烟酰胺单核苷酸)延长寿命、改善衰老及疾病表型的实验研究结果,NMN作为一个抗衰老天然分子在国内外引发了广泛热切的关注。本书首先较为系统的介绍了NMN是什么,阐述了NMN在机体内的合成与代谢途径以及生物学作用机制;之后详细汇总了NMN健康效应的各方面实验证据,包括寿命、代谢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运动系统、免疫系统、癌症等;Z后就我们为什么需要以及如何获取NMN做了论述,涉及NAD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随年龄的流失、食物NMN含量,额外补充NMN的安全性等;也顺便简介了NAD 及其前体的重大发现和健康效应证据。旨在普及NMN抗衰老和改善疾病表型的作用原理和实验证据,让大众深入、理性的认识处于风口浪尖的 不老神药 NMN
2021年10月,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将在云南昆明举办,这对展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宣传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就具有重要意义。如果没有生物多样性,也将没有人类。在大自然中,每个物种都有其特殊的作用和地位。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非常重要,可见,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本书是关于生物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国大会的一本科普读本。本书收纳了关于《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国大会和生物多样性领域每一个普通大众应知应会的相关知识。结合形象的图片,以简单、快速、易于理解的方式,归纳总结每一个知识点。本书是一本全面、系统介绍生物多样性的科普图书,对于《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国大会的宣传有一定的推广意义,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公众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意
《现代安全技术管理系列丛书:安全生产技术》在参照《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大纲》的基础上,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出发点,力争做到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根据各类安全技术专业特点及应用范围的广度,将内容划分为模块共九章:模块I-通用安全技术(安全人机工程基本知识、机械安全生产技术、电气安全技术);模块Ⅱ——专项安全技术(特种设备安全技术、防火防爆安全技术、职业危害控制技术);模块Ⅲ——高危行业安全技术(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危险化学品及化工安全技术、矿山安全技术)。
进化论是生物学中*的统一理论 。生命科学各个层次的研究以及各分支学科体系的建立无不以生物进化理论为其指导思想,它又同时吸收与综合生物学各学科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现代的进化论已不仅仅是一种思想理论,对生物进化的研究已成为一个专门的学科领域,即研究生物进化的历史过程、进化的原因、进化机制、进化速率、进化趋向、物种的形成和绝灭,系统发生及适应的起源等内容的进化生物学(evolutionarybiology)。 本书是为大学生和研究生写的教材。全书共十四章,在几个不同层次上展开:首先,从认识地球生命开始,进而阐述进化概念(第二章和第五章),追溯进化思想和进化学说发展历史(第四章);接着从两个方面阐述进化过程和进化规律,即一方面从时间向度上阐述地球上生物进化的历史过程(第六章),另一方面从生物组织的不同层次(生物分
生物信息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它融合了生物学、计算机科学与数学等知识,被誉为21世纪生物科学发展的主导学科。由叶子弘主编的《生物信息学》首先简要介绍了国内外生物信息学的发展现状和生物信息分析研究方法的*动向,介绍了生物信息学的基础知识和成熟的技术方法(序列比对、基因特征分析、引物设计、蛋白质结构预测等),阐述了生物信息数据库及分子生物信息相关的分析技术,包括生物信息数据库的结构分析和模拟构建技术,介绍了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技术和化学计量学方法,辅以实例说明,并在每章后面罗列了相关分析方法、软件、工具及知识的重要免费网站作为知识拓展,以供参考。 《生物信息学》可作为非生物信息学专业的本科学生的生物信息学课程教材,也可作为生物学、农学、药物设计等领域工作者的参考用书。
生物工程技术是当今世界活跃、发展迅速、重要的工程技术之一,在解决粮食安全、提高人类健康水平、促进绿色制造、改善资源环境、缓解能源压力、保障国家安全等领域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生物技术以基因工程为先导,结合发酵工程、酶工程和生化工程等工程技术,构成了现代生物技术。生物反应工程与设备则是生物工程技术和化学工程与设备交叉的结合体。 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是为了满足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的需要,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侧重于工程应用和工程管理,以“进校不离岗”的方式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生物反应工程与设备是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工程及相关专业工程硕士的一门核心基础课程,主要介绍生物反应工程和设备相关的基础理论及专门设备。内容包括:篇
本书以关键技术和应用为主线,系统、全面、生动地介绍了细胞工程领域的主要技术原理与方法,内容包括绪论、细胞工程基础、植物组织与细胞培养、动物细胞与组织培养、细胞融合、染色体工程、胚胎工程、细胞重组与克隆技术、转基因动物与生物反应器等9章。本书适于作为高等院校生物工程、医药、农业及其他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教材,也适合相关领域科研人员参考。
本书是为适应高等师范院校生物学教育专业及中学生物学课程和教学改革的需要而编写。本书以研究新世纪中学生物学教师所需要的生物学教育理论、方法、能力等为基本任务;以理论系统、方法新颖、语言简练、内容丰富又便于自学为基本要求。全书共分13章,主要阐述了生物学教学的目标、课程与教材、原则与教学过程,重点介绍了生物学教学方法及计算机辅助教学等,并介绍了教学评价以及生物学教育研究、生物学教师素质等方面的内容。 本书可作为高等师范院校生物学教育专业学生、中学生物学教师进修的教材;也可作为生物学教学论专业的研究生、生物教育硕士研究生、生物学教学研究机构及中学生物学教师的参考书。
《物种起源》主要讲述了生物变异、生存斗争、性质、地质记录的不完整性、生物分布等内容。在本书中,达尔文首次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证明物种的演化是通过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方式实现的,反对唯心神造论和物种不变论,使当时生物学各领域的概念和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
本书是一本深入浅出,将科学知识与人文关怀有机结合的生命伦理读本,具有较为鲜明的时代特点。全书共分十章,章为绪论,第二章到第十章依次介绍了转基因技术与生物安全、人类基因组计划、干细胞应用、克隆技术、器官移植、动物试验与人体试验、生育控制与生殖技术、疾病与健康、安乐死与临终关怀等生命科学问题及其引发的伦理思考。各章节均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生命科学专业知识;借助**、典型的实例阐述和分析相关伦理问题,试图从更加全面、更为新颖的视角为广大读者认识这些问题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本书的一大特色是,借助案例分析的方法来阐释生命伦理问题,同时提供了适合课堂教学的案例思考题,有利于拓展读者的思维,鼓励读者深入思考,提出独到见解,给“生命科学与伦理”这一科学领域注入新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