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什么》是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薛定谔写作的科学通识经典,主要探讨了生命的本质、维持和延续,以及遗传和变异等生物学现象。书中引入了非周期性晶体、负熵等概念,解释生命体如何通过摄取负熵来维持其有序状态。薛定谔还头一次提出了 遗传密码 的概念,并运用量子力学理论解释了基因突变的原因。 这部著作不仅揭示了生命的奥秘,引导后世许多科学家从微观物理学的视角研究生命问题,推动了分子生物学的诞生,并直接启发了 DNA双螺旋结构 的发现。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生物变异、生存斗争、杂种性质、地质记录的不完整性、生物分布等内容。生物变异分为家养状态下的变异和自然条件下的变异两种,而动物在进行变异的过程中会出现生存竞争,这里的竞争包括相同物种之间的竞争和不同物种之间的竞争,但同一物种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不同物种或者不同变种之间进行交配会产下杂种,但不同物种形成的杂种常常是不育的,而不同变种形成的杂种往往可育;生物都是从简答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慢慢发展起来的,这不是超自然力量干预的结果,而是自然界内部斗争的结果。
《组织学与胚胎学学习指导》是针对《组织学与胚胎学》的教学配套用书。学习指导密切联系教材内容,按第八版《组织学与胚胎学》的内容和顺序编写。全书共26章,每章由“目的要求”“教材精要”“强化训练题”以及“参考答案”等部分组成。学习指导针对每章重点、难点进行归纳、总结,并进行强化和详尽地解答。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相关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记忆,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
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都由细胞构成,细胞由分子构成。然而神奇的分子世界是纳米数量级的,我们很难直接观看到一个活体生命中的分子。虽然并不奢望过早地看到质子对撞的直播,但人类从很早便开始想象构成人体无数分子、细胞的形态及其运行状态,期待着能够以一种“通俗”抑或“真实”的方式观察它们。 幸运的是,古德赛尔所著的《图解生命》为期待已久的人们带来了“图解”,从高尔基体到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生命周期,从ATP合成酶的运转到维生素对生命的意义。虽然没有(也不可能)以这种美妙的方式描绘所有已知的分子生物学现象和研究成果,但我们依然可以从作者精心挑选并组织的话题和篇章中,一览时刻运转着的“生命的装置”,包括它们的形态、结构及其运行过程中重要时刻的景象。 当人们看到这些以水彩绘制的分子装置和细胞(
本教材共分3篇,篇为实验准备部分,主要介绍水生生物学实验的注意事项及的基础知识,水生生物实验中用的生物显微多媒体互动系统。第二篇为水生生物的形态观察和分类部分,主要分27个实验介绍水生生物各常见类群的形态特征及常见种属。第三篇为水生生物调查方法部分,主要分8节介绍各类群水生生物采集、固定及标本的制作方法,还有叶绿素a、初级生产力和次级生产力的测定方法等。
本书通过一些生动活泼、风趣幽默的生活故事或游戏,把看似枯燥或高深的数学问题阐述得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引导读者打破解题常规,学会变换角度思考,产生特殊洞察力,出现“阿哈反应”。
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1809年2月12日出生于英国医生家庭。1825年至1827年在爱丁堡大学学医。后进入剑桥基督学院学习神学。1831 年从剑桥大学毕业后,以博物学家的身份乘海军勘探船“贝格尔号”作历时 5年(1831—1836)的环球旅行,观察和搜集了动物、植物和地质等方面的大量材料,经过归纳整理和综合分析,形成了生物进化的概念。1859年出版《物种起源》一书,全面提出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进化学说。该书出版震动当时的学术界。成为生物学史上的一个转折点。自然选择的进化学说对各种唯心的神造论、目的论和物种不变论提出了根本性的挑战,使当时生物学各领域已经形成的概念和观念发生根本性的改变。随后达尔文又出版了《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人类的由来及性的选择》和《人类和动物的表情》等,对人工选择作了系统的叙述,
本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生态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应用技术。内容涵盖了生物与环境、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及生态学的应用等。书中反映了现代生态学的新进展与新理论,各章附有学习指南、本章小结与复习思考题,方便读者学习。 本书适合作为高职高专环境科学专业、生态学专业及生物学专业的教材,也可以供相关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和工作人员参考。
本书内容以**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要求为标准,在其基础上进行了优化和更新,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启迪性和实用性,重点教学内容以考点、小结和自测题等形式呈现。体例编排切合中职学生需求,插入的案例和链接适合中职阶段学生心智水平、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
这是奥地利著名动物学家洛伦茨关于动物与人类行为问题研究的论著的第二卷。与详述动物行为并形成基本概念的*卷不同,第二卷的目的主要在于向有兴趣的读者传达动物行为学所基于的某些认识论理解,并阐述归纳式自然科学的哲学基础。作者不仅通过生动形象的案例,向读者展示了动物行为学研究中真正艰辛细致的工作是如何进行的,使读者从中体会科学研究的严谨与趣味,还以高屋建瓴的思想,回顾了不同的心理学派关于动物和人类行为问题的各种观点,激发读者思考以下问题:动物会经历主观体验么?实验是否是科学知识的惟一来源?这些论文展现了动物行为学起步时期研究者对动物与人类行为的思考,今天看来仍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
本书介绍生态学研究中的各种方法和技术,包括从试验设计、抽样技术、种群动态、生物多样性,到系统分析、3s技术、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多方面的内容。同时,介绍了生态学研究今后发展的一些方向与重点,并给出了一些试验与调查方法。本书兼顾传统方法和新型方法,内容丰富,配有大量的例题、代码.以及练习思考题。 本书适合从事生态学、环境科学等教学和研究的高等院校师生和科研院所科研人员作为教材或拳考书。
本书以心理学、教育学和生物课程与教学论的理论知识为基础,紧密结合我国中学生物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在参考了有关微格教学以及生物课堂教学技能研究资料的基础上,根据生物学科教学的特点,对微格教学的概念、特点和实施步骤及评价方案做了详细的阐述;对每个生物课堂教学技能的概念与作用、类型与设计、应用与评价作了可操作性的论述和讲解。全书力求以服务生物新教师教学为出发点,提倡“新课程”、“新理念”“新方法”,对各个技能进行了全方位的介绍,突出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以帮助读者掌握课堂教学的各项教学技能,提高教师教学的实际应用能力。书中课例的运用力图结合当前基础生物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现状,采用了中学生物新课程改革的一些典型课例作为本书编写的案例。本书可作为高等师范院校生物教育专业和各级教育学院的
这本对静水水体(湖泊与池塘)的简明,综合的导论将经典湖沼学与生态及进化的理论相融合,它在种群与群落两个水平上将生物的环境约束与生物相互作用进行了整合,从而使读者能够理解这些淡水生境中不同生物的分布与演替是如何得到解释和预测的。《水论丛:湖泊与池塘生物学(第2版)》侧重于温带的湖泊与池塘,同时也引用了来自极地和热带地区的案例进而向读者提供更为广泛的材料。 《水论丛:湖泊与池塘生物学(第2版)》很适合大学教学使用。书中对一些重要概念进行了简明易懂的解释与说明,这些重要的概念包括生物的适应、优势、传播和演替,以及非生物因子、捕食、竞争的效应。对这些概念的阐述使得《水论丛:湖泊与池塘生物学(第2版)》可供对淡水生态学有兴趣的广大读者阅读与参考。
《生态学家面临的挑战——问题与途径》是基于2004年“复旦大学高级生态学讲习班”的部分授课内容编辑而成。全书共分10章,着重介绍了生态学家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解决生态学中复杂问题的技术与方法以及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生态学家。所以,读者将会发现,本书将有助于提高生态学工作者从提出科学问题到发表高水平论文一系列过程的能力。 本书可作为生态学、农林、环境和自然地理等专业教师的参考书、研究生的教材和相关研究领域研究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是大学本科学生学习遗传学及考研的专业辅导教材。参考了目前国内外多种版本的教材内容,收录了部分大学及科研院所的部分考研原题。内容及选题涉及广泛,题型多样,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进行学习与分析,对学生学习遗传学课程及考研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书包含三个基本部分。部分侧重分析与习题的练习指导,对每章的内容分别进行了系统分析,附有本章概述及学法指导、基本原理与概念、典型例题分析、习题与习题精解内容;第二部分附有一些院校的考试原题作为学生学习自考的模拟题,并附有近些年部分院校及科研院所的考研题和参考答案;第三部分为附录,收集了在数量遗传分析中所需的主要统计参数表格,为学生在学习使用时提供了方便。 本书原为高等师范院校本科生编写,也可供综合性大学以及农、林、医等
全书共12章,以生物进化为纲,系统地介绍了生命起源与生命的基本单位、生物的物质能量代谢与营养、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生殖、生物的遗传变异及其分子基础、现代生物技术、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本书可作为生物学类和非生物学类本科生的普通生物学或现代生物学基础课程的教材或参考书。作为一本现代生物学入门书籍,它也适合对生命科学感兴趣的各界人士阅读。
《达尔文爱你——自然选择与世界的返魅》作者乔治·莱文试图借助近30年达尔文研究中的进展,将达尔文的进化论与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和种族主义等意识形态以及“优生学”、社会生物学和进化心理学等新旧科学隔离开来,表明它们实际上是“利用”了达尔文的理论。莱文还试图通过对达尔文的生平和著作的文学解读,展现达尔文的内心世界,探讨他的热情、痛苦、美感和浪漫主义与他的科学研究之间的关系,描绘出一位友善、温和,在自己的科学研究中寻找生活的慰藉和快乐的绅士。“利用”这样的达尔文,莱文想唤醒读者对自然的情感和热爱,使他们感受到事物的价值和意义,让世俗化的物质时代重新充满某种崇高的、神秘的体验,也就是为世界“赋魅”。《达尔文爱你——自然选择与世界的返魅》由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