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什么》是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薛定谔写作的科学通识经典,主要探讨了生命的本质、维持和延续,以及遗传和变异等生物学现象。书中引入了非周期性晶体、负熵等概念,解释生命体如何通过摄取负熵来维持其有序状态。薛定谔还头一次提出了 遗传密码 的概念,并运用量子力学理论解释了基因突变的原因。 这部著作不仅揭示了生命的奥秘,引导后世许多科学家从微观物理学的视角研究生命问题,推动了分子生物学的诞生,并直接启发了 DNA双螺旋结构 的发现。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生物变异、生存斗争、杂种性质、地质记录的不完整性、生物分布等内容。生物变异分为家养状态下的变异和自然条件下的变异两种,而动物在进行变异的过程中会出现生存竞争,这里的竞争包括相同物种之间的竞争和不同物种之间的竞争,但同一物种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不同物种或者不同变种之间进行交配会产下杂种,但不同物种形成的杂种常常是不育的,而不同变种形成的杂种往往可育;生物都是从简答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慢慢发展起来的,这不是超自然力量干预的结果,而是自然界内部斗争的结果。
《组织学与胚胎学学习指导》是针对《组织学与胚胎学》的教学配套用书。学习指导密切联系教材内容,按第八版《组织学与胚胎学》的内容和顺序编写。全书共26章,每章由“目的要求”“教材精要”“强化训练题”以及“参考答案”等部分组成。学习指导针对每章重点、难点进行归纳、总结,并进行强化和详尽地解答。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相关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记忆,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
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都由细胞构成,细胞由分子构成。然而神奇的分子世界是纳米数量级的,我们很难直接观看到一个活体生命中的分子。虽然并不奢望过早地看到质子对撞的直播,但人类从很早便开始想象构成人体无数分子、细胞的形态及其运行状态,期待着能够以一种“通俗”抑或“真实”的方式观察它们。 幸运的是,古德赛尔所著的《图解生命》为期待已久的人们带来了“图解”,从高尔基体到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生命周期,从ATP合成酶的运转到维生素对生命的意义。虽然没有(也不可能)以这种美妙的方式描绘所有已知的分子生物学现象和研究成果,但我们依然可以从作者精心挑选并组织的话题和篇章中,一览时刻运转着的“生命的装置”,包括它们的形态、结构及其运行过程中重要时刻的景象。 当人们看到这些以水彩绘制的分子装置和细胞(
本教材共分3篇,篇为实验准备部分,主要介绍水生生物学实验的注意事项及的基础知识,水生生物实验中用的生物显微多媒体互动系统。第二篇为水生生物的形态观察和分类部分,主要分27个实验介绍水生生物各常见类群的形态特征及常见种属。第三篇为水生生物调查方法部分,主要分8节介绍各类群水生生物采集、固定及标本的制作方法,还有叶绿素a、初级生产力和次级生产力的测定方法等。
本书通过一些生动活泼、风趣幽默的生活故事或游戏,把看似枯燥或高深的数学问题阐述得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引导读者打破解题常规,学会变换角度思考,产生特殊洞察力,出现“阿哈反应”。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重要的生命特征,也是人类生存和繁荣的基础。中国未来的经济将依赖于生物多样性,世界经济的发展亦是如此。众所周知,湿地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区域之一,所以,关注和爱护浊地生物多样性尤为重要。 虽然人们对自然湿地的认识有所提高,并在湿地保护方面开展了许多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天然湿地数量减少、质量恶化的趋势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我们编写这本书的目的就是进一步揭示湿地存在的价值;特别是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存在的严重问题与不足;特别呼吁全民更加关爱湿地和湿地生物多样性,呼吁湿地保护立法等方面能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这是奥地利著名动物学家洛伦茨的一本论文合集,主要收录了他1931 1942年间的6篇论文,它们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有关洛伦茨早期研究的资料。这些早期论文充满创新的观点和大家感兴趣的评论,论及了鸟类的特异性本能行为模式、不同的鸟类伙伴形式(父母伙伴、婴儿伙伴、性伙伴、社会性伙伴、同胞伙伴)等有趣的话题。即使对非专业读者来说,这些文章也是非常有趣且值得一读的。
本书较全面 、 系统地阐述了生态学及相应生态技术 , 主要介绍了生物与环境 、 分子生态学 、 生物种群生态 、 生物群落生态 、 生态系统生态学 、 生态系统的管理与服务 、 生态系统受损 、 退化及生态修复 、 陆地生态系统 、 水域生态系统 。
本书涵盖了组织胚胎学、神经解剖学、神经生物学和病理学等形态学技术的方方面面,既包括传统的常用技术,如光镜、组织固定、样本处理、组织切片塑化包埋技术、冰冻切片、石蜡切片术、振动切片术、常用染色方法、组织化学术、免疫组织化学术、免疫荧光技术、细胞凋亡检测技术、电镜技术、早期胚胎的形态学检测技术等,又介绍了近年来新发展的、有较高实用价值的新技术。对于神经解剖学和神经生物学常用技术,如脑立体定位术、神经示踪技术、膜片钳技术、神经元的染色技术等也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该书既介绍各技术的理论、机制,又着重讲述其应用步骤及注意事项。全书分14章、40节,共28万余字。 本书内容丰富、详实,可为研究生和广大科研工作者提供相应的技术指导。
本书由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6所高校长期从事生物安全研究的10余位专家执笔完成的。其内容包括: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理论基础,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和操作流程及实验室所用各种生物试剂的处理规范等。 本书主要是针对高校本科生及研究生编写的,特点是内容简明、易懂,兼顾动物和人类医药领域,同时把握基础理论与操作技术并行的原则。 本书的编写虽然以作为高校教材为主要目的,但也适用于来自卫生部门、农业部门、质检部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部队、企业等与生物工作相关的研究人员、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等使用,其他感兴趣的读者也可参考使用。
本书以生命科学中重大而基本的内容为主线,概述了生命科学各主要分支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发展动态,向读者展示了生命科学的全景,内容涉及生命的物质基础、生命的新陈代谢、生命的自我调控、细胞与细胞工程、基因与基因工程、多姿多彩的生命世界、生命与环境、生物多样性及保护、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与社会伦理和生命科学与社会发展等内容。本书内容新颖,概念准确,语言深入浅出,文字通俗易懂,使读者对生命科学的热点与重点问题能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认识。 本书立足于高等院校非生物学类专业学生使用的公共课教材,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帮助他们确立科学的现代生命观。同时也可作为综合性大学、师范、农林、医药院校有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及教师的参考用书。
本书在介绍海洋生物实验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详细讲述海洋藻类、原生动物、无脊椎动物、鱼类的主要代表品种的分类、形态构造等相关实验技术,共计24个实验,可作为海洋生物学和海洋水产学等学科相关专业的实验教学用书。
全书立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潮流之一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文本,坚持历史和逻辑相一致的研究方法,研究作为整体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并通过研究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论题及其内在联系,揭示其理论逻辑和理论实质,系统研究了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西方生态中心主义的关系、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无论是对于我们推进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深化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认识和处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现代性问题,还是对于我们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本书都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1、由于網上書店可能根據各種情況隨時調整價格,我們的價格信息存在滯后性。以上價格僅作參考,具體以網上書店標示的價格為準。 2、如價格折扣信息和原書定價存在較大誤差,可能是該店售書為本書的不同版本或不同裝禎形式,請讀者自行鑒別。 3、對如何網上購書存在疑問,請點擊上面購書指南鏈接查詢。
周晔、李玉山主编的《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以药用植物学知识为基础,生药学内容为重点,分为四篇十四章,共收载植物类、动物类、矿物类生药167种。篇、第二篇分别叙述药用植物学和生药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等基础知识。第三篇为植物类生药的各论内容,其中被子植物门共收载45个科,包括重点科15个,一般介绍的科30个。第四篇记述动物类生药和矿物类生药。各论生药包括重点生药40种、熟悉生药19种、了解生药76种,另有32种列在有关生药的附项下。本教材附图近300幅。重点生药包括基源、采收加工、原植(动)物特征、性状特征、显微特征、主要化学成分、定性定量分析方法、药理作用和功效等内容。熟悉生药包括基源、显微特征、主要药理作用和功效等内容。了解生药部分只做概述。充分体现教科书重点突出、层次分明、便于教学和学
《恢复生态学概论》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概括性地介绍生态系统、脆弱生态系统、退化生态系统等有关概念,并总结了恢复生态学的理论基础;二是介绍生态系统的恢复,首先介绍了生态系统非生物环境的恢复,然后按照不同生物群落分别介绍了退化森林、草地、湿地、海岛、农田、路域、城市、废弃地等生态系统的恢复,后讨论了生态系统管理的概念、内容、应注意的问题。 《恢复生态学概论》适合地理科学、环境科学等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使用,也可作为了解恢复生态学理论、方法等内容的基础读物,供关心环境保护、热衷生态恢复事业的社会各界人士使用。
《国际与外国遗传资源法选编》一书共30多万字,在遗传资源以及与之相关的生物多样性与传统知识保护领域选择整理了近50项国际、区域与国别立法以及自愿性准则。其中,除了1992年《生物多样性公约》、2000年《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国际条约》、1994《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等少数国际法文件由作者直接选择其现有的中文正式译本外,其余绝大多数立法文件、包括世界上早的遗传资料国家立法——菲律宾1995年《第247号行政令》和1996年《第96-20号部门令》、早的区域立法——安第斯共同体1996年《关于遗传资源获取共同制度的第391号决议》、知名的综合性立法——印度2002年《生物多样性法》等,均为作者首次翻译并介绍给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