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什么》是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薛定谔写作的科学通识经典,主要探讨了生命的本质、维持和延续,以及遗传和变异等生物学现象。书中引入了非周期性晶体、负熵等概念,解释生命体如何通过摄取负熵来维持其有序状态。薛定谔还头一次提出了 遗传密码 的概念,并运用量子力学理论解释了基因突变的原因。 这部著作不仅揭示了生命的奥秘,引导后世许多科学家从微观物理学的视角研究生命问题,推动了分子生物学的诞生,并直接启发了 DNA双螺旋结构 的发现。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生物变异、生存斗争、杂种性质、地质记录的不完整性、生物分布等内容。生物变异分为家养状态下的变异和自然条件下的变异两种,而动物在进行变异的过程中会出现生存竞争,这里的竞争包括相同物种之间的竞争和不同物种之间的竞争,但同一物种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不同物种或者不同变种之间进行交配会产下杂种,但不同物种形成的杂种常常是不育的,而不同变种形成的杂种往往可育;生物都是从简答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慢慢发展起来的,这不是超自然力量干预的结果,而是自然界内部斗争的结果。
《组织学与胚胎学学习指导》是针对《组织学与胚胎学》的教学配套用书。学习指导密切联系教材内容,按第八版《组织学与胚胎学》的内容和顺序编写。全书共26章,每章由“目的要求”“教材精要”“强化训练题”以及“参考答案”等部分组成。学习指导针对每章重点、难点进行归纳、总结,并进行强化和详尽地解答。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相关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记忆,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
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都由细胞构成,细胞由分子构成。然而神奇的分子世界是纳米数量级的,我们很难直接观看到一个活体生命中的分子。虽然并不奢望过早地看到质子对撞的直播,但人类从很早便开始想象构成人体无数分子、细胞的形态及其运行状态,期待着能够以一种“通俗”抑或“真实”的方式观察它们。 幸运的是,古德赛尔所著的《图解生命》为期待已久的人们带来了“图解”,从高尔基体到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生命周期,从ATP合成酶的运转到维生素对生命的意义。虽然没有(也不可能)以这种美妙的方式描绘所有已知的分子生物学现象和研究成果,但我们依然可以从作者精心挑选并组织的话题和篇章中,一览时刻运转着的“生命的装置”,包括它们的形态、结构及其运行过程中重要时刻的景象。 当人们看到这些以水彩绘制的分子装置和细胞(
本教材共分3篇,篇为实验准备部分,主要介绍水生生物学实验的注意事项及的基础知识,水生生物实验中用的生物显微多媒体互动系统。第二篇为水生生物的形态观察和分类部分,主要分27个实验介绍水生生物各常见类群的形态特征及常见种属。第三篇为水生生物调查方法部分,主要分8节介绍各类群水生生物采集、固定及标本的制作方法,还有叶绿素a、初级生产力和次级生产力的测定方法等。
本书通过一些生动活泼、风趣幽默的生活故事或游戏,把看似枯燥或高深的数学问题阐述得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引导读者打破解题常规,学会变换角度思考,产生特殊洞察力,出现“阿哈反应”。
生态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关注的重点是生物和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交互作用规律及效应,无论是技术手段、研究范围和包含主题都非常宽泛、多样甚至更新极快。本书作者在阅读和消化大量研究实例和原始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和本人科研成果,博采众长、酿浆为蜜,汇成此书,对进化生态学、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分子生态学、景观生态学以及保护环境等生态学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深入浅出、图文并茂的介绍。尤为突出的是,书中绝大部分图片均为作者自己绘制或拍摄而得。在主题选择、内容编排、写作风格上都与众不同,对生态学重要概念和内容l的起源、沿革和演变等都有清楚交待,是一本极有自身特色的生态学书籍。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生态学教材,也可作为生态学知识普及和启蒙性教材,
本书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全国高等学校农林教材出版规划”立项教材,是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本书基础上修订的。本书结合人们认识事物的特点,在从整体认识生态学、生态系统的基础上,以生态系统为背景讲述生态系统中生物个体、种群、群落等不同层次生命体系的生态学规律,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调控及理论应用。全书共10章,在全面介绍经典生态学内容的同时,还及时反映生态学学科前沿的*成果及发展动态,内容涉及生态系统服务、生态系统健康和管理、景观生态学、生态重建与恢复、污染生态学、生物多样性、生态农业、生态工程、生态旅游、工业生态学、生态规划与生态小区等。 本书适用于农林院校各专业和综合性院校非环境科学、非生态学专业。也可供生态学学科研究人员学习、参考。
本书从生态学基础理论和应用两个方面遴选了在分子生态与生态基因组学、土壤生态学、群落与生态系统生态学、生态功能与生态管理、生态教育等领域前沿热点问题的专题评述论文11篇,旨在介绍国内外生态科学的*成果、发展动态和研究进展,为从事生态学工作的研究人员、高校教师、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及时了解生态科学发展动态提供资料。
这是奥地利著名动物学家洛伦茨的一本论文合集,主要收录了他1931 1942年间的6篇论文,它们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有关洛伦茨早期研究的资料。这些早期论文充满创新的观点和大家感兴趣的评论,论及了鸟类的特异性本能行为模式、不同的鸟类伙伴形式(父母伙伴、婴儿伙伴、性伙伴、社会性伙伴、同胞伙伴)等有趣的话题。即使对非专业读者来说,这些文章也是非常有趣且值得一读的。
笔者采用“从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对象到传播效果”的理论分析框架,对《天演论》进行文本分析与解读,探讨《天演论》传播与清末民初社会动员(包含社会观念的变革等在内》的关系,特别是进化论与清末民初政治思潮、学术转型以及宗教神学的关系,《夭演论》传播与晚清社会通讯的内在联系。 书中较深入探讨了有关《天演论》的一些问题,如关于《天演论》版本情况的考析;近代社会通讯鼓吹进化论的舆论导向与现实政治制度变革关系的探究;进化论是否成为戊戌维新运动的有力理论武器的辨析;《天演论》传播与宗教关系的考察;等等。
尽管本书的原版时间较早,但仍基本上代表了生物摩擦学领域的国际研究现状,资料较为丰富,在理论研究和工作应用方面都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作者多年从事生物摩擦学领域的研究工作,曾撰写许多重要的学术论文,其研究成果不仅具有和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本书迄今为止在国际上公开发表的以关节和人工关节摩擦学为主题的本生物摩擦学专著。这本专著的问世在国际上广泛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和关注。 全书共八章:绪论、关节的构造、关节的摩擦、关节的润滑机制、人工关节的润滑、植入材料的磨损和疲劳、关节机构的轴承功能、人工关节的设计。 为了适应在我国研究和发展生物医用材料及生物摩擦学的需要,我们翻译了本书,期望本书能对从事生物摩擦学及生物医用材料研究的工程技术人员和高等院校教师及研究生的工作有
这是奥地利著名动物学家洛伦茨关于动物与人类行为问题研究的论著的第二卷。与详述动物行为并形成基本概念的*卷不同,第二卷的目的主要在于向有兴趣的读者传达动物行为学所基于的某些认识论理解,并阐述归纳式自然科学的哲学基础。作者不仅通过生动形象的案例,向读者展示了动物行为学研究中真正艰辛细致的工作是如何进行的,使读者从中体会科学研究的严谨与趣味,还以高屋建瓴的思想,回顾了不同的心理学派关于动物和人类行为问题的各种观点,激发读者思考以下问题:动物会经历主观体验么?实验是否是科学知识的惟一来源?这些论文展现了动物行为学起步时期研究者对动物与人类行为的思考,今天看来仍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
1897年l2月,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在出版的天津《园闻汇编》。甫一问世,维新派领袖康有为惊叹 眼中未见有此等人 ,称严复 为中国西学*者也 ,由此开启了中国近代史上规模空前的思想变革,一时间仁人志士莫不以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相号召,而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西方现代思想也在国人心中深深扎下了根。举凡蔡元培、梁启超、章太炎、王国维、鲁迅、胡适、陈寅恪、蒋廷黼等一大批近现代学者,其治学、为文的底里率皆以进化论为旨归;即或李大钊、陈独秀、*等中共创始人,早年亦在进化论的影响下走上了革命道路。 随着纪念达尔文诞辰200周年和《物种起源》发表150周年等活动,世人再度兴起新一轮研究进化论的热潮;而要厘清中国近代史上这场伟大的思想变革乃至此后人文.自然各学科领域的草创、发展,自当不容忽视这部开启了一个
本书的传奇开场之际,您已身处其间:作为一名博物学爱好者,奉科学院差遣,倒溯三个世纪的时光,去观察,去实验,去跋涉。您的目标,是发现进化机制。您穿梭于光怪陆离的世界,遭遇种种巧合与必然:一只始祖鸟、“露西”的骨骼、苏联生物学界的学阀、一头乱闯的矛尾鱼、短尾鼠的世世代代、贝格尔号的水手、异端分子和卫道士、烦人的突变果蝇,乃至矮种象和放屁虫……终得以从内部探究、追寻生命科学这段令人回肠荡气的传奇。 与您交谈的人,是那些为自然史的书写暨物种起源之谜的解答做出贡献的人物:布丰、居维叶、拉马克、达尔文,等等。这些人物间的争鸣,标志着进化理论的进步,同时又令法国乃至国际科学界学派林立。对他们的想法,您或赞成,或反对,反正您得在这些辩论中采取您的立场。请您调动您的好奇心,运用您的逻辑思维
作为一位长期从事生命科学研究的学者,作者尝试从动力学和系统论的角度对生命现象进行一种整体和系统的解析。书中对生命起源、生物演进等一系列重要的生命科学问题,提出了许多独特并富有挑战性的见解。作者认为:从历史的角度看,代谢比稳定遗传对于生命更为基本;现代生命秩序来自于生命诞生过程中DNA—RNA一蛋白质动力学框架结构对原始生命动力学系统的归纳;细胞出现是生命动力学周期结构建立的必然;多细胞生物的诞生必须完成三个重要的有序构建任务,并因此催生了多细胞生物物种大爆发现象;智能生物的出现将生命的动力学结构带到一个更高的层次;生物具有层次演进和谱系演进两种不同的演进模式,并由于它们的综合作用以及环境的选择创造了今天生物的多样性;生命演进的历史生动地体现了生命复杂系统演化的分形属性以及生命混
科学普及工作越来越受到政府和全社会的重视,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的颁布和实施,使得科普工作有法可依,《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颁布,使得科普工作的目标和实施步骤更加明确了。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我国科普工作的内涵得到了进一步拓展,同时对科普工作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的科普工作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科普工作很重要的方面是要提高全民的科学素养,这就要求科普工作在向广大群众普及科学和技术知识的同时,大力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公众的科学素养已经是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的问题。对个人来说,它关系到每个人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和生存质量;对国家而言,提高公民科学素养对于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
普通生物学是生物技术及其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 实验课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它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的不可替代的手段。 本书是在多年的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教材体系, 共设 88 个实验, 其中基础性实验 8 个、 植物实验 29 个、 动物实验 17 个、 免疫实验 19 个、 综合性实验 15 个, 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本书主要包括显微镜、 显微制片技术、 植物实验、 动物实验、 免疫实验、 综合实验等部分内容, 每个实验包括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器材、 实验方法等部分。 书后附有普通生物实验中常用试剂的配制方法、 注意事项等相关内容。 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 组织的结构等,并学习生物绘图; 使用解剖器械解剖鱼、 家鸽、 小白鼠等, 观察其外形及内部解剖, 并进行生物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