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研究性实验三部分?第一部分基础性实验,共4章,16个实验;第二部分综合性实验,共11个实验;第三部分研究性实验,共7个实验?本教程附录中列有实验室一般溶液的配制?组织和细胞培养常用的培养基?常用染色液的配制?实验常用数据等,为基层工作的同志提供了必需的参考资料?
根据遗传与育种学实验教学内容和要求,兼顾遗传与育种学发展趋势和国内水产院系的实验教学条件,选择编写了减数分裂、果蝇杂交、染色体标本制备、多倍体诱导、细菌局限性转导、DNA提取和PCR扩增、同工酶PAG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重要的实验性基础学科,是在分子水平的基础上研究生命现象的学科,是医学院校的主干与重点学科之一。近年来,随着该学科理论和技能的迅猛发展,已渗入到生物学的各个分支学科及医药农林的各个分支领域,并正迅速改变它们的面貌,不仅为这些学科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而且为这些学科的研究提供了新颖而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对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的掌握已成为这些学科在新的高度和水平揭示生命功能奥妙的共同需求。 本书是在我们多年使用的研究生高级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讲义的基础上,经修订和改编而成,补充和更新了原有的理论和实验内容,增加了一些反映*进展的实验技术。内容分为前后呼应二个部分。部分扼要介绍常用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和实验方法,包括离心、电泳、层析
曾才友改编的《奇妙的基因密码》从基因的基础知识讲起,介绍染色体、DNA、基因与遗传、基因与疾病、基因工程、基因克隆、人类基因组计划等知识,其中不单单有对基因基础知识的介绍. 有对前沿基因知识的探秘,还有对基因世界未来的展望,因此可以说这是一本具有前瞻性的科普读物,可供一般读书爱好者释疑解惑,也可供专业学者学习时参考。
本书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一线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开发的教改成果教材。本书按照DNA重组技术的操作程序来安排实验,即从核酸的提取→目的基因的制备→体外DNA的重组(酶切与连接)→重组DNA分子引入受体细胞→转化子的筛选→重组DNA分子的鉴定等步骤编排成一个综合性大实验。在这个综合性实验中,每一步实验既相对独立又与下一步实验紧密相连。通过这些实验,学生可以熟练掌握分子生物学基本的技术,并对DNA重组技术有一个比较全面而系统的概念。书中同时穿插了分子生物学其他的实验,以便培养学生比较全面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技能。本书分为6个项目,每个项目由若干个任务组成,并且有“知识”作为任务的理论补充,“拓展知识”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项目思考”中设计的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生物
天和地被创造,大海波浪拍岸,鱼儿戏水,鸟儿欢唱,大地上动物成群,但还没有一个具有灵魂的、能够主宰世界的高级生物。这时普罗米修斯降生了……他赋予万物以智慧,盗来天火照亮人间……
贺竹梅、李刚、梁前进、程焉平编*的《现代遗传学学习引导》的内容主要取材于《现代遗传学教程》(第2版)(贺竹梅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同时参考了国内外同类书籍的精华。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读书和协助学生复习应考。全书共分14章,各章的结构为: ①主要内容介绍;②重要概念剖析;③习题思考解答。本书编写的宗旨是:引导学生会读书、读好书,让认真读书之硕果成为学生获得优异成绩之必然,并实现促进能力培养之目标。 各章中主要内容介绍的作用在于学习引导,可使学生在课后或考试前及时、全面并有效地理解和掌握遗传学各章节的基本要点、难点与重点,使学生掌握各章节的基本要素构成,以求事半功倍。设置重要概念剖析之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深层次理解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全面覆盖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内容范围,以求读书与考试 兼
《新世纪高等院校实验教程系列:遗传学实验教程》将动物、植物、微生物、人类遗传学的实验内容进行了整合,内容涵盖经典遗传学、细胞遗传学、微生物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领域,压缩了简单验证性实验,增加了综合性和设计创新性实验。基础性实验主要培养学生遗传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综合性实验的目标是综合运用已掌握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研究和探索遗传学基本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系统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设计创新性实验主要针对遗传学发展的一些先进理论和先进实验技术,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实施实验,旨在培养学生的独立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本书实验在3个层次上展开,集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为一体,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进行选择和调整,具有综合性和实用性强的特点。17个基础性实验涵盖植物、动物、微生物和数量遗传的经典实验;综合性实验包括模式生物果蝇系列、染色体畸变系列、分子标记、表观遗传的甲基化分析、线虫遗传发育和大肠杆菌非中断杂交6部分;设计性实验以经典遗传学与分子遗传学结合的应用为理念,涉及植物基因工程、斑马鱼分子遗传发育、外周血培养的染色体分析、突变体的诱导、筛选与鉴定分析等实验组合。 本书旨在体现人才培养的整合创新和设计创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提高学生对遗传学知识学以致用的能力。实验后附有实验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提示和可能的解决方法的参考,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和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 本书适于高等院校生物
目前许多学科均采用核酸探针与原位杂交技术,使其研究跨上一个新台阶达到了分子水平。本书共分九章。内容包括:相关的基础知识;核酸杂交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范围;各种核酸探针的制备过程;原位杂交技术条件选择、标本制备和不同实验操作方法及其注意事项;计算机处理杂交信号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时的注意事项;附录中介绍了相关试剂的配制。本书短小精悍,注重实际操作,可供广大从事生物医学研究工作者使用。
本教材是依据国家对高职高专类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指导原则编写的。高职高专的任务是培养具有一定基础知识,有扎实的专业技能,有较强动手能力的实用型人才。按照这个目标定位,我们把握以“够用为度”的原则编写这部作为医学/相关医学专业类基础学科之一的组织学与胚胎学教材。 2005年4月,河南职工医学院、焦作卫生学校、驻马店卫生学校、新乡市卫生学校及平顶山卫生学校的组织学与胚胎学工作者在郑州讨论了本书的定位和写作风格。大家既考虑到培养目标又兼顾到学科发展日新月异两个层面的需要,决定在每一章的前面加入“学习目标”这个栏目,以使学生了解他们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在每一章的结尾还附有“相关链接”,以体现该领域的进展情况或应用价值。 鉴于这部教材的读者群为已接受过中等医学/相关医学类专业教育的学生
人从哪里来?是谁在谱写生命的旋律?遗传基因在哪里?人有多少染色体?遗传信息是如何传递的?破译生命遗传的密码,解读生命的“天书”,人鱼公主——杂交之美,幽灵走上餐桌了吗?长生不老不是梦?……让我们一起去探索生命的秘密。 本书为“中国科技馆科学新视野丛书”中的一本。该书回顾生命科学的发展历程,展示科学家们在探索过程中所体现的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普及基因科学与技术的知识,展现了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前景。
生物无机化学近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本书系统地介绍了生物无机化学的形成、发展以及*的研究成果。在介绍生物大分子的结构、性能和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物理化学方法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含铁、锌、铜、钼、镍等金属酶、金属蛋白体系及其模拟研究。此外,还对含钴辅因子的结构及功能、神经生物体系中的碱金属、碱土金属离子、无机药物化学及生物矿化等进行了简要介绍。编写中注重了内容的基础性、实用性和启发性。 本书可作为高校化学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生物无机化学”课程的教材,也可供相关学科的师生及科研人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