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10000个科学难题》系列丛书中与物理学相关的部分。本卷中的问题是由我国工作在研究线的的物理学专家执笔撰写的。征集的问题既包括物理学各分支学科目前尚未解决的基础理论问题,也包括在学术上尚未获得广泛共识、存在争议的问题,一些征集到的难题在相当程度上代表了我国相关学科的一些主要领域的前沿水平。为了提高本书的可读性,编委会确定了本书的编写原则:高中生感兴趣,大学生能通读,研究生愿选题。本书分为导入篇和专题篇:导入篇注重普及性和趣味性,图文并茂,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深入浅出地阐释了一些受到广泛关注的重要科学问题。专题篇征集的难题覆盖了物理学的主要二级学科,简要概述了难题的背景、难点,并提供进一步研究的可能思路。 本书可供物理学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和相关专业的研究人员参考,也可供对物理
本书是高等学校数学、应用数学及相关专业的《实分析》教材,着重以实变方法系统介绍近代调和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全书共分八章。内容包括:极大函数,算子内插理论,函数=空间分解,奇异积分算子,加权模不等式,有界平均振动函数空间等。其应用涉及函数论、偏微分方程和概率论等领域。 《调和分析》作为一门数学专业的研究生课程早已在高校中开设,但国内出版的适用于教学的教材却不多。本书总结了作者多年来在北京大学数学系讲授该课的经验,在所用讲义的基础上经过补充、个性整理而成。书中特别注意与本科生所学内容的衔接,为此作者专门写有章“基础知识”,既方便读者学习,又提高了学习效率。每章末配置适量习题并列出参考文献,附录给出习题解答与提示,供教师和学生参考。 本书可供高等学校系数学专业及其相关专业的高年
本书是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Michael A.Nielsen和Isaac L.Chuang 合著的Quantum Computaion and Quantum Information的量子计算部分的中译本。 量子计算与量子信息是涉及物理学、计算机科学和数学等多学科的综合性交叉研究领域。本书首先介绍基础知识,然后着重介绍量子计算的订研究成果,包括量子路、量子Fourier 变换及其应用、量子搜索算法和量子计算机的物理实现。 本书完整系统地介绍了量子计算与量子信息的成果和基本知识。本书内容深入浅出,层次分明,参考文献丰富,它既可作一般有兴趣的读者了解该领域的入门读物,也可用作大专聍校的教材,或供大学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自学使用,对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也有很大的的参考价值。
吴大猷老师是1930年代,中国近代物理学研究尚在开始阶段时,从国外学成回来的一位中国老一辈物理学家。他不仅在分子物理、核物理等领域中做出了的重要贡献,对20世纪中国近代物理学的发展,大猷老师更是有划时代的影响,包括他为祖国培养出一批很杰出的科学技术人才。在生命的最后几年里,他接受了李政道教授的建议,每周分别到台北台湾大学和新竹清华大学,讲述从20世纪初到抗日战争胜利之日,先后四十多年中国近代物理学的发展情况。 本书对后人了解中国近代物理学由20世纪开始到今天的发展颇有益处,对了解老一辈学者在当时的艰苦努力、奋发工作的情形有很大的帮助,也必将激励后来学者更加努力地工作,使中国的物理学更好更快地发展。
本书根据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威尔特(J.R.Welty)、威克斯(C.E.Wicks)、威尔逊(R.E.Wilson)和罗勒(G.L.Rorrer)编著的《动量、热量和质量传递原理》(Fundamentals of Momentum,Heat, and Mass Transfer)一书第4版翻译而成。 本书论述了动量、热量和质量传递(即所谓的“三传”)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本书将三种传递过程统一阐述,有助于深刻理解传递现象和传递机理。文中采用控制体法来分析传递过程是其一大特色。 本书内容丰富,数据翔实,理论阐述透彻,数学推导严谨,并附大量例题和习题,反映了本学科发展的成果,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工程类专业学生的教材和参考书,也可供化工、机械、动力、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是有机质谱解析的入门书,也是对经典有机质谱理论与应用的全面介绍。书中作者不但着重对以McLafferty为代表的电子转移理论与基本规律(离子裂解的基本机理)和以William为代表的用能量学观点解释离子碎裂反应的理论(离子的丰度),进行深入浅出的介绍。同时作者还依据自身数十年从事质谱技术研究与教学工作经验,将这两种经典质谱学理论有机地结合运用,使其相互印证和补充。书中列举大量有机化合物的典型质谱和解析实例,可供读者加深理解和进行质谱图解析时参阅。 本书可供各行业中从事有机质谱工作的技术人员学习参考,也可作为从事有机化合物合成与结构研究的人员学习参考。
《生物过程工程》(第二版)是一本世界上、最重要的生物化学及生物过程工程方面的教科书。本书作者舒勒和卡基博士概述了生物化学、微生物和分子生物学的相关基础,介绍了能使生物过程工程师对生物活动进行可靠控制的重要原理。本书反映了生物科学技术领域的巨大进展,包括从基因组测序到利用重组DNA技术生产蛋白质的新技术;介绍了在下述方面具有广泛应用的技术:药物、生物制品和大宗化学品生产;在组织工程及基因治疗等医学方面的应用;解决重要的环境问题。 本书重要内容包括:必需的生物学基础(微生物结构与功能,主要的代谢途径,酶,微生物遗传学,微生物生长动力学,计量学);蛋白质翻译后加工的新视野——生产治疗蛋白的一种基本技术;动物细胞培养过程的深入概括;非糖代谢的新视野;功能基因组学与细胞工程(概念、技术
这是一本用时空几何图来解释和讨论狭义相对论所依据的原理以及运动学效应的专著。著者避开高深的数学知识,用简明的方式引入时空几何图。全书采用一题一图的形式,按照大学物理教材中狭义相对论的章节安排,用时空几何图论述和解释了相对性原理、光速不变原理和洛仑兹变换,并且用时空图解释了狭义相对论所涉及的所有运动学效应以及课本上常见的例题。 本书可以作为狭义相对论教学的参考读物,也可以作为物理爱好者的科普读物。
吴大猷老师是1930年代,中国近代物理学研究尚在开始阶段时,从国外学成回来的一位中国老一辈物理学家。他不仅在分子物理、核物理等领域中做出了的重要贡献,对20世纪中国近代物理学的发展,大猷老师更是有划时代的影响,包括他为祖国培养出一批很杰出的科学技术人才。在生命的最后几年里,他接受了李政道教授的建议,每周分别到台北台湾大学和新竹清华大学,讲述从20世纪初到抗日战争胜利之日,先后四十多年中国近代物理学的发展情况。 本书对后人了解中国近代物理学由20世纪开始到今天的发展颇有益处,对了解老一辈学者在当时的艰苦努力、奋发工作的情形有很大的帮助,也必将激励后来学者更加努力地工作,使中国的物理学更好更快地发展。
该书是一本的关于固体表面物理的研究生教材。作者Zangwill教授一直从事表面物理、统计力学和纳米结构的理论研究,在Nature, PRL等专业杂志上著述不断。但作者认为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科书,而更像是旅游指南——它意在读者走入表面物理这一尚未臻完善,因而也就问题重重、机会与挑战并存的领域。全书共454页,内容广泛,文笔流畅,基础知识与前沿问题分析并重,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该书自1988年版面市以来,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目前已5次重印。本书适用于表面物理、表面化学、薄膜生长、材料科学等领域的专业研究人员、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本书由曹则贤先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