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本简约流畅而又意味丰厚的通识读物里,生态学大家查尔斯 J.克雷布斯教授提醒我们,生态学思维是生态文明来临前每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出于 普及生态学思维 的美好意愿,他抛弃了那种囊括生态学的经典研究或主要理论流派的 专业黑话 ,引领我们关注诸如物种入侵、气候变迁、过度捕捞、物种灭绝、生物多样性保护之类的生态现象以及相关生态故事,进而一步步地推导出生态学中的12个关键原则:物种有其地理分布;种群不可能无限增长;每个物种都存在适宜与不适宜的栖息地;被过度开发的种群必然会崩溃;动植物种群能从干扰中恢复;群落能存在于不同的稳定状态中;关键物种对生物群落的运转至关重要;自然系统是演化的产物;自然系统会循环利用重要物质;太阳能驱动了大自然的生态系统;气候变化实质性地影响了生态系统的变化;灭绝
《生物物理学名词(第二版)》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第二版生物物理学名词,内容包括:概论、分子与结构生物学、膜与细胞生物物理学、神经生物物理学、光生物物理学、生物信息学、生物控制论、生物力学与生物流变学、辐射生物物理学、自由基生物学、空间与**环境生物物理学、纳米生物学、技术与方法13部分,共2531条。《生物物理学名词(第二版)》对1990年公布的《生物物理学名词》做了少量修改,增补了许多名词,每条名词均给出了定义或注释。这些名词是科研、教学、生产、经营以及新闻出版等部门应遵照使用的生物物理学规范名词。
这是一本从独特视角试图将现代生物技术中蕴涵的从理探讨和法学探讨结合起来的著作。作者对人类基因组合研究、转基因技术、基因治疗、辅助生殖技术、生殖性克隆技术、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器官移植等现代生物技术伦理问题的探讨表明,当代科学技术确实是一把双刃剑,它们在解决人类健康问题、改善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也使这些技术使用者乃至社会面临风险甚至伤害。因此,对这些技术中的伦理问题的探讨与对其中法律问题的探讨必须结合起来。本书是朝这个方向努力的初步尝试,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本书不仅有严谨独到的理论分析、道德推理和伦理学学理辨的,而且有深厚严谨的现代生物学技术元素的支撑;学理与技术兼容互证,基础论证与个案研究相得益彰;主题鲜明前沿、结构严谨合理、引论发人深思。
本书内容包括分子生物物理学、生物膜及其物理特性、生物电磁基础知识、电磁上生物效应、抑癌基因网络及调控、光生物物理、辐射生物物理学、自由基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神经生物物理学、分子马达和生物大分子模拟计算。
《拉曼光谱及其在结构生物学中的应用》共有八章,主要结合作者20多年来的研究和教学工作,详细叙述了用拉曼光谱研究蛋白质(包括酶)、核酸、碳水化合物、类脂、生物膜、染色质、病毒和细胞空间结构的成果。对拉曼光谱在结构生物学中的应用(包括特点和方法)有详细独到的论述。书中还配有大量的图、表供读者参考。 本书可供从事生物化学、生物物理、细胞生物学、生物医学、食品、环保、商检、公安法医等的职工、科研人员、大专院校师生和相应的管理人员参考。
本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生物工程的定义、组成部分、相关技术及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涵盖了生物工程的技术实质和外延应用,为初学者提供了全面的介绍、清晰的框架和深入学习的基础。本书是在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章节安排合理。章至第八章以原理和技术方法为主,论述生物工程的学科内涵和科研发展;第九章至第十一章介绍生物工程在农业、食品、医药、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情况;第十二章至第十四章介绍了生物安全性、生物工程与社会伦理、生物工程的知识产权保护等相关知识。本书适应当前各高校广泛开设生物工程学科的情况,既可以作为生物工程专业的入门教材,也可以作为相关交叉学科和非生物工程专业的选修课程用书,同时也可供自学者或想尽快了解生物工程基本概念和全貌的营销、管理、行政人员等参考。
蛋白质工程作为正在形成的以改造现有蛋白质和制造新型蛋白质为中心的第二代遗传工程是一共包含多种学科的边缘领域。本书着重介绍蛋白质工程的相关基础知识、主要方法和技术以及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研究实例、力图使读者掌握蛋白质工程的基本原理,了解蛋白质工程的实际过程,熟悉从事蛋白质工程的重要方法。本书的各章节由活跃在各相关学科科研线的权威专家执笔。全书共分六章,章介绍作为蛋白质工程蓝图的蛋白质工程原理;第二章介绍蛋白质分子设计的方法;第三章的主要内容是进行蛋白质分子改造的分子生物学途径;第四章介绍突变蛋白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分析;第五章概要介绍测定突变和天然蛋白质结构的主要方法;第六章列举了一些蛋白质工程的应用实例。 本书可作为综合大学、师范院校、医学院校、农业院校的医药、农业、环保等专业的
《生物过程工程》(第二版)是一本世界上*、重要的生物化学及生物过程工程方面的教科书。本书作者舒勒和卡基博士概述了生物化学、微生物和分子生物学的相关基础,介绍了能使生物过程工程师对生物活动进行可靠控制的重要原理。本书反映了生物科学技术领域的巨大进展,包括从基因组测序到利用重组DNA技术生产蛋白质的新技术;介绍了在下述方面具有广泛应用的技术:药物、生物制品和大宗化学品生产;在组织工程及基因治疗等医学方面的应用;解决重要的环境问题。 本书重要内容包括:必需的生物学基础(微生物结构与功能,主要的代谢途径,酶,微生物遗传学,微生物生长动力学,计量学);蛋白质翻译后加工的新视野——生产治疗蛋白的一种基本技术;动物细胞培养过程的深入概括;非糖代谢的新视野;功能基因组学与细胞工程(概念、
本书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高技术产业司与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组织编写,是《中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报告》系列图书的第4本。 全书包括5篇,共43章,从生物产业的横向、纵向和宏观等纵横多个角度对中国生物产业状况进行了清楚的透视和实在的分析,对中国生物产业发展战略进行了认真深入的思考与讨论。同时,本书还包括刚刚完成的中国生物产业“十一五”规划的研究报告,对组织和实施未来生物产业规划会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书可供生物技术及其相关专业的研究人员,生物产业及其相关产业的开发、生产、销售、管理人员以及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阅读、参考。
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03年4月在其官方网站(www.who.int)推出了本书的英文版——《Laboratorybiosafetymanual,secondedition(revised)》。该版肯定了以前版本对生物安全操作的指导作用,同时对内容进行了重新组织,并增加了一些*资料。本书对致病微生物、微生物实验室(包括动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分级标准、实验操作规程、安全防护设备以及实验室建筑设计要求均有诚意细的介绍和具体的要求,同时还对意外事故的预防、生物安全的组织和培训作了全面的阐述和具体的要求。因此,作为WHO的标准和要求,本书的内容不仅具有权威性,也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 本书适用于所有从事致病微生物操作的工作人员以及有关专业实验室的设计和管理人员阅读。
本书为化学工业出版社《现代生物技术制药丛书》之一,该套丛书截至目前已经出版了13个分册。 全书对DNA疫苗这一新兴研究领域全面、深入地进行阐述。全书分为19章,首先对疫苗学进行了回顾和展望;然后对DNA免疫的基础理论进行了阐述,全面分析了DNA疫苗作为一门学科的理论基础与背景;接着重点论述了已进入和有望进入临床的DNA疫苗(包括抗RNA病毒、抗疱疹病毒、抗细菌性病原体以及用于治疗癌症、针对过敏性疾病的DNA疫苗和抗HIV基因免疫);后讨论了DNA应用的相关技术,如免疫方案、构建技术特点、佐剂、安全性等。本书从理论入手、阐述技术、说明应用,是一部集理论性、先进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著作。 本书适用于从事基础医学、免疫学、疫苗学及疫苗研究开发的技术人员,同时也可供相关专业研究生参考。
本书在内容编排上力求体现高职高专特色,突出实用性。在注重强调基础的同时,突出启发性、实用性及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旨在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根据国内外酶工程的*进展,结合作者的教学实践和科研成果编写而成。本书主要介绍酶的生产和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及其*进展和发展趋势,内容包括绪论,酶动力学,微生物发酵产酶,动植物细胞培养产酶,酶的提取与分离纯化,酶分子修饰,酶、细胞和原生质体固定化,酶的应用等共7章。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生物技术类专业学生用书,也可供相关行业的生产技术、科研人员参考。
蛋白质理论与技术是21世纪生物技术发展的一项重要基础实验性科学,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作为21世纪生物技术丛书的一个分册,本书通过上、下篇全面介绍蛋白质的基本理论、进展、技术及其应用。上篇由八章组成,系统介绍了蛋白南的合成、转运、加工与修饰及结构的功能,阐述了蛋白质分离纯化的基本理论,蛋白南定性、定量检测的基本理论,并对蛋白质的生物信息学、蛋白质组学和蛋白芯片理论与进展做了介绍。下篇由六章组成,介绍蛋白质样品的准备,蛋白质电泳技术,层析技术,蛋白质活性及定性、定量检测的方法及应用,并在生物信息学预测蛋白南序列技术方面进行了实验性阐述。 本书可供研究生、本科生和从事蛋白南研究的科研人员阅读,也可作为实验参考用书。
生物物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主要就是应用物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来研究生命活动中各种各样的物理过程,揭示各种生命活动的物理本质和特点,并展示出生命活动中各种物理过程的特性和各种生物物质的运动变化规律及特点,以此来发展一些生物物理手段和技术,为推动生命科学技术及工程的进步服务。 为了这个宗旨,本教材重点介绍了作为生物物理学的物质基础的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以及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脑和神经系统、视觉和听觉系统及血液循环系统等几大主要生物学系统的结构、组成、特性和功能。同时对当前生物物理学关心的自由基、生物能力学、生物组织的特性及形成等几个基本问题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在细胞生物学中我们仅着重介绍了目前主要关心的生物膜的相关问题。同时,在第九章中重点介绍了在生物物理学的应用与开发中大
本教材旨在使学生对现代生物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实施要点有深刻的了解,而不在于对诸分支领域作面面俱到的阐述。为此,本教材以“导论”的形式将内容分为两大部分,前一部分简要介绍生物技术五大工程(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蛋白质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基本操作技术:后一部分则侧重介绍生物技术在农业、食品工业、人类健康、能源开发、环境保护等领域中的实际应用。本教材将生物技术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大量引用技术操作案例,实现了技术理论和枝术应用的结合。
本书以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决策作为主要研究内容,围绕经济活动体系、地理环境系统和两者结合形成的自然-社会经济地域综合体(系统),定性、定量、定位、定时(相联系的整体)地分析、系统研究了这个系统的要素、环境、状态、结构和过程,以及二者相宜和谐结合的特征和标准;深入探讨了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基本原理;总结归纳了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的两类组织方式:提出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的操作对象(经济活动位置、强度与关系)及具体操作方式、方法;并分别针对不同的经济活动,包括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活动等各种经济活动及经济活动体系,来讨论其与地理环境的结合,也针对不同尺度和不同特征的地理空间来讨论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的原理和方法的应用及区域经济发展决策。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原理应用的方式方法,突出
由姜锡瑞和段钢博士合著的技术新书“新编酶制剂实用技术手册”由中国轻工业出版社于2002年4月正式出版,全国发行。该书是我国酶制剂行业应用技术首本完整技术书籍,系统地介绍酒精、酿造、啤酒、味精、淀粉糖、食品、有机酸、洗涤剂、饲料工业酶制剂应用技术,介绍了国内外应用*成果,总结了我国近年来发展动态。 酶制剂的应用技术在不断发展,我们只有更多地吸收国外技术和总结国内生产实践经验,并将这些经验和成果与本厂实际相结合,才能将酶应用技术不断创新和提高。希望本书的出版有助于将应用技术推向一个崭新的高度,有助于新产品的开发和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发展中的食品发酵行业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