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介绍了常用的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实验技术。全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基础性实验,介绍了一些简明且独立、可操作性强、实验结果明显、成功率高的实验方案,每个实验可在半日内完成,因此特别适用于相关专业的本科实验教学;第二部分为综合性实验,实验略微复杂,适用于有一定基础的高年级本科生实验教学;最后一部分为研究性实验,为培养学生独立科研的能力提供了更加贴近科研工作的实验方案。
分子生物学实验,李钧敏 主编 著作,浙江大学出版社 【新华书店自营店】 作者 李钧敏 主编 著作 原价 ¥18.00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06-01
《大分子设计与实验》介绍了大分子、大分子材料、大分子设计的基础知识以及实验设计、实验数据处理方法等方面的内容。着重叙述了基团贡献法对大分子性能设计的具体方法,突出了数理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应用的内容。以教学实验的形式,对于专业软件的应用、实验设计、Monte Carlo与神经网络的应用原理作了实例讲解,公开了所有计算程序的代码。 《大分子设计与实验》是为材料化学专业本科生编写的教材,也可作为高分子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参考教材。本书由罗文君,卜庭江编著。
本书是一本简明实用且与目前高等学校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相适应的实验指导用书。第二版全书仍分为两篇,篇简明介绍了分子生物学的实验方法和理论;第二篇选编了18个学生实验,包括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和转化,质粒DNA的提取和分析,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PCR基因扩增,DNA重组,动物、植物、大肠杆菌基因组DNA的分离和分析,DNA序列测定,基因表达和检测,蛋白质印迹,植物总RNA的提取,定点突变,RT—PCR,差异显示mRNA,Southern杂交等内容。书中详细叙述了常用方法的实际操作,并对实验中应注意的地方给予了提示,初学者依此即可开展工作,并可获得满意的结果。书后还有各种有用的附录。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生物类及农林、医药类开设分子生物学实验的各专业教学用书,也可供有关研究人员、技术人员和中学生物教师参考。
本书着重介绍国际上近年发展起来的分子生物学及生物技术方面的新技术、新方法,突出一个“新”字。书中大部分章节是目前国际上的研究热点。如:DNA与蛋白质相互关系、抗体工程、噬体表面显示技术、蛋白质与蛋白质相互关系等。本书对一些有过介绍的,如基因文库构建及筛选,聚合酶链反应(PCR)、DNA测序、基因表达等一些基本实验方法也做了叙述。使本书成为一本较为全面的介绍分子生物学最新实验方法的参考书。
本书本来是为中学生所写的一本课外读物。在写作过程中读到《文汇报》上陆续登载着的有关基因工程的新闻报道:“基因治疗肺癌前景看好”、“为解开水稻遗传奥秘铺平道路的水稻基因组物理图谱”、“克隆绵羊”等等。这些报道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基因工程的前景愈来愈充满生机,二是基因工程已走出象牙之塔,来到人们日常生活之中。由此看来,科普工作已不限于为中学生提供课外读物,而是加强公众对科学的理解,提高全民科学素养所需要。作者因此除了将本书奉献于渴望求知的青年学生外,并愿借花献佛,将本书奉献给愿在看报之余寻根究底,多了解一些有关基因工程知识的广大读者。
全书内容涉及分子生物学基础理论、基本技术和基本应用。基础理论部分介绍蛋白质和蛋白质组学、从核酸到基因组、DNA的生物合成、RNA的生物合成、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基因表达调控、细胞通讯和信号转导;基本技术部分介绍核酸的提取与鉴定、印迹杂交技术、DNA芯片技术、核酸的体外扩增、重组DNA技术;基本应用部分介绍疾病和衰老、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本教材内容全面,体系完整,语言通俗,论述详细,可作为高等中医院校的教材。
为顺应跨世纪的形势要求,编者先后为研究生、高级医师进修班开设了分子生物学课程,并举办了“全国分子神经生物学技术讲习班”,按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要求,强调系统性、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实用性相结合,几经充实和完善,编写了这本教材。 希望本书的出版对读者,尤其是大学生、研究生在学习、掌握和应用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方面有所帮助。
本书作者根据自己16年的研究生入学考试辅导经验,围绕着为考研服务的原则,对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本书内容言简意赅、层次分明、针对性强。 本书适合于高等院校生命科学、医学、农学各专业报考硕士研究生的本科生学习和参考。
何华纲、朱姗颖主编的《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实验教程》共分为五篇24个实验:DNA重组篇(实验一至实验七),主要涉及DNA重组技术;原核表达篇(实验八至实验十一),内容包括外源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诱导表达与检测技术;植物转基因篇(实验十二至实验十九),介绍转基因植物的制作与检测技术;重组杆状病毒篇(实验二十至实验二十二),主要包括重组杆状病毒的构建与应用技术;开放性实验篇(实验二十三至实验二十四),介绍如何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微生物和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人的遗传多样性。其中,DNA重组篇侧重于基因操作基本技能的培养,其余各篇侧重于独立设计、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书后还有四个附录,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和实用价值。
本书以朱玉贤、李毅、郑晓峰编著的《现代分子生物学》(第3版)(高等教育出版社)为蓝本,集教材同步辅导与应试(本科考试、研究生考试)强化练习于一体。综合分析与总结各章节的要点、重难点,并针对各章节内容配套相应习题;精选近年来全国知名院校与科研院所的分子生物学相关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真题,且对真题进行了详细解答。本书可供综合大学、师范院校及农、林院校的生物相关专业、医学院校的医学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学习分子生物学课程及应对研究生入学考试时使用,也可供教师参考使用。 本书体例安排如下: 考点综述: 以纲为本,深培剖考研趋势,考点、题型及比例一目了然。 名师精讲: 紧扣教材,各章知识点全面梳理,重难点清晰标注。 名词术语: 重点名词,中英对照,专业释义。 考研精粹: 精选重点院校与科研院所近
本书为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基因工程原理与应用》(陈宏主编)的配套实验教材。内容包括核酸的分离纯化技术,DNA的纯化、浓度的测定及质量鉴定,电泳技术,PCR技术,分子杂交技术,探针制备与标记技术,DNA的重组与转化技术,重组体的鉴定与基因表达分析技术。书末附有基因工程操作中常用的溶液和缓冲液、基因工程实验室的要求与仪器设备。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农学、园艺、畜牧、兽医、植保等生命科学各有关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基因工程原理与应用》的配套实验教材,同时对从事基因工程、分子生物学科学研究的人员也是一本很好的实验指导书。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全国生物芯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421)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博奥生物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高华方、汪琳、蒋迪、周琦、王国青、郭永、赵智贤、邢婉丽。
本教材分25个实验,实验内容大体上包括两大部分,前15个实验主要是一些基本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后十个实验主要是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检验医学中的应用。每个实验包括原理、器材、试剂、操作步骤、结果讨论、注意事项、临床意义。附录包括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实验须知、常用仪器、实验室介绍、常用技术、常用试剂和缓冲液的配制、核酸及蛋白质数据。 本书具有以下特点:①注重对学生进行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从微量取液器的使用到分子生物学实验的规范操作。分子生物学实验中的试剂配制非常复杂,我们力求尽量详细以方便教学;②注重对适用于临床或者有应用前景的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及项目的介绍,如PCR技术、基础突变的检测等;③注重对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实验的介绍,加强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实验中有的
本书共分三篇:篇为基础性实验,共五章,包括实验基本操作、分光光度法、层析技术、电泳技术、印迹技术等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中基本的实验技能;第二篇为综合性实验,共五章,包括蛋白质定量分析方法学(Lowry改良法、考马斯亮蓝法等),酶分离纯化与动力学分析,DNA提取、扩增与测序,RNA提取与鉴定以及基因克隆等,通过综合性实验介绍实验技术方法的应用;第三篇为研究性实验,包括胰岛素和肾上腺素对血糖和肝糖原的影响、血清r-球蛋白的分离纯化与鉴定、青豌豆素的分离纯化及其鉴定、外源基因在原核细胞的表达及蛋白质与DNA的相互作用分析等。书中在阐明各类方法之基本原理的同时,注重实验的具体操作和实例的 应用。 本书适用于四、五年制临床医学、非临床医学各专业、七年制临床医学的实验教学,也可作为医学专科、硕士研究生各
亘古永恒的时空舞台演绎着如梦如歌的天地玄妙,充满着似真似假的千古谜团,而生命本身便是迷人的一个,神奇的生命让人如痴如醉。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学家们经过长期的研究和探索,终于总结出了生命物质具有的一般特征:新陈代谢、生长繁殖、遗传变异和适应环境。 科学家在基因科学与技术领域不断探索,绘制出了人类、水稻、海葵等的基因图谱,创造了基因重组、克隆等生物技术,成功地为病人移植身体器官,惊人地研制出蓝紫色玫瑰。正是在这些成就的基础上,有科学家预言: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 今天的人类正在努力地研制各种生物技术,以创造出更多的生命奇迹。